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一年级] 广东省 >> 广州市 >> 番禺区 >> 新造镇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养育了无数的炎黄子孙。它是中国的第二大长河,起源于青藏高原巴彦柯拉山北麓海拔约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流域面积约75万平方公里,流经青海、甘肃、四川、宁夏等九个省,最后注入渤海。一直以来,黄河都因它汹涌澎湃,惊涛骇浪的气势令世人对它充满无限的向往。在古代,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刘禹锡的“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风波自天涯”都无数次的勾画了黄河壮阔的风姿,而在近代,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更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这一点。终于,在去年的五一假期,我也有机会感受到了黄河的风采。
都说“天下黄河贵德清”,作为黄河的上流地区,贵德,的确是游黄河的****地区之一,因为只有在这里,黄河水是碧绿清澈的。黄河中途流经黄土高原,含带大量泥沙,因此直至宁夏以后的流域,黄河水体基本呈现棕黄色。驾车从西宁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贵德县的黄河大桥。正值五月,河两岸开满了雪白的梨花,站在桥上俯瞰,脚下的黄河犹如一条玉带,穿梭在茫茫的花海中。此刻,它没有了壶口千军万马的奔腾,相反的,更像是一个安静的少女,游走在梨花林中,静静地,缓缓地,消失在天的另一边。当我们走下大桥,靠近河边时,微风拂面,其中浸入了梨花的芬芳,甜甜的香气沁人心脾。花瓣也在风的带动下漫天起舞,使我不禁想起“未若柳絮因风起,撒盐空中差可拟”的诗句,梨花竟然也有这种效果。眼前,梨花,黄河,大桥还有远处的转经塔,共同构成一幅明丽的黄河自然美景图,令人陶醉。沿岸北上,便到达了上游的“龙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最醒目的就是峡口间巍然屹立的大坝,灰色而又庞大的身躯将黄河拦腰折断,凭借水势巨大的落差,每年就能发电2360亿千瓦时,成为中国第二大水电站。与之前相比,黄河的景色仿佛暗淡了许多,在周围水泥灰的映衬下,失去了一半的颜色。之前的美好荡然无存。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下,社会对于电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水电站在这个过程中就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它制造无数效益的背后,却很少有人会意识到牺牲的是自然的力量。自从历史中有人类的记载,黄河就曾改道数次。如今,大大小小的水电站又在不断抬高河床,黄河看似平静,而隐藏在背后的却是巨大的风险。人为的含沙蓄水,地理环境遭到破坏;河中鱼类产卵受阻,最后濒临灭绝;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频发;黄河断流即将变成现实……这一切的一切,都必将是人类不可避免的事实。我们不得不深思,仅为眼前的利益我们究竟会付出多少代价?
自然已经因为人类活动的干预而损失了很多,而我们唯一能做的,也只能是尽可能地减少人工的修饰,降低自然破坏的速度,尽可能久的维持纯天然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