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 >> 镇江市 >> 镇江市外国语学校
(版权:三槐堂教育博客)
(此文发表于《江苏教育》2008.10)
“各位老师说得都有道理。但是我现在不知道应该怎样做了。你看关于让学生表演这一部分,有老师说这是形式,是非语文的;有老师说这个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我都不知道怎样做好了。对于阅读过程中的写,有老师提出来要进行写的练习,但是有老师说写让课堂气氛冷了……能给我一个明白的标准么?”
以上是《评课中“手表现象”》“案例”中王老师的一段苦恼,这并非个例,其产生的原因已经超出了“评课”的本身,而这些原因也是“手表现象”成为顽症的症结。主要有三点。
****,王老师们本身的不自信,他们课堂经验不足,面对“二十多条”建议就慌了阵脚,一位成熟的老师,应该是“建议”越多他越高兴,取舍的空间大了,更能“扬弃”,取我所用。面对诸多“建议”,自己如果觉得大家都有理,“我都不知道怎么做好了”,这本身就是专业素质不高的表现。“让学生表演”、“进行写的练习”的“用”与“不用”,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表演什么、练什么,“教什么比怎么教永远重要”;二是学生的情况,程度好,问题浅,我看就没有必要,否则,来一点“表演”和“练习”也未尝不可;三是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一个没有“导演”细胞的老师就别指望学生是好演员。
王老师说,给她“一个明白的标准”,这很难,但我可以给她一个基本标准,是“手表现象”中的“北京时间”,用这把“尺子”去量一量,眼前亮堂多了,那就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
前几年谈新课程,大家觉得很“新”;现在提新课程,好像谈不出什么新东西了。一些地方在新课程实施中的某些做法确实有些“过”,再加上考试制度的改革还相对滞后,以至于“教的法子”必须适应“考的法子”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在继续。公开课不能因为新课程的课堂存在一些问题,就匆匆打着提高分数的口号把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甚至未加包装就重新请回课堂。2006年,“有效教学”这一概念被重新赋予意义后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我们认为,可以把“有效教学”的理念作为新课程教学的新阶段去引领我们的课堂。
第二,这种评课本身容易让年轻老师莫衷一是,“每位老师至少要讲出一点建议,优点可以不说”并且“这也是对王老师的负责”,这种“规定”很流行,也很“霸气”,主要是在年轻老师身上一试,我们一线的老师不敢质疑“名师”,却喜欢对初出茅庐的黄毛小子(丫头)指手画脚,这“与己”和“与人”的专业成长都不利。为什么“优点可以不说”,年轻老师更需要呵护与鼓励,“一点建议”就正确吗?让一些课堂经验不足的人去面对那么多“鱼龙混杂”的“建议”是不是太残酷了点。学生表演有老师说是“非语文”、有老师说是“激发兴趣”,“老教师”们自己就没有“达成一致”,把问题就抛给开课老师,是不是也是一种学术推诿。虽然“弱水三千”可“取一瓢饮之”,但取“哪一瓢”呢?“帮老师磨课”,就帮到底嘛!
第三,“磨课”以后要“改课”,根据谁的意见去改呢?听组长的,自己的“导师”(很多学校有“蓝青工程”的)会不会有意见;听教导主任的,组长会不会有想法(听说有的大赛课赛手们的课堂专门为与会专家口味而炒菜,但愿只是个别)。各个学校应狠刹此风,校长们要营造一种自由、平等的学术氛围。很多赛手们出去赛课前校长说:你代表的是我们学校水平,而不是你个人。我想,赛手首先代表的是个人,窦桂梅就是窦桂梅,不是清华附小。开课老师在“改课”时顾忌了太多“非语文”的东西,恐怕也很难成长为一个好的语文老师。
笔者曾在拙文《听评课的关键要素》(《中国教育报》2008年3月27日)指出:
有了新课程理念,同时我们还应倡导个人风格。一些年轻教师,在集体备课中觉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选择“整合”大家的意见,把“公公”、“婆婆”的意见都体现了,就是没有体现自己对课堂的理解和对文本的把握。长期下去,只会把年轻教师变成“教书匠”。教师本身就是一种课程资源,如果平时我们好好地去培植、去养护,定会渐成风格。
这里,我再一次想起“我的课堂我作主”的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