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怡 | 共164篇 | 推荐7 | 优秀5 |
姜恩泽 | 共108篇 | 推荐22 | 优秀10 |
刘鼎轩 | 共98篇 | 推荐36 | 优秀24 |
马维霞 | 共80篇 | 推荐0 | 优秀1 |
陈永娟 | 共64篇 | 推荐15 | 优秀9 |
江秋 | 共63篇 | 推荐2 | 优秀2 |
陈乐乐 | 共60篇 | 推荐3 | 优秀0 |
胡豆儿 | 共59篇 | 推荐9 | 优秀7 |
房云玲 | 共57篇 | 推荐47 | 优秀5 |
董千里 | 共55篇 | 推荐30 | 优秀22 |
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
指导思想:
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
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爱美的情趣。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阶段目标(第三学段)
造型、表现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设计、应用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扽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第1课:人民的艺术家——齐白石
课时:2课时
课业类型: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阴刻、阳刻、虚实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隐性目标:体会“勤奋”与“毅力”带给人的影响;明白要认真观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重点: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
难点:运用艺术语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作业本和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节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学生交流资料:
请2~3位同学向大家介绍齐白石。(要求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介绍)
三、引导欣赏:
1. 小故事——从木匠到人民艺术家
2. 《群虾》(课件出示)〈对比真的河虾与对虾〉
最初,齐白石画的虾,长臂和躯干变化不多,长须也大多画成平摆的6条长线。他自己很不满意。于是,他在家中案头摆了一只大海碗,碗里养着几只活蹦乱跳的小虾。齐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细观察小虾的活动。从此,他画的虾就更加神态多变,活灵活现了。河虾与对虾的结合,创造了艺术中的“虾”。
3. 齐白石笔下的花鸟鱼虫
他为什么会留下大量的作品?(勤奋刻苦)
一天,齐白石跟师傅出去做活,在顾主家见到了一本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他如获至宝,与顾主好说歹说借了回去。回家后,他跟母亲商量好,从每月工钱里拿出一点钱来买纸和颜料,一笔一画地临摹起来。白天干活晚上画画,常常画得两眼酸痛,连鼻孔也被照明用的松明子熏黑了。半年后,一部《芥子园画谱》全部被他临摹了下来。从此,这本画册成了他的美术教科书。
在齐白石八十九岁高龄时,还坚持每日作画数幅。(故事)
他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以后画工笔画会很吃力,于是就趁年轻时画了很多张工笔的小虫,但是并不添加其他内容。年纪大了以后,只在每一幅画中添加写意的花草即可完成每日自己规定的绘画量。
欣赏几幅齐白石的代表作品:(教师引导分析)
中国画:《蛙声十里出清泉》、《荷花蜻蜓》
篆刻:鲁班门下
书法:发扬民族文化
4. 齐白石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
他所画花鸟虫鱼虾蟹,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炼质朴,色彩鲜明热烈;阔笔写意花卉与微毫毕现的草虫巧妙结合,神态活现。论画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篆刻布局奇特有力。
5. 分组研究(欣赏、学生模仿分析)
书中其他作品的特点(意境、表现方法、画面效果等)
选一幅你最喜欢的作品,谈谈它给你的感受。
四、 小结:
第2课: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
课时:2课时
课业类型: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欣赏,感受马蒂斯的艺术他色,通过收集资料,了解马蒂斯的艺术成就与艺术生涯,尝试使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剪纸作品。
隐性目标:感受与我国传统剪纸不同的外国剪纸,体会马蒂斯的艺术风格,乐于了解人类多元文化艺术的成就。
重点:了解马蒂斯的艺术特色(如艺术表现手法、色彩特点、艺术成就等),区分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传统剪纸。
难点: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剪纸。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作业本和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节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欣赏与比较:
猜猜看:
哪一幅剪纸是我国的传统民间剪纸?哪一幅是马蒂斯的作品?为什么这样区分?说说你的理由。
三、介绍马蒂斯:
马蒂斯擅长什么?
他无论在绘画还是在剪纸还是装潢设计中都很有成就。
观察与比较:(课件出示)
1.马蒂斯的画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简练)
比较马蒂斯的《金鱼》、毕加索的《多拉玛尔肖像》、高更的《静物》。
2.马蒂斯色彩上注重什么?
