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构成和分类
1 词
从构成来分,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大类;从词性来分,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1.1 词的构成分类
1.1.1 单纯词
由一个语意单位组成的词,叫单纯词。按音节划分有三类: 1.1.1.1 单音节词
一个单字就具有完整的含义。如天、地、人、神、鬼、山、水、风、云、诗、书、钟、高、矮、胖、瘦、唱、念、做、打等。
古人用词简约,现代文中许多双音节名称在古代都往往用一字就可表示,如皇帝——帝,老师——师,芋头——芋等;对于人名更是习惯于简化为一字,如诸葛亮——亮,孔子——子。所有这些单音节的名称,都属于单音节词。
1.1.1.2 双音节词
由两个字组成,且组成该词的两个音节必须合起来才有完整的含义,而分开与该词的整体含义无关。包括三个类别:
a 双声联绵词
特点是声母相同而韵母不同。如仿佛、瓜葛、忐忑、淘汰、尴尬、荆棘、蜘蛛、蹊跷、玲珑、犹豫、琵琶、乒乓、澎湃、含糊、慷慨、叮当、唏嘘、恍惚、倜傥、饕餮等。 b 叠韵联绵词
特点是韵母相同而声母不同。如徘徊、缥缈、邋遢、啰唆、怂恿、螳螂、从容、葱茏、葫芦、糊涂、匍匐、灿烂、蜿蜒、苍茫、蜻蜓、轰隆、耷拉、倥侗等。 c 非双声叠韵联绵词
特点是声母和韵母都不相同。如蛤蚧、蛤蜊、牡丹、磅礴、蜈蚣、蚯蚓、惺忪、铃铛、奚落、珊瑚、疙瘩、茉莉、蚂螂、窟窿、蹦达、狡猾、蝴蝶、狡狯、蓊郁、褡裢、笊篱、伉俪等。 d 外来词
由汉语以外的其他语种音译过来的词语。如的士、巴士、尼龙、干部、涤纶、夹克、吉普、芭蕾、坦克等。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外来词在近代以前的古体文中非常少见,我们若强用于古体诗、词、联,会破坏古色古香的情调。 e 专用名词
主要是地名、人和事物的名称。如汶川、四川、纽约、苏轼、杜甫、萝卜、菠菜、番茄、红薯、子美、孟德、孔明、东坡、凉州、甘州、姑苏等。
1.1.1.3 多音节词
组成该词的每个字必须合起来才有完整的含义,分开来与该词整体含义无关。主要是一些拟声词、专用名词和音译外来词。如喜马拉雅、珠穆朗玛、危地马拉、法兰克福、奥林匹克、白兰地、凡士林、噼里啪啦、淅淅沥沥、铁木真、成吉思汗、金兀术、花木兰、孙仲谋等。
1.1.2 合成词
由两个或多个语意单位组成的词,叫合成词。如吃饭、穿衣、夕阳、写信等,用古文来表达便是:进食、更衣、残阳、修书等。这些词汇的每一个字拆开来看,都是一个具有独立含义的单纯词,且每个字的含义都与词汇的整体含义具有密切相关的联系。如残阳,无论残和阳,都各具其意,离了任何一个字,整体意思就会改变。
1.2 词的词性分类
1.2.1 实词
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包括名、动、形、数、量、代词等六类。
1.2.2 虚词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包括副、介、连、助、叹、象声词等六类。
2 词组
词组,可以是一个合成词,也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纯词与合成词结合而成的语言单位。按照内在结构的逻辑关系,词组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2.1 并列结构词组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组成,其****层结构为并列关系。如调查研究、五讲四美、察言观色、万紫千红、救死扶伤、惊天动地等。
2.2 偏正结构词组
由形容词、副词、数量词或名词加中心词组成,其****层结构为“修饰与被修饰”或“限定与被限定”的关系。如我的老师、一个顾客、世外桃源、小心观察、非常壮观、相当迅速等。
2.3 动宾结构词组
由动词和名词为主组成,其****层结构为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如弘扬国粹、写作诗词、唱歌、弹琴等。
2.4 主谓结构词组
主要由名词加动词或形容词组成,其****层结构为陈述关系。如心情舒畅、人声鼎沸、春光明媚、大地回春、学生报到、公司盈利、好人一生平安等。
2.5 动补结构词组
由动词或形容词加上补语组成,其****层结构为补充关系。如提高、加强、增大、看明白、想得太多、红得发紫、害怕得要命、帅呆了、漂亮极了等。
2.6 介宾结构词组
由介词引领的词组。如从山中、向前、因地震、在教室、当太阳升起的时候等。
2.7 复指结构词组
由两个所指意思相同的词构成的词组。如中国母亲、伟大领袖毛泽东、诗仙李白、行者武松、君子剑岳不群、天王刘德华等。这种词组在古汉语里几乎没有。
2.8 连动结构词组
由动词或动词词组连用而成的词组。如踢球去、上课去、画蛇添足、凿壁偷光、扬鞭催马、守株待兔、投笔从戎、刻舟求剑、画饼充饥、望梅止渴、买菜回来、打靶归来等。 在连动结构词组中,虽然有两个动词,但并不是真的连续发生了两个动作,往往只有一个动作是实的,另一个动作是虚的。如凿壁偷光,只有凿壁是实际发生了的动作,而偷光则是附带的结果。
2.9 兼语结构词组
由一个动宾词组和一个主谓词组套合构成的词组,特点是前者的宾语同时为后者的主语。如叫你不要讲话、让他把话说完、引狼入室、请君入瓮、疑人偷斧、引人入胜、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放虎归山等。
2.10 “所”字结构词组
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如所讲的、所见的、所想的、所不愿听到的等。
3 语句
语句是由词和词组构成的语言单位,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能完成一次简单的交流任务。从结构上来分,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3.1 单句
一个单句,通常由六个成分构成: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其中以“主谓宾”为主干成分,“定状补”为枝叶成分。关于句子成分的划分,这里有一首顺口溜,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六者关系难分辨,心中有数析正误。
顺口溜可演示成这样:(定)主[状]谓<补>(定)宾。 下面详细解读这六个成分。
3.1.1 主语
主语是被陈述的主体,是谓语的发出者。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主语是白日,黄河。又如能受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主语是能受苦,肯吃亏。
3.1.2 谓语
谓语是对主语的陈述,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如2014年3月1日的昆明火车站暴恐案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谓语是牵动。
3.1.3 宾语
宾语是谓语的承受者。如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客机失联得到了多个国家的救援。宾语是救援。
3.1.4 定语
定语是名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和限定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数量及所属等。如(那一车车)(来自四面八方的)(救援)物资,承载着(全国人民对灾区人民的)(无限)深情。物资是主语,限定物资的括号里的都是它的定语。又如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白、绿、红、清,都是定语。
3.1.5 状语
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如那一车车救援物资,承载着全国人民的无限深情,从四面八方涌向灾区。物资涌向灾区,怎样涌向灾区?状语是“承载着全国人民的无限深情,从四面八方”,表示动作的状态和处所。
3.1.6 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等。如且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喜是谓语,喜得怎么样?欲狂,是补充说明喜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