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文友,学写作,就到作文批改网! | 收藏本站专版专栏 |RSS订阅     欢迎,朋友 | 免费注册会员登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会员中心
第四讲 朗诵的动作配合
发布时间:2014-10-08 12:27:33 作者:耿华春教研 发布者:genghuachun 浏览次数:12586  类别:指导文章  
山东省 >> 临沂市 >> 罗庄区 >> 黄山镇 >> 黄山镇语文备课组 >> 教研室


 

《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朗诵中恰当地运用动作,是对语言表达的补充、协助。对这里谈到的动作,包括眼神、表情、肢体动作。朗诵者的动作对情境的创造有着重要的影响。

前边谈到,朗诵时文章情境的再创造,对观众体会、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情境的再创造,要靠朗诵者的想象、声音、眼神、表情、肢体动作,舞台灯光、音乐、布景和观众的想象。也就是要靠各种手段,“打通”朗诵者特别是观众的各种感觉,从而全方位地再现文中情境。

这里举一个例子。有一种修辞手法叫“通感”,钱钟书先生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对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我们最熟悉的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本是属于嗅觉的“清香”变成了属于听觉的“歌声”,这就是打通了嗅觉和听觉,使情境更富韵致,更传神。再比如: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打通了视觉和听觉,将属于视觉的“光和影”转化成了听觉的“名曲”。这种微妙的情境单纯靠一种感觉是表现不出的。这里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充分调动各种感觉,对刻画情境的重要性。

朗诵时舞台动作是打通人们各种感觉的重要手段。例如在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的时候。“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这里朗诵者可以不做动作,单凭观众自己的想象是能够体会出所描写的情境的。但如果能用合适的肢体动作(挺胸、右手手臂平举、抬高至下颌的高度再分开出去)、眼神(仿佛在看着很远的地方,目光扫视半圈)、笑容(略带豪迈的微笑)。这样就能勾勒出一幅旷远、壮美的情境,使表演更生动、更传神。再举濮存昕朗诵戴望舒的《雨巷》这个例子。这是我见过的******的朗诵之一,可以说是朗诵作品的典范。在这段朗诵中,单从动作的角度来说,他就拿捏得相当出色。随着文章情感的变化,他的眼神透漏出一种忧郁,一种淡淡的哀伤;目光时而望着远方,像是在期盼着什么,像是在留恋着什么,时而呆滞,像是在冥想,像是在感知。时而低垂像是在凝思,像是在回味。脸上时而浮现淡淡的笑容,时而又凝铸成一种哀怨的肃穆。手臂抬起,食指伸出,像是在向别人“诉说”更是向自己“诉说”那一种情境,那一种“传说”。因此,我们在朗诵时,要充分利用合适的动作去表现内心情感和情境。

舞台动作按产生的原因分为:技巧性动作和情生性动作。技巧性动作是一种程式化的动作。我们在京剧、吕剧、黄梅戏等戏曲里面,经常看到一些如推窗、上船、辞让等程式化的动作 。这些动作是生活中真实动作的虚拟化、舞蹈化、艺术化。朗诵中也有一些程式化的动作,是一种表演技巧,因此称为技巧性动作。例如,表达信心、勇气时,抬臂胸前攥拳;表示天降大雪时,抬头仰望,两臂分开像去接一样。当然朗诵中的动作又不像戏曲里的那样固定。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设计。

其实,朗诵中要不要这种技巧性的动作,是有争议的。有人认为:加入动作,说明你朗诵者的语言表达不行,没办法才求助于动作;也有人认为,加入动作,在台上手舞足蹈,那不是在朗诵,那是在演戏。其实上面的观点是片面的。动作更具直观性,其视觉化更明显,有助于情境的创造。另外,朗诵虽不是演戏,但它是一种“半演戏性”的艺术,它跟戏曲艺术是相通的。我们应该从戏曲里汲取养分,比如适当地学习一些艺术性、概括性、表现力强的动作。再者,有时在舞台上没有适当的动作设计,朗诵者站在台上,特别是两手空空的时候,显得呆板、机械。但上面的观点也有其正确性。提醒我们在朗诵时,要仔细揣摩文章的各个细节,自然地、得体地运用动作。有人提出:朗诵的动作要,适当自然,优美合度,动作的幅度要小,腰部以下一般不应有所动作,身体不能经常移动,以免分散听众的注意,在声音发出之前表现出来,以起暗示和引导的作用等等要注意的问题。我个人是很赞成的。否则在舞台上嬉笑怒骂、手舞足蹈,像在拍戏一样。不但达不到事先想要的效果,反而给人一种矫揉造作的感觉。

