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 >> 临沂市 >> 罗庄区 >> 罗庄区教体局 >> 罗庄教体局师训室
大山深处花烂漫
《现代教育导报》头版头条报道沂水县黄山铺镇素质教育成果
[字号:大 中 小] 2009-11-09 阅读次数:1797
2009年10月26日,《现代教育导报》头版头条报道了沂水县黄山铺镇素质教育成果,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大山深处花烂漫
本报记者 刘金松 通讯员 刘汉昔 苗成彦
近年来,山东省沂水县黄山铺镇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如今“玩中学,用心教,重技巧,出成效”已成为该镇实施素质教育的“金字招牌”。在这个镇的每一所学校,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尽情地享受快乐的童年生活已成为现实。
夯实根基 规范化促进学校发展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黄山铺镇镇长武传亮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教育,首先要抓投入,抓规范化学校建设,规范化学校创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基’。只有‘根基’夯实了,办学水平才能提升,素质教育才会有可靠的保障。”
20世纪90年代以前,黄山铺镇和全国很多贫困乡镇一样,经济欠发达,学校基础相对薄弱,“黑屋子、土台子”的现象较为普遍。90年代后,该镇历届党委政府把教育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校舍改造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近年来,该镇将“人才兴镇、科教强镇”作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全面启动了规范化学校创建工程,出台了《黄山铺镇关于创建规范化学校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全面建设合格学校的“362”规划,即争取在3年时间内创建6处市级规范化学校、2处省级规范化学校,全力打造全市乃至全省的教育强镇。
“树立一个样板,高扬一面旗帜,全面建设合格学校”是这个镇整体推进规范化学校建设的思路。镇中心小学是规范化学校创建的样板。他们按照“美化、绿化、亮化、书香化、德育化、硬化、净化”的“七化”标准,本着发挥“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原则,对学校合理规划、分区设计,构建起现代化的教学区、实验区、运动区和生活区,配备了图书室、仪器室、语音室等功能教室。学校花草立意,树木含情。记者看到,在占地4180平方米的“奋进”广场上,假山、喷泉等8处景点,成为师生晨读、晚诵、散步、小憩的乐园。学校处处皆育人,校园真正达到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言的“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的育人境界。2007年10月,该镇中心小学顺利通过了省级规范化学校的达标验收,成为沂水县19个乡镇中****处省级规范化学校。
在保证“让人人有学上”的基础上,“让人人上好学”是这个镇优质教育的目标追求。该镇多方筹措资金,整合教育资源,使学校布局更加合理。5年来,全镇投资400余万元,重点改善了薄弱学校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加快了标准化学校建设步伐;投资40多万元,用于购置电教器材、教学仪器、音体美器材等内部配套设备。全镇6所村完小学校全部安装了远程教育设备,并按照国家一类标准配足配齐了音体美器材和实验仪器设备,使教育水平得到了整体提升。
2008年底,该镇龙山小学、小河完小、埠西完小等3所学校全部顺利通过了市级规范化学校的验收。至此,全镇中小学全部达到了市级以上规范化学校的标准。
德育为先 抓好素质教育“核心”
“爸妈在外打工,顾不上我的生活,是老师给了我关爱和温暖。我每天都生活得很幸福、很快乐。”采访中,留守学生杜元华高兴地对记者说。
留守学生是近年来出现在农村学校的特殊教育群体。做好留守学生工作,是摆在农村学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记者了解到,该镇把关爱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从关爱学生健康成长着手,定期与其父母沟通,及时汇报学生在校情况。他们开展亲情感恩教育及多种行之有效的亲情联谊活动,推出“代理家长”和“爱心妈妈”,组织召开“留守学生当自立、自强”等主题班会,成立“知心家园”,健全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让留守学生感受到了学校这个大家庭爱的温暖。“知心家园”的建立让留守学生渐渐消除了孤独感。一位家长开心地告诉记者:“我们亏欠孩子的,‘知心家园’补上了。”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黄山铺镇以关爱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始终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各学校利用主题班(队)会、社会实践、日常生活实践、节日庆典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以爱心、尊老孝亲、责任心、自信心、诚信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品德教育,注重日常行为习惯养成,不断提升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他们还将“三规范”(《日常行为规范》、《在校一日常规》、《文明礼仪规范》)编成童谣、歌谣,让学生们传唱,强化了规范教育的养成。
