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 又名李春兰,斋号“幽兰斋”,画家,擅工笔人物、花鸟、山水,尤精没骨牡丹。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河南省美协人物画艺委会委员,河南省美协工笔画艺委会委员。1972年出生于郑州市。先后研修于天津美术学院(师从何家英、霍春阳、白庚延、李孝萱等)和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优秀美术教师、河南省优秀青年美术家称号。河南省委宣传部主办“中原行—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作品展”特邀参展画家。现为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师。
作品《走过走过》入选全国第十一届美展、2012·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国画类全国入选60幅);《浮华》获全国第二届线描展一等奖;《浮华之二》获“锦绣中原--中国画作品展”****名金奖;《河洛逸韵》入选“2012全国中国工笔画展”;《流年与君共从容》获“河南省第三届中国人物画展”一等奖。2012年9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当代名家绘画品鉴系列·李兰·《李兰中国画集》出版发行”;“中原行写生”活动作品《古都春韵》被河南省美术馆****收藏;多幅作品刊登于美术类核心期刊《美术》《国画家》《美术报》《中国书画报》《书法导报》和《大河报》《青年导报》等。
很多人知道李兰(李春兰)这个名字,大都始于近年的国内各种美术大展,往往是先看到了她的作品,从报刊杂志上看到她获奖的消息,而后才“按画索人”,回到洛阳重新认识她——我也是。
■以画结缘 初见幽兰
2009年7月12日,河南省第十一届美展开幕式在郑东新区河南美术馆举行,我与朋友相约前往。河南省第十一届美展同时也全国第十一届美展(五年一届)的选拔赛,省美展各画种的一等奖将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第十一届美展。
那天,画展盛况空前,人潮涌动,原本宽敞的展馆竟显得十分局促。随着人流被人推挤着前行,我只能是走马观花,容不得仔细欣赏。****个展厅里是评委们的特邀作品,在进入第二个展厅的时候,一幅工笔作品映入眼帘,画面里的气息扑面而来,我的身体仿佛瞬间被电流击穿,竟有一种想流泪的冲动……
为了这份感觉,我特意回来仔细欣赏:作品背景为唐朝仕女,以传统壁画的手法表现,让人如时光穿梭,梦回大唐;画面左上方天空中飞翔着姿态各异的女孩,又让人想到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人类一些遥远的梦想终归可以实现,让人不由得对未来生活有美好的憧憬;中间的实景,则是两位充满现代气息、几与真人等高的都市少女,其中一个少女丝巾束发,一手牵一只宠物狗,另一手打着手机,仪态悠闲,从容静雅;另一个蓝衣少女似乎在与壁画里的唐人对话。画面左右上方均有蝶恋花,被刻意淡化处理过的牡丹花,仿佛在散发着清香;中间上方丝网栅栏后一个少女,仅露头项,面容淡然双眸上扬,身在篱内却又似想破壁而出,反映出现代都市人的内心渴望回归自然的共同心愿……整幅作品将过去、现在、未来在同一个平面上结合起来了,不是穿越,胜似穿越。
作品下方的标签上注明了作品的名字《走过走过》,作者是洛阳画家李春兰——这是我****次看到李兰的画,****次知道“李春兰”这个名字,内心却毫无陌生的感觉,画中熟悉的洛阳元素和意象,已经传递给我足够多的信息。
■相逢偶遇 人生初见
回洛阳之后,我曾多次和书画界的朋友谈起李兰,不过大多人对她并不很了解,只知道她是在洛阳师院任教。我上网搜索李春兰的资料,竟也是少得出奇,只查出了她1972年生于郑州,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现在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任教,其他的信息则少得可怜。
有缘自会见面。一年多后的一个聚会上,有朋友指着一个长发及肩、圆脸大眼的女子向我介绍说:“这是李兰”,我竟脱口而出:“你是李春兰!?”
