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背景:本节课是整数除法的有关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口算除法和除法竖式的基础之上学习的,有了一定的基础,利用探究式的教学、学生举一反三、以旧引新的能力,我想是能够学好这一节内容的,但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了本节内容,为学生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扎实的基础,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教师的引导为辅。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第二小节《笔算除法》,教材从主题图创设的植树情境引入课题,意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强化数学教的育人功能。
教材按排了两个例题,****个例题是一位数除两位数,每一位上都能整除,第二个例题是也是一位数除两位数,但十位上有余数。本节课的学习对以后学习除法有很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分一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笔算除法的算理。
(2) 掌握笔算除法的竖式写法和运算顺序,能准确地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3) 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重点和难点:
重点: 理解和掌握笔算除法的算理。
难点:理解每次所除得的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
教具:挂图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40÷2= 60÷3= 800÷2= 150÷5=
2700÷9= 160÷8= 180÷9= 2400÷6=
194÷6≈ 495÷7≈ 125÷2≈ 440÷9≈
(二)导入新课
1.出示信息1:
2.从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引导学生说出: 三年级有二个班,共植树42棵。
四年级二个班,共植树52棵。
引导学生提出什么问题呢?并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独立列出算式
板书: 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42÷2= 52÷2=
3.组织学生先探讨42÷2该如何解答呢?
充分让学生回答如:(1)十位上4除以2得2,个位上2除以2得很,合起来得21.(2)4个十除以2得2个十,就是20,2个一除以2得1,20加1等于21.(3)用小棒分一下,说一说你们一共分了几次,先分了什么,又分了什么,找个同学来演示一遍。
4.那能否列竖式计算,让学生讨论列竖式计算。
42÷2=
强调竖式的写法,从高位算起,十位的商必须写在十位,个位的商必须写在个位,列式的时候一定要对齐,十位上的余数是0不要写。
52÷2=
强调这个算式跟前一个算式的区别在哪?十位上的5除以2余下1,表示一个十,要与个位上的2组成12再去除以2.
三.巩固练习
1.
检查错在哪?要怎样改正。
2.教材20页做一做
可以让学生分成几组比一比看谁快,也可做完后相互检查。
3.做练习四****题和第三题。
四.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收获了哪些知识。
(2)教师归纳强调
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先除十位上的数,商写在十位上,把十位上余下的数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商写在个位上。
反思:
这一节课让学生先列出算式,再利用学具让学生摆一摆,分一分进行实际操作,当然此时的操作,学生更多的是注重结果,很难为计算建立形象支撑。
为此,教学时先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笔算,出现多种结果,再引导学生操作,验证获得结果,满足学生知道算式结果的心理需求,然后引导学生产生为什么十位上的数要和个位的数合起来接着除的颖问。带着这一颖问让学生动手操作,为竖式计算的思维过程提供形象支撑。
在演算的过程中,鼓励和引导学生经历竖式的“创造”过程,让学生深层感悟竖式计算的算理。42÷2,竖式该怎样列?当顾老师把这样的问题抛给学生,学生就创造出属于他们的佳作。52÷2该如何,又通过摆小棒知道了余下来的一捆要与2根合起来要分,在算式中也就明白了为什么余下的1个十要与2合起来再除以2的算理,真正撑握竖式计算的算法。我想对于这一堂课学生们肯定是刻苦铭心,每当列除法竖式计算时,他们就会想到分小棒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