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批改网
9 月 2 日收录 12 件大事:
加利就任第六届联合国秘书长 -----
1992年1月2日,原埃及副总理兼移民部长布特罗斯·加利,接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成为联合国第六任秘书长,这是自联合国成立以来,****次由非洲人和阿拉伯人担任这一职务。 1922年,加利出生在一个科普特人家庭,他的祖父在本世纪初曾任埃及首相,父辈中也出过外交大臣、农业大臣等****官员。1949年,加利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他精通法语和英语,做了近30年的国际法教授。
加利经常以部长身份出访非洲及拉美的第三世界国家,为埃及和这些国家的关系架桥铺路,在非洲有“埃及飞行大使”之称。加利的政治生涯是50岁以后才开始的。1977年,埃及总统萨达特将加利选入内阁,后又指定他为代理外长和外交国务部长。1978年,萨达特总统作为****个阿拉伯领导人对以色列进行访问,在这次震惊世界的访问中,加利作为主要随行人员到过耶路撒冷,并在后来埃以谈判签署戴维营和平协议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加利还参加了1979年至1982年的埃、以、美有关巴勒斯坦人自治的会谈。穆巴拉克执政后,继续任命加利为外交国务部长。1990年3月,为加速阿以和解过程,加利被提升为掌管外交事务的副总理。
以往5位联合国秘书长,分别出自欧、亚和南美三大洲,这次加利作为非洲人而入选可说是首开纪录,用加利的话讲,“这对于非洲是个伟大的日子”。在联合国6种工作语言中,加利能流利地使用英、法、阿拉伯3种语言,这在历任秘书长中也是头一个。
胡志明逝世 -----
胡志明原名阮必成,参加革命后又曾改名为阮爱国,1890年5月19日出生于越南中部义安省南坛县黄稠村外祖父家,在金莲村父亲家长大。父亲阮生辉考中副榜,靠教书为生,担任过官职,后迁到南部当大夫,是个爱国的汉学家。胡志明自幼就有赶走法国殖民者,解放同胞之志。十五岁在顺化国立学校读书时,已经参加了秘密的反法活动,为一些爱国志士做联络工作。但他不赞成那些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家依赖外国乞求独立的主张。1911年初,他辍学到潘切,在育青私立学校当教员,不久到了西贡。他期望能到西方国家观察学习,以寻求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
1911年底,胡志明取名阿三,到法国联合运输公司的商轮“拉都舍-特莱维勒都督”号上当厨师助手,从此离开祖国,到过欧洲、非洲、美洲的许多国家。他靠做伙食管理员、帮工杂役、烧锅炉、旅馆待役、园丁、洗印照片等维持生活。他学习外语,广泛接触民众,访查各国民情,观察世界,了解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和对殖民地人民的残酷掠夺。
1919年初,凡尔赛和平会议召开时,胡志明取名阮爱国,代表在法国的越南爱国者,向各国代表团递交了一份备忘录,提出了著名的各民族权利的八项要求。要求法国政府承认越南民族的自由、民主、平等和自决权。但是,巴黎和会并不理睬殖民地人民的独立要求,胡志明认识到要赢得真正的独立和自由,被压迫民族首先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越南人必须自我解放。他用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一点钱把八项要求印成传单,广泛分发,并邮口越南。从此,阮爱国的名字在越南就成为爱国的旗帜了。
1924年12月中旬,胡志明化名李瑞从苏联来到中国广州。他在广州同越南著名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家潘佩珠多次讨论越南革命问题,建议修改越南国民党党章,使之更革命化。潘佩珠认为他的意见符合新形势,很快接受了他的意见。胡志明在广州举办越南青年训练班,是主要讲课人。中国共产党的刘少奇、彭湃、陈延年等同志也为他们讲过课。他创立了越南青年同志会,其领导核心是共产团,出版《青年周刊》作为机关报。他还参加成立东亚被压迫民族联合会,包括越南分会。他在广州各个训练班的讲稿,集成《革命之路》一书由东亚被压迫民族联合会宣传部出版。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胡志明化名胡光到中国南方桂林等地区,同越党中央取得联系,准备条件回国活动,法国于1940年6月沦亡后,日本于9月占领印度支那北部,越南局势发生急剧变化,1940年12月底,他回到越中边境,举办干部训练班,以《解放之路》作为教材。1941年2月8日,回到高平省北坡,取名秋翁,召集党中央会议,培养干部和直接指导在高平省成立救国会的试点工作。
