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 四川省 >> 成都市 >> 成华区 >> 建设路街道
取其长、补其短
——我看高考
国家选拔人才的方式一直在变,无论是汉代的察举制还是宋代的科举制,体现的无非是国家意志。高考同样经历无数次的改革,却始终不完美。对待高考,要取其长,补其短。
高考有其长处。高考能保证穷困生也能获得优质教育,改变自身现状。近代中国,屡现精英教育。有钱人家的儿女能够到国外去深造,获得良好师资;贫苦人家的孩子就只能读私塾,念三字经,个人发展受抑制。高考的出现,为这些人提供平台。由于高考打破有钱人对教育的垄断,因此寒门也能出贵子,山沟里也能飞出金凤凰。中国史上出现钱学森,华罗庚的同时,也出现魏祥等人穷志不穷的大学霸。因此高考为贫寒人家的儿女提供了机会,让他们获得教育资源,用知识武装头脑,实现咸鱼翻身,屌丝逆袭。 与此同时,高考也能较公平地选出人才。虽然高考因为只看分数遭到大量考生及其家长的吐槽和贬斥,无可否认的是,高考唯分数论是其公平性的体现。高考只看分数,不看颜值,不看父母能力,不看家庭背景,更能检验出应试考生的真实水平。那些想走后门的,找关系的,都被卡在了高考这一关。因此高考能够较公平地选拔人才。
高考固然有其优越性,但其弊端显而易见。四十年来,高考虽不断改革,日趋灵活,但题型大都是固定的,少有创新。有不少学校看准了这一点,大力提倡题海战术,比如衡水中学,让学生把市面上能买到的题都刷一遍。这样确实能够保证好成绩,但遏制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缺少创新能力。学生拘泥于形式,学校难以培养出国家真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而且,正因为题型固定,缺少创新,高考促成了“高均值,低方差”局面的出现。放眼望去,人们都有一定程度的文化素养,但大师级别的人很少。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中国的长足进步。 高考有其长,也有其短,但总体上还是好的。看高考,就是要取其长,补其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