“近、小、实、亲、活”是该镇强化德育效果的“五字育人诀”。该镇立足实际,开发乡土德育资源,利用当地黄石山惨案史实、改革开放后家乡的巨变等事例教育学生,引导他们充分感受过去的历史,体验今天生活的美好。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学校把黄石山惨案纪念地作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把事件编入校本教材,并利用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纪念地祭扫。
王锋民老师是黄山铺镇中心小学的语文教师,1995年参加工作的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轻松自在,早晨7:50到校,下午5:20离校;而以前他是6:30到校,下午6:30离校。
其实,这是山东省强力推进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带来的变化。过去学校有“三多三少”,三多即作业多、补课多、考试多;三少即体育锻炼少、休息少、活动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2008年1月,山东省素质教育会议的召开,像一股春风吹遍了黄山铺镇的角角落落。在黄山铺镇中心小学,一群群活泼天真可爱的学生们课余时间有的忙着给伙伴们过生日,有的在挥毫泼墨大练书法基本功,有的在排练节目,有的在校园里进行采访活动,还有的在学习摄影……每到课间活动或自习课时,各兴趣小组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分别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活动。学生们既陶冶了情操,又学到了知识,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针对全镇学校“千校一面,万人同语”的弊端,该镇中心校创造性地提出了打造“一校一品”创建特色学校品牌的目标,制定出台了《黄山铺镇中小学特色学校实施方案》。创建中,该镇中心校要求学校凸显自己的办学特色,保持自己的个性。要求每处学校提出自己的特色创建主题,报经镇中心校批准立项,反复论证后方可实施。为此,全镇各校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提出自己的办学理念,基本达到了校校有个性、校校有亮点、校校有特色的目的,并逐步向优质化学校目标迈进。
在黄山铺镇中心小学的示范带动下,该镇特色学校创建工作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他们结合自身实际,在特色学校创建方面都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目前,黄山铺镇“一校一品、全面开花”的特色学校创建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先后培植出了以初级中学“全员管理”、中心小学“美育”、龙山完小“文艺”、埠西完小“体育”为代表的品牌特色学校。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工程也形成了以初级中学“育人”、中心小学“奋飞”、爱心小学“腾飞”、龙山完小“超越”、小河完小“飞翔”、泉庄完小“希望”、埠西完小“飞跃”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品牌。
为充分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黄山铺镇中心校大胆改革沿用多年的评价机制,积极倡导“无分数”评价。“多一把尺子便多一批好学生”,改变了过去“一把尺子定乾坤”的单一评价方式,构建起“多元性、动态性、长期性、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在评价中,取消“百分制”,推行“等级制”,变提高分数的竞争为培养能力的竞争,变应试竞争为素质竞争。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发挥鼓励性评语的作用,他们利用即时评价、延迟评价,营造学生们乐学、爱学的氛围。为了使评价更全面、更合理,该镇对学生的评价采用了学生自评记录、小组资料记录、教师评语记录、家长寄语、学生在家表现等内容,整合形成了学生终结性评语,保证了评价的合理性,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特色发展及全面发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几年来,黄山铺镇中心校凭着自己的教育智慧和实干精神,硬是在临沂市农村学校中竖起了一块响当当的牌子:全镇8处中小学全部顺利通过了市级规范化学校的达标验收,其中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1处,市级教学示范化学校2处,特色学校2处……镇中心校连续获得市县级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10余项荣誉称号。中心校校长张照升个人也因此荣获全国优秀辅导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临沂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全县学校管理工作现场会、学校教学工作现场、蓓蕾读书工程现场会、中小学规范办学行为现场会在这里一次次召开,为全县中小学树立了样板。2008年5月,全国人大教科文卫检查团来黄山铺镇调研农村教育工作时,对该镇素质教育的实施给予了高度评价。
“春前有雨花开早,润物无声花自红。”作为沂蒙革命老区乡镇教育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沂水县黄山铺镇推进素质教育、创建教育强镇的发展历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我们有理由相信:黄山铺镇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