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文友,学写作,就到作文批改网! | 收藏本站专版专栏 |RSS订阅     欢迎,朋友 | 免费注册会员登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会员中心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发布时间:2014-10-21 05:34:07 作者:孙振忠科 发布者:sunzhenzhong 浏览次数:1743  类别:我的备课   优秀指数:
山东省 >> 临沂市 >> 罗庄区 >> 黄山镇 >> 黄山镇科学备课组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课 病  毒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提出与病毒相关的问题;
2、会查阅与病毒相关的书刊和其信息源
3、能制作有关病毒的剪贴报.
4、会用多种形式表达、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科学知识:
1、知道一些由病毒感染的病的种类\主要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了解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有关病毒的资料
学生准备:
了解有关病毒的有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1、教师提问:关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你知道些什么?如何预防呢?
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二)、明确目标 展开讨论

<!--[if !supportLists]-->1、<!--[endif]-->流感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2.学生讨论,指名回答。
3.教师讲解.
(三)、交流总结 形成共识 

<!--[if !supportLists]-->2、<!--[endif]-->狂犬病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3.脊髓灰质炎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4.麻疹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五)展示交流
5. 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6. 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解.
(六)、拓展延伸(网上学习)
1、教师讲述:关于病毒,你还知道些什么?请回去以后在网上自主学习。
2、学生交流学习收获和体会
3、课后作业:
(1)回去查资料,了解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
(2)利用作文、图画或小报的形式,说一说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单元第二课时(2)
第二课 细  菌
教学内容:青岛版P5~P6
教学构思:
细菌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在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师生互动中求得共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采取以下方式:
1、 以观察促思考,总结细菌的形态结构。
2、 设疑促理解,探究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3、 以知识促应用,了解细菌对自然界和人类的意义。
教学目的:
1、 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2、 使学生了解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和生命活动的特点;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细菌在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显微镜,三种类型的细菌的****涂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观察、讲述与谈话相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出示醋和小孩得痢疾的图片)
师:哪位同学闻一闻这是什么调味料?再看看图片上的小孩怎么会得痢疾?
生:是醋;小孩的痢疾是由细菌引起的。
(二)猜想假设
师:一提起细菌,许多同学会立刻想到细菌可使人患病,使食物腐败变质。想到这些,许多人都会皱起眉头,心里感到害怕甚至于很讨厌细菌。事实果真全都如此吗?
(三)制定方案
的确,细菌无处不在,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识“庐山”真面目呢?怎样才能观察到细菌呢?下面请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玻片标本。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各自的观察结果。
(由演示实验入手,发挥高倍显微镜的作用,巡视并注意指导高倍镜的使用方法。对显微镜使用方法不熟练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四)实施探究
