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文友,学写作,就到作文批改网! | 收藏本站专版专栏 |RSS订阅     欢迎,朋友 | 免费注册会员登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会员中心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数学教案(上册)
发布时间:2013-09-01 10:29:14 作者:教案 发布者:jiaoan 浏览次数:715  类别:我的备课  


 

 

 

 

    测量……………………………………10课时

    万以内的加法和

减法……………………………………13课时

    四边形…………………………………9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9课时

    时、分、秒……………………………6课时

    实践活动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期中检测………………………………3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15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7课时

    可能性…………………………………6课时

十一  数学广角………………………………4课时

十二  实践活动

掷一掷…………………………………1课时

十三  总复习…………………………………4课时

十四  期末检测………………………………3课时

 

 

 

****单元      

 

****课时:毫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学用具:直尺

教学过程:
一、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数 学 书 的 长

 

 

数 学 书 的 宽

 

 

数 学 书 的 厚

 

 

师:你是怎么想的?

二、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1
、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
、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交流。

三、揭示课题。    (板出:毫米的认识)

四、建立1毫米的概念。
1
、认识直尺上的1毫米有多长。
2
、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 米。

师:你发现了什么?
3
、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五、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 厘米长度里有几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           101毫米。)  板出:1厘米=10毫米
六、巩固发展。
   1
、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12题。
   3
、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七、全课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毫 米 的 认 识

 

      1厘米=10毫米

 

 

 

第二课时: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37题。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用具:直尺

教学过程: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1
、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
、全班交流。
    3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
    1
、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  板出:1分米=10厘米
    2
、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3
、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4
、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三、认识几分米
    1
、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
    2
、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

四、巩固发展
    1
、练习一的第3题。(先估测,然后再测量)
    2
、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  ”,错误的打“× ”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2)一张床长5分米。      
    
3)小明高14分米。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  
    3
、填空:
      5
分米=   )厘米     30厘米 =   )分米 
      40
毫米=  )厘米     2 =    )厘米
    4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5题。
    5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6题和第7题。
五、全课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分 米 的 认 识

   1分米=10厘米

 

 

 

第三课时: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78页的例3和例4及练习二的第124题。
教学目标: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知道1千米=1000米。
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准备: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
教学过程:
一、认识千米。                                  
   1
、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
   2
、出示老师制作的****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学校6千米的含义。
   3
、让学生看书第7页的例3,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
   4
、小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二、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师:从某路口到学校6千米,那么你是否知道从某路口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

1千米又有多长呢?

师:从某路口到某处就是1千米,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
   1
、让学生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约有多长。
   2
、让学生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 

板出:1千米=1000
3
、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

三、巩固知识、动用知识。
1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1题和第4题。
2
、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练习二第2

四、全课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千 米 的 认 识               

1千米=1000

第四课时: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例4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千米,加深理解1千米的长度概念。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1千米有多远。
教学难点:理解1千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用具:尺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让学生说说1千米有多长?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呢?
  2
、填空:
     1
千米=    )米      1=    )厘米
     1
=    )分米      1分米=    )毫米
二、学生实践

1、把全班学生分为10个小组进行测量。

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00米有多远。

2、汇报:

1)请说一说你走了100米走了几步,如果你走1000米大约走了多少步。
2)提问:一个小组量出100米,10个小组一共量出多少个100米?是

多少千米?
3)让学生讨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是1千米。

3、体验1千米有多远。
      
带学生校外走1千米的路程,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千米有多远。

三、全课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千 米 的 认 识

                

体验1千米有多远

 

100米走了(     )步

 

1000米大约走了(       )步

第五课时: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的例5及练习二的第356题。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难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
、出示情景图: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出示小精灵和数学王国图,小精灵说“欢迎聪明同学来数学王国游玩!” )
2
、选钥匙开门(先出示****道门,再出示第二道门,然后出示第三道门)
  
****道门:

小精灵:这扇门有二把锁,(二把锁分别标上:400厘米,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4分米、4毫米、50厘米、4米、50毫米),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能说说为什么?
  
第二道门:

小精灵: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3千米、5000米),下面这里有4把钥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你会选吗?你知道为什么吗?
  
