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文友,学写作,就到作文批改网! | 收藏本站专版专栏 |RSS订阅     欢迎,朋友 | 免费注册会员登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会员中心
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单元备课
发布时间:2014-10-21 08:42:08 作者:颜培娟三语 发布者:yanpeijuan 浏览次数:1247  类别:我的备课   优秀指数:★★★
山东省 >> 临沂市 >> 罗庄区 >> 黄山镇 >> 黄山镇语文备课组 >> 三年级


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单元备课

.单元名称:名人故事

.单元分析

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这是四个闪光的名字,也是四位享誉中外的名人。本组课文讲述的就是有关这些名人的故事。《灰雀》《小摄影师》分别讲述了列宁、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叙了李四光和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四篇课文所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正是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本组的四篇课文,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那些名人在平凡的小事中不平凡的一面。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与此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

.单元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提出的明确要求,结合本单元文本特点,我们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1.会认37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掌握词语表中的46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灰雀》、《小摄影师》、《我不能失信》中人物的对话。

3.在对课文阅读过程中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并能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人物高尚、美好的品质。

4.学会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

5.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讲故事时要讲得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故事时要认真。

6.背诵好词佳句,背诵读读背背中的名人名言,搜集更多的名人名言。

7.学会通过事情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

.单元重、难点:

1在对课文阅读过程中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并能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人物高尚、美好的品质。

2.体会作者是怎么把内容写具体的。

五.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序号

1

《灰雀》

2

2

《小摄影师》

2

3

《奇怪的大石头》

2

4

《我不能失信》

1

5

语文园地二

4

5、灰雀

学习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 读中感悟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多媒体课件。

4.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课时

一、预习探究

1.出示列宁照片,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1)学习小组交流资料(教师下组参与,发现有价值的交流资料)

2)全班交流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

“胸(xiōng)(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三、指导学习,读懂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用惹人喜爱造句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课堂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深入学习,读懂第310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 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体会列宁和小男孩对于爱鸟的不同表现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三、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自由朗读11-13自然段。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四、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五板书

男孩 列宁

惹人喜爱 每次……都要…… “没看见”

经常带…… “一定会飞回来”

6 、小摄影师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二.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课前预习、准备

1.学生自渎课文,自学生字、词。

2.学生收集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3.教师准备投影片和道具。

****课时

一.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学生说说课前自渎课文的情况以及体会,介绍搜集到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二.重点检查读书情况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便。

2.在学习小组内份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小组内互相正音。

3.画出不理解的字词,通过读句子、联系生活实际、同伴讨论等方法初步理解。

4.投影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认读。

5.自由说说课文的大体内容。

三、深入理解课文,探研文章的思想感情

1.分角色朗读课文,这篇课文在写作上很大的特点是对话很多。从人物的对话中,你们体会到什么?

(1)高尔基喜爱小男孩。

(2)小男孩崇敬、热爱高尔基。

2.默读课文,自读自悟

1)从那些地方看出高尔基喜爱小男孩,用“    ”画出有关句子

2)从那些地方知道小男孩崇敬热爱高尔基,用“     ”画出有关句子。

3.学习小组交流情况。

4.全班反馈交流。

5.老师小结板书。

这篇文章通过人物的对话,展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爱护,及孩子们对他的崇敬、热爱。

四.开展讨论

这两个人物,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五.课堂作业

读、背、写一句高尔基的名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男女生、同练习分角色朗读高尔基和小男孩的对话,注意运用适当的语气表达情感。

2.教师范读,在指名读,师生给予评价。

二.课堂实践活动

1.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

2.学生两人一组,借助道具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提示学生注意语言、表情、动作的协调统一,进入课文描述的情景。

三.识字写字

1.投影出示下列词语:

阳光明媚 鞠了个躬 咧开嘴 吩咐 准备停当 胶卷

秘书 杂志社 记者 突然 侧过脸

a.读一读

b.用实物、动作、换词、造句等方法再度感悟词义。

c.各小组以竞赛的方法用带点的字口头组词,词语组得又多又正确的小组获胜。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要写的字,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学生瞄红仿写,然后说说自己什么字写得好,介绍经验。