她大睁了双眼看着我:“你怎么知道我身份证上的名字?你是我小时候的同学吗?”原来,她来洛阳后名字一直是用的李兰,包括她学校的很多老师也不知道她参展时所用的身份证名字。
我说我感觉你就是李春兰,去年在河南省十一届美展看到过你的作品,印象很深。我说,我查过你的资料,只是没查到。于是,我把看到那幅画的情景和她一一道来。她笑了笑说:“没你说得那么好。”,当时我们谁也没有想到,那幅画后来又给她带来了更大的荣誉。
■自幼学画 家学渊源
以画结缘,我们慢慢开始熟悉,我也有机会更深入的了解了李兰和她的画:
李兰出生在郑州金水区一个叫庙李的村子。受酷爱绘画的父亲的影响,五六岁时,她就经常拿着父亲的画笔在宣纸上描描画画。父亲看她画的花花草草的还挺像那么回事儿,也就有意的培养她。等她稍大一点,十一二岁的时候,就给她报了郑州市青少年宫曹新林老师的书画班,跟着系统的学习素描、色彩等绘画基础。和李兰一起学习的,都是十七八岁的准备高考的学生,只有她一个小学生。
“那时候,我自己骑着我爸爸的自行车,去人民公园那儿上课,一到放学,就数我骑车跑的最快”,回忆那段时光,李兰笑着说:“一起学画画的大孩子们都还追不上我呢。那时候马路上人、车没有现在多,要搁现在,十一二岁的孩子骑着28″大自行车,晚上一个人跑十几里来回去上课是不可想象的,家长要担多大心哪!”
就这样,小小的李兰,骑着大大的车子,一直跑了好几年。那时候,她住在郊区,家里还有几亩地,孩子们放学后还要帮着家里干点农活。然而爸爸对她很是偏爱,非常支持她学画画,就不让她下地,只让她在家做饭。说到做饭,她不好意思地笑了:“那时候做米饭可不像现在有电饭锅,而是先把米饭煮个半熟,然后把水控干,再放在篦子上蒸。我往往是因为画画而忘记了锅里的饭,把锅里的水熬干,锅底烧坏是常有的事。”
■放弃实惠,苦苦修炼
高中毕业后,恰逢河南省书画研究院成立,已经小有名气的李兰就凭自己过硬的专业进了研究院,有了令同龄人非常艳羡的工作。院领导让她负责河南省书画研究院的窗口——设在河南国际饭店一楼高档商品部的画廊工作。
那时候,她的主要工作是卖研究院画家的作品,当然还有她自己的画。因为是当时很少的几家涉外宾馆之一,那时候李兰负责的画廊生意很好,有时候一天能卖几千块钱,每天经手的美元、马克、英镑、兑换券啥的都有。“两点一线”的生活持续了两年多。因为工作忙碌,李兰很难安心画自己的画,她渐渐厌烦了这样简单重复忙碌的日子,感觉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于是,她就动了想出去学习的念头。
那时候何家英老师在天津美院任教,已经是名满天下,李兰就自己先去了天津美院,去找何家英教授,可惜没见着,她给何家英留了一封信,表达了仰慕之心和拜师的想法,然后返回郑州。
当时,她负责的画廊效益不错,她要走了,一时还真的找不到合适的人来经营。于是,当何家英老师的回信和来电后,研究院向她隐瞒了这些。 最终李兰还是选择辞去了很多人都羡慕的工作和当时已经很不菲的稳定收入去天津美院继续读书深造。
我问李兰:“后悔过辞职吗?”