师:通过显微镜的观察你发现了细菌有几种形态?
生:细菌的形态有圆球状的、杆(棒)状的、螺旋(弯曲)状的。
师:从形态上看,细菌可以分为三种:球菌、杆菌、螺旋菌。
师:是单细胞的还是多细胞的?
生:是单细胞。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学过的植物细胞在结构是什么样的?
生: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师:你所观察到的细菌有细胞核吗?
生:没有。
生:有细胞核但不完整。
(使用多媒体展示植物细胞和细菌细胞的结构图,观察比较得出细菌的结构,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一个不成形的细胞核。有些有鞭毛、有的有荚膜,有些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胞里面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芽孢,芽孢有保护作用。)
(拿出一小碗馊米饭让前排的学生闻)
(五)展示交流
师:谁知道米饭为什么会变味?估计夏季在室温下米饭多长时间会变味?
生:因为米饭中有细菌,细菌繁殖速度快。一天的时间米饭会变味。
师:同学们再想一想,那么,细菌为何会生活在米饭中?
生:因为米饭有营养。
生:因为米饭里有糖。
生:因为细菌也是生物,也要吃食物,也要消化。
师:米饭变馊是细菌作用繁殖的结果。大家想想,植物细胞的数目是怎样增多的?
生:细胞分裂。
师:细菌的细胞也可以进行细胞分裂,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
(通过多媒体展示细菌的横向分裂过程,如果环境条件适宜,细菌20多分钟就可以分裂一次。按照这样的速度来推算,一个细菌一昼夜可以繁殖72代,共繁殖出40多万亿亿个细菌,折合重量达4000吨。)
生:现实生活中细菌能繁殖这样多吗?
师:不可能。细菌的生殖对环境条件的依赖性很强。温度、湿度、营养物质等条件时刻都在发生变化,外界条件不可能持续地满足细菌生殖对环境的要求。
生:流行性感冒传播速度快是不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的结果?
师: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你问得真好,说明你的思路很开阔,能把我们所学的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生活中有许多的问题都能用生物学知识解释,所以我们学习生物学知识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但我要说流行性感冒有的是由细菌引起的,有的是由病毒引起的。
生:病毒不是细菌,冬天细菌繁殖也这么快吗?
生:不快。
师;同样是细菌,冬天和夏天繁殖速度为何不同呢?
生:因为,细菌的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
生:在夏天为什么腌肉、罐头能长时间地保存?
生:腌肉中盐分比较多,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所以腌肉可长时间的保存。罐头经过高温消毒灭菌的,而且是密封的,没有氧气细菌无法繁殖。
师:我们家庭中使用的冰箱就是通过降低温度抑制细菌的繁殖,从而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
师:大家回忆一下绿色植物的营养方式是什么?
生:自养。
师:(展示水绵图)大家想想细菌和水绵的营养方式是否一样?
生:不一样,水绵能进行光合作用,而细菌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是靠摄取现成的营养来生活。
师:同样是摄取营养,痢疾杆菌生活在人体肠道引起痢疾,枯草杆菌却使枯草腐烂,如果将两者的生活环境改变一下,那么它们是否还能生存?
生:能,因为细菌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生:能,因为细菌适应环境能力强。
师:不能,因为痢疾杆菌只能寄生在生物体内,而枯草杆菌只能寄生在死了的生物体内。
师:枯草杆菌生活在动植物遗体中并获得营养,我们称之为腐生。现在,同学们总结一下细菌包括哪两种异养方式?
生:寄生、腐生。
师:细菌用手摸不着,用眼看不见,我们无法了解它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但是同学们真的很聪明,一想到身边的有关细菌的例子,就能理解细菌的生活习性,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
师:每年地球上都有大量的动植物死亡,每时每刻都产生出大量的尸体、枯枝落叶和粪便垃圾。可是地球并没有像我们想像那样“垃圾”堆积如山,想一想,这些东西最终都到哪里去了呢?
生:地球上一些细菌和真菌都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遗物。
师:一提到细菌就感到害怕和厌烦。这种观点全面吗?
生:不全面。
师:现在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细菌和人类的关系呢?
生:细菌对我们是有好处的,比如,有些细菌能帮我们清垃圾,乳酸菌能制酸牛奶,醋酸杆菌能制醋。
生:枯草杆菌能分解枯草。
生:我认为细菌多数还是有害的,如,大肠杆菌能使人得肠道病,痢疾杆菌使人得痢疾,肺炎菌使人得肺炎,结核菌使人得结核病。
…………
(六)拓展创新
师:既然大家各持已见,到底细菌对人类和自然界有什么意义呢?不如我们把讨论留到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以“我看细菌”、“细菌的功与过”、“小议细菌”等为题写一篇小文章,字数不限,大家看如何?
生:太好了。