四.扩展训练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高尔基对记者和小男孩的态度上形成了宣明的对比。联系上文,小男孩好不容易进了高尔基的办公室,高尔基又是那么地配合他的拍照 ,可万事俱备,他却忘了带胶卷,所以他哭了,这是懊悔,这是自责。对这一点,高尔基是完全能体会到的。因此高尔基希望小男孩再来。小男孩还会再来吗?讨论中让学生联系全文,找出自己的看法的依据,并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五.板书

6小摄影师

喜爱

高尔基 小男孩

热爱







7、奇怪的大石头

.学习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1.发动学习收集李四光的生平资料、图片、童年故事。

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知识查字典找资料。

3.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方针

讨论,探究学习.

****课时

一.谈话导入

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

2.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ǔn)石、大坑(kēng)、

卧进、突兀(wù)、旅行、考察、秦(qín)岭、流域(yù)、遗(yí)迹、

研究、震(zhèn)惊

三.解决一些术语词

1.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2.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3.突兀:高耸。

4.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5.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6.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三.完整地齐读课文。

四.默读课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

五.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那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藏”字17画,第六笔为“┖”。

“卧”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

“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笔顺。

3.各自抄写。

第二课时

一.四人小组讨论解决上节课提出的问题,把仍不能弄懂的记录下来.

二.全班反馈,归纳整理提出的问题.

三.老师引导解决读懂文章必须弄懂的问题.

(一).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1.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教师板画石头(或实物投影仪显示课文插图,或电脑多媒体课件显示巨石),讨论:

a)这是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

b)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

如果使用电脑多媒体课件的话,继续演示李四光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导学生根据内容描述。

3.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于躲藏这也是原因之一)

二.分角色读3-----8自然段.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

(三).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

读后讨论。

a.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

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

a)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二十多年;

b)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c)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b.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四.交流读后感想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小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我们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小练笔:我的小发现

六、板书设计:
7、奇怪的大石 头 ?产生疑问
李四光(大石头)多方求教
学习地质
专门考察






8、我不能失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宋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原因。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寻找搜集与宋庆龄有关的课外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有谁订阅过《儿童时代》这本杂志?哪位同学知道这份儿童刊物最早的创办者是谁?(宋庆龄)那么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谁自告奋勇来说一说?

让学生利用自己寻找搜集到的资料,并结合课后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

《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课文前面导语中提到的“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展开探讨交流。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提到了哪几个人?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c.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她为什么不去?

d.别人是怎样劝说她的?她又是怎么回答的?

(让生找出课文中的相关句子进行回答)

e.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可她突然想起今天要教小珍学叠花篮,不管爸爸妈妈怎样劝说,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1.布置任务:以4人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一人读旁白,其余三人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全班交流,进行比赛。

2.各小组安排角色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教师在巡视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体会宋庆龄和她父母亲当时的所思所想,准确读好每一个关键问语,每一句话的语气、语调。

3.请三至四个小组进行朗读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出优胜组。

5.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讨论深化

1.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宋庆龄这样做到底对不对?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2.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你是怎么处理的?

3.小结:俗话说得好“一诺值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大家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宋庆龄一样守信用,重诺言。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2.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

5.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重难点1.口语交际2.习作练习

课前准备:收集自己准备讲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图片、名人像,讲名人故事时用。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课时

口语交际 讲名人故事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分组举行

1.调整座位,各小组围坐在一起。

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3.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讲完后评选本组“故事大王”12名。

4.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

二、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教师颁奖。

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给全班同学讲?