小结: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
第三道门:

小精灵: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锁上标有5千米-2000米、1000+4千米)
6
把钥匙分别是:3千米、5千米、 3米、5000米、5米、3000米)
  
让学生先选后说想法。
二、巩固运用。

出示数学王国里的数学景象。
  
师:哗!数学王国多美呀!有树,有花,还有……。
   1
、看一看大树有多高。(把教材第8页的做一做设计成填写大树的高度)
   2
、同学们来到双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来到村口迎接同学们,请同学找一找,谁跟谁是同一胞。
   3
、摘苹果(出示苹果树,树上挂有很多苹果,每个苹果写上带有长度单位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4
、好客的小朋友们带同学们到数学奥宫去玩,数学奥宫距离双胞胎村308千米。他们早上8时乘汽车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三、全课总结。

说说你游数学王国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米 与 千 米 之 间 的 换 算

 

 

第六课时: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1112的内容及练习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2、学会换算质量单位。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
教学难点:学会估计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
、猜一猜物体的质量。
 
1)老师手里握着一枚胸花,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手里有什么,并估测它的质量。
 
2)、猜一猜老师约有多重。
 
3)、再猜一猜一头牛妈妈、一匹马爸爸、一头猪姐姐、一只熊哥哥约重多少千克?
  2
、讲故事。
   
师:这些动物们都住在美丽的森林村,森林村是在一条河岸上,这条河,河水很清,在河对岸也有一个村庄,这个村庄住着白兔、小猴等动物,……。
  3
、认识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1)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能一起过桥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11页,看第11页的例6
 
2)各学习小组议一议,这四只动物能一起过桥吗?为什么?
  
3)汇报;
  4
、小结:(1)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
         
21=1000千克
  5
、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二、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1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
  2
、汇报。
  3
、总结单位名称的换算方法。
三、巩固运用新知。
  1
、让学生说一说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2
、独立完成练习三的第1题和第2题。
  3
、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和练习三中的第3题和第4题。
四、全课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吨 的 认 识


1=1000千克

第七课时: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牢记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及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1
、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
 2
、复习质量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

二、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一)自学课本第14页的内容
   1
、学生看书第14页的内容。
   2
、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
、全班交流。
    
师: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组发现一辆汽车限载重量8吨,……。
 
(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
    
师: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
   
1:我爸开摩托车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40千米,我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2千米。
……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生 活 中 的 数 学

 

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

 

生活处处有数学,学好数学没问题。

第八——九课时:****单元检测

教学内容:****单元检测

教学目标:通过检测,让学生了解自己对本单元知识掌握情况。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每生一份单元检测试卷。

教学过程:

    学生独立做,限时60分钟。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06年 秋  新市一小三年级数学备课组)

第十课时:****单元检测评讲

教学内容:评讲****单元检测试卷。

教学目标:通过评讲,让学生了解自己对本单元知识掌握情况。能进一步掌握本单元知识,达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教学准备:每生一份教师批阅的单元检测试卷。

教学过程:

一、评讲试卷。

重点引导学生弄懂出错试题。

二、订正试卷。

让学生订正试卷上的错题,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

单 元 教 学 小 结 

单 元 教 后 感 

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课时:两位数连续进位加


教学内容:教材第1516页内容及练习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教学重点: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教学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1
、口算:9+6=    5+5=    6+8=
          
8+6+1=  8+2+1=  6+5+1=
  2
、笔算:求35与27的和。

师: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二、学习新课
  1
、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两位数连续进位加)
  2
、教学例1
   a.
学生尝试摆小棒求得98+25的结果(允许有各种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喜欢哪种方法,引导研究课本中的方法。
  
提问: 先加哪一部分,单根的8根和5根怎样加?给8根小棒凑几根就是10根?这一捆小棒哪里来的?

   b.小结:单根合起来满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表示1个十。
列竖式计算。

c.学生自由书写竖式,再讨论哪一种合理。这道题的竖式怎么写?从哪一位加起呢?(从个位加起。)那么竖式中个位相加的得数怎样写呢?
 
独立完成计算。(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
   d.
讲评:同桌口述并检查,在进位时“1”写的位置对不对,做进位加法时,是否漏写1或忘加1
三、巩固练习

1、直接在书上计算第16页的做一做,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2、引导完成练习四第123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两 位 数 连 续 进 位 加
    9  8

                           +  21 5

1 2  3

 

 

第二课时:三位数连续进位加

教学内容:教材第18页内容。
教学目标: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2、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3、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重点: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教学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1
、列竖式计算:    59+77            85+68             59+89
 
问:谁还记得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你注意到了吗?
   2
、口算:   600+800=       900+100=       1000+100=
   3
、估算:   599+800      900+101      989+112
 