1942年8月13日,他化名胡志明,到中国去同越南抗日革命力量联系,刚到广西省靖西县就被蒋介石地方政府逮捕,从此他在广西各地十三个县的十八个监狱里被监禁了十三个月,他受尽摧残和折磨,不得温饱,牙齿脱落,头发灰白,面容憔悴,他写了一百多首诗,以后以《狱中日记》发表,1943年9月10日从柳州监狱获释,随即同当地的越南各民族主义救国组织取得联系。同时,他恢复了与党的联系,准备回国继续领导革命
1945年5月德国败降以后,日本法西斯侵略势力奄奄一息,越盟已控制全国大部分地区。胡志明及时指出,总起义条件已经成熟。根据胡志明建议,8月13-15日党的全国会议在宣光省新潮举行,决定立即发动全国总起义。8月16 日,胡志明主持召开了国民大会。出席会议的有越南各政治党派、人民团体,民族、宗教的代表和归国越侨代表。大会同意共产党和越盟总部关于总起义的主张,决心在盟军进入印度支那以前夺取独立。大会选出以胡志明为主席的越南民族解放委员会,作为临时政府。胡志明发表《总起义号召书》,号召全国同胞立即行动起来,“以我们的力量解放我们自己。”
越南人民在胡志明领导下胜利地发动了八月革命,解放了越南全国。8月26日,他带病来到河内。9月2日,在河内巴亭广场五十万人的群众集会上,胡志明代表临时政府宣读《独立宣言》,庄严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的诞生。经过全国普选,1946年3月举行的越南****届国会一致推选胡志明为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兼政府总理。1951年2月举行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越南劳动党,胡志明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
1945-1954年,胡志明作为越南党政领袖,领导越南人民为保卫革命政权而斗争,取得了抗法战争的伟大胜利。1954-1965年,领导越南北方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实现统一祖国的斗争。六十年代,领导人民进行抗美救国战争。但是,长期动荡艰苦的革命生涯严重损害了胡志明的健康。1969年9月3日,胡志明因严重的心脏病不幸逝世,享年七十九岁。
哈瓦那宣言发表 -----
哈瓦那宣言,是古巴人民的反帝宣言。1960年9月2日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举行的全国人民大会上通过。主要内容是:谴责美国对拉美的干涉;宣布拉美各国拥有争取民族解放、民主自由和基本人权等权利;宣布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1962年2月4日,在哈瓦那举行第二次全国人民大会,又通过了《第二个哈瓦那宣言》。主要论述了拉丁美洲的政治形势和谴责美国对拉美人民的奴役、掠夺和武装侵略。
意大利向盟国投降-----
1943年9月3日,意方代表在西西里岛希腊库扎附近的盟军司令部签署停战协议
连年的战争使意大利经济濒于崩溃,国家预算赤字高达870亿里拉,收入只及支出的36%。全国各地食品匾乏,黑市猖獗,民不聊生。军队也处于“崩溃状态”,兵员严重缺乏,士气低落。斯大林格勒惨败后,希特勒以东线局势紧张为由,拒绝给墨索里尼提供新的援助,并强迫墨索里尼继续征兵充当炮灰。
在此情况下,意统治集团决定抛弃墨索里尼以摆脱危机。 1943年7月24日夜,法西斯****委员会通过决议,恢复君主立宪,把军队指挥权交还国王。翌日夜晚,国王埃曼努尔三世召见墨索里尼,令他辞职,同时任命巴多格里奥陆军元帅为总理,组成了一个无党派政府,并向全世界宣布了这个消息。两天之后,墨索里尼被押到蓬察岛,后又被送往马达累纳岛。7月28日,巴多格里奥宣布解散法西斯党,结束了持续21年的法西斯统治。为避免希特勒报复,巴表面宣布继续同德国一起作战,暗中却派特使与盟国密谈,表示愿意反戈一击。8月中旬,英国首相丘吉尔和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会谈,商定意的停战条件,授权盟军司令艾森豪威尔受降。9月3日,意、美双方代表在西西里岛锡腊库扎附近的橄榄林中签订了停战协定,规定意军立即停止军事行动,海、空军撤往盟军指定地点,并立即撤回在国外各战场作战的军队,盟军有权使用意的各个机场和军事基地。
