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改符号说明:
绿底为优美,黄底为瑕疵,红底为错字(括号里边为间批),中间横线为删除,上标符号添加字,文下隔行写点评,点评内容用红字,红双线“‖”处段另起(分段).
跨越国界的战争情
发布时间:2017-05-05 11:38:22 作者:李沁 发布者:1314159 浏览次数:4057 类别:中文作文
[大学一年级] 四川省 >> 成都市 >> 龙泉驿区
摘要:看完电影《紫日》,内心思绪万千……看过太多关于抗战爱国的片子,那些血雨腥风的岁月,那些刀光剑影的时光,那些流年永远无法抹去的屈辱与悲痛,我们在铭记与忘记中前行,过多的只是对战争残酷性的一再肯定,对遇难同胞的怜悯,对日本法西斯的憎恨与愤懑。而在《紫日》这部影片中,更多的是对于战争的反思,对人性的感悟,没有繁杂的战争场景描写,主人公的几个回忆片段却将战争的残酷描写的淋漓尽致,三个不同国籍,不同语言的人在残酷的战争中却体现了人性的真善美,体现了跨越国界的战争情。
关键词:人性,凄美,电影精神
引言
紫日,预示着太阳即将落山,也预示着日本法西斯的失败。没有经历过血雨腥风的历史,我们永远无法想象在那从不会知道下一秒自己是否会突然死去的昏暗的日子里,中国的同胞都经历了什么,只能通过影视作品去感受那些屈辱,那些无法抹去的痛苦,抗战8年,中国人死伤3500万余人,这个庞大的数字让我们在惊恐之余又倍感惋惜,在悲痛之余又倍感愤懑……《紫日》这部影片中,导演冯小宁大胆突破传统战争片的框架,对于打仗的场景没有大篇幅的渲染,从主人公的记忆中节选几个片段,侧面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氛围,并对人性进行深层次的剖析,让人们从令人憎恶的日本法西斯中感受到一丝来自秋叶子的善良,来自不同国籍人们的战争情。
一、《紫日》内容剖析
1.影片简介
《紫日》凄美,像一支愁肠百结的咏叹调,让人难以割舍。它以场景为名,以人性为主线,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凄美的意境。
本影片导演冯小宁创作过很多有名的战争片,其中被人们誉为战争三部曲的当属《红河谷》《黄河绝恋》《紫日》。有人这样评价这三部曲:《红河谷》声势有余,沉实不足;《黄河绝恋》浪漫可人,略显俗套;而《紫日》的故事完整,内蕴深沉浑厚,表达得收放自如。可见,《紫日》可谓是战争片中的经典之作,而其片中的景物场景不仅起到点睛之笔,更是体现了冯小宁导演所倡导的“唯美”,哪怕是在生活的惨痛中也有“野火烧不尽”的春草似的美感倔强地生长。唯美,与其说是一种艺术主张,倒不如说是一种生活理想。
2.片段场景赏析
影片中少有的战争片段,却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无情,日本法西斯的卑鄙冷血。影片中最另我震撼与愤懑的一个片段即是杨和他奶奶被绑到柱子上,日本小队长张狂地指挥一个新兵杀死杨的奶奶,而新兵出于内心的恐惧与仅存的一丝人性迟迟不肯下手,被责打后丧失心智疯狂地把奶奶刺成筛子却鬼哭狼嚎,杨亲眼所见奶奶被日本新兵用刺刀刺死却无能为力,只能无奈痛苦地大声咆哮、怒吼,那种发自内心深处歇斯底里的呐喊是对至亲即将离去的恐惧,对日本人深入骨髓的憎恨,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我。与秋叶子一样,日本新兵并非残酷冷血,他们只是长时间受到军国主义思想的熏陶,开始在麻木不仁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以至于泯灭了人性。
在杨被抓去做劳工进入鬼子集中营后,发生的一些事情让他更深的体会到“屈辱”。亲眼目睹同胞被丧心病狂的日本人装进袋子里洒上汽油活活烧死后弃置于水中,而他们还要被集体枪决,他对日本人的恨无以复加的达到极点,可是,不知这是悲哀还是庆幸,中国人从古至今都做不到日本人的冷血无情,做不到将一个人的生命视作玩笑。在面对手无寸铁的日本女俘虏秋叶子时,曾经有多少次的机会杀掉她以解内心的愤怒,杨却犹豫了,那些历历在目的痛,却无法驱使他对秋叶子下手,他还带走秋叶子保护她的安全,给予她缺乏的食物,我想,这便是残酷战争中人性的真善美吧。