朗诵作为一门艺术被提出来,并且被大众接受,时间并不长,各种理论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情生性动作,是由于朗诵者为文章本身的情感、情境所感染,所融化,自然而然地做出的表情、眼神、肢体行为变化。这种动作,不是表演技巧,甚至可以不是事前想到的,而完全是情感的带动产生的。情感性动作能给人以强力的震撼,这种动作的作用有时远远超出技巧性动作,甚至超出人们的预想。但这并不是说朗诵者被感情所左右,被情感牵着走,以至于“忘形”。朗诵者既要能进得去,又要能出的来。所谓进的去,是指朗诵者要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文章的情境中去,把握好思想感情的脉搏;所谓出得来,是指朗诵者要能高屋建瓴地把握住情感、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做出过分的动作。
   
总之,朗诵时要以情感带动动作,自然贴切地运用技巧性动作,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作品情感的把握

思想情感是文章的魂,朗诵者只有准确地把握好它,才可能传达给观众,并以此打动观众。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环节:应该熟读作品,甚至背诵下来,烂熟于胸。如果朗诵时,一边朗诵一边还得分散精力去看台词,对朗诵的文气贯通是不利的。但并不意味着一开始就要死记硬背。前边提到,最起码要把文章中的字词的读音、意思,每一段的段落大意以及字面的情感弄明白,这是****步。著名配音演员赵兵教授认为,这一步要像语文课上学习课文时那样仔细分析。

到了这一步还远远不够,还要充分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作品的时代背景,当时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心境、环境。然后再次仔细揣摩文章,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透过文字的表面,抓住文章内在的真实情感。这个时候背诵,就是理解性的背诵,比死记硬背要容易得多了。这里举个例子。

许多人在朗诵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没有充分地了解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当时作者的处境和心境,以至于没有把握准确文章背后的情感。下面是我从网上找的一点介绍。

19277月,那时朱自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在清华大学西院。文章里提到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之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原因是什么呢?他曾经对夫人陈竹隐说: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陈竹隐《忆佩弦》)。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活写照。

文章开头一句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怎样的不宁静呢?他在《一封信》(九月二十七日)里写过这样的话:在北京住了两年多了,一切平平常常地过去。要说福气,这也是福气了。因为平平常常,正象糊涂一样难得,特别是在这年头……现在终日看见一样的脸,板板的天,灰蓬蓬的地;大柳高槐,只是大柳高槐而已。于是木木然,心上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自己,自己的家。我想着我的渺小,有些战栗起来;清福究竟也不容易享的。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象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象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理是一团乱麻,也可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一部十七史,从何处说起,正可借来作近日的我的注脚。

在前一年,北京发生·一八惨案,作者怀着愤怒的心情写了《执政府大屠杀记》、《哀韦杰三君》(悼念·一八死难的清华学生)。写文章的这一年,上海发生·一二反革命政变,全国出现了白色恐怖的情景。以上种种,不都是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背景吗?可见《荷塘月色》写景抒情,并不是悠闲者的自我消遣。细读文章,于夜深人静时出游荷塘,对待象征圣洁、光明的荷花、明月,赏心悦目,抒发个人淡淡的喜悦,借以消除不宁静的心情,也就是内心的矛盾、苦闷。

读了上边的背景介绍,我们才可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那种特殊的心境和微妙的心理。也有人认为:

    

“上边的分析虽然几乎打开任何一种教学参考资料都很容易看到。然而,对文学作品而言,过重的政治负荷致使人文精神的流失,琐屑的生活常事导致审美价值的减损,都是得不偿失的,何况这种种分析在原文中都无一例外地找不到任何———哪怕是片言只语的———证明。事过境迁,纵使起朱先生于九泉,恐怕今天要去考据作品的真实背景都不可能,而实际上也无必要。
  我们认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并不是什么文眼,而只是作家关于写作缘起的一句轻描淡写的交代而已,因此对不宁静的原因大可不求甚解。我们着意来看作者是如何平息或化解这种不宁静即可。他选择了夜游荷塘,今晚的月色很好,果然他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这里作者有几句内心独白,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这才是文眼!那么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弥足珍贵的自由,应是精神上的,哲学上的。作者说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不是无奈,而是欣喜,一种霎时超脱出不宁静的极度愉悦。”(参考资料: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我个人是同意****种分析的。第二种说法可一一驳斥。后面的观点说:“对文学作品而言,过重的政治负荷致使人文精神的流失,琐屑的生活常事导致审美价值的减损,都是得不偿失的。”这是不确切的。言由心生,文章是表达作者情感的工具,过重的政治负荷哪有致使人文精神的流失?恰恰相反,作者对当时政治的“合理”反应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琐屑的生活常事怎么导致审美价值的减损了?郁达夫曾提出过一种颓废美——一池烂荷叶,也能看出一种颓废美。第二种观点又说:“何况这种种分析在原文中都无一例外地找不到任何———哪怕是片言只语的———证明”也是不当的。这种证明是有好几处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我们认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并不是什么文眼,而只是作家关于写作缘起的一句轻描淡写的交代而已,因此对不宁静的原因大可不求甚解。”这种说法也是说不过去的。大家都承认,《荷塘月色》里边的“炼字”,作者是下了功夫的。注重这一点的朱自清怎么会“轻描淡写的交代而已”?