墨索里尼垮台后,希特勒担心意投降盟国和盟军在意南部登陆,于是,以减轻意北部防务负担为借口,派遣隆美尔元帅率8个师的德军越过边境占据阿尔卑斯山各山口,并在意北部建立比萨一里米尼防线,以支援驻守在该防线以南意本土上的另8个师德军。
签订停战协议当天凌晨,英军第八军团强渡墨西拿海峡,在亚平宁半岛登陆,向意南部快速推进。9月8日,艾森豪威尔和巴多格里奥分别广播了停战宣言。9日凌晨,盟军在萨勒诺登陆,向意西海岸进军,一举占领那不勒斯。德军在听到上述广播后,立即解除意军武装,逮捕大批意军官,并于9月10日占领罗马,后又接管了南至那不勒斯的意本土。在德军占领罗马前夕,意王室、巴多格里奥及其政府成员仓皇出逃,然后乘坐潜艇,于9月10日到达布林的西。9月13日,纳粹党卫军营救墨索里尼成功,让他粉墨登场,9月底在意北部成立了法西斯傀儡政权,与巴多格里奥政府相对抗。 10月13日,巴政府在意人民的强烈要求下,正式退出法西斯同盟,向德国宣战。同时,英、美、苏3国政府也发表宣言,承认意大利为共同作战一方。
墨索里尼垮台和巴多格里奥政府无条件投降并对德宣战,标志着柏林一罗马轴心的解体,是反法西斯联盟的一大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同德日结为轴心反对盟国。1943年多月,英美联军在北非战场打败德、意军队。7月 10日,英美联军乘胜在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岛登陆。此时,意大利国内陷入危机。法西斯党在全国失去了信任,而法西斯党内的一些头目,如齐亚诺、博伊塔等也开始反对墨索里尼,他们在7月24日会见墨索里尼,要他交出独裁权力。25日,墨索里尼辞职,同日被逮捕。国王任命总参谋长巴多里奥上台组织政府。他同盟军取得联系并秘密谈判。9月3日,艾森豪威尔和巴多里奥在西西里签署停战协定,宣布意大利退出战争。随后盟军在意大利南部登陆。德国迅速出兵占领意大利北部。巴多里奥及国王把政府迁到南部并代表意大利于10月13日对德宣战。1945年5月德军投降,意大利全境解放。
美国和意大利签定 “君子协定” -----
1937年1月2日,英国和意大利签订了一个所谓“君子协定”,这是英国对法西斯强盗实行“绥靖”政策的产物。
20世纪30年代初,在东方和西方先后形成两个战争策源地,新的世界大战危险已明显地摆在各国人民的面前。英法美帝国主义集团为了保住已有的霸权地位和鼓励德日意法西斯进攻苏联、1935年10月,意大利法西斯入侵埃塞俄比亚。当时,英国的****力量4倍于意大利、空军力量也大大超过意大利,英国只要在地中海上切断意大利的补给线,封锁苏伊士运河,就可置侵埃意军于死地。但是,英国政府以张伯伦为首的大臣们都说,英国不打算为埃塞俄比亚独立而在一场海战中让一条英国船只沉没。英法美以牺牲埃塞俄比亚讨好德意法西斯。1936年8月,德意共同武装干涉西班牙,英意在地中海竞争激烈,实力互看消长。但是,英国仍不放弃“绥靖”政策,意大利为了暂时喘口气,同意缔结“君子协定”。双方保证维持地中海现状,相互尊重在地中海的利益。1938年英国正式承认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英意之间的一系列活动,受到美国政府的赞扬。英国首相张伯伦甚至得意忘形地宣称英意之间“不信任和怀疑的阴云已扫清了”,它“标志着一个新纪元的开始。”
意大利和英国达成协议,只不过是为了暂时稳住英国,集中力量对付法国。1940年法国沦亡后,德意法西斯便把屠刀加到不列颠岛的头上。8月,德意法西斯出动两千架飞机不分昼夜轰炸英国首都伦敦及其他的军事基地、工业中心,使英国大伤元气,几乎沦亡。张伯伦以损人的目的开始,以害己的结果告终。
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逝世-----
1937年9月2日,皮埃尔·德·顾拜旦逝世。这位个子矮小、蓄着八字胡的贵族后裔,将他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奥林匹克事业,是当之无愧的“奥林匹克之父”。
