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 >> 临沂市 >> 罗庄区 >> 罗庄区教体局 >> 罗庄教体局师训室
研 究 性 学 习 三 题
苗成彦 张学庆 张玉梅
研究性学习(Inquiry Learning)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改革模式,在我国虽已有20几年的发展历史,但它在我国教育教学实践上却远不尽如人意,不能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途径。原因在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对研究性学习本质特征、实践条件以及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为了从思想观念上廓清有关研究性学习的混乱认识,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与实验,特提出以下几个理论问题,同大家一起探讨。
一、正确认识研究性学习的概念
****,研究性学习的要素问题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过程。
正确理解这个定义,研究性学习的实现必须具有四个要素(两对概念),这些要素即为过程与结果、情境与形式。在研究性学习中,“过程”是指学生为探索和发现知识所经历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支持下进行的。“过程”是其最重要的因素;“结果”则是指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气质,可以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形式,如语言描述、行为表现、情感体验等。“情境”不仅是指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的真实情境,而且也指学生所获得的学习结果的具体形态,如对问题的解答、对解答的形象解释等;“形式”则不仅是指学生所获得的学习结果的形象化描述。这些要素相互融合,缺一不可。
第二,研究性学习的本质特征问题。
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和课程形态,而是一种教育指导思想、一种课程构造模式。作为课程模式,研究性课程是一种探究性的活动课程,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课程①。其表现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凡是有利于学习科学研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课程形态都是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实现形式,其课程结构既包括以介绍各科最新科研成果、科研前沿动态、科学研究规律和方法等常识为主要内容的学科课程,也包括掌握科学研究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的专题研究活动课程。
作为教育教学思想,研究性学习是以专题研究为主体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所谓专题研究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或跨学科领域选择确定研究专题,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的探索性、研究性学习过程。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通过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和亲自实践,获取多种直接经验,掌握最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 专题研究活动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范畴,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最能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本质特征。
根据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研究性学习本质特征是自主性、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多样性、开放性等。所谓自主性是指研究性课程实施中体现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的特性;探究性是指研究性学习要以类似科学家搞研究的方式对非预设的、未知的、非统一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最终获得结果的过程性;实践性,一方面是指研究性课题完全由学生从其社会生活、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或教师建议选题自由选择,另一方面指这些问题是靠学生亲自的调查、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等活动方式解决的;综合性是指某一专题研究涉及的内容、运用的知识技能、学生受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是综合统一的;多样性是指同一研究专题由于研究主体的不同个性,研究的途径多种多样,研究的结果、主体受到的影响亦多种多样;开放性一方面是指研究性课程的内容并不是预先规定好的、标准的统一的东西,而是根据学习者的兴趣、爱好与特长考虑已有的资源条件确定的,另一方面是指研究性课程研究的问题或多或少地都带有某种不确定性,问题的答案常常是多元的,甚至是模糊的。
第三,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功能问题。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目的的新型课程,不仅以相对独立的实体形态存在着,而且以非实体形态存在于学校教育的一切活动之中,尤其是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通过丰富多彩的专题性研究活动,可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独立探索精神,积累科学研究经验,感悟科学研究方法,学习如何搜集、处理和提炼信息,如何应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在研究中与人交流合作,如何表述或展示研究成果,从而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和欢乐,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具体说来,研究性学习在帮助学生程序性知识、内隐的知识和个人化知识的获得方面,在资料收集技能、思维和推理技能、操作技能、传达与交流技能和、合作技能等探究技能的培养方面,以及运用、检验、改组知识的心理习惯,主动求知、独立思考的心理习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不迷信权威、自我的开放心态,不满足现成结论、敢于质疑的批判精神,尊重差异、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等探究气质的养成方面发挥着其它课程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系统高效地掌握学科基础知识方面,专题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存在着自身的价值功能弱点。因此,开展研究性教学活动首先必须正确处理好与基础学科课程的关系,充分发挥各学科基础知识与和基本技能的支持作用,使之建立在基础学科课程的教学基础之上。
二、研究性课程的变革与实施
研究性课程是一种以探究经验的获得为本位的生成性课程。它以某一特定的具体问题或主题作为探究对象,以自主探究作为主要学习活动方式,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技能 、探究气质为主要目标的一种课程。与此相比,传统课程观把课程仅仅等同于学生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及其“进程与安排”,或者把课程看作是由某种预定的、现成的知识及进程安排所构成,即预成课程,这对于教学效果的促进和学生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不利影响。在实践中,实施新的课程,要求实施者(主要是教师)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教学方法、内容安排,以及教学组织形式都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来自实施者的新认识③。必须变革预成性课程那种固定的、封闭的倾向,以开放、实践、创新的教育观念,促成课程目标、活动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资源、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变革,****限度地开发、组织实施研究性学习这种新型课程。