****单元总第三课时(3)
第三课  馒头发霉了
教学内容:青岛版P7~P9
教学目标:
    1、用显微镜观察物体上的霉,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物体发霉的基本条件。*
    2、了解霉菌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霉菌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教学准备: 
   发霉的馒头、显微镜。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认识和观察馒头或其他物体上的霉及其形态。
    学生用眼去观察馒头上的霉,观察没是什么样子。引导学生回忆以前见过的霉。
    知道学生用显微镜观察霉的形态。
    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话好图,并对颜色进行描述。
二、猜想假设
2了解霉的功与过
    让学生了解人类对霉的利用,然后指出没给人类和动物带来的危害。
描述抗生素的诞生情况。
三、制定方案
3探究合适霉生长的环境条件。
    根据生活中物体发霉的事例,推测物体在什么条件下会发霉。
    交代实验的方法,每个小组选择不同的的条件进行对比实验。
四、实施探究
4了解防止事物发霉和物体发霉的办法几依据。
夏天食物最容易发霉,大人们一般怎么做防止事物的发霉。
五、展示交流
    指导学生认识真空包装防止事物发霉。
    指导学生认识太阳晒防止物品发霉。
    指导学生认识利用干燥剂方式食品的发霉。
六、拓展创新
    电冰箱能保鲜食物,是什么原因?
物体在什么环境下容易发霉。


****单元总第四课时(4)
第四课 食用菌
教学内容:青岛版P10~P11
一、教学目标
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知道单细胞真菌的结构。
3.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
4.了解识别有毒蘑菇的有关知识.
5.了解蘑菇生长需要的条件.
二、教学策略
真菌一节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不仅了解真菌的结构,更重要的是要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以及它们生命活动的特点,同时了解一些食   用菌养殖的过程和方法。
在进行有关各种各样的真菌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交流一下他们对真菌的了解。虽然蘑菇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但是学生可能没有仔细观察过它们,因此教师要利用观察与思考活动,引导学生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观察这些真菌,说出单细胞真菌的结构。
三.教学重点: 知道真菌的结构, 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
四.教学准备: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
五.教学过程
一. 提出问题
让学生思考:蘑菇是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生活?(  真菌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
观察蘑菇.
二. 蘑菇分为哪几部分?(地下菌丝, 菌丝,柄, 菌褶,菌盖. )
是怎样吸收营养的?
三.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有哪些?
四. 如何识别有毒蘑菇?( 毒蘑菇与食用蘑菇,在形态特征上往往只有很微小的差异,不少种类还需要借助于显微镜观察其孢子的大小、颜色、表面特征,并参阅有关的科学资料进行核对,才能确定是否有毒。
二、猜想假设
有的人认为,毒蘑菇色泽鲜艳,外形美观,具有麻、辣、酸、苦的味道,有的毒蘑菇有乳汁,毒蘑菇子实体受伤后伤面变色。这些经验有其可取之处,但也不是任何一种毒蘑菇都具有这样的特征。例如,多种牛肝菌的伤面常常变色,松乳菇具有乳汁,然而它们都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有些毒蘑菇吃起来味道也是很鲜美的。
有人说毒蘑菇能使银器变黑,毒蘑菇不容易生蛆长虫,这些说法都是不确切的。事实上,很多种毒蘑菇遇到银器并不变黑,有毒的豹斑毒伞往往会生蛆长虫。
三、制定方案
总之,要想用一两个性状来概括蘑菇是否有毒,目前还做不到。因此,在野外采集食用蘑菇时,一定要细心辨别。对于不能识别的蘑菇,应该向当地有经验的群众请教。)
                                  四、实施探究
观察与思考
1.腐烂柑橘皮上的青霉呈青绿色,长有孢子的菌丝看上去呈扫帚状;面包片上的曲霉呈黄、黑、褐或绿色,长有孢子的菌丝看上去呈放射状。青霉和曲霉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多细胞真菌,菌体是由菌丝构成的,它们都能产生孢子。
2.在夏季或秋季的清晨或雨后,在潮湿的树干或草地上容易采到蘑菇。这说明真菌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
3.霉菌和蘑菇都是真菌,在营养方式上的共同特点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五、展示交流
1.霉菌是靠孢子进行繁殖的,孢子很轻,可以在空气中飘荡。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或皮鞋给孢子的萌发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和营养物质,所以容易生长霉菌。
2.检查家里储存粮食的地方是否通风,环境是否干燥,存放衣物的衣柜是否受潮。在晴好的天气里,晾晒粮食和衣物,防止霉菌的生长。
六、拓展交流
3.蘑菇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潮湿的环境和丰富的有机物。所以在养殖食用蘑菇时,一方面要保持养殖场所的清洁、温度和潮湿;另一方面要提供蘑菇生长所需要的有机物。