问:不用笔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吗?你是怎么想的?
二、学习新课
 1
、估算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把数字转化成整百整千的数字进行计算,很快估计出了上面的3道算式的大概得数,这也是一种估算的方法。下面让我们在估算一道算式的得数。  爬行类376   两栖类284
   
师:你能估计出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
 2
、四人小组讨论,要求每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方法。
   
问: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大约一共有多少种?(700)
   
问:如果精确计算,你认为会比700多还是比700少呢?为什么?
  3
、笔算
   
师:请同学们列竖式做精确计算,看看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三、巩固发展
    1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8页,说一说你在表中发现了什么数量关系?
学生自由找出表中的数量关系,形成问题,并列竖式解决问题。
    2
、做一做:课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三 位 数 连 续 进 位 加

 

3 7 6 + 2 8 4 = 6 6 0(种)

3 7  6

+ 21 81 4

6  6 0

 

 

第三课时:连续进位加


教学内容:教材第1921页练习五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2、通过教学,学会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知识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掌握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揭示内容。

师:海上有许多的帆船,每艘帆船上都装有两箱物品,要知道船上一共装有多少物品应该怎么办呢?(把两箱物品加起来)
   
在没有准确计算船上的物品数目之前你能不能大概地说出哪艘船载的东西****?哪艘船载的东西最少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能不能将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师:请你动手列竖式算一算,这六艘船的排列顺序是不是和你估计的一样?
二、直接在表格中写出上下两个加数的和。
  
师:你能即不用在稿纸上列竖式又能将上下两个加数的和算得准确吗?
三、京广中心大厦是北京目前****的摩天大楼,楼高209米,它比中央电视塔约矮196米,你知道中央电视塔有多高吗?
 
问:在这道题目中哪座建筑高?我们应该怎么考虑问题?
四、谁能摘下玉米?

算出玉米上算式的得数。
五、开锁游戏。
   
锁头上有得数,钥匙上有算式,请将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
六、判断。

课本20页第7题,判断各题有无错误,说说错在哪里。
七、下面哪两个数加起来得1000?

536   915   351   85    464 

649   873   792   127  208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八、小君可以怎么走?走哪条路最近?

共同分析21页第9题。
九、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连 续 进 位 加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在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不能忘记加进位1。

 

 

第四课时: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2224页的例1、例2及练习六的第12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笔算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连续退位的减法题。2、会解答有关的应用题。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连续退位的减法题。

教学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减不够时,要从前一位退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减时,要记得减去退去的1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口算: 807=   358=   634=   267= 
  2
、笔算: 5421=  7937=  提问: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二、新授
  1
、教学例1
 
师:放假同学们都喜欢去旅游,在我国云南有三个美丽的地方,分别是丽江、大理和昆明。请同学们看,这就是我们的行车路线。
 
问:我们先到的****站是哪里?我们走了多少千米?距离下一站丽江还有多远?地图上标有吗?书上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大理到丽江的距离,应该怎么办呢?你从书上观察到了什么线索?

师:请你们观察22页的图与23页的图有什么共同和不同的地方?
师:通常我们可以用线段图的方法来解决路程或者工程等问题,图中昆明到丽

江的路程被拉成了一条直线,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更加明了了。
 
师:请你估算一下大理到丽江有多远?你觉得小女孩的方法好吗?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独立完成竖式填空,指明学生到黑板演示。)
 
集体讨论,依照法则进行评讲。
 
问:连续退位减法中你觉得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
  2
、教学例2
 
师:现在我们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发言。指学生到黑板前来,边讲边板书。把讲解权交给学生,并握手祝他成功。

问:改了数字之后我们所用的三条法则还用遵守吗?
师:任何减法的笔算都要按照法则来计算。中间有零也可以借。

三、巩固    独立完成25页第123
四、总结    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连 续 退 位 减 法

5 1 7 3 4 8 = 169 (千米)

5 1 7                     5 0 7

- 3 4 8                   - 3 4 8

  1 6 9                       5 9

 

 

第五课时:加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例题3(教师根据知识点修改教材)
教学目标:1、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准备:比赛题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复旧引新
1
、填空:78=80-(        87=    )-(      99=   )-(  
         198=
     )-(                 297=     )-(    
 
提问:78接近哪个整十数?87等于几十减几?99接近多少?99等于一百减几?
仿照前三题,想后两题怎样做?
2
、挑选两组学生比赛:男女生分别选出3名同学参加接力赛,谁先算好,即可得到“优胜小红旗” 。男生组:   574+200      456+198       725+79  

女生组:   574+200      456+200-2     725+80-1 

比赛结果一定女生组快,男生不服气,说他们题目难,师抓住时机,让学生

观察男生组题目特点。(板书:加数是接近整十、整百两数)再让学生比较两组题的不同点。

强调:在计算加法时,如果加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把它们先看作整十、整百的数,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揭题:加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二、新课教学
  1
、出示例1  11359
1)找算式中哪个加数是接近整十或整百数?
2)想把59看作多少计算比较简便?加60后结果怎样?