为此,我们按照研究性学习的有关理论作指导,深入研究,点上实验,全面推开。具体实施中,我们总结了“五个原则”、“六个结合”、“专题突破,全面渗透”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模式,为这一新型课程的实施推广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首先,我们介绍实施研究性学习遵循的一般原则。
(一) 研究性学习的原则
1、主体参与原则 研究性学习主要是以学校为开发实践主体的探究性活动课程,扩大了教师和学生参与课程与决策的自主权。研究性课程的实施,在价值取向上,侧重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个性的张扬、创造潜能的开发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给学生一个发挥特长、展示才能、建立自信、多元发展的机会。因此,研究活动的构建和实施过程,从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方案的设计、研究活动的实施,直至结题报告的撰写,都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保证学生的自主研究性。同时,应加强学校和教师的组织、支持与指导作用。
2、分层递进原则 所谓研究性学习的层次性,是指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要确立不同的研究性学习目标、设置不同的研究性内容和途径。具体说来,也就是对小学、中学及大学几个不同阶段的学生,必须针对各层次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适应性的研究性学习实践。
杨振宁教授指出:“中国小孩动手的兴趣和能力方面明显不如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小孩,主要是没有动手的机会。”我们发现,儿童从自我意识初步形成,即小学高年级阶段就可以进行有关专题性研究的训练。这时,他们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加上儿童具有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最活跃的特点,从小就具有探究事物的本能和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发展层次,对他们适时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锻炼,会在学生的研究习惯、探究意识,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与开发方面,大大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关键时期。中学时代是青少年智力发展的****时期,也是身心发展和世界观形成的最主要的时期,这时应把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教师要根据中学各学科的特点与优势,组织学生创造性地开展诸如实验性研究、开放性研究等综合性的专题研究性活动,既可保证学生基础知识的高效学习,又可激发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后,学生直接参与科研、生产的创新活动,教科研结合的力度、与科研机构相结合的力度都有很大的加强,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等得到全面培养提高。
3、整体推进原则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的成长发展看成是一个生命整体的成长发展。这一整体具有内在的和谐性、能力的多样性、身心生长的有序性。在培养目标上,不能拘于学生某一研究知识或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其它研究性综合素质的开发与培养;在实施途径上,不能局限于自然学科或人文学科方面的问题研究。否则,会导致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呆滞,出现人格不健全的可能。
为此,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要根据系统科学原理,统筹规划、科学运作,以追求研究性学习的整体效益。紧紧围绕创造人才的培养,对教育机制、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资源、教育评价等进行综合改革、系统创新,建立良好的研究性学习的运行保证机制与体制。
4、合作创新原则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创新的“导”,学生要配合教师创新的“做”,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和谐共融的研究性学习氛围。其实,任何一个专题的研究活动,单靠学生自身是较难完成的,需要师生的协同努力。一方面,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交给学生研究创造的规律,交给学生发现、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要不断提供给学生自由施展研究才能的机会与空间,善于创造性的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地思索、发问、想象、选择、决策甚至行动。另一方面,学生在“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的条件下,主动争取课题、独立地完成课题任务,对学生结题报告中存在的新发现、新表述,哪怕是一点点进步,教师都要加以鼓励与表扬,以增强学生“搞研究”的自信心、兴趣与进取心,以实现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
5、实践反思原则 研究性课程的学习,学生****的收获就是自身体验的加深、实践能力的增强和创新素质的提高。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支持下,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高科技,经历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取得有一定价值的“成果”,进行“学术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这些体验中不断进行总结与反思,对取得的成绩加以发扬,对自己在研究过程出现的问题加以补缺纠正。通过反思,使自己的知识更加优化、研究能力不断提高、撰写与表述能力不断增强、道德精神不断提升。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
研究性学习一般地应包含以下四个环节:
1、选择研究的内容 应根据以下两条原则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1)内容应该是学科领域中的核心知识,对提高学生的理解性知识水平和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2)内容的难度适合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
2、确定研究性学习的类型 国外学者将研究性学习分为六种类型,即实验性研究、逻辑推理任务、基于测量的研究、工程性设计、开放性研究等。教师要结合实际选择确定研究的类型。
3、确定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根据研究性活动的内容来设计的,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1)教师引导的研究性学习(讲解+讨论+练习);(2)分工式的研究性学习;(3)小组合作的研究性学习;(4)开放式的研究性学习。
4、活动设计和材料准备 研究性学习主要包含以下一些活动类型:(1)观察;(2)查阅资料、收集信息;(3)设计调查研究方案;(4)讨论;(5)做实验或调查;(6)搜集、分析和解释所得信息;(7)表达和交流。就具体的研究性学习来说,应根据研究性学习的性质与需要进行选择设计,将活动按一定阶段恰当排列,并准备好相应的材料④。
(三)、专题突破,全面渗透
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定各自熟悉的研究专题,遵循以上原则和设计准则实施研究性学习一般按照下面的操作流程进行:
宣传发动,指导方法——选题定题,成立小组——制订计划,明确方案——开题研究,撰写报告——展现成果,优化共享——成果评价,贵在参与。