影片中,无论是俄国人娜加,日本人秋叶子,还是中国人杨玉福,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善良。一路扶持,一路陪伴,他们的脚步布满无边无际的大兴安岭森林、草原,他们的情谊跨越民族,跨越国界,他们用一颗真善美的心里温暖这片被残酷、噬血、惊恐所覆盖的大地,这便是《紫日》所想要揭示的主题,在残破中营造一种凄美。
……………
二、解析《紫日》中所体现的电影精神
已经习惯于战争片激烈的战斗场景,习惯于其对英雄人物的英勇无畏的夸大性赞扬,无论观众还是导演似乎都已经陷入一个怪圈: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去看待历史。不可否认,历史无法还原,而中国近代史上经历了无法忘记的耻辱,我们的先辈用生命创造了如今的光明,他们无疑是伟大而值得尊敬的,可是,过度渲染战争的残酷,过度关注法西斯的恶行,而忘却了从战争中反思,从那些被习惯性贴上罪恶标签的所谓“敌人”身上剖析人性,感悟残酷战争中被忽略的凄美,并发掘一种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感。我想,这些缺失的电影精神便是《紫日》所要呈现给后代中国人的,也是冯小宁导演所想重塑的电影精神。
中国8年抗战的胜利,除了全国人民坚持不懈的斗争,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帮助也起了很大的帮助。影片中俄国校尉娜加所展现的善良让我们感动:在饥荒逼迫的情形下,面对偶尔遇到的野味麋鹿,她却放下枪选择放生,这样的人又怎会对一个弱小的日本女子秋叶子下手呢?而秋叶子也是善良的,在见证了杨和娜加的善良之后,三人结成深厚的友情,虽然最后她将杨和娜加带入日本营地,单纯认为只要他们投降便不会有危险,在得知营地无人之后,却将枪对准共患难的朋友,也许这是在自己那颗长期接受军国主义思想熏陶的心收到刺激后的举措,但在杨和娜加善良品质的感化下,她最终没有开枪。而谁也不曾想到秋叶子的结局,她没被敌国的人所杀害,却被自己的同胞举枪所杀,这是强烈军国主义思想下的悲剧,也是日本畸形教育下的可悲……
这就是《紫日》的伟大,也是其所具备的电影精神。客观性地描述日本人秋叶子,在罪恶的战争中探寻人性,用凄美的景物描写代替腥血的战争场景,仅凭这,《紫日》就可以傲视中国一切抗日题材的影视作品,也可以傲视一切揭示人物性格的中国影视作品。就如作品中对秋叶子的人物刻画,它对日本人秋叶子的刻画并不象以往的影视作品一样处理:先是冥顽不化,然后被俘,在我军或乡亲的感化之后化敌为友,立刻成为我方的军事力量——因为这不符合实际的人物性格,尤其是不符合长期受到军国主义教育的日本人的性格。而在《紫日》中,则以秋叶子的人生遭遇侧面揭示日本这个国家的悲哀。
三、主要结论
《紫日》这部影片用其独特的描写方式,以凄美的场景叙述战争中的人性之美,倡导久违的电影精神,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文学作品中,常见白桦林的风姿摇曳,有玉树临风的君子之质,又有亭亭玉立的美人之态,而被战争片电影人所遗忘的它,在《紫日》里成了镜头中反复出现、隆重登场的主角。还有那金黄的雏菊、紫红的苜蓿、洁白的百合铺陈在秋天的原野上,是在沉思,又像是表白,战争中的凄美之感让人为之震撼。
始终相信,爱比仇恨更有力量,和平比战争更能持久,善良终究会撼动那颗久被恶魔控制的心,也会跨越国籍缔结一份战争情,在冰冷的战火中感到一丝被人遗忘的人性的温暖。而《紫日》所倡导的电影精神也终会在沉默许久后被重新拾起,让中国影业走在时代发展的前沿,感受大国气质,拥有一颗发自内心的爱国心。
电影不能强国,但确实可以开启民智,一种先进的电影精神更能正确引导人们爱国;善良不能抹去战争中的伤害,却可以感化一颗长久被军国主义思想所禁锢的心,跨越国界感悟一份战争情。
参考文献:
[1]影片《紫日》,冯小宁导演,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