3)请一名学生把简算过程叙述一遍。113+59=  113+601 =172  

4)如果加79应看作多少?加89呢?加99呢?

2、出示例2  276 98

1    让学生自学并讨论这题的简便算法,并完成下列填空:      

27698 = 276+( )-( )=() 问:为什么加上100又减2
2)如果把98改成97应怎样计算,让学生试一试:
    276
97 = 2761003 = 373   问:为什么减去3
  3
、小结:当加数是接近整十、整百数时怎样计算比较简便?概括出加法简便算法规律:多加几要减几(师板书)

三、巩固练习
 
判断下列简便算法是否正确。    

  a12668=126702                 b9867=671002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在计算加法时,如果加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怎样计算比较简便?简便计算的规律是什么?

板书设计:         加法 的 一 些 简 便 算 法

加数是接近整十、整百两数,多加几要减几。

 

 

第六课时: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例题3及练习六的第456题。

(教师根据知识点修改教材)
教学目标:1、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准备:比赛题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复旧引新
  1、填空:68=70-(        77=    )-(      99=   )-(  
        298=      )-(                 397=     )-(    
提问:68接近哪个整十数?77等于几十减几?99接近多少?99等于一百减几?
仿照前三题,想后两题怎样做?
  2
、挑选两组学生比赛:男女生分别选出3名同学参加接力赛,谁先算好,即可得到“优胜小红旗”。

男生组:  453-300         748-97          356-299
女生组:  453-300          748-100+3       356-300+1
   
比赛结果一定女生组快,男生不服气,说他们题目难,师抓住时机,让学生

观察男生组题目特点。(板书: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两数)再让学生比较两组题的不同点。

强调:在计算减法时,如果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把它们先看作整十、整百的数,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揭题: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二、新课教学
   教学减法的简算方法
  1
、出示例3  16597

1)这个算式中哪个数接近整十或整百?看作多少计算比较简便?

2)想97看作100后,是多减了,还是少减了?多减了几?多减了应怎样?(3)完整地把思考和计算过程说一遍:16597=1651003=68
4)如多减2,应怎样?多减1呢?

2、小结: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怎样计算比较简便?概括出减法简便计算规律:多减几要加几(师板书)

三、巩固练习   1、想一想、填一填
                 435
-(    =4353002   534-(    =5343002
  2
、完成练习六的第456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在计算减法时,如果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怎样计算比较简便?简便计算的规律是什么?

板书设计:             便

 

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两数,多减几要加几。

 

 

第七课时:加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2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3、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挂图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与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过东西吗?(互相说后发表意见。)
  
师:(挂图1)我们来看挂图,小明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从图1中你看到了

什么? 请同学们动手计算。
  
板书:135+48=183(元)师:看小精灵说什么?(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1  3  5
     +      4
1 8  
         1  8  3
  
板书:加法的验算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
、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反馈学生验算的结果)
  
师: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
   2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验算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如: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
  
师:同学们的方法这么多,你最喜欢哪种?
 
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1、教材第27页的做一做。
  2
、数学门诊部。
 
数学门诊部来了许多患者,请同学来当小大夫为患者治病。

1  7  5               3  2  9               2  5  9             +     6  2           +   4  6  4             + 1  4  8  
  1  3  7               8  4  3               3  0  7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回家调查一下爸爸、妈妈买家里东西,是怎样付钱的?
板书设计:                    加 法 的 验 算
         135+48=183(元)
         1  3  5       
验算: 1 8 3       1 8 3          4 8
     +      4
1 8             - 1 3 5     -   4 8      +  1 3 5
         1  8  3                 4 8       1 3 5         1 8 3

第八课时:减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2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减法的验算,并通过减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3、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减法的验算,并通过减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通过减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挂图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昨天,老师让同学们调查了有关爸爸、妈妈买家里东西,是怎样付钱的。谁愿意说一说。同学们调查得真多,(挂图)昨天小明妈妈拿200元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183元,阿姨找给妈妈多少钱?
   
