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册同步测试(四)
发布时间:2013-06-25 07:11:39 作者:本站文库 发布者:benzhanwenku 浏览次数:2566 类别:指导文章
说明:本试卷分****卷和第二卷两部分,****卷60分,第二卷90分,共150分(作文50分,其余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第I卷(共60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带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悬揣(chuǎi) 慰藉(jiè) 要着(zhāo) 单(chán)四嫂
B.渊薮(sǒu) 喝(hè)彩 街坊(fang) 安土重(zhòng)迁
C.庠(xiáng)序 伺(cì)候 隽(juàn)永 国子监(jiān)
D.内疚(jiū) 匹(pǐ)配 豺(chái)狗 鄙(bǐ)俗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四围 四维空间 随和 随声附合 B.题跋 提拔干部 体例 体力运动
C.天皇 天荒地老 学力 学历达标 D.言词 言辞犀利 衣襟 衣锦还乡
3.下面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听我说吧,”他恳求道,“听我说,大家都高兴起来吧!我刚从山的那边来。我的脚踏上了新鲜的土地,我的手感觉到了其他民族的抚摸,我的眼睛看到了奇妙的景象。
“我已经找到一条通往更美好的家园的大道,我已经看到了幸福生活的曙光。”
B. 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我开始相信,至少有一点我是想错了: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
C. 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
D. 《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说:“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这里“你是”含有假定语气,也带“你不是”一点讽刺的意味,如果改成“你这好小子!”精神就完全不对了。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企业的冗员问题 明显,企业结构优化困难加大。
②北大方正之所以能成为北大新精神的代表, 在于它的成功,更在于方正人所体现的新的精神气质。
③“为了灾区的孩子”赈灾义演晚会上,很多人伸出了温暖的手,让人心潮跌宕, 。
A.日益 不单 牵肠挂肚 B.日趋 不单 牵肠挂肚
C.日趋 不仅 荡气回肠 D.日益 不仅 荡气回肠
5.下列加点虚词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深夜,从小镇的狭窄街巷里,人们低声讲述着情节模糊的往事,讲述那些敢于提出问题的男男女女。
B. 无论你来不来,这次班会活动还是要举行。
C. 这些出土文物因为历史条件不同而带有时代的特点。
D. 骄傲自满的人,都是夸大了个人的作用,尽管这个作用是如何的渺小。
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田院长的报告持续了五个多小时,他那详实的资料、淋漓尽致的分析、深入浅出的语言,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B. 我和吴吴小学同班,初中同桌,高中不仅同桌,还是同宿舍。共同的爱好、长期的接触使我们成了同病相怜、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C. 贺家屯的百姓历来淳朴厚道,贵不鄙贱,富不欺贫,历时三百余年,至今保持着“端木遗风”。
D. 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努力,郝林终于补齐了落下的课程,并且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班级第六名的好成绩。看着郝林自鸣得意的样子,同学们开心地笑了。
7.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课外阅读,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学识。
B.这一副对联,看似通俗,意境却是深邃的。
C.同学们都发扬了团结互助的精神和认真学习的态度。
D.通过全村人的努力,使这片沙滩变成了良田。
8.填入下列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北朝的碑刻达到了空前的繁盛,地上有碑铭、摩崖、造像记,刻经;地下则埋有众多墓志。 ,在书法史上放出了灿烂的光辉。
A.它们丰富多彩,格调既雅而又形质朴茂 B.它们上面的字丰富多彩,格调既雅而又形质朴茂
C.它们丰富多彩,格调虽雅而形质朴茂 D.它们上面的字丰富多彩,格调虽雅而形质朴茂
9.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 )
A. 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无知山谷”指愚昧守旧的地方,所谓“宁静”是死水般的宁静,所谓“幸福”是麻木不仁的满足。)
