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在校学生]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长安区 >> 谈固街道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题记
白居易是唐代有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的主要特色之一便是讽喻。他一生中写过无数的讽喻诗,主题集中体现为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官场腐败的讽刺。
他曾写过一首描写农民辛勤劳作的讽喻诗《观刈麦》,其中“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三句充分的描写出农民劳作之艰苦,但生活仍是如此之贫困。究其原因就是唐朝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与此同时,他又提到“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是的,白居易身为一名官员,他不用费一分一毫力气,不用做任何农事,每年就有三百石的俸禄,年底还有所剩余。但是他还只是小小一个县尉,在他之上还有成千上万的坐拥万贯财富却仍对人民不断压榨着的大小官僚们。对比来看,身边这些艰辛劳作却一年到头连饭都吃不上的农民,不能不让他“私自愧”、“不能忘”。
在他的另一首讽喻诗《卖炭翁》中同样也描写了百姓生活的艰辛不易。其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看似矛盾,但却是实实在在的表现了卖炭者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卖炭所得的钱上。短短十余字真切的表现了他的艰难处境。但是负责“采买”皇室用品的官吏却不这么想,他带人强行抢走了老人手中的千斤炭,只是往牛头上挂了半尺红绫和一丈纱作为炭的价钱。白居易对这种名为采买、实为抢劫的行为加以了有力的鞭挞和讽刺,将太监的粗暴、无情的嘴脸生动展现在人们面前。同时再次将自己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白居易同情的对象不只限于农民,还有一些其他的普通大众。例如,他的长篇叙事诗《琵琶行》就是通过对有着“曲罢曾教善才服”的高超琴技,晚年时却“门前冷落鞍马稀”,甚至是被“重利轻别离”的商人所抛弃的琵琶女不幸遭遇的描写,揭露了时下社会官僚政治腐败、民生凋敝、人才惨遭埋没的黑暗现实,表达了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甚至于“泪湿青衫”。
在古代两千多年的封建官僚统治中,官吏以各种借口压榨百姓的事情屡见不鲜,手无缚鸡之力的群众只能听从他们的摆布。在这种情况下还出现了像白居易这样的心系百姓的官员实属不易。但仔细想来,人民大众才是国家的主体基础,没有他们,又何来统治阶层的享乐生活?生活中所缺乏的就是像白居易一样为民众着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