板书:200-183=17(元)    师:小明说什么?
          2  0  0            
小精灵也说:怎样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
       -  1  8  3  
             1  7
  
板书:减法的验算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
、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反馈学生验算的结果)
    
师: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验算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如:我用20017,看是不是等于183。我用17加上183,看是不是等于200。师: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2
、做教材第28页的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1、比一比,看谁聪明:用012,……9这十个数字组成一个加法竖式。
2
、啄木鸟捉害虫(电脑显示)
  
苹果树上有许多虫子,请同学们来当啄木鸟为苹果树捉害虫。

1  4  7                 7  8  0                  4  6  4           -    2  8             -       5  1             -    2  2  3  
    1  2  9                  7  3  9                 2   4  1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减 法 的 验 算

200-183=17(元)

2  0  0         验算:    2 0 0             1 7

-  1  8  3                 -   1 7       +   1 8 3
      1  7                   1 8 3           2 0 0

第九课时:万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2931页练习七
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问题加强计算。2、培养合作交流的学习,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结合实际问题加强计算。

教学难点: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挂图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看看谁能运用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运用

1、比一比,谁最快打开金锁链。

小组合作完成教材练习七第1题。

2、检验下面各题,把做错的改过来。

6 3 4      6 6 3       4 0 4        2 3 9

  -  1 8 2    + 2 8 2    -  1 8 6     +  5 7 1

     5 5 2      8 4 5       3 1 8        8 0 0

小组讨论:每道错题错在哪里?应该怎样改正?
3
、选择。把正确答案与算式连起来。
   563+528=               696+241=            ,    70+260=
   991   937   330    108   193    7230      1091    1037     267
4
、在方框里填入合适的数。

□ □ 4           6         4  5

 -  4  2        +  3   4     +     5

    4  7  1           8  0  3        9   0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

5、教材第30页第6题。
  
小精灵说:再开始时客轮上有多少人?你能帮助小精灵解决问题吗?
  
学生解决后交流。

6、教材第31页第8题。

小精灵说:用500元可以买哪些商品,还剩多少钱?

每个小组提出三个问题,并计算。
7
、作业:第29 30页第357题。
三、总结   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万 以 内 的 加 减 法

 

500元可以买哪些商品,还剩多少钱?

500-210-208=82(元)   500-328-85=87(元)    500-496=4(元)

 

(根据各小组的回答选择不同的解答板书出来)

第十课时: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33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2、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弄清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挂图、学生每人一张反馈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小组交流、整理知识。
    1
、师: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对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进行整理和复习,现在给大家一段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
    2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本单元有这些内容:笔算加法、笔算减法、加减法的验算、“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针对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同时对学生予以肯定)
二、巩固练习、发散思维。
   1
、尝试编题,抽象法则。
   
师:谁能分别编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和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
学生针对每种类型分别编题,教师板书:

 8  7         7  2  6           9  4  0        7  0  8

 + 5  9       + 5  9  8         - 7  6  2     -  3  8  9

让学生把编出的题目进行计算。

提问: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减法呢?它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呢?

2、反馈测试,灵活掌握。

师:请你做老师发给你的练习题,做对一道,就可以在最上面圈一面小红旗。(笔算加、减法题各4道)(学生计算、教师巡视。)

师:得到8面小旗的请举手,真不愧是这节课的计算小冠军。

三、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1
、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的第2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
、课件出示教材第33页的第2题:用900个鸡蛋孵小鸡,上午孵出337只小鸡,下午比上午多孵出118只。(1)下午孵出了多少只小鸡?(2)这一天共孵出了多少只小鸡?(3)还剩下多少个鸡蛋?(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

点评教师:
暂无!
李之怡 共164篇 推荐7 优秀5
姜恩泽 共108篇 推荐22 优秀10
刘鼎轩 共98篇 推荐36 优秀24
马维霞 共80篇 推荐0 优秀1
陈永娟 共64篇 推荐15 优秀9
江秋 共63篇 推荐2 优秀2
陈乐乐 共60篇 推荐3 优秀0
胡豆儿 共59篇 推荐9 优秀7
房云玲 共57篇 推荐47 优秀5
董千里 共55篇 推荐30 优秀22
友情链接:百度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凤凰网   央视网  卫星地图  大师邦
关于本站 | 合作加盟 | 积分计划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声明 | 问题解答
作文批改网 www.duzhenfang.com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 电话:13864984078.
备案编号:鲁ICP备12014725号-1,设计制作:作文批改网
199.21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