挑选一、二名“故事大王”讲故事。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三、畅谈感想

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大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谈谈对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

2.学生畅谈感想。

3.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第二课时

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轻轻读读本题中的三个句子,相互比较,这些句子有何异同。

2.出示抄有本题内容的小黑板或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交流发现。

a.指名读句子。

b.学生交流发现,教师引导总结。

这三句句子都是写人物说的话的,句子中加引号的部分都是引用人物说的原话。在引用人物原话时,通常要交代说话者是谁,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语气等,这部分内容的位置可以有所不同,可以放在引用的人物话语的前边,可以放在后边,也可以放在中间。

3.齐读句子、体会。

4.到学过的课文中再找找相应的例子,并说明属于哪一类形式。

二、读读背背

1.我们读了不少的名人故事,了解了名人崇高的品格,生动的事迹,而名人们说过的一些话也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多积累一些名人名言,时常回味一下,可以使自己获得启迪,从中汲取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些。

2.请各人轻声读书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3.指名朗读交流。教师相机正音指导。

4.想想这些名言的意思,并且试着放声读出感情。

5.指名再读,师生评价。

6.齐读巩固。

7.交流各自课前收集的名人名言,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三、成语故事

1.我们汉语中有很多成语都是从历史故事演变来的,一个成语背后包含着一个故事,了解这样的一些故事会使你获得知识,获得教益。今天就来学一个成语故事——《闻鸡起舞》。

2.各自轻声读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借助注音认真拼读,把故事读通顺。

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正音正句。

4.各自再读。

5.同桌间试讲。把故事讲给同桌听,相互学习、指正。

6.了解了这个故事,以后我们一看到“闻鸡起舞”这个成语就会想到听到鸡叫就起床练武习艺的祖逖、刘琨。以后说话写作,你想表示珍惜时间、发奋努力这个意思时,就可以用上“闻鸡起舞”这个成语。



点评教师:
  • 点评教师:颜培娟
    点评时间:2014/10/3 10:30:47
    点评指数:★★★
    点评内容:
    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单元备课

    .单元名称:名人故事

    .单元分析

    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这是四个闪光的名字,也是四位享誉中外的名人。本组课文讲述的就是有关这些名人的故事。《灰雀》《小摄影师》分别讲述了列宁、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叙了李四光和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四篇课文所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正是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本组的四篇课文,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那些名人在平凡的小事中不平凡的一面。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与此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

    .单元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提出的明确要求,结合本单元文本特点,我们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1.会认37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掌握词语表中的46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灰雀》、《小摄影师》、《我不能失信》中人物的对话。

    3.在对课文阅读过程中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并能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人物高尚、美好的品质。

    4.学会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

    5.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讲故事时要讲得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故事时要认真。

    6.背诵好词佳句,背诵读读背背中的名人名言,搜集更多的名人名言。

    7.学会通过事情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

    .单元重、难点:

    1在对课文阅读过程中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并能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人物高尚、美好的品质。

    2.体会作者是怎么把内容写具体的。

    五.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序号

    1

    《灰雀》

    2

    2

    《小摄影师》

    2

    3

    《奇怪的大石头》

    2

    4

    《我不能失信》

    1

    5

    语文园地二

    4

    5、灰雀

    学习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 读中感悟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多媒体课件。

    4.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课时

    一、预习探究

    1.出示列宁照片,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1)学习小组交流资料(教师下组参与,发现有价值的交流资料)

    2)全班交流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

    “胸(xiōng)(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三、指导学习,读懂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课堂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深入学习,读懂第310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 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体会列宁和男孩对于小鸟的爱的不同表现)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三、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自由朗读11-13自然段。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四、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五板书

    男孩 列宁

    惹人喜爱 每次……都要…… “没看见”

    经常带…… “一定会飞回来”

    6 、小摄影师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二.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课前预习、准备

    1.学生自渎课文,自学生字、词。

    2.学生收集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3.教师准备投影片和道具。

    ****课时

    一.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学生说说课前自渎课文的情况以及体会,介绍搜集到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二.重点检查读书情况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便。

    2.在学习小组内份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小组内互相正音。

    3.画出不理解的字词,通过读句子、联系生活实际、同伴讨论等方法初步理解。

    4.投影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认读。

    5.自由说说课文的大体内容。

    三、深入理解课文,探研文章的思想感情

    1.分角色朗读课文,这篇课文在写作上很大的特点是对话很多。从人物的对话中,你们体会到什么?

