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中印边界问题持续升级,周恩来访问印度并发表演讲。演讲结束后随即回答记者提问。在这里,周恩来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沉着应战,调平生所学与以言辞尖刻闻名世界的印度记者展开博弈,这成为中国外交史上的佳话。)
周恩来端起茶杯,侧身呷了一口茶,清了清喉咙,说:“有位朋友告诉我,在座的有不少是战神鸠摩罗的子孙,准备好了炮弹轰击我。我觉得,心里有火、有气,就应该发出来,我愿意承受。因为,我是你们的朋友。”
(周恩来此话一出,现场的紧张气氛立即有所缓解,很长时间没人提问。这段话有三个效果,一是揭穿了印度方面的目的,二是表明了中国政府坦诚的态度,三是用印度文化拉近了与记者的距离,在对峙中找到了一丝幽默感。)
妙喻“强盗”讽刺殖民者
终于,有一个留大胡子的人站起来说:“我是印度新闻托拉斯的记者,请问周恩来先生,中印边界的领土划分已经是十分明确的了,难道还有什么必要再进行谈判,再重新划分吗?”
周恩来耐心地回答:“如果你对中印边界的百年历史多做些研究,并且能真诚地倾听一下中国政府的呼声,我想,你是不会提出这种问题的。”
一位欧洲人站了起来:“我是英国路透社记者詹姆斯,总理先生口口声声要靠谈判来解决问题,请问,原本属于别人的东西,你认为有什么资格和必要去讨论这东西的归属吗?”
周恩来严肃地说:“詹姆斯先生,在国与国的领土纠纷中,你刚才的比喻显然不十分恰当,我愿就这个比喻再做些说明,如果一个强盗夺走了别人的东西,那么原物的主人不该向强盗讨还吗?”
詹姆斯气急败坏他说:“你……你敢说印度是强盗。”
周恩来坦然而答:“强盗,有,但不是印度,而是英国的殖民政策。中国和印度是朋友,而且应该永远是朋友。”(英国记者词穷了。在同英国,这个旧日帝国主义国家的斗争中,中国始终站在印度的一边,维护原本属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利益。)
后排一位记者拍了拍詹姆斯的肩膀,站起来问:“总理先生,你们不打招呼,在有争议的地区擅自修了一条公路,这难道也是在表示和平、尊重和友谊吗?”
台下响起得意的嘘声、口哨声。
周恩来诚恳地回答:“不错,我们是在喀喇昆仑山侧修了一条公路。这就是青藏公路,是为了改善新疆、西藏地区的交通困难状况而修筑的,其中有几段因山脉阻隔,穿越了阿克赛钦地区的一角。我们原本以为,这是众所周知的中国领土。后来印度政府提出了抗议,我们愿意就此问题进行协商解决。如果这不算和平、尊重、友谊的话,那么印度政府越过传统的边界,在有争议地区建立军事据点,武装巡逻,不但不打招呼,而且逐步推进,动枪动炮,这又算是什么呢?”
台下的记者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周恩来的雄辩虽早有耳闻,但今日才是****次领教。
冷静回击“侵略”诽谤
“我是印度独立报记者托姆拉。总理先生,你不认为,中印之间的领土争端,愈演愈烈,直到今天动枪死人的境地,完全是你们自恃大国身份,对印度横行侵犯的结果吗?”
周恩来冷峻地说:“不对。缅甸、不丹、尼泊尔都是小国,也都和我们有麦克马洪线的困扰,可为什么我们能和平地达成边界协议呢?事物的逻辑并不是当一个大国与一个小国发生纠纷的时候,大国就必然是无理的、蛮横的。如果这样的逻辑成立,那么印度同巴基斯坦、锡金的边界纠纷,也是大国欺侮小国吗?事实上,印度无论从哪方面看,都不是一个小国,她的综合国力,她的人口,她的国际地位和威望,尤其她引以骄傲的几千年的古代文明,一丝一毫也不比中国差,这怎么说得上是大国对小国的侵犯呢?”
