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 上海市 >> 松江区 >> 方松街道
穷人饿了,不仅仅只希望有一块面包而已,更希望有人爱他;穷人赤身露体,不仅希望有人给他一块布,更希望有人能给他人应有的尊严;穷人无家可归,不仅希望有一间小屋可以栖身,而且也希望再也没有人遗弃他,忘了他,对他漠不关心。的确,穷人更需要尊严,而不是施舍。
穷人拒绝富翁的施舍,是为了活出自己的尊严,进而鞭策自己奋发图强,最终抵达幸福的彼岸。
固然,白手起家的富翁回馈社会,施善于穷苦之人,是一种传递正能量的表现。
但是,他资助穷人之时,便是伴随着“居高临下”的态度,没有考虑到被施予者的人格与尊严,使得“施善”沦为了“施舍”,深深灼伤了穷人的心。
孟子云:“一箪食,一壶浆,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因此,与其接受陈光标等人的“高调施舍”,穷人不如拒绝“嗟来之食”,自食其力,克服眼前的困难。
人不是插在花瓶里被人观赏的景物,而是草原上随风起舞的韵律。尊严是鼓舞落难者自立自强的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并不属于被动接受施舍的懒人。即使山穷水尽之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自强的身影。
哈默曾经是一名落难者,他路过一个小镇。镇长给每个人分发了食物,哈默却拒绝了村长的施舍,转而问道村长:“您这有活干吗?我干完活再吃您的饭”。镇长安排他去农场帮忙,哈默欣然留下。唯独哈默凭借自己的勤勉,今日成为了“石油大亨”。反观被动接受施舍的其他人,大多碌碌无为。
“别人与我比父母,我与别人比明天。”春晚舞台上农民工兄弟的肺腑之言,深深刺激了我的神经。多少年轻人席地而坐,沦为乞丐,摇着破碗,祈求获得“救世主”的怜悯与施舍。然而,他们用抛弃尊严,换来了****的安逸生活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相反,农民工兄弟----高楼林立的都市中最卑微的群体,却能拒绝被动的乞讨,而选择奋发图强,挥洒他们的汗水,创造属于他们的新天地。最终,自立自强的他们迎来了美好的明天。****代农民工大多脱贫致富,回到故乡盖起了花园洋房。渺小而卑微的民工,难道不是拒绝施舍,活出尊严的最好见证者吗?
我们不应当被动接受施舍,让无价的尊严洒落一地。我们要用自己的躯体勇敢地拥抱未来、挑战坎坷的人生之路。花开花落,希望我们能自立自强,活出尊严,抵达幸福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