她是这样回答的:“如果我不辞职的话,现在肯定已经发了大财,赚了很多钱了,也可能早就有了自己的画廊,也可能已经移居国外了……但是,肯定没有现在这样的绘画水平,我喜欢画画,钱无所谓多少,能够吃饭就行了,也没啥可后悔的。”
就这样,1995年的夏秋之交,李兰辞去了工作来到了天津美术学院进修。何家英老师对李兰很是照顾,把她分到了助教班(班上只有十个人,基本跟读研差不多),给她找了很多专业书籍让她看,还把自己的画板让她使用。为了让李兰把基础打得更牢靠,何家英老师在给本科班上课的时候,都带着李兰,让她随本科班学生一起听课。有一次李兰自己画了一张素描的老人头像,何家英老师看到后赞不绝口,马上就把那张作品拿到了本科班课堂上,当做范本让学生学习,这让那班的学生对李兰刮目相看,一下课就纷纷围着李兰讨教。老师的鼓励,让李兰更有自信了,同时,她学习得也更刻苦了。
她说,在天津进修时,一般是上午上人体课,一上午要画五六张比较精细的类似于素描那样的速写作品;下午一般是自己搞创作,有时同学们也兑钱请模特继续练习速写;更多的时候,是同班级的10个同学轮流做模特,大家来画。这样,每天都要画十几张速写,常常是晚上十一点多才回宿舍,大家再交流一下当天的心得,真正睡觉时,也基本就是午夜零点左右了。第二天早上六七点起床,就又开始了紧张的学习。吃过午饭后,趴在课桌上就能睡着,补充半小时、一小时的睡眠。
我问她:“觉得苦吗?”
她笑答:“‘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画画是我****的爱好,乐在其中,倒也不觉得苦,只是觉得时间不够用。除了上课,我还要自己画点商品画,换取学费和生活费。离我们学校不远有个文化街,里面是书画市场,我没去学校之前就能画画,我每个月画了画换五六百元钱,够自己生活费,再买点学习资料笔墨纸张啥的。”
我说:“那你挣的可不少了,那时候一般人一个月工资也就两三百块钱。”
“我也不知道多少,就是够花就行了,我那时对钱没概念。我的画是我们班卖得最好的。”她笑了笑,然后接着说:“当时给我们上课的都是名重一时的大家:何家英教授教我们工笔人物;霍春阳教授教我们写意花鸟;白庚延教授教我们山水;李孝萱教授教我们写意人物;杨德树教授教我们书法篆刻……现在这些老师都带博士生了,很少给本科生上课。如今的学生,可没有我们那么好的学习机会了。白庚延老师,也于2007年11月15日去世了……”说到此处,她眼睛红红的,声音低沉呜咽。
三年的时间转眼即过,1997年夏末,学成归来的李兰又回到了郑州。郑州画院的领导得知她进修结束,希望她能到画院工作,她说还想到北京去进修,事情就暂时搁置了下来。1998暑假,看到北京蒋采萍岩彩画短训班招生的消息,她就又忍不住报名去学了俩月。
在郑州停了一年,她攒够了学费,1999年9月,她又踏上了北上的行程,去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到了中央美院以后,她的感觉大不相同。用她自己的说法是:在天津美院,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和基本的技法;到央美,又更进步一步完善了技法,但更主要的是思想所受到的冲击,感觉是在变法一样,原来的很多想法、思维都发生了变化,眼界也开阔了,接受了很多的新东西。
■植根洛阳 文化浸染
2000年底,从北京进修回来后,李兰结了婚。一年后,儿子降生,她带着儿子来了洛阳,以外聘教师的身份在洛阳师院代课至今,一晃眼就已是十多年过去了。
生了孩子后,工作、家庭,各种事情非常繁忙,然而无论多忙,李兰也没有停止画画。没有大块的时间,她都是在收拾完家务,晚上孩子睡着以后再拿起画笔……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李兰说。以前在学校时学到的东西,当时没理解,但是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有些人,有些事,不一定哪天就会给自己新的刺激,就感觉自己脑子开窍了一样,很多原来百思不解的问题,也都逐渐变得明朗起来。她把生活、生命的感悟转化为对绘画的理解,每天都有新的想法,而这些想法也融入了作品之中。
她说:“这就像很多人喜欢记日记一样,把每天的想法、事情用笔记到本上,我也是,只是我记录每天日记的方式是作画,我的画,就是我对人生事件和阅历的记录。”
来到洛阳后,李兰爱上了这片厚重的土地,她承载的华夏文明让人心驰神往,不胜枚举的民俗和古迹,更激发了李兰的艺术灵感。
