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文友,学写作,就到作文批改网! | 收藏本站专版专栏 |RSS订阅     欢迎,朋友 | 免费注册会员登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会员中心
语文 三年级上册****单元备课
发布时间:2014-10-21 08:42:03 作者:颜培娟三语 发布者:yanpeijuan 浏览次数:837  类别:我的备课   优秀指数:★★
山东省 >> 临沂市 >> 罗庄区 >> 黄山镇 >> 黄山镇语文备课组 >> 三年级


1、我们的民族小学 11

****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

2.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

教学重难点: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3.评选****学生,颁发小奖品。

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自然段:坪坝(bà) 绒球花 傣(dǎi)族 景颇(pō)族

阿昌(chāng)族 德昂(áng)族 绚丽多彩

第三自然段:蝴蝶 孔雀舞 摔跤(jiāo 山狸

第四自然段:凤尾竹 摇晃(huàng

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 指名读生字,新词。

2、 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12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板书: 1、我们的民族小学

穿戴不同 语言不同

共同学习 共同游戏



热爱团结

2 金色草地 13

****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钓、拢”,会写“耍、装”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

3.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大家去草地上玩过吗?展现在你眼前的草地是怎样的?在草地上你玩些什么?

2.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板书课题)草地是金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自读课文

1.请各自轻声试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分段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教师相机出示卡片,检查巩固生字、新词。

玩耍 一本正经 谢寥(liào)沙 绒毛 假装 钓(diào)鱼

观察 花瓣 合拢(lǒng 手掌 有趣

读书感悟

1.第1自然段

a.文中这片草地出现在哪里?为什么称这片草地为金色的草地?

学生思考讨论后指名朗读相关的课文(****自然段)

b.谁了解蒲公英?结合课文插图介绍一下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

蒲公英,多年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都可入药。

2.第2自然段

a.二年级上学期我们学过《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它告诉我们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b.“我”和弟弟玩蒲公英可有趣了。“我们”是怎么玩的?请大家各自放声读一读,然后同桌间互相边说边演一演。

c.同桌练习后指名一对同桌学生上台边说边演。师生共同评价后,再推选一对学生表演。

d.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一幅情景?

学生描述。

e.谁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第2自然段,把这兄弟玩乐的情景生动地描述出来?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3.开满黄花的草地多美啊,在草地上吹着蒲公英的种子玩多有趣啊!让我们再去经历一回,齐读12自然段。

第二课时 13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乐的情形,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

3.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

教学过程:

复习一、二段

指名朗读一、二自然段,说说每段大意。

感悟第三、四自然段

1.窗前的一大片草地因为开满了蒲公英而成了金色的草地,当有花结籽吐絮的时候,“我们”兄弟俩就可以摘下带絮的种子吹着玩。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一颗颗蒲公英的种子随着妈妈给它装的白色降落飘起来了,飞得很远很远……多美的景致啊!还有更有趣的事呢,我还发现这草地会变色呢!这又是为什么呢?请大家各自轻声读课文,共同地探究这个奥秘。

a.学生读课文。

b.指名说说草地早晨、中午、傍晚各是什么颜色的。

c.草地怎么会变色?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教师可以出示下列填空题,提示帮助学生理解。

蒲公英的花就像 ,可以

早晨,花朵 ,草地就

中午,花朵 ,它是 ,草地就

傍晚,花朵又 ,草地就

d.谁可以不看提示,自己解释?

e.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2.那一天,去钓鱼的我又新发现了这一有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什么变化?

a.齐读第4自然段。

b.我们大家都爱上了蒲公英,蒲公英仿佛是通人性的。文中小朋友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你觉得这种说法恰切不恰当?

联系上文所讲的早中晚蒲公英花瓣的开合情况体会。

总结课文

1、朗读课文。

2、小结引申。

大自然里有植物、动物,各式各样的物种千千万万,它们色彩缤纷、形态独特、习性各异,经常亲近它们,仔细观察它们,你会有独特的发现、新颖的感受,因而你会激动、兴奋,由此产生眷恋、喜爱……人类是大自然的子女,回到大自然去吧,在那里你会找到欢乐!请大家把自己回到大自然的发现、经历、感受作为课余生活记录下来。

板书: 2、金色的草地

玩耍 绿色

快乐 草地

3 爬天都峰 15

****课时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教学过程:

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

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a. 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b. 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c. 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石头台阶。

