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原来如此
(作者:朱传广)
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忽如一夜春风来,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国人的狂喜自不待言,作为山东人更是倍感自豪。二十多年前,张艺谋拍的《红高粱》就让莫言红火了好一阵子。这阵子,莫言心里肯定自己偷着乐吧。10月14日,央视《面对面》董倩专访莫言,当董倩问道:“你幸福吗?绝大多数人觉得你这个时候应该高兴,应该幸福。”莫言却回答说:“我不知道。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任何压力才幸福。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忡忡,能幸福吗?但是我要说我不幸福,你就会说太装了吧,刚得了诺贝尔奖还不幸福。”看着镜头里和蔼可亲的莫老师,想起在一次文学讲座中,他语重心长地说:“莫者,不也。莫言,就是要少说,不说,要多写,多研究。心里总是放着名呀、利呀的,哪里会有创作的灵感?”
原来如此,幸福就是放下,什么都不想。当一个人心里装满了东西时,就要时不时地倒出来一些,不然,怎么会再装东西了。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和尚与小和尚下山去,路上,遇到一条小河。一位年轻女子站在河边不敢过河,老和尚背起女子过了河。老和尚把女子放下后,就径直走了,小和尚跟在后面,一路上心里嘀嘀咕咕的。最后,终于忍不住问老和尚为什么背那位女子过河,是不是犯戒了。老和尚说“像你这样怎么修行,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心里却一直没放下。”小和尚恍然大悟。古人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一个人只有倒空自己心里的垃圾,才会看到真实的自我,才会走得更远更高。莫老师的“心无挂碍,远离颠倒梦想”的境界是少有人能做到的,更不用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大空灵的境界了,但我们可以做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的自省,时不时地清除些心里的垃圾,多装些有用的东西,莫让尘埃遮望眼。
谈到诺贝尔奖,我不禁想起英国的首相丘吉尔和医学家弗莱明,他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个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当谈到幸福时,他们均认为帮助他人才幸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谁也不会想到当丘吉尔染上肺结核时,正是弗莱明发明的盘林西尼救了他,如果没有弗莱明,丘吉尔可能就会丧命。谁也更不会想到在英格兰的农庄里,一个小孩掉进粪坑,是一位农民救了他,这位少年正是丘吉尔,那位农民正是弗莱明的父亲。丘吉尔的父亲给了那位农民很多钱,可他却不要。最后,丘吉尔的父亲让弗莱明与丘吉尔一起接受了英国最好的教育,这两位后来都成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假如弗莱明的父亲接受了钱财,假如弗莱明没有接受教育,丘吉尔会怎样了?英国的历史又会怎样了?当一个人心里装着善的种子时,这颗种子早晚会发芽长大,它不仅会帮助别人,更会帮助自己。
原来如此,幸福就是帮助他人,更是帮助自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我们都说理解万岁,其实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分歧、矛盾很多都是缺少理解,缺乏沟通造成的。中医讲“不通则痛,通则不痛”,人与人之间何尝不是如此呢。幸福是建立在互相沟通、互相理解的基础上的。话说上帝带着天使来到人间,他们住在一位很穷的村民家里,这位村民把家里仅有的粮食给他们吃,把唯一的一张床给他们住。第二天一大早,这位村民家里唯一的一头牛却死了,一家人伤心不已。天使很是纳闷,责问上帝,“这家人对我们这么好,你却让这家死了一头牛。”上帝微微一笑,“你懂什么,这家本来应该死一个人,正因为他对我们这么好,我才让一头牛代替了那个人。”天使恍然大悟。二战期间,美军有个叫艾迪的士兵,在菲律宾打仗时,被日军俘虏备受折磨。后来,艾迪成功逃跑,这个过程中,他放火烧了一座房子,却发现里面有人。正当他准备去救人时,有人开枪打中了他的腿,他昏迷过去。因为这条残废的腿,艾迪没能成为他梦寐以求的工程师,他一辈子都在诅咒那个向他开枪的人。艾迪死后来到天堂,遇到了早已去世多年的上尉,上尉告诉他当时唯一能阻止他葬身火海的方法就是打中他的腿。艾迪终于明白,他失去一条腿,却保住了生命。这是《你在天堂遇到的五个人》中的一个故事。有时,我想,我们不是神仙,不是全知全能的,遇到一些问题,不妨从其它角度去思考。除了观音菩萨这等神仙外,谁又会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呢。只有放下自我的偏见,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沟通、去理解,我们才能知道事实的真相,才会消除误解。
周易有一大吉大利卦,名曰泰,地在上,天在下。很多人困惑的很,天地颠倒,道理何在?原来,地气浊而下沉,天气清而上扬,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泰者,通也。
原来如此,幸福就是沟通,理解,就是消除误解,消除矛盾,多一份沟通,少一份猜忌,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敌视,多一点包容,少一点苛责。天上人间皆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