比较马蒂斯的《蓝衣女人》、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拉菲尔的《椅中圣母》。
你认为马蒂斯****使用的颜色是什么?
3.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剪纸有什么区别?
欣赏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民间剪纸。
四、通过本课的欣赏,你对马蒂斯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五、试一试,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一幅自己喜爱的作品。
第三课:精细的描写
课时:1课时
课业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观察,发现平时不注意的细节,能用线条精细的表现物象。
隐性目标:通过欣赏与表现,感受我国传统的绘画技法,体会线描画的精美、细致,激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重点:组织线条精细的表现物象的方法。
难点:组织线条的方法,观察与表现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自己身边的物体、作业本、彩色笔或勾线笔。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欣赏分析:
1.出示门采尔的素描《两个中国香炉》
简单解释素描的含义,区分结构素描与光影素描。
解释素描、速写、线描画的关系。
2. 对比:
出示图片:《葵花》及修改图。
那一幅更精美?为什么?
回忆:在用线条作画时,应该注意什么?
3. 通过欣赏这些精细地描写,你注意到那些细节?
这些细节用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现?
为什么用这样的线条呢?你能给它换另一种形式的线条吗?
4.你认为,用什么样的线条,如何组织,才能更精细的表现物象?
教师示范两种线条的组织形式,请学生再画出几种。
能否对物体的细节使用想象中的线条?
三、安排静物写生
教师指导作画。学生完成写生。
四、展评与小结:
重点评价线条的组织与细节的表现。
第四课、《色彩的对比》
显性目标:认知目标: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能初步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完成一幅作业。能力目标:通过欣赏、分析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色彩对比现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隐性目标:通过欣赏我国古建筑及民间工艺品中对色彩的运用,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热爱生活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色彩的对比关系,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艺术实践中对比色的选择与搭配。
学习材料:
导入新课:
生活中有很多对比现象,在色彩世界也是一样。出示课题:色彩的对比
l 讲授新课: 结合图片分析:
1.哪些色彩是对比色?(出示色相环)
2.引导学生分析色相环中的色彩,找出对比色。
3.总结:色相环中互为150。一180。的色彩为强烈对比。
4.山示色卡,请学生挑出几组对比色。
5.生活中的对比色。提问:我们周围哪儿有对比色?
6.观察教材上的图片,找出有哪些对比色?给你什么感觉?
7.分析课本上画家作品。提问:画面上用了哪些对比色?有什么作用?
8.继续分析课件——艺术作品中对比色的作用。
运用色彩的对比进行民间工艺品色彩设计。
1.为学生提供民间工艺品设计图。
2.分析如何用对比色设计颜色。
出示部分运用对比色的剪贴画作品,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练习。
l 作业展评:辅导学生完成作业,组织学生展示作品并评价。
课后小结:l
第5课 让色彩动起来(2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对比的形式美感,运用色彩的对比完成一幅有动感的作业。
2、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色彩的对比,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3、 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如何用色彩的对比关系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
对比色的运用及画面动感的表现
教学准备
图画纸或彩色复印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展示几幅利用对比色制作的有动感的纸贴画作品。
提问:这些作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二、 讲授新课
出示课题:让色彩动起来
1、 欣赏课本上法国安德烈德兰的作品《查灵克罗大桥》。
(1) 介绍画家
野兽派画家的艺术共性是色彩明朗、笔触粗犷。这幅作品正是画家时断时续的追随野兽派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2) 组织小组探究以下问题:
作品中运用了哪些颜色对比?给你什么感受?这幅画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分组讨论 小组反馈
2、分析课本第11页左上角第三、四、五幅作品。
3、提问:这几幅画是如何利用色纸产生色彩对比的?我们用对比色作贴画可以怎样利用彩纸?