    (1)高尔基喜爱小男孩。

    (2)小男孩崇敬、热爱高尔基。

    2.默读课文,自读自悟

    1)从那些地方看出高尔基喜爱小男孩,用“    ”画出有关句子

    2)从那些地方知道小男孩崇敬热爱高尔基,用“     ”画出有关句子。

    3.学习小组交流情况。

    4.全班反馈交流。

    5.老师小结板书。

    这篇文章通过人物的对话,展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爱护,及孩子们对他的崇敬、热爱。

    四.开展讨论

    这两个人物,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五.课堂作业

    读、背、写一句高尔基的名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男女生、同练习分角色朗读高尔基和小男孩的对话,注意运用适当的语气表达情感。

    2.教师范读,在指名读,师生给予评价。

    二.课堂实践活动

    1.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

    2.学生两人一组,借助道具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提示学生注意语言、表情、动作的协调统一,进入课文描述的情景。

    三.识字写字

    1.投影出示下列词语:

    阳光明媚 鞠了个躬 咧开嘴 吩咐 准备停当 胶卷

    秘书 杂志社 记者 突然 侧过脸

    a.读一读

    b.用实物、动作、换词、造句等方法再度感悟词义。

    c.各小组以竞赛的方法用带点的字口头组词,词语组得又多又正确的小组获胜。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要写的字,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学生瞄红仿写,然后说说自己什么字写得好,介绍经验。

    四.扩展训练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高尔基对记者和小男孩的态度上形成了宣明的对比。联系上文,小男孩好不容易进了高尔基的办公室,高尔基又是那么地配合他的拍照 ,可万事俱备,他却忘了带胶卷,所以他哭了,这是懊悔,这是自责。对这一点,高尔基是完全能体会到的。因此高尔基希望小男孩再来。小男孩还会再来吗?讨论中让学生联系全文,找出自己的看法的依据,并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五.板书

    6小摄影师

    喜爱

    高尔基 小男孩

    热爱







    7、奇怪的大石头

    .学习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1.发动学习收集李四光的生平资料、图片、童年故事。

    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知识查字典找资料。

    3.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方针

    讨论,探究学习.

    ****课时

    一.谈话导入

    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

    2.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ǔn)石、大坑(kēng)、

    卧进、突兀(wù)、旅行、考察、秦(qín)岭、流域(yù)、遗(yí)迹、

    研究、震(zhèn)惊

    三.解决一些术语词

    1.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2.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3.突兀:高耸。

    4.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5.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6.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三.完整地齐读课文。

    四.默读课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

    五.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那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藏”字17画,第六笔为“┖”。

    “卧”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

    “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笔顺。

    3.各自抄写。

    第二课时

    一.四人小组讨论解决上节课提出的问题,把仍不能弄懂的记录下来.

    二.全班反馈,归纳整理提出的问题.

    三.老师引导解决读懂文章必须弄懂的问题.

    (一).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1.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教师板画石头(或实物投影仪显示课文插图,或电脑多媒体课件显示巨石),讨论:

    a)这是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

    b)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

    如果使用电脑多媒体课件的话,继续演示李四光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导学生根据内容描述。

    3.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于躲藏这也是原因之一)

    二.分角色读3-----8自然段.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

    (三).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

    读后讨论。

    a.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

    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

    a)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二十多年;

    b)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c)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b.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四.交流读后感想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小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我们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小练笔:我的小发现

    六、板书设计:
    7、奇怪的大石 头 ?产生疑问
    李四光(大石头)多方求教
    学习地质
    专门考察






    8、我不能失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宋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原因。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寻找搜集与宋庆龄有关的课外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有谁订阅过《儿童时代》这本杂志?哪位同学知道这份儿童刊物最早的创办者是谁?(宋庆龄)那么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谁自告奋勇来说一说?