第二单元总****课时(5)
第五课 蜡烛的变化
教学内容:青岛版P15~16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
    ●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生成新的物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重要。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蜡烛熔化和燃烧的实验,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
     2、难点: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 教学准备:
     各色蜡烛、酒精灯、烧杯、抹布、蒸发皿、火柴、生鸡蛋、白醋、可乐罐、锤子、澄清石灰水、吸管、碱快、白糖。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谈话:大自然中物质千变万化,像小苗出土了,叶子变色了,小狗长大了,这些变化,我们用眼睛可以看见;但有些变化,我们用肉眼不能直接看见,你能举出生活中物质变化的例子吗?
2、学生发言。
3、同学们讲了许多有生命的物质变化,没有生命的物质会不会变化呢?如果有,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出示蜡烛)看!这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蜡烛的变化。
二、猜想假设
****个实验
1、仔细观察点燃前后的蜡烛,尽可能多地说出蜡烛的特点。
2.学生分组实验观察。
3.汇报交流。
三、制定方案
第二个实验
1、谈话:你们加热过蜡烛吗?会发生什么变化?冷却后呢?
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
2、给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各色蜡烛、酒精灯、烧杯、抹布、蒸发皿、火柴。
3、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给蜡烛加热和冷却,并仔细观察现象记录下来?
4、小组讨论组装实验。
   教师带领学生实验验证。****个实验:把蜡块放在铁片上加热,观察变化;离开火焰冷却,观察又有什么变化。
5、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记录。
6、各组汇报,要求用自己的话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蜡烛加热时,由固体(蜡块)变成能流动的液体(蜡油),停止加热,冷却后,流动的液体又慢慢地变成了有一定形状的固体。
四、实施探究
第三个实验
1、下面我们把蜡烛燃烧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1)指导学生观察30页燃烧蜡烛的三幅图的实验方法。
(2)师操作示范,提出实验注意事项及要求。
2.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
3.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4.讨论:加热蜡烛和燃烧蜡烛都让蜡烛发生了变化,这两种变化相同吗?你有什么证据以证明你的说法?
5.小结:在自然界中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如蜡烛燃烧。
五、展示交流
1、谈话:生活中物质变化的现象很多,看看31页都有哪些现象?
  2、讨论交流这些现象各属于哪一类变化?你的证据是什么?
    3、小组讨论并填写书73页表格,汇报。
    4、小结:在观察一种物质的变化是属于哪类变化时,最主要的是观察它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可以从变化中产生发光发热、沉淀、变色等现象中证明。
六、拓展创新
1、看书上图,每组任选两个实验做做,仔细观察现象并记录下来。
2、交流汇报实验现象。
3、讨论判断图上这些物质的变化是哪类变化,说出理由。
板书设计:
5.蜡烛的变化
形态、状态变化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课后记:

第二单元总第二课时(6)
第六课 食盐和水泥
教学内容:青岛版P16~P18
一、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并作实验记录;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
2、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3、认识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一是观察食盐和水泥的变化。
首先教科书提供了一幅探究示意图,意图是提示探究食盐变化方法。一位学生在搅拌水中的食盐,说:“食盐在水中溶解了。”目的是提示学生结合已有的溶解知识认识食盐的变化。食盐在水中看不到了,说明它的颗粒大小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形态发生了变化。
(二)猜想假设
一位学生说:“溶解的食盐还会再看到吗?”目的是提示学生从能否恢复食盐原状来思考,提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并设计相应的实验进行证明。一位学生在用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坩埚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已经析出的食盐颗粒,说:“你看……”目的是提示学生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教科书所设计的探究方法只是一种指向,目的是提示学生可以自由设计探究方法,探究食盐的变化,而不要受教科书的限制。
(三)制定方案
其次教科书又通过一幅探究示意图,提示探究水泥变化方法。一位学生说:“水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目的是提示学生,在认识食盐变化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探究问题,展开新的探究活动。一位学生在用杯子向盘子里倒水(盘子里有水泥),说:“我们试一试。”
目的是提示学生自由设计探究方法,探究水泥的变化。教科书提示的探究方法是:通过加水的方法使水泥发生变化。借助探究食盐的方法思考:水泥还能恢复原状吗?并设计相应的实验进行证明。
二是认识其他物质的变化。教科书提供了两组物质变化的示意图,目的是提示学生认识生活中更多的类似食盐和水泥这样的变化。
****组图片包括玻璃和水的变化。玻璃的变化由三副图片:碎玻璃、玻璃熔化炉、玻璃制品组成。图片与图片之间分别用箭头相连接,目的是提示学生认识到玻璃也可以像食盐那样,改变形态后还可以恢复原状。水的变化中,通过箭头提示学生水可以改变形态为水蒸气或冰,水蒸气或冰又可以恢复到水的形态。
第二组图片包括六种物质的变化,分别是花生到花生油的变化、种子发芽的变化、西瓜到西瓜汁的变化、泥土到砖块的变化、树到椅子的变化。这些图片的设置目的是提示学生进一步探究生活中更多类似水泥变化的事例。
教科书设计的这些物质的变化只是一种指向,目的是提示学生可以从生活中多种物质的变化入手,探究类似食盐和水泥的变化特征。
(四)实施探究
三是归纳。教科书呈现了一幅学生交流的情景图片,目的是提示学生从能否恢复物质原状的角度来分析,寻找物质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归纳进一步认识物质的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食盐、玻璃等物质都可以恢复原来的样子。”“这是一种可逆的变化。”提示学生通过食盐、水、玻璃等物质的变化认识可逆变化。“像水泥这样的变化呢?”“我知道……”
提示学生通过水泥、木头、种子等物质的变化认识不可逆变化。
活动二: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的利弊。
教科书提供了三幅图片,分别森林大火、污染的水域、废品收购站,意图是通过对图片内容的分析,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利弊。森林大火是一种不可逆的变化,提示学生认识到一些不可逆变化带给人类的将是无法挽回的损失;污染的水域是一种可逆的变化,提示学生认识到虽然是一种可逆的变化,但如果想使污染的水恢复到原状却需要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废品收购站的图片提示学生认识到很多物质是可以发生可逆变化的,我们可以合理的使用它们,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作用。图片内容只是一种指向,提示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交流,充分认识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带给人们的利弊。
(五)展示交流
自由活动:
教科书以“自制胶水”为主题,分步展示了制作“胶水”的过程,提示学生可以利用脱脂牛奶、醋、小苏打等自制胶水。通过制作,丰富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
(六)拓展创新
拓展活动:
教科书提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现象?”的探究内容,提示学生课下进一步探究物质的变化,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把探究延伸到课外。

第二单元总第三课时(7)
第七课 铁生锈
《物质的变化》  一课时   新授
教学内容:青岛版P19~P21
一、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

1、知道金属有生锈的现象;

2、以铁生锈为例,说出金属生锈的原因;

3、说出一些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用实验方法研究金属生锈的原因。

情感目标:激发爱护金属制品的思想情感。

二、课文重难点:

重点: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

难点:金属生锈的原因。

三、课前准备:

锈铁块、铜绿以及一些不锈钢制品,课前一星期布置学生预做铁钉生锈的实验。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许多金属都会生锈。

(1)在我们身边有哪些金属生锈的现象?