学生讨论:如表现风景,可以选择红色的底纸,用绿色的纸剪贴一些树,再用其他对比色剪贴一些形象……
4、这些作品能给我们动感,除了色彩还和其他什么因素有关系?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如何对比色纸剪出有动感的形象。
三、布置作业
利用对比色制作有动感的纸贴画作品。学生作画。
四、 展示
组织学生作品展并评价
小结
出示部分用对比色画的水粉画。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实践。
第6课 台历、挂历的设计(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台历和挂历设计方面的知识,学习制作方法。
2、 尝试运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设计制作台历或挂历。
3、 通过收集、欣赏、讨论、设计等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关注生活与设计的意识,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了解台历和挂历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将设计的美观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教学准备
课件、彩纸、各种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展示一款挂历,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出示课题
二、 讲授新课
1、 小组探究学习
演示课件或对比观看各种新旧挂历。
2、 通过新旧台历、挂历的对比,你从它们的造型设计、色彩、功能和选用的材料方面发现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看,以组为单位探究学习,并回答问题。
总之,随着生活的不断进步,台历和挂历的外观设计装饰性越来越强,在功能上也越来越讲究多用性,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 深入研究
以组为单位,把本组学生带来的最有特色的挂历或台历介绍给大家。
小结:从以上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挂历和台历不仅是记录时间的工具,而且还能美化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乐趣。
4、 提问:
(1) 台历和挂历最基本的结构包括哪些?
(2) 仔细观察你们带来的日历,看看在日期的设定上有什么不一样?
(3) 如果让你们在日历上来注明时间,你们会有哪些创新?
(4) 如果我们为2008年奥运会的运动员设计一款台历,那么你认为哪些时间应当强调出来?
三、 布置作业
1、 根据奥运会运动员的需要,以组为单位,设计一件台历或日历。
2、 利用现有的纸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大胆进行创新设计。
3、 解决问题:
(1) 创作构思
(2) 互相启发拓展思路,避免作品千篇一律。
(3) 确定制作方案
四、 展示作品
五、 小结
第7课 衣架的联想(1课时)
教学目标
1、 根据生活中衣架的形状特点,经过想象、设计、加工可以制成新的作品。
2、 利用生活中最普通的衣架,通过联想、想象、制作成新奇有趣的作品。
3、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学会综合使用材料,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教学重点
根据衣架的形状特征进行设计,通过联想、想象,利用多种方法制作成新奇有趣的作品。
教学难点
巧妙利用衣架形状设计制作。
教学准备
制作材料、衣架、教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放映教学课件。提问:
1、 观察作品是如何巧妙利用衣架的?
2、 选用了哪些辅助材料?
3、 作品有哪些创新表现?
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 引导学生欣赏书中毕加索《牛头》,分析“奇思秒想”。
2、 启发学生根据一个衣架进行联想。
提问:根据这个衣架的形象你联想到什么?说一说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3、 组织学生看书,分析书中学生作品。
提问:你喜欢哪一件作品?说一说理由。作品是利用哪些辅助材料制作的?
4、 组织学生交流活动,把你的设计想法与同学交流。
三、布置作业
请你根据准备的衣架进行联想,利用多种辅助材料制作新奇有趣的作品。
1、 如何巧妙利用衣架的形状。
2、 选用恰当的辅助材料。
3、 鼓励“奇思秒想”。
五、 展示作品
六、 小结
设计能体现奇思秒想,制作精细巧妙,使用辅助材料,作品有创新表现,美观。
第8课 拼贴添画(2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思考、比较、想象与讨论,学生感知绘画与拼贴的不同效果,了解拼贴画的艺术形式美,提高审美趣味。
2、 学会拼贴画的基本技法,尝试剪纸,撕纸方法和粘贴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制作中感受创造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利用收集的废旧挂历、广告纸、彩纸等进行拼贴添画制作。
教学难点
纸材的巧妙利用,创新的表现内容。
教学准备
废旧挂历、广告纸、彩纸等、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教学课件
1、 示各种纸材。
2、 据纸材设计拼贴内容
3、 拼贴方法。
二、讲授新课
1、 组织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分析纸材的肌理和花纹图案。
2、 组织欣赏交流。
(1) 书中第16页毕加索的作品拼贴画《吉他》。
(2) 学生优秀作品。
(3) 分析拼贴方法和添画方法。
每组重点分析一幅作品。
3、 师演示剪纸添画和撕纸添画。
(1) 提示作业步骤:
构思(确定主题)——选纸材——构图——剪纸或撕纸——贴——添画。
(2) 添画部分要注意与画面的内容和色彩协调一致。
(3) 观察、学习制作方法,了解剪纸拼贴和撕纸拼贴的基本方法。
三、布置作业
1、 巧妙利用纸材拼贴一幅作品进行适当的添画。
2、 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3、 巧妙利用纸材,创新设计表现主题,添画与画面所表现的主题协调一致。
四、展示作品
六、 小结
欣赏用废旧印刷品制成的艺术作品。用巧手变废为宝,让它们成为美化环境的艺术品。
第9课 我的牙刷 (2课时)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1、了解牙刷的种类、结构及特点,认识功能与牙刷样式的关系。
2、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功能独特而实用的牙刷。
隐性目标:1、感受设计中“以人为本”的理念。
2、养成良好的护齿习惯。
教学方案:讲授法、谈话法、启发法、观察欣赏法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探究不同的牙刷,大胆想象,设计不同功能的牙刷。
教学难点:为自己设计出有个性的牙刷,其样式为功能服务,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牙刷是我们的好伙伴,你现在用的牙刷是什么样的呢?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保护牙齿,就要常刷牙,用牙刷也很有讲究的。不同的牙刷有不同的功能。
二、 新授:
1、有很多同学不满足于市场上出售的牙刷,想要自己设计一把特别的牙刷。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想法吧!