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布置作业

1.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3.把课文第2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21

教学目的: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过程:

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

3.“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a. 学生读书圈划。

b.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

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c. 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

d. 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两段。

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

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

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板书: 3、爬天都峰

又高又陡

奋力向上 互相鼓励 战胜困难

相互道谢

4* 槐乡的孩子 22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

初读细读,感知理解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评选****选手。

各组选派代表分节朗读课文。

3.师生出示图片,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

4.讨论:

a.槐树什么时候开花?那花苞什么样的?文中又称槐花为什么?

b.槐米有什么用处?

c.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

读读相关的课文。

5.八月份,天很热,这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种情景。

6.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孩子绝不会错过槐树开花的时节,他们是怎么去割槐花的?他们男孩女孩互相分工,协同配合,干得可欢了。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二段。根据教室里座位安排,大组间开展比赛。第二句总写槐树的部分每组一起读;第3句写男孩的,男同学读;第4句写女孩的,女同学读;第5句写满载而归的,每组一起读。

各组练习后比赛。赛后师生共同评价。

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1.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练习一下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朗读,并且说说自己朗读的句子写什么内容,自己为什么喜欢。

2.通过课文的诵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小结: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能享受,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板书: 4、槐乡的孩子

男孩

女孩 快乐

满载而归

语文园地一 23

****课时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2、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3、向课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且认真执行计划。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教学过程:

1.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又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这乐趣与大家分享。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a.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

b.可以讲讲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调查考察活动;

c.可以讲讲自己读了什么好书,完成了多少万字的读书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长的见识和受到的教益;

d.可以讲讲自己在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项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长进;

e.可以讲讲自己随同学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览、休闲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

……

2.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3.共同评议。

a.就刚才几位同学们交流的来看,他们的课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我们评比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谁的课余生活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课余生活项目记录得多?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看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谁的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记录本上记录得多,而是要看谁的计划安排得切实可行,课余生活计划中的各项安排得到真正落实。

b.评选出活动新颖、有趣,开展得认真深入,收获丰富、感受深刻、对大家启发大的同学,教师颁发“课余生活之星”奖章。

c.谈谈了解了他人的课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第二课时 24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发现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

3、读“认”,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我的发现。

1.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读不准的字可同桌相互请教。

2.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

师生共同正音,再指名几位后进生读读,然后齐读巩固。

3.比赛:谁的眼力准,发现独特正确。

交流各自的发现。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思考深入的学生还会发现,这同一个字在读音不同的情况下意思也不一样。如有这样的发现该大力加以鼓励表扬,并且引导其说说不同的读音情况下的字义。

4.齐读巩固。

读读认认

1.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音拼读。

2.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

3.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这一题中除了后两组“穷——穴”外,其余的每组中两个字读音都相同或相近。此外,这一题中每组右边的字都是左边的字的一个偏旁。4.齐读巩固。

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25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3、积极参与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积极参与展示活动

教学过程:

读读背背

1.古代的孩子玩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要读一首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小儿垂钓》。教师范读

2.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把一位垂钓孩子的外貌、姿势、环境、神情勾勒得生动传神,跃然纸上。请大家各自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模仿老师的样子,读准韵律。3.朗读比赛。指名朗读,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韵味。4.师生合作,表演古诗短剧。

教师准备荷叶、渔竿、竹篓等道具。学生演稚子垂钓,教师演路人,诗句作台词,师生演练后可再请学生合作演练。

5.竞赛背诵。为先背出的学生发奖品。

展示台

1.课前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小组内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共同讨论,互相协作,考虑本小组采取何种最好的展示形式,能否搞出特色。协商统一后分头准备。

2.班长或学习委员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调展示情况。

3.举行“多彩的课余生活”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4.评选****展示组,视情况评选“惜时奖”、“毅力奖”、“才艺奖”、“创造奖”、“能手奖”、“勤劳奖”等个人奖,教师颁奖。

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点评教师:
  • 点评教师:颜培娟
    点评时间:2014/10/4 16:14:14
    点评指数:★★
    点评内容:

    1、我们的民族小学 11

    ****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

    2.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

    教学重难点: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3.评选****学生,颁发小奖品。

    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自然段:坪坝(bà) 绒球花 傣(dǎi)族 景颇(pō)族

    阿昌(chāng)族 德昂(áng)族 绚丽多彩

    第三自然段:蝴蝶 孔雀舞 摔跤(jiāo 山狸

    第四自然段:凤尾竹 摇晃(huàng

    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 指名读生字,新词。

    2、 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12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板书: 1、我们的民族小学

    穿戴不同 语言不同

    共同学习 共同游戏



    热爱团结

    2 金色草地 13

    ****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钓、拢”,会写“耍、装”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

    3.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大家去草地上玩过吗?展现在你眼前的草地是怎样的?在草地上你玩些什么?