(2)会生锈的这些东西是什么材料做的?

归纳:铁生锈这锈叫做铁锈。
(二)自主探究,交流分享

(3)还有什么金属会生锈?

通过观察铜上面绿色的物质,得出“铜绿”是铜生锈形成。
新课标****网 
(4)那么,铝、铅等金属会不会生锈呢?

归纳:许多金属都会生锈。
(三)合作学习,释疑解难

2、金属为什么会生锈?

(1)出示生锈的铁钉,问:铁钉上出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生锈?(学生讨论)

(2)教师归纳小结得出:锈是金属在空气中发生氧化作用的结果。

(3)学生观察自己面前的潮湿试管中的铁钉和比较干燥试管中的铁钉,两个铁钉有什么区别?

(4)说明了什么呢?

(5)日常生活中什么金属最容易生锈?铁锈有什么特点?
(四)实践创新,展示评价

3、怎样防止金属生锈?

(1)怎样才能防止生锈呢? (2)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金属放在干燥的环境中;金属的外面加一层保护层;金属与空气隔绝;在一种金属中加入另处一些金属制成不易生锈的合金。

(3)出示一些用合金作的制品让学生观察。
(五)梳理总结,拓展延伸

4、布置作业


第二单元总第四课时(8)
牛奶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  一课时   新授
教学内容:青岛版P22~P23
教学目标:
1、  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利用简单表格整理有关实验数据;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  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关心日常生活中的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  认识牛奶常见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重难点:
知道牛奶有哪些变化,牛奶的用处。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同学们喜欢喝牛奶吗?
那你知道牛奶有什么好处吗?牛奶中富含维生素A,可以预防皮肤干燥及暗沉,使皮肤白皙,有光滑。
(二)猜想假设
大家收集的资料真全面啊!那么关于牛奶,你还想知道什么问题呢?看来你们都是注意观察的好孩子,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揭开这些问题的答案!
(三)制定方案
先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谁愿意把我们小组的实验设计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我们小组四位同学每人进行其中一种混合实验。一定要记录好实验现象。
(四)实施探究
1能具体说说哪些东西能让牛奶发生哪些变化呢?
牛奶中放醋,牛奶中出现混合物凝集现象。
将啤酒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有絮状物产生。
将食盐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没有变化。
将柠檬汁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中有沉淀生成。
2、交流有关引用牛奶的知识
有人习惯空腹喝牛奶,这不科学。
牛奶不宜久煮或加热次数过多。
(五)展示交流
用牛奶做胶水。
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制作方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步:将40ml的脱脂牛奶倒入一个杯子在,加入10ml的醋,搅拌一下,使其充分混合。
第二步:用纱布过滤上述混合物。
第三步:用玻璃棒将纱布中收集的固体物质倒入杯子中。
第四步:在杯子中加入适量小苏打,搅拌。
(六)拓展创新
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棒。让老师来听一听,你们都有哪些收获。那你知道这么好喝酸奶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下面老师教教大家如何做酸奶,好不好?