顾拜旦1863年出生在巴黎的一个贵族家庭。顾拜旦青年时代正是普法战争之后,法国战败了,全国笼罩在灰暗忧郁的气氛中,各界都在探讨振兴国家之途。当时英国的体育教育比较先进,顾拜旦多次到英国考察。他认为:要使法国摆脱色当的阴影,应该走“体育兴国”之路,“让怯懦的、封闭的年轻人进行体育锻炼,学会冒险、懂得超越”。但是,顾拜旦的主张在保守的教育界无法实施,就在他遇到重重阻力的时候,从北欧国家和英国吹来了一股复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之风,在这些国家,一批以大学教授为主体的知识分子,模仿古代奥运会的形式,组织了一些将体育和文化结合起来的、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运动会或体育联欢节。1875—1881年,德国考古工作者成功地挖掘了奥林匹亚遗址,这项考古成就轰动欧美,为复兴奥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顾拜旦决定改变方向,从复兴奥运入手,达到振兴国家的目的。他在法国找到了几位志同道合者。其中有一位叫乔治·德·圣克莱,他是法国田径协会创建人(法国奥委会前身)。1892年,在纪念田协成立5周年的大会上,顾拜旦首次发出复兴奥运的号召,但无人响应。初次尝试失败了,顾拜旦开始新一轮不屈不挠的奋斗。他走遍法国,走访了欧美许多国家,每到一处,他总是用炽热的感情,美好的语言谈论复兴奥运,他“像一把火,消融着疑虑,点燃起热情”。
1894年6月16日,首次“国际体育教育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大学召开。顾拜旦起草了开幕词,由他的同仁古塞尔伯爵宣读,致词说:“体育不是一种奢侈品,而是一种必需品。在友好的竞技中使各民族更加接近,这就是奥林匹克竞赛。我们将在何时、何地举办我们时代的奥运会呢?”古塞尔的发言一结束,大厅里就奏响《阿波罗颂》,曲子是两年前在希腊德尔斐阿波罗废墟上发现的,神殿的墙上刻有《阿波罗颂》的音符,法国的两位作曲家根据这些音符复原了曲子。
开幕词是个试探气球,值得庆幸的是,它没有遭到反对。6月23日是大会闭幕日,顾拜旦为之顽强奋斗多年、几经挫折的理想终于实现了——来自欧美13个国家的79名代表一致通过了决议,复兴古代奥运会,每隔4年举办一次奥运会。大会还选出了由15人组成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希腊人德米特留斯·维凯拉斯任主席,顾拜旦担任秘书长。大会结束时,顾拜旦作了题目为《世界青年人的典礼》的演讲,他充满激情地说:“让我们输出我们的跑步的、击剑的运动员吧,我相信这就是未来世界的自由贸易”,“和平事业将因此增加一个新的、更强有力支柱”。
1894年6月23日,这一天作为国际奥委会的诞生日和奥运复兴日载入史册。顾拜旦后来在回忆录中写下了这一天的感受:“奥林匹亚的理想,已经穿过岁月的迷雾,重新向我们走来,用它那令人欣喜的希望之光,在20世纪来临之际照亮着我们”。
巴黎大会后,顾拜旦为筹备首届现代奥运会而奔走。雅典获得主办权后,因财政困难无法开展筹备工作。顾拜旦赶赴雅典,说服国王乔治一世采取紧急财政措施支持奥运,同时在全国开展捐款活动。希腊终于克服重重困难,于1896年4月6日在雅典大理石体育场举办了首届现代奥运会。
首届奥运会后,顾拜旦接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初期的奥运会还没有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运动盛会,参赛选手少,成绩平平,新闻界反应冷淡。这促使顾拜旦对奥林匹克运动进行深入的思考,他的“奥运思想”在这一阶段渐趋成熟。顾拜旦起草了国际奥委会章程,以历史学家的深邃眼光和文学家的优美笔调,阐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哲学基础、教育和美学意义,他从一开始就规定了国际奥委会的独立自主性和中立性。他奠定的理论基础,使得奥林匹克运动经受住了百年风雨的考验,发展成为一个持久的青年运动与和平运动。