(这段话说的太巧妙了。首先以中国同不丹等国妥善解决边界问题为反例推翻了印度方面的片面言论,其次以印度自身的边界问题把话题回抛给印度,达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效果,第三赞美印度,反衬了印度作为一个千年文明古国更应有大国风范,不欺负弱国。印度记者当下脸上红白乱窜)
晃动着粗短的胳膊,扯着嗓子喊:“不管怎么说,你们是侵略者,是你们伤害了印度的感情,你们要滚出去……”
(听到这里,我们都想到了两个词,没错,是“跳梁小丑”和“狗急跳墙”,这位记者已经黔驴技穷了。普通人被这样骂的轻则死缠直到对方道歉,重则挥拳大打出手,更何况他面对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新生的人民政权。我相信周恩来早已怒火中烧,全身已经瑟瑟发抖。但面对着******的媒体,为了个人形象,更为了捍卫来之不易的国家尊严,他没有发作,而是)
面孔异常冷峻,以异乎寻常平稳的语调说:“如果说到伤害感情,我想反问一句,究竟是谁伤害了谁?去年我国在平定西藏叛乱时,明知有些人背后搞鬼,我们并没有责怪,而是在采取军事行动前,电告贵国政府,保证对印度侨民提供保护。喇嘛逃往贵国避难,中国政府根据‘对政治犯可以给予保护’的国际惯例,予以了宽容。在边界纠纷中,中国军队没有前进一步,连例行的边界巡逻也停止了。我们伤害谁啦?可是印度政府呢?面对领土纠纷拒不谈判,至今不断派出军队在我领土内巡逻。多次开枪,打死打伤我边防军民。去年,在我国处理自己的内政西藏问题时,贵国各城市都举行了大规模的反华游行,声援西藏叛乱集团。更令人无法容忍的是,去年4月,在贵国孟买,政府怂恿一批歹徒,将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肖像贴在中国总领事馆的墙上,往肖像上抛掷变质鸡蛋、烂西红柿和砖瓦泥块。请问,这是什么?这不仅是伤害了我们的感情,而且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侮辱。”
(一番谈话,印度方面的可耻行径昭然若揭。我相信,作为印度报业托拉斯一员的他肯定了解事件的始末缘由。但为了捍卫那国家利益,迫于新闻界的压力,也只有掩盖事实。媒体在政治集团的操控下已然失去了其公正客观的道德底线。听到这些话,任何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感到血液在血管里突突奔涌。在当时对毛泽东崇拜正在向****跨越的中国,这简直是天理难容,罪不容诛。周恩来为了争取中印两国和平,保持了****克制,展示了****诚意。印度记者被周的气势镇住了,急忙辩解道。)
“那是一小部分人,绝不能代表印度政府……”
坐在周恩来身侧的外交部长陈毅猛然站了起来,抓起话筒怒不可遏地喊道:“够了,不要狡辩了,我只说一句,中国是受到损害了,中国是受到了损害了。毛泽东主席有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谓予不信,皇天可鉴。”
大厅里的人被陈毅的话全部震慑住了,记者们你看看我,我瞅瞅你,苦笑着摇头。
在座的每个人都明白,陈毅不光是外交部长,而且是身经百战的元帅。(其实陈毅平时并不是这样,他热爱书法,还是著名诗人,组诗《梅岭三章》既有一定的文学造诣,又表现了他坚定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位素有“儒将”之称的元帅在如此重大的外交场合说话犹如竖子,只能说印度政府太无理了,英语中有个单词“speechless”恰如其分的表达了陈毅此时的感受。这时如果周恩来随声附和或者用更加激烈的言辞还击,那意味着中印要爆发战争。这对饱受二战创伤,经济尚在恢复的两国无疑又是沉重的打击。然而大家就是大家,周恩来不慌不忙,继续讲道。)
“请原谅,我的外交部长是一时愤慨所致,并非危言恫吓。我想最后再说一句,中印两国都曾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饱受过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和蹂躏。中印两国应该友好、和睦。自家的事好商量,绝不能让边界纠纷再继续扩大,以致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来。”
(韦尔娜此时的心情十分复杂,作为周恩来忠实粉丝的她不愿看到周再受到任何记者的攻击,但会场气氛实在紧绷,她必须用比一般人还要庄重的神情换取提问机会,借此保护周恩来。)
她站起来,极严肃庄重地说:“我还有一个问题,总理先生能够坦诚相告吗?”周恩来扬扬手说:“我想,我会尽其所能地回答你。”“那好,据我所知,您今年已经62岁了,比我的父亲还要大8岁,可是,你为什么仍然那么年青、俊美,像个小伙子,能回答吗?”
(韦尔娜的问题与先前庄重的神情形成了鲜明对照,既展现了作为女人的可爱与善变,又缓解了剑拔弩张的气氛,一箭双雕,果不其然,全场上静默有顷,猛然爆出一阵畅快的大笑。)
(这个始料不及的问题,让持中国人特有的内秀,温文尔雅的周恩来有些腼腆,但这让人觉得他并不只是一贯冷酷的外交家,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望了望身旁忍俊不禁的陈毅,又摊了摊两手,嗫嚅着说:“这样的问题,我可以不回答吗?”
“不行。”这两个字,居然是上千名记者用不同语言异口同声发出的轰鸣。
周恩来搓了搓两手,说:“好,我回答,我只是按照东方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进行生活的……”(周恩来的一句话,道出了中华文化五千年来的内涵,中国“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与五行相结合的养生精华,千年来形成的保健体操,在简单的八个字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既说明了问题,又给受西方腐化生活影响的资本主义者心中横添了一丝神秘。暗示了是中国的山川思想缔造了这位英俊潇洒、忍辱负重、可靠承载重托的男人。这实际为他自己作了推销,升华了他的人格。)
话音未落,台下的掌声、叫好声犹如天边滚过的巨雷,上千名记者全部站起来,跺着脚,拍着巴掌,长达7分钟的掌声里,竟然包括刚才那些曾向周恩来发难的人。
备注:原文用黑色,点评用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