六年级科学上学期9《静止和运动》备课稿娄方华
教学目标:
1.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模拟实验;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
3.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重难点: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车模型,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1.录像导入,激发兴趣。
⑴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录像(播放一组录像:校园内学生活动录像和人们乘坐公共汽车情景录像)。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⑵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静止和运动”。板书课题。
2.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⑴谁是运动的,谁是静止的。
①教师谈话,提出问题:刚才我们观看的录像中,谁在运动?谁是静止的?
②学生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物体“谁在运动、谁是静止的”展开激烈的争论),介绍运动、参照物的概念。
(以人们乘坐公共汽车情景图为例)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1:车内的人都在运动嘛。
生2:不,我认为车内只有一个人在运动。
师:说说你们的理由。
生2:司机和乘客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没动,只有一个人正在向车门处走,所以我认为车内只有一个人在运动。
生1:汽车在向前运动,人们都坐在汽车里,当然所有的人都在运动了!
其他同学纷纷参与争论,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最后师生达成共识:运动、静止因所选的标准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也有不同,这个被选定的标准就叫做参照物。
生1: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汽车也是运动的。
生2:坐在座位上的人,以座位为参照物,他就是静止的。
生3:以坐在座位上的人为参照物,那个正在走向车门的人是运动的。
生4:以正在走向车门的人为参照物,那些坐在座位上的人就是运动的。
……
③设计模拟实验,验证猜想与认识。
模拟“乘客与行人”的实验,进一步体验并描述运动与静止。
⑵描述运动和静止。
①     出示课件:游人坐过山车图,商场内顾客乘电梯上下楼图,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图,太阳、地球、月亮的运行轨道图。
②     仔细观察图中的物体,谁是运动的?谁是静止的?
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可鼓励学生交流,组织学生在班内发表自己的见解。
(以游人做过山车为例)
师:谁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在游人坐过山车图中,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游人是运动的。
生:过山车也是运动的。
师: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
生:如果以车上人为参照物,那过山车就是静止的。
生:以车上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和房子就变成运动的了。
生:如果以过山车为参照物也是这样,车上人是静止的,路边的树和房子也都是运动的。
师:同学们真善于动脑筋,说的可真棒!看来,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不同啊。
……
④     教师谈话:生活中,你们还见过类似的运动和静止的例子吗?
(学生彼此交流自己的看法。)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看谁的发现****。
生:比如我课桌上的课本,以课桌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以从桌边走过的同学为参照物,它就是运动的。
生:老师,也可以这么说,以太阳为参照物,它也是运动的。
(学生们哈哈大笑。)
师:对!地球以每秒30千米的速率绕着太阳运动,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以这个速率在运行!在这里,地球和太阳是不同的参照物。
生:我做过火车。坐在火车上,以自己为参照物,路边的房子啊,树啊,田地啊,全是运动的!
生:如果以你自己为参照物,那你坐的座位就是静止的,火车也是静止的。
……
师:是啊,描述物体运动或静止时,首先要选择好参照物,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静止情况也会不同。同学们如果感兴趣,课下可以继续探究生活中有关运动和静止的问题。
3.回顾全课,评价总结。
谈话:这节课同学们对运动和静止进行了认真研究,真不简单!你们能不能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学生纷纷谈这节课自己的感受。)


六年级科学上学期10《距离和时间》备课稿娄方华
教学目标:
1.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的记录;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关心新科技等社会问题。
3、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和时间的关系;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重难点: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和时间的关系;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教学准备:秒表、卷尺、车模型、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1、同学们,你们在以前的学习中,有没有接触过有关距离和时间的知识?谁来说一说。
学生交流。
2、你们实地测量过距离和时间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测量并研究距离和时间的关系,好不好?
二、科学探究
1、测一测。
①谈话:同学们,我们到校园中去进行测量活动吧。
②师生来到操场,共同进行测量活动。组织学生在学校操场的百米跑道上进行跑步测量。也可以在跑道外的篮球场区域,组织学生进行四驱车比赛测量(学生进行其他测量也可以)。
③谈话:测量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实际的去测量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时间,并做好记录。二是在实际测量中,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玩”上而忽视了对时间和距离的测量和记录。
④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把时间和距离的关系表示出来。
学生小组内整理自己的记录,讨论、交流并把时间和距离的关系进行整理。
2、分析统计表。
①谈话:根据刚才的测量和记录,我们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学生分析、讨论并交流。
谈话:怎么对物体的运动进行描述呢?
学生讨论并交流。
师生达成共识: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知道物体的位置、方向和快慢。
学生纷纷对物体的运动进行描述,并相互进行交流。
②谈话: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学生分析、讨论并交流。
谈话: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的距离,跑的距离远,说明运动的速度快,反之,运动的速度慢;相同距离比较所用的时间,用的时间越少,说明速度越快,反之,运动的速度慢。
③谈话:研究我们的测量结果,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析、讨论并交流。
在学生交流、描述的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录表对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预测,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测量,验证自己的预测。
三、课堂拓展
谈话:在本节课中,你****的收获是什么?你对自己的测量和分析还满意吗?
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
谈话:请同学们课下根据自己5秒钟走的路程和从家到学校用的时间,估算从家到学校的距离。