顾拜旦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五环旗是他设计的,运动员誓言是他起草的;他赋予奥运火炬崭新的时代意义,他主张奥林匹克运动是一个“自由超越的领域”……法国一位神学院院长为本校体育协会写下了“更快、更高、更强”的题辞,顾拜旦极其欣赏这句话,经他传播,这句题辞深入人心,成为奥运格言,而它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体育范围。顾拜旦用诗一样的语言,写下了体育史上的名篇《体育颂》。后来,顾拜旦将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哲学思考,写进《奥林匹克回忆录》这一巨著中。
****次世界大战使奥林匹克运动陷于停顿,国际奥委会从巴黎迁往洛桑。战后,顾拜旦卖掉巴黎的旧宅,定居洛桑。这时,顾拜旦在经济上陷入困境。他继承的财产有55万金法郎(当时一个金法郎值322毫黄金),这笔钱财,一半无偿地用于奥林匹克事业,另一半在战争中被交易所吞噬。顾拜旦靠着友人的资助才在洛桑定居下来。1925年6月4日,在国际奥委会布拉格大会上,62岁的顾拜旦正式宣布辞职。奥委会授予他终身名誉主席的称号,同时规定,不再把这个称号授给顾拜旦之后的任何人。史学家们认为,顾拜旦引退的意义,是一个“怎么评价都不为过的高尚举动”。一战后,奥林匹克走向成熟,几十年的奋斗有了回报,顾拜旦的声誉如日中天,而他却在事业成功之时退出奥运舞台,从绚丽归于平淡,专心著书立说。
在日内瓦美丽的湖光山色之间,顾拜旦度过了生命的最后三年,1937年9月2日,他在湖边散步时,因心脏病突发跌倒在地,匆匆离开人世,顾拜旦去世后,遗体安葬在洛桑市郊的公墓里,根据他的遗愿,他的心脏于1938年移葬到奥林匹亚。在奥林匹亚国际奥委会所属的“奥林匹克学院”里,青青的草坪上,有一块洁白的大理石顾拜旦纪念碑,碑的下半部分是空心的,顾拜旦的那颗永远追求的心,充满博爱的心,而今在那里安详休眠。
意大利墨西拿发生地震20万人丧生 -----
1月2日,上星期一意大利南部发生地震,人们的恐惧不是没有理由的。这次地震使20多万人丧生。饥饿和肺炎会夺去更多人的生命。失去了家庭的男人和妇女纷纷自杀。不法之徒从死尸身上抢劫珠宝首饰。同人们遭受的灾难相比,1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是微不足道的。 在拉萨莱托,教皇为难民提供避难场所,墨西拿大主教被埋在他倒塌的宫殿下整整5天, 现在他正在恢复体力。死里逃生的国王和王后目前正在护理伤员。国王刚刚从一堵墙边走过,这堵墙就倒塌了。在发生余震时,王后险些被仓惶出逃的人踩在脚下。 法国、希腊、阿根廷等国政府捐赠了大量救灾款。美国国会投票赞成80万美元的援助。 4艘满载食品和药物的美国军舰正通过苏伊士运河开往那不勒斯。
邓小平谈中苏、中美关系 -----
1986年9月2日,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六十分钟”节目记者华莱士电视采访时,谈了中苏关系、中美关系、中国统一和国内情况。
关于中苏关系,邓小平说,戈尔巴乔夫在海参崴的讲话有点新东西,但步子迈得并不大。苏联内部对中国政策究竟怎么样,我们还要观察。中苏实际上处于热点和对峙,不过,方式是通过越南军队同中国对峙。如果苏联能够帮助越南从柬埔寨撤军,我愿意跟戈尔巴乔夫见面。我相信这样的见面对改善中苏关系、实现中苏国家关系正常化很有意义。
关于中美关系,邓小平说,中美关系也有个障碍,就是台湾问题。希望里根总统执政期间能够使中美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中就包括美国在中国统一问题上能有所作为。
关于中国统一问题,邓小平说,凡是炎黄子孙都希望中国统一,我们采取“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统一问题,对台湾人民没有损失。
关于国内情况,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原则,****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中国现在的政策不致于导致两极分化,中国现在的政策是不会改变的,人民认为现行政策是正确的,谁要改变现行政策,谁就要被打倒。
中央电视台正式开播 -----
中央电视台建立之初称北京电视台,1958年5月1日开始试播。当时的演播室是由一个50多平方米的排练厅临时改装的。试播当天播出的黑白电视节目有先进生产者的讲话、新闻纪录片、科教影片、诗朗诵和舞蹈等。