B. 对着一本神秘莫测的古书苦思冥想。(看一本祖辈流传下来的古书而不懂。)
C. 对于敢于离开山脚的人,等待他的是屈辱和失败。(“屈辱和失败”的原因有三:一是守旧老人用“律法进行镇压”;二是“无知者助纣为虐”;三是“离开山脚的人太少”,孤军奋战。)
D.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这样的事”指先驱者为寻找和创造新生活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我们希望”表达了人们的心愿。)
10.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 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有《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
B. 我国古代美丽动人的四大民间传说为《天仙配》《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白蛇传》。
C. 《红旗谱》《暴风骤雨》反映了土地改革,荣获“斯大林文学奖”。
D. 英国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以莎士比亚为最早最杰出的代表。
二、(9分,每小题3分)
11.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赠 别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A. 前两句中,“无情”正是“多情”,正是情之至真、至深、至切的表现;“总无情”、“笑不成”,写出了惨然相视、默默无语、难舍难分的情态。
B. 后两句借蜡烛写惜别,那蜡烛流淌的正是诗人心中的泪水;借写蜡烛“替人垂泪到天明”,描绘了与好友彻夜相伴、依依惜别的情景。
C. 诗中塑造了两个形象:一个是诗人自己,另一个是蜡烛。两个形象交相辉映,把离别之情表现得意境悠远,余韵绵绵。
D. “蜡烛有心还惜别”,从写作手法看,与“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西洲曲》有异曲同工之妙。
阅读下面一首作子1929年的《黄鹂》诗,完成12—13题。
一掠颜色飞上树。
“看,一只黄鹂!”有人说。
翘着尾尖,它不作声。
艳异照亮了浓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等侯它唱,我们静着望,
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12.对这首自由体诗文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
A. ****节首句写黄鹂疾飞而来,第三句则写黄鹂默立于树,前者绘色,后者绘形。
B. ****节第二句写黄鹂的到来激起的惊喜和欢愉,盼望它能“艳异照亮了浓密”。
C. 第二节前四句写欢乐又在瞬间逝去的惆怅,构成感情上的反差。
D. 两节诗各自的末句尽管用语相同,但前一句是写充实感,后一句却是失落感。
13.关子这首诗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 诗人表露出了在牢笼般的时代欢乐仅仅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更为持久的还是痛苦的情怀。
B. 诗中的复叠,不是一般的感情升华,而是感情的逆转,这是手法的独到之处。
C. 动与静的结合,形与神的交融,实与虚的转化都鲜活地点染出了瞬间的情景变化。
D. 诗人以黄鹂自比,不但能“冲破浓密”,而且能“照亮了浓密”,这既是一种渴求,也是一种自信。
三、(21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段文字,完成14—16题。
我在年轻时期也曾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未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14.文中的“梦”的含义正确的一项 ( )
A.寻求真理的种种理想 B.对国家民族抱有美好的憧憬
C.青年时代救国救民的理想 D.喻指对前途的打算
15.既然回忆“梦”使人寂寞,为什么又“偏苦于不能全忘却”?理解正确的一项( )
A. 当年那救国救民壮志,虽未实现。但到底令人欣慰,不免常回想起来。
B. 用“苦于不能全忘却”来反衬当年寂寞的经历实在刻骨铭心。
C. 虽想摆脱当年理想破灭的痛苦惆怅,但实在难于摆脱。
D. 当年的“梦”虽然破灭了,回想起来,仍令人痛苦惆怅,但救国救民的愿望,是强烈而不能忘却的。
16.这节文字的中心是 ( )
A.具体说明《呐喊》成书的原因 B.总括地写《呐喊》的创作缘由
C.叙述自己年轻时所做的“梦” D.自己被回忆所牵扯着的痛苦、惆怅
阅读下文,并做17—20题。
生命的金字塔
