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寻找“活水”
环节一:读书的重要性
上一回讲到对于生活中的材料,要善于寻找。怎么寻找呢?让我们先读一读我国南宋大学者朱熹(1130——1200)所写的一首《观书有感》七言绝句吧:“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把书本比作长方形的一个池塘,在池塘清粼粼的水面上,天上明亮的光线映照着,变幻莫测的云彩的倒影跟天光一起在水面上移动,看上去婀娜多姿,分外美丽。为什么它能产生如此大的魅力呢?因为它有着永不枯竭的源头,它储存的是一泓活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知识的宝库。朱熹用了这样一个浅显生动的比喻,对书本的作用作了生动的刻画。读书,是吸收。从书本中,我们可以获得丰富的营养。要写好作文,离不开读书。有些人书看得很少,缺少了吸收,失去了借鉴,作文是很难写好的。而很多同学懂得读书对于写作的作用,做读书笔记,摘抄名言警句,学习写作方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在这里就不作展开了。我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在读书上下工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两句诗,说的也是读书对于写作的影响。
如果说阅读是一种吸收,那么,写作就是一种应用。阅读的吸收,犹如一个人用餐,吃了许多有营养价值的食品,人就会健壮起来。阅读获得的营养,化成了一个人的血肉和底气,这时写出来的东西,就会有一种“书卷气”,就充满了底蕴。有些人也阅读了一些作品,但到了写作的时候,并不会活用,而是这里搬几个漂亮的词,那里抄几个漂亮的句子,这种表现,称之为“食而不化”。阅读作品,要学会“涵泳”,学会“咀嚼”,这样,你就可以从阅读中汲取到精华。“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读得多了,自然就会显示出一种不一般的气概、神情,陛下自然也会有好的作文诞生。
环节二:从读书谈开来
但是,我在这里要说的是,生活,作生活的主人,在生活的海洋里遨游,而不是浮在生活的表面,或做生活的旁观者,或凌驾于生活之上,对生活指手画脚,牢骚满腹,这样,写作的材料就会滚滚而来。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提倡“捡到篮里就是菜”。要通过联想等方法,对材料进行汇总,进行选择,把精彩的材料,调集到你的笔下。与读书相比,生活是作文材料的唯一的源泉,我们对此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
这里,让我们看一看清代文学家沈复(字三白)《浮生六记》中对自己童稚时生活的一段有趣回忆吧:“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渺小微物,必须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成千或百果然白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长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帐中的蚊虫,花台草丛中的虫蚁,作者通过联想,把它们比作白鹤,比作群兽,而自己则“昂首观之”“神游其中”“怡然自得”。这种“物外之趣”,正是作者运用联想、发挥想象而带给读者的。由此可见,在汇总材料时用好联想这样的方法,就可以使作品变得生动起来。就事论事,局限在所写事物的本身,而不懂得联想,文章就会显得局促、呆板、枯涩,不可能使人产生回味。“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说的就是面对生活要善于联想,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在写作时就有可能做到“思丝不绝”“文思泉涌”。
写好作文,离不开联想。从这一事物想到跟它相关的另一种事物,这就是联想。例如,看到辽阔的大海,你可能会想到万里无云和晴朗的天空;天空与大海有相似之处,这便叫相似联想。再如你站在教室里,面对黑板,你可能会想到某某老师在黑板前认真上课的情景。黑板与老师,有关联,这便是相关联想。丛生想到死,从黑想到白,这就是相反联想;从一个人获得了荣誉,想到这是他平日努力的结果,从结果想到原因或从原因想到结果,这就是因果联想。在作文中运用联想的方法,可以使作文内容充实、具体。
把上面所讲的意思归纳起来,那就是,为了使作文的材料非但不会匮乏,而且能源源不断,一是要从书本中吸取,二是要从生活中观察、积累、选择,三是要善于联想、想象,把各种各样的材料汇总到你的脑海之中供你调遣。俗话说: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这时,你要写怎样的文章,你要用怎样的材料,你就可以从容应对,合理调派,胸怀全局,指挥若定,你就可以赢得预期的胜利。
有人可能会问:有了材料,难道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来吗?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思考和练习]
1你平时是不是体会到阅读对于写作的积极影响?请举例说明。
2你会运用联想的方法吗?联想有相似、相关、相反、因果等四种,请每种各举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