说到这些,李兰明显的有些兴奋:“洛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圣城,这里发生过很多改变历史的事情,更有影响中国人文化思维的两次伟大相会:孔子入周问礼于老子,二人的相会代表和产生了中国本土的两大宗教----道教和儒教,儒道文化至今仍然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天宝三年四月,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中国最伟大的两位诗人在洛阳相会,铸就了中国诗歌史上最为璀璨的时刻。 我感觉我是来洛阳朝圣、修行来了。我希望用自己的画笔来表现和记录洛阳的历史、现在和我所期盼的美好未来,细心的人可能会从我的作品里发现很多的洛阳元素,牡丹花,龙门石窟……
“我是画人物的,这些年我专门去看过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大同的云岗石窟、永乐宫壁画,还有巩义石窟寺的北魏石窟的造像,回来后,再对比看一下咱们龙门的佛像,就会发现无论是造型还是雕工,龙门的石刻艺术都美到****:造型饱满,线条流畅,更有张力,更接近现代人的审美。站在石窟跟前,看着宝相庄严而又面带微笑的卢舍那大佛,我心中很是激动,不由自主的心跳都在加速,这么浩大的工程,放到现在也是不易,千年之前的人们是何等的伟大和智慧!因为这些文化元素已经融进了血液,在创作中自然而然的就借鉴了进去。这些在《走过走过》《河洛逸韵》《浮华》《昨天的日记》《流年与君共从容》《中原风》《古都春韵》以及《风筝系列》等作品里面都有很好的体现。”
尊重传统,师法古人;注重写生,师法自然——这是李兰绘画实践中最鲜明的特点。
来洛阳的这十年,每年春天牡丹花季,她都会去牡丹园写生。她这么形容****次看到牡丹花时的惊喜之情:“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因为对牡丹深深的喜爱,她对牡丹花和牡丹题材画有自己的理解。
她说,自隋唐以来,从帝王、士大夫到普通劳众,各个阶层的人都赋予了牡丹以美好的寄托。正如看《白蛇传》的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不同的白素贞一样,每个看到牡丹花的人心中也各有不同的牡丹在盛开。画牡丹,很难画出其富贵气,更难的是画出其野逸之气。如何能把牡丹画的艳而不俗,贵而不骄,又能体现出牡丹花王的雍容气度呢?那就是“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用之绘画亦然。
李兰从宋画入手,汲取养分。她说:宋代宫廷花鸟画细腻严谨,设色典雅,造型端庄。其佳处,在于性情境界,注重写生,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笔写情,所见者真,所知者深,用心学其不可学者,写情则沁人心脾,绘景则醒人耳目,自然也就能画出雅俗共赏的好牡丹了。
■教学相长 成绩斐然
在经历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些磨难之后,李兰终于到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
这些年,李兰频繁参加各种画展,成绩不俗,在河南乃至全国美术界已是崭露头角,声誉鹊起:
2004年,李兰的《繁花细语》获河南省第十届美展银奖;
2009年,她的《走过走过》获河南省第十一届美展金奖并同时入选全国十一届美展;
2010年,作品《浮华》获第二届全国中国画线描展一等奖;
2011年7月,获“第二届河南中国人物画提名展”一等奖;
2011年11月,工笔作品《婚姻物语》《放风筝的女孩》两幅作品获河南省优秀青年美术家作品展览一等奖;
2011年12月,国画《蝶恋花》获河南省第十届中国画艺术展一等奖。
2011年12月,李兰被批准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并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优秀美术教师和河南省优秀青年美术家称号”;
2012年4月,作品《浮华之二》获中国美协在洛阳举办的“锦绣中原中国画展”金奖;
同年,作品《走过走过》入选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此展参展国家84个,中国画类全国入选60人,李兰和作品为河南省唯一入选,为提升河南画家在全国美术界的地位做出很大贡献;
这一年,李兰成为河南省委宣传部主办的“中原行·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作品展”特邀参展画家,作品《古都新韵》被河南省美术馆****收藏。
