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本篇文章已经在《基础教育改革论坛》2013年第5期发表)
读书写作应是教师生命中的一部分
初淑珠
【内容提要】
读书和写作本应该成为每个人生命中的一部分,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承担这一伟大角色的带头人,但现实生活并非如此。很多人不读书不写作就连教师也不例外。其他职业的人忙着挣钱,教师也似乎都在忙于学生的分数,自己的职称。尽管素质教育的口号提了好多年,但依然没有多少教师不被分数牵绊。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都在高呼没有时间读书更没有时间写作。殊不知,不热爱读书写作的民族是可怕的,不读书写作的教师更可怕,读书写作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对自己的灵魂净化有多大的作用也许很少有人意识到。
【关键词】 读书写作 教师专业成长 灵魂净化 作用
【正 文】
中国古代有这样两句话:“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由此可见,读书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不过非常遗憾,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知识被大众广泛接收,但是人们却不太喜欢读书的时代,有个资料上说中国人可能是世界上最不喜欢读书的民族,因为我们每年的人均图书消费不到1本,而法国11本,美国、俄罗斯都十多本,****的是以色列,平均每年每人45本。美国人有一句话说:“全世界的钱都在美国人的口袋里,但是美国人的口袋在犹太人的脑袋里。”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最喜欢读书,最善于读书。还有一个统计说,以色列的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总共有一千多所,平均每4500人就有一所,他们的人均图书拥有量是全球****,当然他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口比例,也是全球****。这个数据告诉我们,一个善于阅读的民族,才可能成为一个有精神力量的民族,也才可能成为有竞争力的民族。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人民教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热爱读书不热爱写作?如果教师不爱读书不爱写作怎么去引导学生去读书写作呢?我们大把的时间是不是沉迷于网络和电视?沉迷于那些无聊的游戏中?因此,我们的学生也是这样,长此以往也许真的“国将不国”了。
一、 只要热爱读书写作,再忙的教师都会有时间。
按理说,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作为相对意义上的社会精英阶层,教师应该是比较喜欢读书的,教师必须是终身的学习者。但是,实际的情景比较悲观。很多教师的家里,可能除了课本、教参、试卷、练习册之外,没有什么藏书,有不少教师,要求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但是自己很少主动地去学习,天天停滞不前。这样的老师,不会让学生信服的。只有热爱读书写作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
现在很多的中小学老师,有一个“三不主义”:不读书,不思考,不合作。作为一个基层工作者,我知道很多的老师,大量的时间是被耗在课堂上的,课后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还要写教案,批作业,还要为学生的吃喝拉撒操心……这些客观的因素,确实让我们很忙,很累,也没有多少时间和心情去读书,这是一方面;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就真的没有时间吗?有多少教师能保证上班时间都在做和工作有关的事?有多少人在看电影、聊天、玩游戏?其实,很多教师主观上在逃避读书,不愿意读书。因为说实在话,照目前的教育体制来看,教师读书或不读书,读多少书,对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太大影响的。因此,很多人就以忙为借口不读书,不写作。
二、 只有热爱读书写作的教师,才会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这两年因为我们临沂湖南崖小学升成了一个区直小学,自己也在领导的培
养下成了一名语文教研员,因此,外出学习的机会很多。这几年的外出学习听了很多优秀的课和专家报告,也结识了很多名师名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热爱读书、潜心写作。他们能在繁忙的工作中静下心来读书,能在我们繁琐的工作中找到乐趣,在实践中总结、提升、写作。因此,读书和写作才成就了他们。作为教师,我们的工作都是很相像的,为什么有的教师一生碌碌无为?尽管也会桃李满天下,但退休后就回家看孙子了,没有给后人留下什么。而有的人呢?就像小语界的于永正、贾志敏,他们70多岁依然活跃在讲台上,他们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经验。这一切难道与读书和写作没有关系吗?