2、(课件出示,欣赏分析)
小小牙刷在细节上作了那些精巧的设计?
比一比,它们的头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这样设计?
这里的设计起了什么作用?
它的把儿为什么是弯弯曲曲的?
它的颈部为什么是弯的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
A、三个大小尺寸不同的牙刷,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使用。
B、 多个刷头,更全面的清理牙齿。
C、刷柄,与人的手形相吻合,防滑。
D、刷颈,弯曲而有弹性……
三、 学生活动:
我的牙刷我做主
设计要求:
以人为本,突出创意,
美观大方,材料环保。
四、 展示:
学生自评互评,可以根据设计要求来评价。
第10课 便笺盒的设计(1课时)
教学目标
1、 纸盒、塑料瓶、纸筒本身有多种造型,经过加工、变形便可以千姿百态、巧妙的组合、装饰为生活所用,具备新的使用价值。
2、 学习书中的便笺作品,了解纸盒加工变形的方法,掌握组合装饰的方法,完成便笺盒的设计与制作。
3、 通过便笺盒的设计,提高立体思维、组合加工及工艺制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纸盒的加工、组合,与便笺盒的实用价值相关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难点
作品的实用、美观、新颖、牢固。
教学准备
各种形状的盒子、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组纸盒材料,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包装盒的区别(外观、形状、色彩)。
二、讲授新课
1、 布置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便笺盒作品(说出喜欢的理由)
小组分析研究书中的10余件便笺盒作品,并分别介绍喜欢的理由。
2、 提问:便笺盒有哪些用途?放在何处?应有哪些设置?
3、 布置小组确定制作的材料,结合用途进行设计。
三、布置作业
1、 用废旧纸盒、纸筒、塑料盒及身边材料,制作一个造型新颖、实用美观的便笺盒。
2、 要求:实用、新颖、美观、耐用。
3、 按照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便笺盒的制作。
4、 教师巡视辅导。
四、展示作品
同学之间互相欣赏,分别介绍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不足及修改建议。
五、小结
废旧材料还可以做什么?与其他的材料相比有哪些好处?
第11课 在快乐的节日里(2课时)
教学目标
1、 启发学生感受节日热烈、欢快、富有激情的气氛,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进行构思表现。
2、 了解刮蜡画纸的制作方法,运用刮蜡手法创作出生动有趣的节日场面。
3、 引导学生体会生活的美,培养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选择色彩和有特色的场面表现节日的气氛。
教学难点
能比较丰富的运用刮刻版的艺术语言。
教学准备
油画棒、牙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组织接龙游戏:迅速的报出自己知道的节日名称。
二、讲授新课
1、你知道这些节日都有哪些活动方式吗?
(1) 看到这些节日名称,你脑海中立即会浮现出哪些形象?
(2) 这个节日中最典型的装扮和活动是什么?
(3) 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发生?
(4) 你们小组能为同学们表演一下吗?
(5) 你认为用什么颜色(一种或几种)最能表现当时的气氛?
2、涂好彩色底色与黑色底色色刮画纸是怎么制作的?
3、绘画时应注意什么?