这里并不是在打笔墨官司,我之所以列出这两种观点,是想说明,我们在分析文章及其背景时要从正反两方面去思索,才可能准确把握。上边第二种观点提醒我们,在分析文章的写作背景时,不能无中生有,故意拔高,要求“真”,方法有:通过作者自己、和他亲密的了解这篇文章的人、作者同一时期的文章等途径去获取信息。

经历了****个环节之后,朗诵者对文章有了一个全方位的了解。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文章的思想感情能把握住了。我们在观看朗诵节目时,经常看到一些令人感到“渗”的慌,起鸡皮疙瘩的朗诵。究其原因,朗诵者没有那种生活经历,或者没有类似的经历,没能体会到那种真切的情感,只是故作“哀伤”故作“欢颜”,无病呻吟、扭捏作态。这是很不好的。不能把握好文章的思想情感是很正常的,即使是一些非常著名的朗诵家,也难以保证把握好所有的文章。这就是我前边提到的,一个人(包括优秀的朗诵家)不可能什么样的文章都能朗诵好。那么这时怎么办呢?最好选文章的时候,掂量掂量自己能否把握的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把握不了,还不如换一篇。

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其实是有的,赵兵教授就曾提到:“朗诵者平时注意积累,热爱生活,亲身体验生活,对生活要充满激情,用心去记住生活场景,便于体会作品情境。”“文章憎命达”,生活淡如水,没有丝毫波折,怎么可能体会到文章的各种情感呢?当自己拥有丰富的生活、情感、经历当朗诵文章时,说不定那里边的情境就是你曾经经历过的,或者是类似的。作家路遥在创作《平凡的世界》的时候,就曾下矿井体验煤矿工人的生活和工作。要不然他在写孙少平当煤矿工人的那部分时,是很难写的如此真切的。朗诵也是一样,要想朗诵的好,我们要有相当丰富的生活体验,人生阅历做基础。

文章中的情境我们不可能都有直接的体验,大多数时候是类似的体验或者间接获得的体验。比方说,《黄河颂》里有一段话:“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啊!黄河!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文中的情境我们没有亲眼见过,没有直接的体验。但我们可能见过,水库开闸放水,水龙滚滚直泻,涛声震耳的景象,可以利用想象,把这一情景“嫁接”到《黄河颂》中的情景。这就是类似的体验,“通过类似阅历,代替实际景象”(赵兵语)。也可以通过观看黄河壶口瀑布的视频去间接感受那种情景。

当朗诵者在思想情感上能把握好文章时,接下来就是考虑如何把它表现、传达给观众了。朗诵毕竟是表演给观众看的,朗诵者自己理解了、体会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还远没有完成任务。还要让观众感受到、领悟到。因此这一步是决定朗诵最终成败的关键环节。

很好地完成这一环节,最主要最有效的方式是把情境创造出来,在朗诵者脑海中创造出来,在观众脑海中创造出来。因为情境连接了人的各种感官,是各种感官信息的集合。最具形象性、直观性。

在影视创作中有一种表现手法——蒙太奇。一般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方面,画面剪辑:由许多画面或图样并列或叠化而成的一个统一图画作品,画面合成:制作这种组合方式的艺术或过程。(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文学创作从中吸取营养,形成了一种蒙太奇写作手法。仔细想想,朗诵中情境再生不就是一种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吗?我们在朗诵中要充分利用这种手法,协助思想情感的表达。

上面提到,朗诵时的情境创造是一种再创造,它有两层含义:首先,作者把加入了思想感情的情境,“翻译”成了抽象的文字,需要朗诵者再次“翻译”成情境,也就是由朗诵者令其再生。其次朗诵者“翻译”的情境与作者原来的情境是有差别的,差别的原因是作者心中的情境与文字表达效果有差别,朗诵者与他看到的文字表达也有差别。朗诵者需要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想象,大胆地对文字中的情境进行带有自己理解色彩的再创造。

举例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下面是一段背景资料(选自百度百科)