我们仰望祖国的万里长城或埃及的金字塔,不仅会产生一种思古的幽情,而且会被它雄伟的气势、巨大的神圣的形象所激动、所震荡,顿时赞叹之,敬仰之,神往之,这就是所谓崇高的审美感受(17)。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我们也会见到一种生命的金字塔,也会产生同样的崇高感(18)。例如,我们在参观鲁迅的塑像或鉴赏鲁迅的著作时,就会产生一种高山仰止、赞叹敬佩之情,感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这是因为对象(19)激发起我们的勇敢、意志和智慧,使我们感到精神奋发,仿佛洗掉了自己身上的庸俗、鄙吝、卑琐的尘土,进入了一种高尚的境界。我们对人生美的追求,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对生命金字塔的尝试和努力。
那么,是不是只有伟人、杰人、名人才能建造自己生命的金字塔呢?不。普通的、平凡的人,也同样能建造。人生美与自然荚的崇高对象有不同之处。自然美的崇高条件一般都具有硕大的轮廓和体积,而人生美的崇高条件,却不在于自然轮廓(形态)的巨大,而在于精神的巨大。因此,一个人心灵中有无生命的金宇塔,并不取决于他们的外表,他的外在的地位、资历、权力、门第、名望等,而取决于他的内在精神、人格、智慧、品质、贡献等。例如孔子在旧中国社会中他具有****的地位和声望,被称为“至圣先师”,以至画家不能随便画他,生怕一不小心便有亵渎圣人的罪名,然而,鲁迅却蔑视他,不觉得他崇高,并指出他的“高”实质上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而对于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力车夫,鲁迅却写了《一件小事》来礼赞他,并觉得是崇高的。“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在鲁迅心目中,生命的金字塔巍然屹立在平凡的人力车夫身上,而不在“至圣先师”身上。(20)
一个人能够给人以“生命金字塔”的崇高感,并不神秘。归根结底,是因为它体现了一种社会存在,体现了社会前进的要求和人生向上要求的社会存在,而不是一种保持自然生命形式的动物式存在。因此,一个人如果丧失了人的精神和品格,只知道自私钻营、吃喝玩乐,那他只体现了动物式的存在,因此,他决不崇高。鲁迅以及鲁迅笔下的人力车夫,他们的精神和行为,却强烈地体现了人作为****社会生命的存在,体现了人推动社会前进的本质力量,因此,我们感到他们崇高,感到他们身上有着一座庄严的、神圣的、闪着美的光辉的生命金字塔。
17.对作者强调的“崇高审美感”,理解正确的是 ( )
A. 仰望古代文明遗迹时所产生的那种思古的幽情。
B. 仰望古代文明遗迹所产生的雄伟、神圣的感觉。
C. 受文明古迹雄伟气魄的激动震荡而产生的神圣使命感。
D. 受文明古迹神圣形象的激动震荡而产生的赞叹、敬仰、神往的感受。
18.文中说明“同样的崇高感”的一句话是 ( )
A. 产生一种思古的幽情。
B. 被它雄伟的气魄、巨大的神圣的形象所激动、所震荡。
C. 产生一种高山仰止、赞叹敬佩之情,感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
D. 感到精神奋发、仿佛洗掉了自己身上的庸俗、鄙吝、卑琐的尘土、进入了一种高尚的境界。
19.这里的“对象”指的是 ( )
A.鲁迅和鲁迅的塑像 B.鲁迅和鲁迅的著作 C.鲁迅的塑像和鲁迅的著作 D.鲁迅的著作和鲁迅的精神
20.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 ( )
A. 不是只有伟人、杰人、名人才能建造自己的生命的金字塔,普通的、平凡的人也同样能建造。
B. 人生美与自然美的崇高对象有不同之处。
C. 一个人心灵中有无生命的金字塔,并不取决于他的外表,他的外在的地位、资历、权力、门第、名望等,而取决于他的内在的精神、人格、智慧、品质、贡献等。
D. 生命的金字塔巍然屹立在乎凡的人力车夫身上,而不在“至圣先师”身上。
第II卷(共90分)
四、(20分)
阅读下文,回答21—24题。
大 度 读 人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
读人,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
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着伞悄悄地先走了。
——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况且是人家的雨伞),也不愿意分担别人的困难,你能说什么呢?还是自己常备一把伞吧。
有的人,在你有权有势的时候,围着你团团转,而你离职了,或无权无势了,他却躲得远远的。
——你读他时,千万要理解他。因为他过去是为了某种需要而赞美你,现在你没有那种功力了,也就没有必要再为你吟唱什么赞美诗了。在此,你就需要静下心来,先反思一下自己过去是否太轻信别人了。
有的人,在面对你倾诉深情的时候,语言的表述像一条流淌着的清亮、甜美的大河,而在河床底下,却潜藏着一股污浊的暗流。
——你读他时,千万别憎恨他。因为凡是以虚伪假面来欺骗别人的人,人前人后活得也挺艰难,弄不好还会被同类的虚伪所惩罚,你应该体谅他的这种人生方式,等待他的人性回归和自省。
有的人,在你辛勤播种的时候,他袖手旁观,不肯洒下一滴汗水,而当你收获的时候,他却毫无愧色地以各种理由来分享你的果实。
——你读他时,千万别有反感。因为有人肯于分享你丰收的甜蜜,不管他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理,都应该持欢迎的态度。你做出一点牺牲,却成全了一个人的业绩欲,慢慢地,会让他学会一些自尊和自爱。
有的人,注重外表的修饰,且穿着显示出一种华贵,而内心深处却充满了空虚,充满了无知和愚昧,那种无文化的形态,常常不自觉地流露在他的言语行动中。