4、根据学生的创意介绍构图、疏密关系、明暗关系等。
三、布置作业
利用油画棒涂底的方法,与人合作独立完成制作一幅表现节日题材的刮刻版画。
四、展示作品
五、小结
新挑战:由此你又想到了哪些新的美术创作方法?
第12课 卡通——动起来的漫画(2课时)
教学目标
1、 欣赏多种形式的漫画卡通作品,认识漫画卡通的一般表现规律和表现特点。锻炼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及对多种美术形式的认识和理解。
2、 学习绘制有特点的卡通造型。
3、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体会卡通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对“卡通”、“漫画|、”“动漫”、“动画”等概念有比较明确的界定,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通过欣赏和评述活动对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进行梳理和归纳,从而对“卡通”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难点
运用卡通造型手法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
铅笔、水彩笔、彩色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了,教师请一位同学帮忙关一门。
假想一:同学不太明白老师的意图,但还是把门关上了。
假想二:同学很高兴的站起来,跑过去关上了门。
二、讲授新课
1、 快速示范两幅小品卡通。
作品一:学生高兴的站起来。
作品二:跑过去关门。
2、 引导学生分析:
(1) 卡通为什么叫动起来的漫画?
(2) 都在哪些方面可表现“动”?
3、 引导学生分析“表情之动”,教师及时归纳学生分析整理的造型信息。
4、 查找资料,小组归纳:
(1) 你找到多少种卡通的表情?
(2) 这些表情都代表了人物的什么神态?
(3) 表情为什么这样夸张?不画得这么夸张可以吗?
(4) 我们在画夸张的表情时应注意什么?试着画一下
5、 引导学生分析“动态之动”,教师结合实例分析并示范几个卡通作品,例如:孙悟空奋力挥棒、机器猫垂手无奈、《花木兰》中的小蟋蟀奔跑逃命等。
6、 卡通与漫画有什么区别?
教材中向我们展示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卡通漫画作品,它们都有哪些艺术特色?
三、布置作业
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卡通形象,创作出它下一场景的动作表情变化。
四、展示作品
组织“电视台优秀卡通动漫节日展播”活动。
五、小结
欣赏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卡通作品。
第13课 电脑美术——巧用卡通形象
一、 教学目标:
1、 学习素材的多种处理方法和合理应用,学习图形处理软件的导入、设计和合成功能,认识利用电脑进行设计创作的特点。
2、 注重对设计内容的梳理和选择、归纳,按设计的需要进行重新组合变化,形成最终的设计成果。
3、 锻炼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
二、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如何更好的运用电脑图形处理的功能与自己设计所需要的内容有机的结合。
三、 教学难点:
对图形处理软件中“矢量”概念的认识及对矢量图形素材合理的使用。
四、 教学过程:
1、 引入:
展示各种类型的电子贺卡,请同学说出喜欢的类型,说出其中最吸引你的部分。
2、 讲授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电子贺卡这么受欢迎吗?”
学生回答原因。
“那么,这些漂亮的贺卡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借助电脑美术手段将喜欢的卡通形象巧妙运用在电子贺卡上。
教师讲授如何制作电子贺卡。
(1) 明确设计主题
(2) 选择合适的制作电子贺卡的动画软件
(3) 灵活运用卡通形象和艺术字
(4) 根据主题为电子贺卡配上好听的背景音乐
(5) 将电子贺卡放到局域网或互联网上
3、 课堂讨论与实践。
请学生们以组为电位,利用卡通形象,根据所选的创作主题设计制作一张个性突出、美观实用的电子贺卡。
4、 作业展示与评价。
在局域网上展示创作成果。
5小结:
指出优点及不足,将作品整理成电子贺卡的主题资源网站,以备后用。
第14课 山水画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初步学习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2、 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画出一副表现近、中景和远景的中国山水画。
3、 通过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提高审美情趣。
二、 教学重点:
学习简单的笔墨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山水画的近景、中景和远景。
三、 教学难点:
墨色的浓淡、虚实的变化,笔墨水分的控制,空间的表现。
四、 教学准备:
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
五、 教学过程:
1、 引入:
展示有近景、中景和远景的一副色彩照片和一副中国山水画。
说说两古作品有什么不同?