    2.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板书课题)草地是金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自读课文

    1.请各自轻声试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分段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教师相机出示卡片,检查巩固生字、新词。

    玩耍 一本正经 谢寥(liào)沙 绒毛 假装 钓(diào)鱼

    观察 花瓣 合拢(lǒng 手掌 有趣

    读书感悟

    1.第1自然段

    a.文中这片草地出现在哪里?为什么称这片草地为金色的草地?

    学生思考讨论后指名朗读相关的课文(****自然段)

    b.谁了解蒲公英?结合课文插图介绍一下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

    蒲公英,多年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都可入药。

    2.第2自然段

    a.二年级上学期我们学过《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它告诉我们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b.“我”和弟弟玩蒲公英可有趣了。“我们”是怎么玩的?请大家各自放声读一读,然后同桌间互相边说边演一演。

    c.同桌练习后指名一对同桌学生上台边说边演。师生共同评价后,再推选一对学生表演。

    d.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一幅情景?

    学生描述。

    e.谁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第2自然段,把这兄弟玩乐的情景生动地描述出来?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3.开满黄花的草地多美啊,在草地上吹着蒲公英的种子玩多有趣啊!让我们再去经历一回,齐读12自然段。

    第二课时 13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乐的情形,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

    3.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

    教学过程:

    复习一、二段

    指名朗读一、二自然段,说说每段大意。

    感悟第三、四自然段

    1.窗前的一大片草地因为开满了蒲公英而成了金色的草地,当有花结籽吐絮的时候,“我们”兄弟俩就可以摘下带絮的种子吹着玩。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一颗颗蒲公英的种子随着妈妈给它装的白色降落飘起来了,飞得很远很远……多美的景致啊!还有更有趣的事呢,我还发现这草地会变色呢!这又是为什么呢?请大家各自轻声读课文,共同地探究这个奥秘。

    a.学生读课文。

    b.指名说说草地早晨、中午、傍晚各是什么颜色的。

    c.草地怎么会变色?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教师可以出示下列填空题,提示帮助学生理解。

    蒲公英的花就像 ,可以

    早晨,花朵 ,草地就

    中午,花朵 ,它是 ,草地就

    傍晚,花朵又 ,草地就

    d.谁可以不看提示,自己解释?

    e.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2.那一天,去钓鱼的我又新发现了这一有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什么变化?

    a.齐读第4自然段。

    b.我们大家都爱上了蒲公英,蒲公英仿佛是通人性的。文中小朋友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你觉得这种说法恰切不恰当?

    联系上文所讲的早中晚蒲公英花瓣的开合情况体会。

    总结课文

    1、朗读课文。

    2、小结引申。

    大自然里有植物、动物,各式各样的物种千千万万,它们色彩缤纷、形态独特、习性各异,经常亲近它们,仔细观察它们,你会有独特的发现、新颖的感受,因而你会激动、兴奋,由此产生眷恋、喜爱……人类是大自然的子女,回到大自然去吧,在那里你会找到欢乐!请大家把自己回到大自然的发现、经历、感受作为课余生活记录下来。

    板书: 2、金色的草地

    玩耍 绿色

    快乐 草地

    3 爬天都峰 15

    ****课时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教学过程:

    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

    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a. 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b. 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c. 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石头台阶。

    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布置作业

    1.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3.把课文第2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21

    教学目的: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过程:

    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

    3.“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a. 学生读书圈划。

    b.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

    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c. 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

    d. 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两段。

    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

    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

    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板书: 3、爬天都峰

    又高又陡

    奋力向上 互相鼓励 战胜困难

    相互道谢

    4* 槐乡的孩子 22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

    初读细读,感知理解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评选****选手。

    各组选派代表分节朗读课文。

    3.师生出示图片,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

    4.讨论:

    a.槐树什么时候开花?那花苞什么样的?文中又称槐花为什么?

