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样子
朱传广
“年是一头怪兽,眼睛有铃铛那么大,长得比楼还高。”
“年长的像奥特曼,能变形,光吃坏人。”
“年最怕鞭炮和红色,是个胆小鬼。”
一群孩子在叽叽喳喳讨论年的样子,为了有个正确答案,大家指手画脚,毫不谦让,甚至有两个还拿手里的一盒划炮打赌。
年到底什么样子,我也不知道,这本身就是个传说而已,没必要也不可能有标准答案。可有些时候人好像失去理智,非得有个标准答案不可,不留一点想象的空间。一个缺乏想象的世界本身就不是一个有活力的世界。人类如果没有想象,可能还在树上跳来跳去觅食填腹。
1968年,美国的一位母亲因为幼儿园的老师教她的女儿认识了26个英文字母,而将幼儿园告上法庭。母亲说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而自从幼儿园教她认识了26个,她便失去了这种想象力。而在中国,一位心理学专家也做过类似实验,即在黑板上画一个“O”,问这是什么。在幼儿园还能有十几种说法,在小学不足十种,到中学生仅几种说法,到了大学,仅有二种说法,这是阿拉伯数字零和拼音字母O。或许这不足为奇,毕竟人越大越没想象力,答案也越标准。其实不标准都不行,因为中国一千五百多年的考试制度已经没有想象力生存的沃土了。有时,我想,中国是最富有想象力的,中国的神话、志怪故事、诗经、庄子的寓言、四大发明等都离不开想象力。其实这个世界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想象力是人类前进的动力。
中国有两进位制的思想已经几千年了,为什么未能发明计算机和互联网?苹果落地在中国也不计其数了,为何牛顿能悟出万有引力?“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思想也有两千多年了,为何偏偏让爱因斯坦悟出时间的奥秘?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有时我们在看电影时就会发现中国人就会拍历史人物和故事,中国的皇帝估计没有被导演们遗漏,而美国人天天在想象,科幻影片或故事如洪水般拍个没完没了,他们还在乐此不疲。我们天天在困惑,为何中国没有大师级人物,估计是中国人的想象力在退化的原因。美国的高考作文也很有意思,高考题目半年前就泄题了,留给考生思考的空间,但是要想写好实在不容易,还得经过专家答辩,考的题目也是千奇百怪,没点想象力是写不好的。中国高考状元被美国高校拒收的新闻也是年年有的。难道中国不重视创新和想象力吗?否也,其实创新思维吆喝了不少年了,还被写进十八大成为国策,但创新实在离不开想象力。我们的孩子实在太需要想象力了,其实不仅是孩子,大人们更需要。
早就有人指出,印度的创新能力值得中国学习,又有人指出,中国应该学习下印度的自由度及价值观,特别是印度的计算机等方面的技术。中国是儒家文化占主流,是唯物主义国家,我们往往引以为豪,但不要忘了,中国的儒家文化其实是集体主义文化,讲究整体思维、中庸、整齐划一、对称统一,这种审美观和价值观往往会忽略甚至压制想象和创新的萌芽,弄不好就会离经叛道、不忠不孝、甚至“身败名裂”。其实,邓小平早就注意到这一点,他的“不争论”的做法也让中国尝到了甜头,否则,一国两制、市场经济等富有想象力的大设计早就被众人的口水淹没了。
说实话,如果生活缺乏想象力,将会无滋无味。有时我觉得所谓的浪漫也大部分是想象所为,即使有点白日梦的犯傻,也不失为一种减压和休整的好法子。当年马云不也犯傻吗,正是这种白日梦般的想象力成就了阿里巴巴。就马云长得那模样,天下的男子颇有找回自信心的感觉。可马云有大手笔,他的想象天马行空,不拘一格,当时很多人都感觉他不正常了。如今,再也没有人敢小瞧他,笑话他,有时听听马云的演讲,简直是在听神话故事,有点野马跑到云彩里的感觉(马云这名字起得真好),有人向马云请教经验,马云坦言,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需要在梦想、团队、坚持的基础上,还必须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的确,马云的神话是建立在激情的狂想、振奋的演说、准确的判断和强有力的把控上。对电子商务痴迷的大有人在,但放眼望去,执着到癫狂并能成功的,只有马云了。
一个人穷一点不可怕,能力差一点也不可怕,长得磕碜一点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想象力,失去了对生活的乐趣,如果那样,即使鲜花满地、艳阳高照,他也感受不到。没有想象力,就不是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人,更感受不到鲜花的香气和阳光的温暖。
年是个什么样子,我倒希望别把它标准化,让年神秘一点,多一点想象,多一点朦胧,毕竟一年比一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