2、 讲授新课:
对画家沈周和齐白石做简单介绍后,布置学生欣赏《吴中山水图》和《柳桥独步》。分组讨论问题:
(1) 这两古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 这两副作品中哪些地方是中锋表现的?哪些地方用的是侧锋?
(3) 这两副作品你喜欢哪一副?说说喜欢的理由。
(4) 作品中描绘的景色在你生活中是否见到过?
说说自己旅游时见到过的美景。
布置学生分组讨论后,选代表总结发言。
3、 实践:
(1) 强调在浓墨中加水。
(2) 强调水分多少与画面的效果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3) 强调笔上水分要少,才会控制自如。
(4) 布置学生选择与近景不同的内容和墨色画中景。
(5) 把重墨再加一倍至两倍的清水调成淡墨,画远山或其他的景色。
六、 学生创作
七、 展示作品:组织学生展示交流
八、 小结
第15课 花鸟画
一、 教学目标:
1、 学习和研究画家绘制的花鸟画作品,加深对中国花鸟画的认识。
2、 学习和分析画家用笔、用墨和用色的技法,在临摹的基础上添加和创作一副花鸟画。
3、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二、 教学重点:
学习中国花鸟画的绘画技巧,在探究中积累和创新。
三、 教学难点:
用笔和用墨的表现方法。
四、 教学准备:
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资料
五、 教学过程:
1、 引入:
(1) 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组成部分。
(2) 在众多花鸟画的题材中,梅兰竹菊被认为代表高雅品质的“四君子”。
(3) 出示课题——花鸟画。
2、 讲授新课:
欣赏吴昌硕的作品《菊花》
面对自然界中的花鸟草虫惊醒创作时,中国的花鸟画家的表现物象的同时更重视缘物寄情。
3、组研究:
(1) 对比自然界中的花鸟,欣赏和研究一副花鸟画,想一想画家是怎么用笔和用墨的?
(2) 游戏:请你对照黑板上的菊花图片(中锋勾花,侧锋勾叶),分别尝试以下几种笔法:
侧锋画麻雀头——点、抹
中锋画翅、尾——短线
4、 分析:
麻雀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飞鸟,它头大、体小,头、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点,胸腹灰白,活泼可爱。在画麻雀之前,先要理解麻雀的头部和身子由两个蛋形组成,或者是一个枣形加蛋形组成,这样画麻雀就方便多了。
5、 临摹一副花鸟画作品,可以大胆的对原作进行添加和创造。
6、 展示: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说说哪里好。
7、 小结
第16课 雕塑之美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雕塑艺术的语言、特点、分类和材料等,了解雕塑的审美特点
2、初步学习分析和鉴赏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能用历史的、艺术的眼光去看待各具美感的雕塑艺术。
3、通过对中外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的欣赏,提高美术鉴赏力,加深对雕塑艺术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
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成就
三、教学难点:
了解不同时期中外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
五、 教学准备:
图片、雕塑作品、课件
六、 教学过程:
1、 引入:
出示课题——雕塑之美
2、 讲授新课:
(1)看书,提出问题:
书中向我们展示了几副雕塑作品,你认为它们可以分成几大类?为什么?
分成中国古代雕塑与现代雕塑、外国古代雕塑与现代雕塑四大类。
你怎样区别古代雕塑和现代雕塑呢?
(3) 整理收集的资料。
请学生将自己收集的资料按要求分类。
(4) 提出问题:
怎样欣赏一件雕塑作品?
雕塑作品和绘画作品在欣赏方法上****的不同是什么?
雕塑作品可以分成几大类?你能在展板上或书上区别出这几类吗?
(5) 欣赏:
采用讨论的方式,请学生依据自己带来的雕塑作品资料,畅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6) 欣赏书中作品:
引导学生赏析中国古代和外国古代雕塑作品。
引导学生赏析中国现代和外国现代雕塑作品。
3、 作业:学生整理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以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4、 小结。
第17课 给艺术插上科学的翅膀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考察活动,学生了解人类的发明与创造是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的体现。
2、 学习制作图文并茂的简单的考察报告。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体会探索乐趣,认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美,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伟大之处。
二、 教学重点:
通过小组合作,以科学考察的方法找到艺术与科学结合的事例。
三、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善于从科学的不同视角发现美、欣赏美,激发学习兴趣。
四、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资料、夹子、报告表、水彩笔等
五、 教学过程:
1、 引入:
出示《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并与普通画法的作品进行对比。
介绍点彩派及修拉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艺术作品中蕴涵着科学。
2、 讲授新课:
用刚大镜观察细胞切片,体会微观世界的美。提问:
怎样表现出有秩序的美?
