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文友,学写作,就到作文批改网! | 收藏本站专版专栏 |RSS订阅     欢迎,朋友 | 免费注册会员登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会员中心
批改符号说明:

绿底为优美黄底为瑕疵红底为错字(括号里边为间批)中间横线为删除上标符号添加字文下隔行写点评,点评内容用红字,红双线‖”处段另起(分段).

 

心之隐逸(材料作文)
发布时间:2015-10-06 00:29:49 作者:胡佳洁  发布者:2533537841 浏览次数:3567  类别:中文作文   优秀指数:★★★
[高中三年级]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群企业高管前往青海攀登岗什卡雪峰,有人问他们想去干什么,回答是“逃离城市”。他们来到雪峰下向上攀登,一路攀登一路用微博直播。最终登上山顶,置身雪域绝美风景之中,有人发了一条微博:“山顶风光真美,极目远望,莽莽苍苍……周围坐着十来个男人,每人都在低头看自己的手机,偶尔抬头,大家都会心一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为了“逃离城市”,追求宁静与自然,一群企业高管前往青海攀登岗神卡雪峰,这本是极富诗意与自然之美的举动,但让人大失所望的是这些声称厌倦都市的高管们在雪域风光面前没有欣赏美景与享受安宁,而是一个个低头看自己的手机。

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不禁思考,这样的逃离真的是逃离,这样的隐逸真的是隐逸吗?为什么他们远离了都市却仍无宁静之感 ,为什么他们在隐逸之所却仍无隐者风范呢?

其实,他们并没有逃离。

一直以来,我们说逃离,说隐逸,说湖光山色,说秀丽江山,归根结底都是肉体的遁世,而隐逸的本意是一种安宁的心态。以淡泊对浮华,以静默对喧嚣,不失本心,坚守内心,方得隐逸。

《道德经》里说:“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世,大隐隐于朝。”

我们不妨把它看作是人生的三种境界。****重境界,为世俗所迫,无法遣怀,所以寄情山水,沉湎于世外桃源;第二重境界,不能出世,却又不愿入世,所以与时俯仰,匿于市井之中;第三重境界,身处时政喧嚣,却能大智若愚,淡然处之。

我们中的大多数能做到****重境界,少数勉力能达到第二重境界,而达到第三重境界的却是凤毛麟角,但被称为真正的隐者的却是第三种人。

正如阿多尼斯所说:“隐身于世界,才能感受到世界的存在。”外部的条件从来都不是隐者的必需品,真正的隐者只有一颗深潭般的心,或许风吹雨打会使潭面微漾,但他的内心深处却纹丝不动。他从不会让环境迁就自己,而是让自己融于环境、淡于环境。

博学鸿儒钱钟书先生一生都处于闹市,面对席卷而来的荣耀、赞誉、贬斥、谩骂,他始终不违其性、不背其行,心如止水。“书囊应满三千卷,人品当居****流。”他做学问做到****,虚誉浮名也淡泊到****。当他以隐者的姿态立于尘世,便是“文化昆仑”的巍峨。

在当代,越来越多的竞争充斥人们的生活,高压使人们身心俱疲。当浮躁成为一种新常态时,追求心之隐逸便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需要,而且也唯有放逐内心才是安身立命、谋求发展的良方。

学会隐逸内心,你就有了笑看潮起潮落的勇气;学会隐逸内心,你就有了灵魂的归宿;学会隐逸内心,你便不惧流年。

隐逸是一种心态,心之隐逸更应是我们屹立于尘世的不朽姿态!