2012年9月,工笔作品《河洛逸韵》入选“2012全国中国工笔画展”;《李兰中国画集》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2012年11月,牡丹题材6尺写意作品《春暖意浓》入选“荆浩杯中国画双年展”(这是近年来写意牡丹题材类作品唯一入选******大展)。
2012年12月,工兼写作品6尺竖幅人物《流年与君共从容》获“河南省第三届中国人物画作品展”一等奖。
2012年12月,获第九届“河南省五四文艺奖”银奖。2013年3月,河南省美协推荐:李兰绘画印象--《大河报》20130305第20版 大河美术馆 整版刊登。
李兰在教学上也是成绩斐然,2011年辅导学生作品参加“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作品”获得甲组一等奖和三等奖,她也因此荣获“教育部优秀美术教师”称号(这也是洛阳师范学院自建校以来获得的****荣誉)。
■画以载道 潜移默化
提到教学她说,作为教师,除了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外,还要有自己的主导思想和教学思路。主要三方面:
——术以载道。一个画家,一个艺术家,即便心中有万千思绪,也要通过作品来表现,这就是“术”,也即是最基本的技法的训练。这就是基本的技术,必须要有。如果没有基本的技术作载体,再多的艺术构思也是白搭 。要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好好练基本功。
——艺术作品要能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感。画家的想法、思想,要通过作品表现出来。有了技法,如何能准确表达出真正想要说的话?这就需要娴熟的表现,也就是必须苦练 、多练 、巧练,达到熟能生巧,熟极而流的地步。
——雅俗共赏。如何能让别人,让观众看出画家要表达的意思,准确无误的解读呢?这就需要作品能达到“雅俗共赏”。说着容易,其实是极难的境界。这也就是要让学生必须明白的一点:艺无止境。 虽无一定标准,但是仍有标准。现在是个终生学习的社会,对于搞艺术的人来说尤其如此。“拳打少壮,笔墨老成”,成长需要时间。
■苦修渐悟 破茧成蝶
毕业14年后,直到2011年底,李兰自己也成为国家美协会员,这时候她才跟她的老师们联系。她说,以前怕丢老师的人,一直没联系过。
那一年,李兰从网上获知:“桃李英华--何家英师生作品展”要于12月底来郑州举办巡展。她通过同学跟何家英老师取得联系,带着作品请老师指点。何家英一见便赞不绝口,连说:“画得不像我,不错,不错!”当时就让找块展板,要李兰一起参展并安排她在第二天的研讨会上代表学生们发言,遗憾的是,生性腼腆的她没好意思上台演讲。
作为中国美协的副主席,何家英老师在天津美院任教近40年,学生何止百千,能得到他如此称赞的学生却是极少。何老师的意思是,在传承老师风格的基础上,李兰已经有了自己独特创作风格——这是一个画人到艺术家的嬗变,很多人终其一生也难以突破这个瓶颈。
去年3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要给李兰出本画集,何家英教授欣然给李兰题写书名并作序,以资厚望。
谈及前辈老师们的关爱,李兰说,去年4月份,中央美院国画系主任唐勇力教授在“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全国投稿作品选拔时看到李兰的画作照片,马上打电话过来,希望李兰能去读他的研究生,继续深造;而此前,她虽然知道唐教授大名,但跟唐教授是素未谋过面的。央美国画系创作方向类硕士研究生每年只有5个名额,由此可见李兰的创作潜力和唐勇力教授对她作品本身的高度认可。
理可顿悟,事须渐修。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厚积薄发,逐渐开悟的过程也是逐步丰富自己的过程,李兰用她的刻苦实践验证了这一点。
人的一生会遭遇无数次相逢。有些,是你看过便忘了的风景;有些,则在你的心里生根抽芽。李兰和她的画就给人这样的感觉,一见难忘。悠然自持,心似兰草。李兰用一管素笔勾勒着生活的感悟,描绘着流年的滋味……近一年来,她一直在忙着创作将于2014年举办的“全国 第五届青年美展”和“全国第十二届美展”作品,用三年的时间画一幅画,其创作态度之严谨由此可见一斑,让我们衷心祝福她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