专题研究活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见长,它的突破在于学生研究习惯的养成、技法的习得。在当前基础学科课程和课堂教学占优势的情况下,研究性学习作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应该存在于学校教育的一切活动过程之中。为全面深入地推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我们必须在专题突破的前提下,拓展理念,渗透扩张,构建以各学科课程为基础、专题研究为核心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
由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基础知识和这些知识获得方式的影响,而知识获得的传统方式存在着致命的弱点,突出表现为知识的习得和运用不直接接触客观现实,缺少过程的体验和方法的教育;重逻辑论证,缺少知识发展过程的历史叙述;强调知识真理的绝对性,忽视具体知识结论的相对性和条件性;强调具体知识掌握的数量多少,忽视对有一定的质和活的知识的学习。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在保证现行课堂教学系统掌握学科知识有效性的同时,****限度地变革不利于创新能力提高的学习方式,成为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
变革现行课堂教学方式,必须坚持“六个结合”:把接受式学习与问题探究式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获得问题解决的方法;把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与体验性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获得富有生命力的活的知识;把逻辑的论证与历史的叙述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重历科学发现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科学道德;把理解性知识的掌握与探究技能、探究气质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整体研究素质;把知识的绝对真理性论证和具体知识结论真理的相对性揭示结合起来,有利于打开学生创新的突破口;把知识的传授与应用研究的指导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
三、研究性学习下的教师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研究性学习的推行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点找到了出路。尽管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许多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研究性学习的实践面临的挑战明显,从传统的讲授向探究转变的步伐仍十分缓慢。在我国,传统的讲授更是根深蒂固。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不仅要求有相应的课程、资源、设备和环境,同时也对教师和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还需要家长、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其中,教师角色的转换是研究性学习成功实践的关键。
(一)、教师由知识与真理的化身和权威的仲裁者转变为研究性学习的参谋、顾问、促进者、合作伙伴。传统课程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课程,课堂教学以讲解式的教、接受式的学为主导。而研究性课程是以经验为本位的,课程内容是生成性的、建构性的。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势必随之发生变化。对教师而言,所教内容不再是预定的书本知识,而是更多地只是给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资料信息、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帮助与指导,在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不能过度介入他们的研究过程,更不能代替他们做研究。对学生而言,由于研究性课程重在模拟科学研究的真实情境与真实过程,重在训练和培养研究意识、研究气质与研究能力,重在程序性知识、内隐的个人知识的获得。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只能是参与式的、活动式的、行动式的。
(二)教师由既定课程的阐释者和传递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探究者和创造者。研究性课程不是现成的由专家学者已经编制好、组织好的知识体系,而是在研究过程中不断被揭示、被展开、被形成的产物⑤。它是一种以经验为本位的生成性课程,这就决定了研究性学习下教师已不是既定课程的吸收者与阐释者,而应是课程教材的开发者、探究者、变革者与创造者。
(三)、教师由强调统一性的教育者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教育的因材施教者。在传统工业社会里,学校教育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学生接受的教育是整齐划一的教育。教师是强调统一性的教师。他们把学生塑造成“千人一面”、“工厂标准件式”的人才。研究性学习是以开放性和现实性为特征的,问题或课题的确定、研究的方式、最终成果及其表现形式会因人而异,是个性化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的角色必须作出适应个性化教育的转换,变强调统一性的教育为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者,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与自由的研究性学习时间,使学生的创造才能得到尽情地发挥。
(四)、教师由书本知识的复制者转变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者。传统课程观把课程看作是由某种预定的、现成的知识及进程安排所构成。教学活动中,教师所要教的、学生所要学的对象是事先编制好的固定的东西。教师就成为解说和注解书本上各种“条条”、“框框”的书本知识的复制者,学生在试卷上一字不差地将教师复制的书本知识再一次复制出来。而在研究性学习条件下,学生围绕自己确定的课题,通过创造性地解决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获取直接知识和态度经验,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因此而受到激发与锻炼。由此,教师必须由书本知识的复制者转变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者。
(五)、教师由教育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人际关系的艺术家。传统课程观念下,教师是教育教学管理的代言人,是学生集体的领导者与纪律的执行者,具有至高高无上的权威。在这种情况下,师生之间的关系是知识为中心的授受关系、主从关系和不平等的权威和依赖关系。研究性学习以专题研究为主要学习形式,课程内容既有源于社会现实生活方面的,也有跨学科综合性的。这就从根本上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拓宽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渠道,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沟通从此变得更加多样化、平等化。教师努力以自己的高尚师德、渊博的知识、优良的人格将自身塑造成为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教师的对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职能是由教师制定的课题评价标准来承担的。师生之间的交往变成以情感为核心的教学交往,形成师生心智交流、情感交流、其乐融融、共享教学民主的现代型“师生场”。
研究性学习下,教师成为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教师应首先确立“尊重——理解——信任”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其次,教师能进行角色互换;再次,具备调控交往的能力。总之,教师应成为一名新型的、开放式的、具有活动家色彩的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方能胜任研究性学习的教师角色。
注:①、② 谢树平:《研究性课程的构建》,《教育研究》2001第6期。
③、⑤ 夏正江等:《对研究性课程内涵的一种解读》,《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
④ 李亦非:《探究性学习》,《中国教育报》,2000年11月18日。
作者单位:山东省沂水县职业教育中心
沂水县沂水镇中心小学
邮编:27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