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 >> 临沂市 >> 临沂市湖南崖小学
【摘要】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在认知的同时伴有情感的交织。情感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因素。激情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是使讲课具有感染力的重要因素。激情来源于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和对教学内容的自信。
【关键词】语文教师 激情 感染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教学决不能只停留在“工具性”层面,它除了“以知教人”“以理服人”外,还必须“以情感人”。许多成功的教学实践表明: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点燃学生心中情感的火花,才是语文学习深层的不竭源泉,也是学好语文的内在动因。要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必须要有火种,这火种便是教师似火的激情。语文教学呼唤激情。
一、激情的内涵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曾说过,激情是语文教师的必备素质。据《心灵学大词典》解释,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短促的心理情绪状态。”拜伦说:“激情是诗的粮食,诗的薪火。”没有激情就没有诗歌。同样,没有激情就没有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必须善于“以情激情”,以自己心中的炽热情感唤起学生语文学习的高度热情,达到师生情感的良性互动,把语文学习过程变成一种愉悦高效的情感内化过程。
富有激情的语文教师,必然充满了对学生真诚的爱。一个富有激情的语文教师,可以忘记生活的贫寒,忘记个人地位的卑微和命运的多舛;可以忘记名、忘记利。但是,当他一想起学生,一拿起课本,一走进教室,他就全身心投入,走进学生心灵,达到忘我的境界。很难想象,一个知识贫乏的语文教师,会有什么激情。在教学中他就不能深入浅出,不能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就只能照本宣科,就事论事,使原本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语文教学变成一潭死水,枯燥无味,令人生厌。只有知识渊博的语文老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与敬佩。语文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古今中外所有的学科都会在语文教学中涉及。
二、激情是使讲课具有感染力的重要因素
没有激情的讲课淡而无味,无法吸引和征服学生,也就不能使学生信任你、欢迎你、敬佩你。众所周知,热情、真情、激情是演讲的生命,是朗诵能打动人心的法宝。同样,激情也是语文教师讲课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教师站稳讲台、提升教学力的重要一环。
教师只有动真情,才能引导学生成才。老师讲课最忌平淡乏味,一定要投入巨大的热情,认真对待,决不可糊弄学生,敷衍塞责,而要把课讲得生气勃勃、引人入胜,不能像一杯白开水,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味道。有的老师上课,虽然声音响亮、字正腔圆,内容科学准确、条理明晰、板书规范,但学生却是“一双双冷漠的眼睛,一张张板着的面孔”,总觉得不感人,觉得教师缺少激情,因而也就不能被吸引和感染。须知,教师仅讲得清楚明白还远远不够,讲得动人,讲得绘声绘色,能深深地吸引、打动和影响学生,才是教师追求的目标。
如果教师只会“念教案”或“背教案”,没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那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声音的机械传送,它绝不可能使课堂气氛活跃,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闻一多的弟子、著名演讲学家伍大希曾经说过,没有感情是上不好语文课的,因为语文课不像数学课不带任何感情,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情感因素是极其丰富、复杂的。
三、激情来源于对工作的热爱和对教学内容的自信
教师讲课如果不激动不过瘾,学生就不被感染不满足。然而激情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有扎实的思想基础和形象内容的;它是教师抛弃了虚伪、浮夸、做作的感情之后而产生的真情的一种升华和凝练。
激情来自于教师对自己职业的热爱。教师的激情,源于对真理的热爱,源于对职业的自豪感和工作责任心,源于对工作的执著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爱憎态度。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天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三尺讲台是神圣的,是与真理同行的,是能出成就的,也是来之不易的。如果教师能体会到这些,就会体味到快慰与满足,就会爱岗敬业并倍加珍惜,就会全心全意、满腔热忱地倾注于教学工作。同时,还应热爱生活,否则,生活中懒懒散散的教师,授课时也会松松垮垮;生活中对外界冷漠的教师,授课时也会平平板板、毫无激情。