中央电视台试播4个月后,于9月2日正式播出,每周播出4次,每次2—3小时。这时中央电视台的发射半径只有25公里,全北京市只有30多台电视接收机。但是,北京地区上空的电视节目讯号表明:中国自力更生在首都创建了全国****座电视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起步。以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也相继建立了电视台。
电视作为一项崭新的事业,从一开始就受到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怀。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人都曾到中央电视台来视察。在我国遇到严重经济困难、全国电视台由原来的23座缩减为5座的情况下,国家还决定给中央电视台兴建9800平方米的洗印楼,并调拨部分电视设备。艰苦创业中的中央电视台更加奋发图强,从1960年1月起,中央电视台试行固定节目时间表,既有面向一般观众的节目,又有为特定对象设置的节目;既有新闻性节目,又有教育性和文艺性节目,定期或交错播出的专栏达几十个。1960年3月,中央电视台还与北京市教育局联合开办了中国****所电视大学——北京电视大学。197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试播彩色电视节目,完成了从黑白到彩色的飞跃。到目前为止,除港、澳、台地区外,全国共有省辖市以上电视台374座,县级广播电视台1273座,有线电视台234座,电视发射和转播台39991座,卫星地面站177432座,微波站2279个,微波线路76719公里。正是这些物质基础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现代化的中国电视事业基本格局。现在,全国拥有3亿台电视机,电视观众达10亿人以上,有线电视用户有8000多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已提升到89.01%。随着全国各地“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迅速进展,从根本上解决偏僻边远地区农村群众看电视难的问题已为期不远。对外电视传播也获得较大进展,中央电视台的国际频道节目信号,已通过卫星传送覆盖全球,并正在各大洲逐步落地。
目前,中央电视台办有9套节目,省级台办有2至3套节目,市级台办有1至2套节目,县级台办有1套节目,全国电视播出节目已达1007套,平均每周播出时间为61656小时。电视节目逐步实现栏目化,大大丰富了节目内容。新闻报道实行滚动播出,增加信息量,增加播出次数,提高新闻时效,提高开放程度;开辟评论节目,加强深度报道。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现在播报》等为代表的一批新闻类深度报道栏目,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各台在节目改革中有计划地推陈出新,创办了一批新的新闻、专题、文艺等各类****节目栏目,同时对原有节目栏目进行改版或调整,不断充实、更新节目内容,提高节目质量。电视剧创作获得重大突破,从过去年产几十部(集)发展到现在年产8000多部(集)。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等相继以电视连续剧形式搬上屏幕。电视屏幕已日益丰富多彩、异彩纷呈。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影响的增大,中央电视台作为我国的国家电视台,其国际交流工作也日益发展起来。中央电视台和80多个国家的百余个电视机构有业务交往关系,近年来,中央电视台与国外的节目交流数量更是大幅度增长。现在中央电视台已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
太平天国“天京事变-----