在其他的自然界中或生活中,你能发现蕴涵的科学美与艺术美吗?
能找到表现方法吗?
素材:宏观世界:城市中建筑的变化,如体育场、桥梁、房屋、亭、塔等。
微观世界:病毒与人类抗衡的演变图,不同的细胞切片,有意菌、植物的生长资料、蚕宝宝的生长过程等。
3、 创作交流:引导学生针对观察对象进行讨论、分析和表现
4、 展示交流:组织学生在校园或社区中考察,并举行小型科学与艺术报告会。
5、 小结。
第18课 昨天、今天和明天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学习,初步了解 与本课知识相关的中外美术作品。
2、 了解艺术与科学是如何完美结合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了解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代表着一个时期的先进水平,二者是相铺相成、密不可分的。
二、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实例,充分体会到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
三、 教学难点:
充分发挥想象,创作一副能体现艺术与科学想结合的作品。
四、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文字材料及绘画工具。
五、 教学过程:
1、 引入:
艺术是一个很广泛的范畴,它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试着来分析一下,课件中的图片都属于哪些范畴?
2、 讲授新课:
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要给大家看这些图片呢?
分小组讨论、汇报:
一般的建筑材料都选用木头或石材,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外形与材料既新颖又独具匠心。
编钟的造型受青铜器铸造技术的影响。
唐三彩的烧制需要1100度的高温。
比利时原子球博物馆的外形是参考了物理中的原子结构。
3、 你还能为同学们介绍哪些艺术与科学的实例?
4、 请同学们按老师的方法分析《三彩骆驼载舞俑》、《古根海姆博物馆》等,建议以自己的掌握的知识,利用美术语言分析自己喜欢的作品。
5、 创作:展开想象,完成一副“22世纪的……”为命题的创作设计图。
6、 展示作品:将学生作业利用实物投影进行展示。
7、 小结
第19课 科学创造新生活
一、 教学目标:
1、 认识科学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 自己或小组合作用绘画或工艺制作等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科学对我们人类生活的贡献。
3、 并用绘画、工艺制作等多种形式表现科学创造这一学习过程,培养其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 教学重点:
探索科学对生活发展的作用,并以绘画、工艺制作等形式加以展示。
三、 教学难点:
思考与体会科学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四、 教学准备:
绘画材料或制作材料、资料
五、 教学过程:
1引入:
(1) 乘坐时空穿梭机回到古代,去看一看那时候人们的生活状态,如建筑、交通、通讯等。
(2) 想一想现在人们的生活有了哪些变化?
(3) 是什么力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学生讨论并回答。
3、 讲授新课:
(1) 学生分组,从建筑、交通、通讯、医学、日常用品等方面,将自己收集到的材料进行交流,探究科学的发展带给我们的变化。
(2) 学生可对现在的科学发明或生活进行幻想。
4、 启发创作:
(1) 引导学生看书中的学生作品,了解体现学科功能的表现方法。
(2) 欣赏一些运用科学技术设计的生活用品。
5、 作业要求:
用绘画或制作的方法,表现一副体现科学性并具有一定功能的主题作品。
6、 展示作品:科技产品发布会,设计师展示自己小组的设计作品,并进行讲解。
7、 小结。
李之怡 | 共164篇 | 推荐7 | 优秀5 |
姜恩泽 | 共108篇 | 推荐22 | 优秀10 |
刘鼎轩 | 共98篇 | 推荐36 | 优秀24 |
马维霞 | 共80篇 | 推荐0 | 优秀1 |
陈永娟 | 共64篇 | 推荐15 | 优秀9 |
江秋 | 共63篇 | 推荐2 | 优秀2 |
陈乐乐 | 共60篇 | 推荐3 | 优秀0 |
胡豆儿 | 共59篇 | 推荐9 | 优秀7 |
房云玲 | 共57篇 | 推荐47 | 优秀5 |
董千里 | 共55篇 | 推荐30 | 优秀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