    让学生利用自己寻找搜集到的资料,并结合课后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

    《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课文前面导语中提到的“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展开探讨交流。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提到了哪几个人?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c.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她为什么不去?

    d.别人是怎样劝说她的?她又是怎么回答的?

    (让生找出课文中的相关句子进行回答)

    e.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可她突然想起今天要教小珍学叠花篮,不管爸爸妈妈怎样劝说,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1.布置任务:以4人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一人读旁白,其余三人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全班交流,进行比赛。

    2.各小组安排角色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教师在巡视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体会宋庆龄和她父母亲当时的所思所想,准确读好每一个关键问语,每一句话的语气、语调。

    3.请三至四个小组进行朗读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出优胜组。

    5.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讨论深化

    1.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宋庆龄这样做到底对不对?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2.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你是怎么处理的?

    3.小结:俗话说得好“一诺值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大家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宋庆龄一样守信用,重诺言。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2.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

    5.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重难点1.口语交际2.习作练习

    课前准备:收集自己准备讲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图片、名人像,讲名人故事时用。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课时

    口语交际 讲名人故事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分组举行

    1.调整座位,各小组围坐在一起。

    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3.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讲完后评选本组“故事大王”12名。

    4.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

    二、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教师颁奖。

    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给全班同学讲?

    挑选一、二名“故事大王”讲故事。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三、畅谈感想

    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大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谈谈对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

    2.学生畅谈感想。

    3.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第二课时

    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轻轻读读本题中的三个句子,相互比较,这些句子有何异同。

    2.出示抄有本题内容的小黑板或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交流发现。

    a.指名读句子。

    b.学生交流发现,教师引导总结。

    这三句句子都是写人物说的话的,句子中加引号的部分都是引用人物说的原话。在引用人物原话时,通常要交代说话者是谁,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语气等,这部分内容的位置可以有所不同,可以放在引用的人物话语的前边,可以放在后边,也可以放在中间。

    3.齐读句子、体会。

    4.到学过的课文中再找找相应的例子,并说明属于哪一类形式。

    二、读读背背

    1.我们读了不少的名人故事,了解了名人崇高的品格,生动的事迹,而名人们说过的一些话也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多积累一些名人名言,时常回味一下,可以使自己获得启迪,从中汲取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些。

    2.请各人轻声读书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3.指名朗读交流。教师相机正音指导。

    4.想想这些名言的意思,并且试着放声读出感情。

    5.指名再读,师生评价。

    6.齐读巩固。

    7.交流各自课前收集的名人名言,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三、成语故事

    1.我们汉语中有很多成语都是从历史故事演变来的,一个成语背后包含着一个故事,了解这样的一些故事会使你获得知识,获得教益。今天就来学一个成语故事——《闻鸡起舞》。

    2.各自轻声读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借助注音认真拼读,把故事读通顺。

    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正音正句。

    4.各自再读。

    5.同桌间试讲。把故事讲给同桌听,相互学习、指正。

    6.了解了这个故事,以后我们一看到“闻鸡起舞”这个成语就会想到听到鸡叫就起床练武习艺的祖逖、刘琨。以后说话写作,你想表示珍惜时间、发奋努力这个意思时,就可以用上“闻鸡起舞”这个成语。



李之怡 共164篇 推荐7 优秀5
姜恩泽 共108篇 推荐22 优秀10
刘鼎轩 共98篇 推荐36 优秀24
马维霞 共80篇 推荐0 优秀1
陈永娟 共64篇 推荐15 优秀9
江秋 共63篇 推荐2 优秀2
陈乐乐 共60篇 推荐3 优秀0
胡豆儿 共59篇 推荐9 优秀7
房云玲 共57篇 推荐47 优秀5
董千里 共55篇 推荐30 优秀22
友情链接:百度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凤凰网   央视网  卫星地图  大师邦
关于本站 | 合作加盟 | 积分计划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声明 | 问题解答
作文批改网 www.duzhenfang.com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 电话:13864984078.
备案编号:鲁ICP备12014725号-1,设计制作:作文批改网
230.46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