[高中二年级] 广东省 >> 东莞市 >> 寮步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 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个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齐国政坛的调和者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关于齐国的霸业,一般人都认为是齐桓公和管仲为主要推动者。在这里我就说一下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鲍叔。
在齐桓公成为国君之后,需要一位国相来辅助他完成霸业,这位国相就是管仲。但是,在此之前,管仲辅佐的是齐桓公的二哥公子纠,这就使管仲和齐桓公直接成为政敌。所以,为了让他们走到一起,共同完成齐国的霸业,就还需要一位至关重要的调和者------鲍叔。
鲍叔和管仲的友谊堪称千古佳话。管仲与鲍叔从前一起做生意,管仲总是拿的钱多,鲍叔从来不说什么,而认为是管仲家里贫穷;管仲从战场上兵败逃跑,鲍叔不认为他胆小,而是认为管仲家里有老母亲要赡养。这些都可以看出鲍叔深刻地认识到管仲是个什么样的人。后来管仲说:“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鲍叔也。”可见两人的友谊如此珍贵。
齐桓公成为国君后,鲍叔完全可以成为国相。但是为了齐国的事业,鲍叔向齐桓公举荐管仲而自己甘居其后。由此可见他有大局观、大格局,能为国家着想。由于史料的缺乏,管仲任国相之后鲍叔的事迹也很少,但是他作为调和者的作用肯定在持续下去,不然齐桓公完全可以以政敌的名义将其除去,自己当初也完全没有必要举荐管仲。
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鲍叔的所作所为与更多人相关。调和君臣矛盾,帝王将相喜欢;举荐人才,甘居其后,读书人很喜欢;重朋友、讲情谊,大家都喜欢。
辅佐齐桓公富国、称霸,本是鲍叔的职责,但这些事情后来主要由管仲完成;管仲想干出一番事业,同时也是帮鲍叔实现愿望。兄弟一场,两个人的难得之处都在于真心付出,不计较得失。这也是“管鲍之交”流传千古的重要原因。
我的发言完毕。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