读书首先是为了自己的提高,教师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够从自己内心深处发生改变。内部发生的改变,也是真正的改变。可以说,一个不喜欢读书的老师,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有专家说过“伟大的教育者都是一位伟大的读书者”。我很非常同这个观点。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区别,主要就是看他们是否读书,读什么样的书,怎么读书。课堂教学的广度,取决于教师教学视野的广度;课堂教学的深度,取决于教师教育思想的深度;课堂教学的高度,取决于教师道德情操的高度;课堂教学的厚度,取决于教师文化积淀的厚度。
教师可以用写作改变我们的职业状态。作为教师,一方面要通过阅读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另外一个方面,通过写作,用文章来表达、来传播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写作,其实就是对我们专业生活的一种记录。每个老师,站上讲台,可能一讲就是二三十年。那么在这二三十年的工作时间里,每个老师可能要上数千乃至上万堂课,****堂和最后一堂,公开的和私下的,这些课肯定是不一样的。无论是教学的方式方法,还是教学的过程得失,还是感受体验或者是教训,也完全不一样,如果没有记录,到最后退休的时候,我们用什么来证明自己曾经上过成千上万堂课?我们用什么来证明我们曾经站在讲台上,曾经教过那样多的学生?就靠备课本吗?把我们的教学实践付诸于笔端,就是财富,就能够成就自己的专业成长。
三、热爱读书写作的老师,生命才会更加丰盈多彩。
读书和写作能解决我们的精神温饱。一个热爱读书写作的老师,一定能够解决好自己的精神温饱,一定会有比较高的精神幸福指数,一个热爱读书写作的教师,往往是一个有比较强烈的职业幸福感的老师。在我们当今教育体制下,可以说真正有幸福感的教师并不多,更多的人都是埋怨,在职业岗位上“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职业幸福感根本不属于他们。热爱读书写作的教师看上去肯定更像一个教师。为什么?因为日积月累的阅读、思考、写作,就会让这个老师外表儒雅,有书卷气,然后,爱孩子、爱教育,慈爱、和善,长相对得起自己,长相对得起自己的职业。黄庭坚说的一段话,他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就是说三天不读书,“义”和“理”这样的东西,就不会在心中交汇,我感觉这可能就是会造成内分泌失调。当然,在内分泌紊乱之后,就会“面目可憎”,说话也没有什么味道。他的朋友苏东坡说过一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说,肚子里边多装一些诗书,气色、气质都会好一些。可见,读书写作才是做好的化妆品。
有一位化妆师说过,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脸上的化妆当然是靠化妆品,靠手术;生命的化妆,精神的化妆,只能靠阅读,靠修炼,靠灵魂的修炼。阅读可以影响人的气质,也可以影响到人的长相。汉朝的学者刘向说过“书犹药也,可以治愚。”就是说,服用书籍这剂药,它可以使原本傻乎乎的人变得比较聪明,比较灵性。人变得漂亮了、聪明了,我们的心情好了,生命也自然会更加丰盈多彩。
四、 教师读书和写作要杂而广。
很多教师认为教师的读书写作应该侧重于一些教育专著,教学案例。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教师读书写作一定要尽可能的杂一点。在阅读方面,尽量做一个博爱主义者,泛爱主义者,尽量做一只“杂食动物”,最好是荤素不分,精粗不辨,软硬兼施的那种。我的一个感觉,就算自己的胃功能不是很强大,也要努力吃一些五谷杂粮。苏东坡有两句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教师可以用写作记录我们的生活。所谓记录我们的生活,就是记下我们曾经来过这个世界,记下我们曾经有过的生活。很多时候我们对生活,对人世,可能会很有感触,很有想法,但是来不及记下来。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心里老是浮想联翩的,有很多美妙的想法,如果来不及记下来,很快就过去了,再想也想不起来了。有时候我在想,要是我们的一生都这样过去,最终两手空空的,没有一点记录,那么我们用什么来证明:我们曾经来过这个世界,曾经活过、爱过?一个写作者,他****的幸福,就在于他能够让往事在文字中永存,让生命在文字中重现。
写作其实就是一种思考,教育写作就是对专业工作的一种反思,也是对专业能力的一种提升。朱永新教授搞的新教育实验,他就特别提倡师生共写教育随笔,他把这种专业写作,甚至当做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最重要的途径,最有效的途径。叶澜老师也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但是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如果说,实践成就教师的底气,阅读滋养教师的灵气,思考促进教师的锐气,那么,写作造就教师的名气。很多人我们是因为文章了解到他们的,很多我们心目当中的专家、学者,我们是通过读他们的书了解到他们的。
教师应该用阅读书写我们的心灵史、用写作记录我们的教育史。读书和写作,应该成为教师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