1856年9月2日,北王韦昌辉奉天王诏,杀东王杨秀清。洪秀全是拜上帝会的创立人,也是太平天国的****领导者。而杨秀清不仅从金田起义后,一直掌握着太平天国的军、政大权,而且利用代天父传言的特殊地位,分享了洪秀全在宗教上的****发言权。定都天京之后,一方面由于洪秀全日益讲求帝仪制和沉溺于宗教迷信,潜居深宫,疏于朝政,使东王杨秀清原权力超过自己;另一方面,杨秀清居功自傲,大权独揽,挟制洪秀全,欺压同僚,树立自己的权势。洪秀全事实上已成为傀儡。因此,太平天国无论在宗教上,还是政治上、军事上,一个名义上的领袖之餐,还有一个事实上的领袖。这种矛盾,在创业初期,被全国对敌以求生存的共同愿望所掩盖着。1856年上半年,太平军西征取得辉煌胜利:接连攻破江北、江南大营,天京外围的威胁已被解除。杨秀清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权力欲恶性膨胀,急于废洪自立。8月22日,杨秀清以代天父传言的方式,召洪秀全到东王府,逼洪秀全封自己为“万岁”,使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激化。洪秀全随即密诏在江西的韦昌辉、在湖北的石达开和镇江的秦日纲等速回。9月1日,韦昌辉带精兵3000赶回天京,在先已回京的秦日纲配合下,包围东王府。秦带随从杀死杨秀清及其家属部众。4日,韦昌辉诱杀在天京的东王部下各级文武及其家属5000人。东王部属余众奋起反抗,双方展开血战,历时两个月。双方被杀者二三万人,太平天国金田起义以来的许多中上层干部死于这场自相惨杀的内乱之中。9月中旬石达开自武昌赶回天京,对韦昌辉的滥杀无辜表示不满。韦昌辉又起杀心,要杀害石达开。达开连夜逃出天京。韦昌辉将其留京家室全部杀死,并派秦日纲率兵追杀达开。达开至安庆,召集部众4万,起兵讨韦,并上书洪秀全,要韦昌辉首级,否则班师回京以清君侧。韦昌辉则围攻天王。洪秀全和朝内大将士认清了韦昌辉的真面目,诛韦昌辉。秦日纲领兵在外,洪秀全派兵押回处斩。长达两个多月的天京变乱(又称杨韦事变)才告平息。11月,天京军民石达开回朝佐政。天王赐他爵号(达开廉让未受)。石达开尽力扭转危局,但遭天王猜嫉。次年,达开被迫率部出走,离开了天京。天京事变这场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使太平天国由盛到衰。
日俄战争中旅顺口俄军向日军投降 -----
1月2日。经过日军半年之久的围困进攻, 阿那托利-斯托赛尔将军终于交出了旅顺港。 今天下午4时30分,乃木希典将军在东京接受了斯托赛尔的投降书。日本天皇作出保证,所有的投降部队将受到人道的待遇。然而,根据日本惯例,斯托赛尔则将被判处死刑;除非沙皇尼古拉肯出面为他求情。 斯托赛尔和他的部队曾做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努力。城内剩下的4.5万名俄国士兵,7700人战死,1.5万人受伤。斯托赛尔在彻底投降之前, 交出了1万名处于饥饿状态的士兵。日方在11月27日至12月5日之间,共死亡1.1万名士兵。有些人并非死于炮火之中,而是坠落在俄国人设置在城市周围的层层铁丝网上。幸存者们踏着埋在冰雪里的伙伴们的尸体,艰难地而又是坚定地向前推进。 在东京,人们燃放鞭炮,开怀畅饮,庆祝胜利。俄国公众还没有得到旅顺口失守的消息。沙皇期望俄军能取得胜利,以利于他对国内骚乱的镇压。而现在看来他恐怕无力继续与他的人民作对了。随着旅顺港的失陷,保住满洲中部的希望也化为泡影。英国****界谈论俄国可能会将太平洋舰队调回国内。同时他们又传说罗斯福总统将接受请求出面进行调停。
罗盛教抢救朝鲜儿童异国献身 -----
罗盛教,湖南新化人,出身于贫农家庭。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来到朝鲜前线。
1952年1月2日,他正在河边寻找废手榴弹,忽然看到一个朝鲜少年掉到河里的冰水中去了。他立刻跳下水去抢救。孩子得救了,罗盛教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年仅21岁。朝鲜人民怀着沉痛和崇敬的心情,安葬了罗盛教烈士,并且为他修建了一座纪念碑,上面刻着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的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勋章、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罗盛教追记特等功,授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模范”称号。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追认他为“模范共青团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