——你读他时,千万别鄙视他。因为他不懂得服装是裁缝师制作的,仅仅是货币的标志,而人的知识、品德和气质,却是一个人的真正人生价值。对于庸俗的人,你可以反观对照一下自己的行为。
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读真、读善、读美的同时,也读道貌岸然背后的伪善,也读美丽背后的丑恶,也读微笑背后的狡诈……
读人,最重要的是读怎样为人。
读人,是为了要做一个真正的人。
因此,读人时,要学会宽容,要学会大度,由此才能读到一些有益于自己的东西,才能读出高尚,才能读出欢乐,才能读出幸福。
尽管我还没有读完这本“人之书”,但我会一直努力从各个方面去阅读。
21.“读人”的“读”在文中的语境义是什么?(不超过6个字)(4分)
答:
22.正文中有5组“有的人……你读他时……”,请你把这5组10段文字的内容概述出五个要点来。(不超过60个字)(6分)
答:
23.作者在文中说:“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来。(40字以内)(6分)
答:
24.下面不属于“大度读人”内涵的两项是(4分) ( )
A.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文字写就的书更难。
B. 读人,就是要善于体谅别人的困难,不依赖别人。
C. 读人,也不要埋怨别人太势利,要反思自己而不轻信于人。
D. 读人,不要反感别人来分享你的胜利果实,这是让他学会自尊自爱。
E. 读人,要努力从各个方面去阅读他,读出其本质来。
五、(12分)
25.汪曾祺,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 》、《 》等。(4分)
26.房龙(1882—1946),荷裔 (国)著名学者,在《 》
这部书中,作者缕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倡言思想解放,主张对异己的宽容,谴责反动势力镇压新思想的罪恶。(4分)
27.罗曼·罗兰,是现代 国著名的 作家,代表作《 》;1915年获 。(4分)
六(8分)
28.下面这则广告存在三处语病,请在女中找出(4分)。
宁红保健茶是由江西省修水茶厂宁红保健开发中心和上海中医营养食疗研究会共同用心血、汗水培育出的科技与智慧的结果①。它充分利用了宁红茶固有降脂、利尿、提神、防癌作用②, 配以菊花、花粉、决明子、山脂、甘草等中药,使其功效更加明显③。它****个成为我国茶叶保健系列产品④, 计有减肥、强力、清署、抗感、咳宁、荷春六个品种。
①搭配不当的一处是:
②句式杂糅的一处是:
③语序不当的一处是:
29.根据时事社东京10月18日发布的新闻所传出的信息的要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4分)
正在日本访问的世贸组织总干事穆尔18日上午在大藏省与宫泽藏相进行了会谈。会谈中,官泽藏相指出,能够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重要的。对此,穆尔也表示同意。但是他没有拿出准备的时间表。另外,关于11月底将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的世贸组织新一轮谈判问题,双方一致认为,新一轮谈判的成功及发展中国家与世界贸易相统一,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不超过26个字)
七、作文(50分)
3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样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可以到达河边。”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责怪青蛙指错了路。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①根据上面寓言故事的寓意,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②自选角度;③自拟题目;④文体不限;⑤写8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B 2、A 3、C 4、C 5、C 6、A 7、B 8、B 9、B 10、A
二、11、C 12、B 13、D
三、14、C 15、D 16、B 17、D 18、C 19、C 20、A
四、21、观察、研究。
22、不:要埋怨自私的人,要理解势利的人,别憎恨虚伪的人,别反感分享你胜利的果实的人,别鄙视精神空虚愚昧无知的人。
23、读出别人的缺点并引以为戒,读出别人的优点来认真学习,使自己成为真善美的人。
24、A E(这两项只是读人的现象,未涉及本质内涵)
五、25、《受戒》《大淖记事》
26、美国 《宽容》
27、法国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约翰·克利斯朵夫》 诺贝尔文学奖
六、28、①“科技与智慧的结果”定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应将“结果”改为“结晶”。
②“它充分利用了……作用”句式杂揉,应在“固有”后加“的”字。
③“它****个成为……产品”语序不当,应将“****个”挪至“我国”后。
29、日本藏相与世贸总干事一致认为应让中国尽快加入世贸。
七、30、(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