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思维方式
记得上李堂老师的****讲课的时候,给我们讲道,要树立自己的思维方式。那什么是思维方式呢?在我看来,思维方式就是思考问题的根本方法,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他对我们的言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他对我们今后的生活的方法面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思维的基础是通过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思维的过程就是从已知的事实出发,利用你的知识和经验,作出推测和假设,再利用你的知识和经验判断的这些推测和假设正确合理性,然后用事实来验证。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可以加快思维的过程和成功的概率。
思维方式对人的思考、言行、性格、心态都产生规范性、指导性和调节性的作用。通常,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思维定势,有很多的人常常会不自觉的将思维方式转化为某种思维定势,思维一旦形成了单一的、长期的固定模式,人的思想和言行就会逐渐地出现僵化和老化。因此,接受新的知识,形成新的认识,不断超越自己原有的思维模式,这是改善思维方式和自我超越的努力过程,这个过程一旦停止,也就意味着思想的僵化和思维的老化,进而也就意味着生命的老化。
思维定势是一种客观的心理存在,它影响着人们的观察、思考、决策和行动。思维定势没有绝对的对错、好坏之分,是一把"双刃剑"。由于思维定势是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基于自己的经历形成的,如果环境没有太大的变化,现有的思维定势将使个人和组织高效运作、得心应手。如果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用原有的思维定势去观察、思考和行动,就会处处碰壁。因此,人们需要定期检视自己的思维定势是否与环境相匹配,并在必要的时候改善自己的思维定势。由于思维定势隐而不见,而且具有自我增强的特性,它常常变得根深蒂固,难以改变。
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无论行动还是习惯,性格或者命运,其诱因都隐藏在自己的思维方式中。所以,要想让自己的身体充满活力和创造力,就必须使自己的思想充满活力和创造力,而要使自己的思想充满活力和创造力,不但需要在思想内容上接受新的知识,也需要在思维形式上不断的进行自我改善。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有一套自己的相对比较完善的思维方式呢?
首先,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如果在一个人的脑袋里面什么都没有,或者说是东西很少,那他又如何思考呢?他能思考什么呢?人生在世,需要生存、友谊和发展,甚至一定高度的视野,要让我们的视野开阔,关键就是要开阔我们的思维方式,要开阔思维方式就是要读书。唯有通过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渐渐形成合适自己的思维模式。温家宝总理说过“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读书不仅决定一个人的修养与境界,而且关系整个名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这里的读书不仅仅是读一些《思维导图》《全脑思维》这样的书,我觉得企图通过看一本书,几本书速成学到思维方法是很天真的,你得看很多书,完全不同的书,观点对立的书。
我想一个人要建立适合自己的思维模式,先得知道有哪些思考问题的方法,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行业,这些方法都有不同,我们不能一一体验,唯有通过读书去了解。太多人读书爱读感性的书,而不愿意读那些拗口艰涩,充满思辨的书,那些让人激动的书,感觉能快速上手的书,只怕你杂七杂八读了很多,你的大脑依然是一团浆糊。假如你想学会理性地思维,摆脱思维定势的约束,就得广泛阅读了解各种看世界的视野,无论你是否认同他们的立场和观点,你得耐心分析立场观点背后的论证和事实,这并非是什么了不起的方法。
其次,要学会自己思考,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我们学习的同时,必须伴随着思考,而且是独立的思考,要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仅仅是学习理论知识而不去进行自我的主动思考,就会越学越迷茫困惑,淹没在无边的知识海洋中去。马克思说:“动物只是按着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用李堂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动物的生存就是活着,并且有食物。而人类活着不仅是为了食物,因此我们需要思考,我们或者究竟是为了什么?”这叫学而知之。马克思所提出的思考,肯定是一种全面的学习,全面的思考。
那我们究竟该怎么样去思考呢?这就要谈到对“为什么”这个问题的思考了。比如,为什么要有男人跟女人?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上大学?对于“为什么”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能够结合自己的经验、知识、阅历等各个方面能够把它回答出来,那么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你是做得足够了的。回答“为什么”这样的问题,答案会是很丰富多彩的。我们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回答。答案的范围很宽泛,这是开放性的。所以我们对这种问题的思考会有不同的深度和广度,不同的人可能思考的不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可能想的也是不一样的。正如我们所知,对“为什么”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我们人生的高度,他能为我们今后的人生提供动力。另外,假如遇到一件事,我们首先要尽量弄清“是什么”,即事情的真相。然后我们可以排查有关的人和事,寻找其中的联系,进而发现事情的原因即“为什么”。我们也可以从分析事情的后果,以及有关的人员在其中的利害关系,寻找事情发生的动因,就像破案时寻找嫌疑人的作案动机,最终找到事情的原因。也可以双管齐下,互相印证。
再次,光靠读和书思考也还是不行的,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也是要经过我们的反复训练得来。在我们读过很多的书,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之后,在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有能力思考出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我们将这个办法付诸实践,然后这个问题得以解决。我们就要反思,这个解决办法我们是怎么想出来的呢?这个解决办法是怎么想出来的,这个思考方法就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其实目前还不应该称为思维方式,后文有说明),而不是这个解决办法。在以后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要把先前反思出来的那套思考方法运用在其中,观察其是否能用在其他的情况下。如果行不通,那又再做修改,经过这样反复的训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比如,在我们解决某件事情的经历当中,我们找到了一套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套路--操作流程,这个操作流程目前还不能称作思维方式,这仅仅是具备了思维方式的初始条件,思维方式还需要懂得这套操作流程是怎么样得来的。
最后,总结来说,思维方式是影响一个人成就大小的重要因素。拥有正确高效的思维方式,可以让人在处世处事时事半功倍;反过来,如果一个人过于依赖传统的框架思维、不思进取的话,就会形成一种恶性的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会让你在低效率甚至无意义的思考中浪费许多时间,做很多无用功。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重视努力本身多过方向,重视道德本身多过技巧,重视知识本身多过方法论。这是这部分人在他们思维方式当中的一种缺陷,这种行为方式,一方面巩固了心中的成就感、优越感和存在感,另一方面又束缚住了自己的格局,这或许会让他们在以后的生存和发展中遇到某些障碍。这些人的思维方式是在用惯性,而不是在用脑子来生活,他们缺乏“思考”。身边肯吃苦不怕丢丑的人那么多,我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可以让我脱颖而出?这个与众不同,不会是关系,不能是学历,甚至不限于能力。决定我成就大小的最关键因素,是思维方式的成长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