教师的激情还出自于对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的自信。如果教师平常注意主动学习教学理论,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培养实践能力,讲究教学艺术,并且对自己准备的教学内容信心百倍,授课时也就自然能做到激情迸发、绘声绘色、生动抓人。因此,教师在讲课前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调研学生现有的水平、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然后在此基础上编写出切合学生实际的教案,并且将教学内容烂熟于心,在教学过程中就能做到脱稿讲述,信心也必然倍增。相反,如果教师准备不充分,上课照本宣科,甚至对自己所要传授给学生的观点都没有把握,那必然闪烁其词、断断续续,也就不可能酣畅淋漓、激情洋溢。
四、激情培养的基本方法。
1.正视现实,调节情绪。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有不少学生显露出厌学情绪。这就要求教师正确认清形势,积极组织、开展教学,严明上课纪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要求教师豁达大度,宽厚待人,笑对人生。须知,再好的电视或节目看久了观众也会分心,一台晚会所有观众也不可能一直保持长久的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具备了这种审时度势、笑对人生的平常心态,教师自然能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不至于因学生开小差而大发雷霆、影响情绪。
2.平时或课前注意改变自己。
平时或课前,同事之间开些玩笑,亦可调节自己的情绪,消除孤独感,优化情绪。同时,运动可以解忧,调节情绪。适度的体育运动,如打打球、跑跑步等,可以使人精力充沛,增强应付现实生活中种种困难的能力,使人忘记不快,消除精神紧张、焦躁烦闷、忧郁沮丧等不良情绪。避免夫妻争吵、单位矛盾,也可以使紧张的情绪得以缓解与松弛。此外,教师平时还要多读有益的书,不断地充实自己,避免生活空虚。
3.养成站着讲课、大声讲课的习惯。
教师应站着讲课,这是一个起码的要求。因为坐着讲课,教师巍然不动,四平八稳,激情自然出不来。另外,站姿有利于交流,有利于反馈。大声讲课容易调动教师的情绪,学生也容易感受到教师魅力四射的激情,一节课也就能在师生双方兴奋、收获、欢乐中结束。
4.掌握讲课艺术,放得开,不拘谨。
灵活调控教学语言的节奏。假如一位老师的讲课,其音速像机器的运转一样,总是一个速度,总是一个节奏,那不仅不利于表情达意,而且还会令听者感到枯燥呆板、索然无味。当讲到热烈、兴奋、激动、愤怒、紧急、呼唤的内容时,速度就需急骤,滔滔汩汩;在讲述情感平静的内容时,速度就需舒缓。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需要声音上的夸张,有时则需要动作上的夸张。有情的地方抓住不放,苍白的地方一带而过;有时几个字、几句话一块儿讲,有时一个字就要拖上好几个拍节;有时抑制住感情如同生活中的耳语,有时又需大声疾呼声撕力竭也在所不惜。有时,在教学中,特别是在汉语言文学课上,需穿插一点口技,比如鸟兽声、马跑声、风声、雨声、摔倒声、枪炮声等。
总之,激情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是当好教师的先决条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要压抑自己的天性,而要让情感流泻,该笑则笑,该惊则惊……从而拨动学生思想感情的琴弦,课堂就不至于死水一潭。学生激动了,课堂才会生动活泼,老师才会被学生悦纳、欣赏。宁愿教学中有一次失误,也要把课讲得自然,不要为了不出错而把课讲得索然无味。因为教师的情绪与学生是互相流通的,教师情绪高涨,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而一旦学生感到兴奋,受到鼓舞,进入境界,听得入神,教师也会忘情,因为学生听课的状况也会影响教师情绪,双方是互动、交融的。一个有远大理想的教师,应重视“激情”的培养与绽放,决不可漫不经心,等闲视之。
归根结底,语文是要呵护学生心底最柔软的东西。没有激情,追寻诗意的课堂就成了一句空话。教好语文,教师首先要有情感。情感来自于对文本的解读,对生活的感悟,对学生的热爱。教师是教书育人的,我们虽然不是演员,但必须能做到以情激情。
【参考书目】
[1]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出版社,1989年
[2]拜伦,《英格兰诗人与苏格兰评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
[3]夏丐尊,《夏丏尊文集?文心之辑》,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
[4]狄德罗,《美之根源及其性质的哲学研究》,外文出版社,1989年 [5]宋广文,《心理学概论》,石油大学出版社,1999年
[6]列宁,《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60年
[7]《课堂组织调控技巧全书》,国际出版公司,1960年
[8]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
[9]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10]语文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2期
[1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5年,第7期
[12]于漪,《眼睛?语言?心》,《站在大写的人字边上》,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13]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51年
[14]许建国,《学生是我永恒的情思》,语文教学通讯,1997年,7-8期
[15]柯杜霍夫,《普通语言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