 此诗写于1928116日,初载192812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10—1922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116日,地点是中国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比较尽快,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根据上边的背景介绍,我们在理解《再别康桥》时,特别注意两点:一,康桥、康河给作者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是作者人生中最美好时光的一种见证,一个标志。这从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康桥是作者的“良师”“知己”“恋人”,作者对它有着深深地眷恋。二,文章是1928年写的,此时作者的心境和处境与原来已大不相同。康桥仍是原来的康桥,变了的是自己、是友朋、是国家。作者此时又有些许忧伤。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再别康桥》里的景,就是作者那种微妙心情的映射。朗诵者在朗诵时抓住这两点,进行情境的再创造:

天边的彩云亲吻着夕阳,可爱的康桥静静地卧在落日的余晖中,目送着将要离去的诗人。船夫撑着长篙,小船缓缓地离开,诗人站在船头,向西边的云彩招手告别:亲爱的康河,我就要离去了,就要离去了,怎能忘记我初次来到你的身边,轻轻地,像一个无知的孩子,瞪着好奇的眼睛,打量着新鲜的你,内心是那样的欢喜,那样的激动。如今我又要离开你了,轻轻地,像当初那样,但你可知,你可知我对你一切的一切是那样的不舍,我想把你永远定格在我湿润的眼睛里。往日那翠绿的杨柳,此时在金色的余晖里,像一个娇艳的新娘,用荡漾在微波里的倩影,拨动着我的心。但是,别了,别了,我还是要离去,我只当你为我送别。船渐行渐远,那桥边软泥上的青荇,随着水的流动,温柔缠绵地摇曳着,也像是在同诗人告别。啊,亲爱的康河,我是多么地想留在你的身边,哪怕是水草一棵,只要能永远的感受到你的柔情。榆荫下的一潭清泉,也被余辉染成了绯红,像是天上的虹霞,被浮藻揉碎、沉淀。里边可曾深藏着我往日美好的生活记忆?想当初,我跟友朋在静静的傍晚,撑着长篙,在青草中慢溯、慢溯,寻找静美的去处。啊,夜色降临,星光璀璨,缓缓移动的小船,承接着弥漫的星辉,真想在这美好的诗境里放声高歌…

啊,放声高歌,现在已不能。你看那夏虫,也明白我现在的心境,保持着沉默。是呀,康河我就要离去,就要离去,我们的离别应该像那低沉、忧伤的箫声,悄悄地,悄悄地。你我相顾无言,还有今晚一直沉默着的康桥。我…唉,一切尽在不言中。我走了,我走了。诗人挥挥衣袖,既是最后告别,也是最后的告白:我不带走这里的一点一滴,洗净一切的纠缠,开始以后的路途。

下面摘录贺敬之《西去列车的窗口》让读者仔细体会,可以到网上搜索朗诵的音频听。

《西去列车的窗口》

贺敬之

在九曲黄河的上游,
在西去列车的窗口……

是大西北一个平静的夏夜,
是高原上月在中天的时候。

一站站灯火扑来,象流萤飞走,
一重重山岭闪过,似浪涛奔流……

此刻,满车歌声已经停歇,
婴儿在母亲怀中已经睡熟。

呵,在这样的路上,这样的时候,
在这一节车厢,这一个窗口--

 

你可曾看见:那些年轻人闪亮的眼睛
在遥望六盘山高耸的峰头?

你可曾想见:那些年青人火热的胸口
在渴念人生路上****个战斗?

你可曾听到呵,在车厢里:
仿佛响起井冈山拂晓攻击的怒吼?

你可曾望到呵,灯光下:
好象举起南泥湾披荆斩棘的镢头?

呵,大西北这个平静的夏夜,
呵,西去列车这不平静的窗口!

一群青年人的肩紧靠着一个壮年人的肩,
看多少双手久久地拉着这双手……

他们呵,打从哪里来?又往哪里走?
他们属于哪个家庭?是什么样的亲友?

他呵,塔里木垦区派出的带队人--
三五九旅的老战士、南泥湾的突击手。

他们,上海青年参加边疆建设的大队--
军垦农场即将报到的新战友。

几天前,****次相见--
是在霓虹灯下,那红旗飘扬的街头。

几天后,并肩拉手--
在西去列车上,这不平静的窗口。

从****天,老战士看到你们呵--
那些激动的面孔、那些高举的拳头……

从****天,年轻人看到你呵--
旧军帽下根根白发、臂膀上道道伤口……

呵,大渡河的流水呵,流进了扬子江口,
沸腾的热血呵,汇流在几代人心头!