    b.槐米有什么用处?

    c.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

    读读相关的课文。

    5.八月份,天很热,这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种情景。

    6.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孩子绝不会错过槐树开花的时节,他们是怎么去割槐花的?他们男孩女孩互相分工,协同配合,干得可欢了。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二段。根据教室里座位安排,大组间开展比赛。第二句总写槐树的部分每组一起读;第3句写男孩的,男同学读;第4句写女孩的,女同学读;第5句写满载而归的,每组一起读。

    各组练习后比赛。赛后师生共同评价。

    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1.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练习一下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朗读,并且说说自己朗读的句子写什么内容,自己为什么喜欢。

    2.通过课文的诵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小结: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能享受,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板书: 4、槐乡的孩子

    男孩

    女孩 快乐

    满载而归

    语文园地一 23

    ****课时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2、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3、向课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且认真执行计划。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教学过程:

    1.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又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这乐趣与大家分享。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a.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

    b.可以讲讲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调查考察活动;

    c.可以讲讲自己读了什么好书,完成了多少万字的读书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长的见识和受到的教益;

    d.可以讲讲自己在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项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长进;

    e.可以讲讲自己随同学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览、休闲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

    ……

    2.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3.共同评议。

    a.就刚才几位同学们交流的来看,他们的课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我们评比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谁的课余生活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课余生活项目记录得多?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看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谁的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记录本上记录得多,而是要看谁的计划安排得切实可行,课余生活计划中的各项安排得到真正落实。

    b.评选出活动新颖、有趣,开展得认真深入,收获丰富、感受深刻、对大家启发大的同学,教师颁发“课余生活之星”奖章。

    c.谈谈了解了他人的课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第二课时 24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发现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

    3、读“认”,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我的发现。

    1.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读不准的字可同桌相互请教。

    2.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

    师生共同正音,再指名几位后进生读读,然后齐读巩固。

    3.比赛:谁的眼力准,发现独特正确。

    交流各自的发现。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思考深入的学生还会发现,这同一个字在读音不同的情况下意思也不一样。如有这样的发现该大力加以鼓励表扬,并且引导其说说不同的读音情况下的字义。

    4.齐读巩固。

    读读认认

    1.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音拼读。

    2.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

    3.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这一题中除了后两组“穷——穴”外,其余的每组中两个字读音都相同或相近。此外,这一题中每组右边的字都是左边的字的一个偏旁。4.齐读巩固。

    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25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3、积极参与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积极参与展示活动

    教学过程:

    读读背背

    1.古代的孩子玩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要读一首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小儿垂钓》。教师范读

    2.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把一位垂钓孩子的外貌、姿势、环境、神情勾勒得生动传神,跃然纸上。请大家各自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模仿老师的样子,读准韵律。3.朗读比赛。指名朗读,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韵味。4.师生合作,表演古诗短剧。

    教师准备荷叶、渔竿、竹篓等道具。学生演稚子垂钓,教师演路人,诗句作台词,师生演练后可再请学生合作演练。

    5.竞赛背诵。为先背出的学生发奖品。

    展示台

    1.课前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小组内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共同讨论,互相协作,考虑本小组采取何种最好的展示形式,能否搞出特色。协商统一后分头准备。

    2.班长或学习委员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调展示情况。

    3.举行“多彩的课余生活”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4.评选****展示组,视情况评选“惜时奖”、“毅力奖”、“才艺奖”、“创造奖”、“能手奖”、“勤劳奖”等个人奖,教师颁奖。

    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李之怡 共164篇 推荐7 优秀5
姜恩泽 共108篇 推荐22 优秀10
刘鼎轩 共98篇 推荐36 优秀24
马维霞 共80篇 推荐0 优秀1
陈永娟 共64篇 推荐15 优秀9
江秋 共63篇 推荐2 优秀2
陈乐乐 共60篇 推荐3 优秀0
胡豆儿 共59篇 推荐9 优秀7
房云玲 共57篇 推荐47 优秀5
董千里 共55篇 推荐30 优秀22
友情链接:百度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凤凰网   央视网  卫星地图  大师邦
关于本站 | 合作加盟 | 积分计划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声明 | 问题解答
作文批改网 www.duzhenfang.com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 电话:13864984078.
备案编号:鲁ICP备12014725号-1,设计制作:作文批改网
468.75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