教师点评:
  • 批改教师:梅前 ( 河南省 >> 濮阳市 >> 第四中学 )
    批改时间:2015/10/6 13:01:30
    点评指数:★★★
    点评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群企业高管前往青海攀登岗什卡雪峰,有人问他们想去干什么,回答是“逃离城市”。他们来到雪峰下向上攀登,一路攀登一路用微博直播。最终登上山顶,置身雪域绝美风景之中,有人发了一条微博:“山顶风光真美,极目远望,莽莽苍苍……周围坐着十来个男人,每人都在低头看自己的手机,偶尔抬头,大家都会心一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为了“逃离城市”,追求宁静与自然,一群企业高管前往青海攀登岗神卡雪峰,这本是极富诗意与自然之美的举动,但让人大失所望的是这些声称厌倦都市的高管们在雪域风光面前没有欣赏美景与享受安宁,而是一个个低头看自己的手机。

       (由材料引出话题:什么才叫隐逸,把身的逃离和心的隐逸区别。)

        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不禁思考,这样的逃离真的是逃离,这样的隐逸真的是隐逸吗?为什么他们远离了都市却仍无宁静之感 ,为什么他们在隐逸之所却仍无隐者风范呢?

      其实,他们并没有逃离。

      一直以来,我们说逃离,说隐逸,说湖光山色,说秀丽江山,归根结底都是肉体的遁世,而隐逸的本意是一种安宁的心态。以淡泊对浮华,以静默对喧嚣,不失本心,坚守内心,方得隐逸。

    《道德经》里说:“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世,大隐隐于朝。”

      (引用论证,点出隐逸的境界。)

    我们不妨把它看作是人生的三种境界。****重境界,为世俗所迫,无法遣怀,所以寄情山水,沉湎与世外桃源;第二重境界,不能出世,却又不入世,所以与时俯仰,匿于市井之中;第三重境界,身处时政喧嚣,却能大智若愚,淡然处之。

    我们中的大多数能做到****重境界,少数勉能达到第二重境界,而达到第三重境界的却是凤毛麟角,但被称为真正的隐者的却是第三种人。

    (思路清晰,分析透辟。)

    正如阿多尼斯所说:“隐身于世界,才能感受到世界的存在。”外部的条件从来都不是隐者的必需品,真正的隐者只有一颗深潭般的心,或许风吹雨打回事潭面微漾,但他的内心深处却纹丝不动。他从不会让环境迁就自己,而是让自己融于环境、淡于环境。

    (道理论证,心的归隐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全在于内心的平静。)

    博学鸿儒钱钟书先生一生都处于闹市,面对席卷而来的荣耀、赞誉、贬斥、谩骂,他始终不违其性、不背其行,心如止水。“书囊应满三千卷,人品当局****流。”他做学问做到****,虚誉浮名也淡泊到****。当他以隐者的姿态立于尘世,便是“文化昆仑”的巍峨。(举例论证,运用名人事例,点出心之隐逸的高境界,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在当代,越来越多的竞争充斥人们的生活,高压使人们身心俱疲。当浮躁成为一种新常态时,追求心之隐逸便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需要,而且也唯有放逐内心才是安身立命、谋求发展的良方。

    学会隐逸内心,你就有了小看潮起潮落的勇气;学会隐逸内心,你就有了灵魂的归宿;学会隐逸内心,你便不惧流年。

      (排比论证,语言优美中透出作者强烈的思想:隐逸之心,让你的人生宁静祥和美好坦然。)

    隐逸是一种心态,心之隐逸更应是我们屹立于尘世的不朽姿态!



              点评:由材料引入,先批后立,点出自己的观点:心之归隐才叫隐逸。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结合运用,论证方法灵活,语言有文采,有力度。非常好的文章。

李之怡 共164篇 推荐7 优秀5
姜恩泽 共108篇 推荐22 优秀10
刘鼎轩 共98篇 推荐36 优秀24
马维霞 共80篇 推荐0 优秀1
陈永娟 共64篇 推荐15 优秀9
江秋 共63篇 推荐2 优秀2
陈乐乐 共60篇 推荐3 优秀0
胡豆儿 共59篇 推荐9 优秀7
房云玲 共57篇 推荐47 优秀5
董千里 共55篇 推荐30 优秀22
友情链接:百度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凤凰网   央视网  卫星地图  大师邦
关于本站 | 合作加盟 | 积分计划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声明 | 问题解答
作文批改网 www.duzhenfang.com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 电话:13864984078.
备案编号:鲁ICP备12014725号-1,设计制作:作文批改网
146.48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