你讲的****个故事:当我参加红军那天
你们的****张决心书:当祖国需要的时候……”

呵,指导员牺牲前告诉我:

想到呵,--十年后……百年后……'”

呵,我们对母亲说:
我们--永远、永远跟党走!……'”

****声汽笛响了,告别欢送的人流。
收回挥动的手臂呵,紧攀住老战士肩头。

****个旅途之夜。你把铺位安排就。
悄悄打开针线包呵,给新兵们缝缀衣扣

呵!是这样的家庭呵,这样的骨肉!
是这样的老战士呵,这样的新战友!

呵,祖国的万里江山!……
呵,革命的滚滚洪流!……

一路上,扬旗起落--
苏州……郑州……兰州……

一路上,倾心交谈--
人生……革命……战斗……

而现在,是出发的第几个夜晚了呢?
今晚的谈话又是这样久、这样久……

看飞奔的列车,已驶过古长城的垛口,
窗外明月,照耀着积雪的祁连山头……

但是,接着讲吧,接着讲吧!
那杆血染的红旗以后怎么样呵,以后?……”

说下去吧,说下去吧!
那把汗浸的镢头开呵、开到什么时候?……”

以后,以后……那红旗呵--
红旗插上了天安门的城楼……”

以后,以后……那南泥湾的镢头呵--
开出今天沙漠上****块绿洲……”

呵,祖国的万里江山!……
呵,革命的滚滚洪流!……

现在,红旗和镢头,已传到你们的手。
现在,荒原上的新战役,正把你们等候!

看,老战士从座位上站起--
月光和灯光,照亮他展开的眉头……

看,青年们一起拥向窗前--
头一阵大漠的风尘,翻卷起他们新装的衣袖!

……但是现在,已经到必须休息的时候,
老战士命令:各小队保证,一定睡够!

立即,车厢里平静下来……
窗帘拉紧。灯光减弱。人声顿收。……

但是,年轻人的心呵,怎么能够平静?
--
在这样的路上,在这样的时候!

是的,怎么能够平静呵,在老战士的心头?
--
是这样的列车,是这样的窗口!

看那是谁?猛然翻身把日记本打开
在暗中,大字默写:“开始了--战斗!

那又是谁呵?刚一入梦就连声高呼:
我来了!我来了!--决不退后!……”

呵,老战士轻轻地走过每个铺位,
到头又回转身来,静静地站立在门后。

面对着眼前的这一切情景,
他,看了很久,听了很久,想了很久……

呵,胸中的江涛海浪!……
呵,满天的云月星斗!……

--该怎样做这次行军的总结呢?
怎样向党委汇报这一切感受?

该怎样估量这支年轻的梯队呵?
怎样预计这开始了的又一次伟大战斗?

……戈壁荒原上,你漫天的走石飞沙呵,
……
革命道路上,你阵阵的雷鸣风吼!

乌云,在我们眼前……
阴风,在我们背后……

江山呵,在我们的肩!
红旗呵,在我们的手!

呵,眼前的这一切一切呵,
让我们说:胜利呵--我们能够!

…………
…………

呵!我亲爱的老同志!
我亲爱的新战友!

现在,允许我走上前来吧,
再一次、再一次拉紧你们的手!

西去列车这几个不能成眠的夜晚呵,
我已经听了很久,看了很久,想了很久……

我不能、不能抑止我眼中的热泪呵,
我怎能、怎能平息我激跳的心头?!

我们有这样的老战士呵,
是的,我们--能够!

我们有这样的新战友呵,
是的,我们--能够!

呵,祖国的万里江山、万里江山呵!……
呵,革命的滚滚洪流、滚滚洪流!……

现在,让我们把窗帘打开吧,
看车窗外,已是朝霞满天的时候!

来,让我们高声歌唱呵--
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十四日 贺敬之 新疆阿克苏

 

 

 

 

李之怡 共164篇 推荐7 优秀5
姜恩泽 共108篇 推荐22 优秀10
刘鼎轩 共98篇 推荐36 优秀24
马维霞 共80篇 推荐0 优秀1
陈永娟 共64篇 推荐15 优秀9
江秋 共63篇 推荐2 优秀2
陈乐乐 共60篇 推荐3 优秀0
胡豆儿 共59篇 推荐9 优秀7
房云玲 共57篇 推荐47 优秀5
董千里 共55篇 推荐30 优秀22
友情链接:百度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凤凰网   央视网  卫星地图  大师邦
关于本站 | 合作加盟 | 积分计划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声明 | 问题解答
作文批改网 www.duzhenfang.com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 电话:13864984078.
备案编号:鲁ICP备12014725号-1,设计制作:作文批改网
195.31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