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文友,学写作,就到作文批改网! | 收藏本站专版专栏 |RSS订阅     欢迎,朋友 | 免费注册会员登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会员中心
牛棚杂记
发布时间:2014-09-17 16:00:41 作者:朱传广 发布者:sdlyfxzcg 浏览次数:2276  类别:我的随笔  
山东省 >> 临沂市 >> 费县 >> 费城镇


牛棚杂记

牛棚是中国的特色,如今连牛棚都很难寻觅。《牛棚杂记》是季(羡林)老写的一本反思文革的散文。对于没经历过文革这个时代人来说,可能觉得有一种黑色幽默在里头。但细细读来,感觉牛棚也是中国的“国粹”,不可小觑。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村里的有一位姓宋的老私塾,《论语》背得滚瓜烂熟,过年时村里家家户户的春联几乎全出自他之手。每逢有人问他《论语》里讲了哪些东西,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讲孔子家失火的故事,大意是孔子家里的马厩失了火,仆人向孔子报告情况,孔子问仆人“伤人乎”而不问“伤马乎”。最早接触的《论语》就是宋秀才的这个故事。他听说我做了教师,跑到我家里,甚为我惋惜,对父母叮嘱了一番,说了一些文革期间村里的教师挨批斗的事情。隐隐约约中,既为老先生的谆谆教诲感激,又觉得他颇为迂腐。但历史毕竟是历史,那段历史对他们来说仍是刻骨铭心、心有余悸的。据老人讲,当时在村里教学的几位先生都是地主家庭出身,但为人很好,附近村里上学的孩子穿不起衣服,都是他们把自己孩子的衣服送给这里的穷孩子穿,老人们至今还记得有位苗老师,脾气和蔼,经常帮助村里的老百姓干农活,文章写得很不错,后来出了不少书,是位备受尊敬的先生。批斗期间,大家把粮食凑起来,偷偷地送给他。再后来,听说到了省城。还有一位现在已经70多岁的刘先生,那时是带着老母亲和弟弟从江苏来到村里,祖父和父亲在他困难时期经常周济他。正因为如此,每逢过年,刘先生总是请村里的老人去做客。初一,还亲自到村里拜年,还对村里给长辈磕头的过年风俗大加赞赏。关于刘先生的故事多了去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上初中时,那时他做校长,还亲自带课。记得有次刚上历史课,讲的是人类的进化。刘先生本来就瘦而背又有点驼,与猿人还真有点相似,他慢慢弯下腰,学着猿猴的样子慢慢直起腰,几个调皮的学生还偷偷学他的样子。他边模仿边对我们说,原始人就是这样站起来的,只有站起来,才能进步和看得远。这话至今还记忆犹新。是呀,只有站起来,才能视野更开阔,这就是进步。这些“牛鬼蛇神”就是这般可爱,又让人敬佩,丝毫和牛棚八竿子也扯不到一起。

而对牛棚的理解大多来源于季老的《牛棚杂志》一书,书中写道:每当夜幕降临,犯人们列队候训。恶狠狠的训斥声,清脆的耳光声,互相应答,融入夜空。在那样的日子里日日夜夜、时时刻刻,无不需要人吊着十二分的小心,正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然而那个时代,已经偏离正规、狂热化,每个侥幸站在牛棚外的人,不仅不寄予同情,反而在他们最四面楚歌之际添上不屑、嘲讽,这可谓是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人的悲哀,无论是在牛棚内,还是在牛棚外面。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季老竟然翻译出了蜚声世界文坛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正像季老所言“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生之涯?”,而老天幸顾季老,他提出看书的要求竟被答应。两个月后,八大精装的梵文原著居然摆在眼前。季老写道:我真觉得这几本大书熠熠生光。这算是“文化大革命”以来几年中我****的喜事,我那早已干涸了的心灵,似乎又充满了绿色的生命。我那早已失掉了的笑容,此时又浮现在我脸上……在看门、当门房时,我眼瞪虚空,心悬诗中……偶一抬头向门外张望一眼,一门两旁的海棠花正在怒放,其他的花也在盛开,姹紫嫣红,好一派大好时光。当然,这是季老最开心的事情,除此之外,便是无尽的折磨。或许你会说,季老胸怀宽广,但他竟然几次自杀未遂。每当看到这里,就会感到季老的无助。他仔细研究了人的种种死法,都因怕连累他人或对怕引起家人的痛苦而犹豫不决,在他决定要在圆明园的荒野上自杀时,红卫兵拉他去批斗,经过一番批斗,季老竟有了抵抗力。试想,他那时是东语系主任,批斗他的大多是他的深爱着的学生。为了挺过批斗这一关,他偷偷在家里练习“喷气飞机式”弯腰,有时接连几天不批斗,自己还纳闷地很,还在盼着自己挨批斗。古人云:士可杀不可辱。很多老干部、教授受不了折磨,自杀的很多。季老回忆说,文化大革命证明了“士可杀亦可辱”,我便是其中一个榜样。

对于这段历史,季老还在做深层次的思考,他说:“文化大革命过去了没有?我们是唯物主义者,唯物主义的真髓是实事求是。如果实事求是的话,文化大革命似乎还没有完全过去。虽然从表面上来看,似乎已经过去了,如果细致地观察一下,情况恰恰相反……今天的年轻人对文化大革命不了解,听文化大革命,如听海外奇谈。我觉得值得忧虑的正是这一点。他们昧于前车之鉴,谁能保证,他们将来不会干出类似的事情来?”对文革的反思,恰恰说明季老的坦诚和实事求是,文革的后遗症恰恰是我们的整个思维出了问题,可怕的不是文革而是文革式的思维,一个人的思维决定一个人的高度,一个国家的思维决定一个国家的前途。文革恰恰违反了唯物主义的思维,历史在进步,思维也在前进,科学发展思维、法制思维等等都是健康、理性的思维,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我们是否该反思历史,是否该反思自己的思维。思维需要成长,更需要呵护和引导。正如季老所说,对于文革,我们吸取了一点教训,但是还不够;把教训一转化,就能成为正面经验,无论教训还是经验,对我们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都是非常有用的。

写道这里,忽然想到一个笑话。文革期间,有人说毛主席万岁,一位老人家撇着嘴回了一句“放屁”,红卫兵当时就要就地正法,老人家请求再给个机会辩解。他说道,毛主席老人家那么伟大,岂能活万岁,应该活万岁万岁万万岁。你们说万岁是对毛主席的不尊重。红卫兵听了,当时释放老人,还一个劲地夸老人家。

但愿文革思维销声匿迹,连同那段历史一起埋葬。

牛棚幸哉,不幸哉?

李之怡 共164篇 推荐7 优秀5
姜恩泽 共108篇 推荐22 优秀10
刘鼎轩 共98篇 推荐36 优秀24
马维霞 共80篇 推荐0 优秀1
陈永娟 共64篇 推荐15 优秀9
江秋 共63篇 推荐2 优秀2
陈乐乐 共60篇 推荐3 优秀0
胡豆儿 共59篇 推荐9 优秀7
房云玲 共57篇 推荐47 优秀5
董千里 共55篇 推荐30 优秀22
友情链接:百度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凤凰网   央视网  卫星地图  大师邦
关于本站 | 合作加盟 | 积分计划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声明 | 问题解答
作文批改网 www.duzhenfang.com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 电话:13864984078.
备案编号:鲁ICP备12014725号-1,设计制作:作文批改网
199.21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