 

 

点评教师:
  • 点评教师:王善敏科
    点评时间:2014/10/24 9:37:49
    点评指数:
    点评内容: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课 病  毒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提出与病毒相关的问题;
    2、会查阅与病毒相关的书刊和其信息源
    3、能制作有关病毒的剪贴报.
    4、会用多种形式表达、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科学知识:
    1、知道一些由病毒感染的病的种类\主要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了解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有关病毒的资料
    学生准备:
    了解有关病毒的有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1、教师提问:关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你知道些什么?如何预防呢?
    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二)、明确目标 展开讨论

    1、流感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2.学生讨论,指名回答。
    3.教师讲解.
    (三)、交流总结 形成共识

    2、狂犬病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3.脊髓灰质炎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4.麻疹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五)展示交流
    5. 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6. 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解.
    (六)、拓展延伸(网上学习)
    1、教师讲述:关于病毒,你还知道些什么?请回去以后在网上自主学习。
    2、学生交流学习收获和体会
    3、课后作业:
    (1)回去查资料,了解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
    (2)利用作文、图画或小报的形式,说一说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单元第二课时(2)
    第二课 细  菌
    教学内容:青岛版P5~P6
    教学构思:
    细菌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在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师生互动中求得共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采取以下方式:
    1、 以观察促思考,总结细菌的形态结构。
    2、 设疑促理解,探究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3、 以知识促应用,了解细菌对自然界和人类的意义。
    教学目的:
    1、 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2、 使学生了解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和生命活动的特点;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细菌在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显微镜,三种类型的细菌的****涂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观察、讲述与谈话相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出示醋和小孩得痢疾的图片)
    师:哪位同学闻一闻这是什么调味料?再看看图片上的小孩怎么会得痢疾?
    生:是醋;小孩的痢疾是由细菌引起的。
    (二)猜想假设
    师:一提起细菌,许多同学会立刻想到细菌可使人患病,使食物腐败变质。想到这些,许多人都会皱起眉头,心里感到害怕甚至于很讨厌细菌。事实果真全都如此吗?
    (三)制定方案
    的确,细菌无处不在,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识“庐山”真面目呢?怎样才能观察到细菌呢?下面请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玻片标本。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各自的观察结果。
    (由演示实验入手,发挥高倍显微镜的作用,巡视并注意指导高倍镜的使用方法。对显微镜使用方法不熟练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四)实施探究
    师:通过显微镜的观察你发现了细菌有几种形态?
    生:细菌的形态有圆球状的、杆(棒)状的、螺旋(弯曲)状的。
    师:从形态上看,细菌可以分为三种:球菌、杆菌、螺旋菌。
    师:是单细胞的还是多细胞的?
    生:是单细胞。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学过的植物细胞在结构是什么样的?
    生: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师:你所观察到的细菌有细胞核吗?
    生:没有。
    生:有细胞核但不完整。
    (使用多媒体展示植物细胞和细菌细胞的结构图,观察比较得出细菌的结构,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一个不成形的细胞核。有些有鞭毛、有的有荚膜,有些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胞里面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芽孢,芽孢有保护作用。)
    (拿出一小碗馊米饭让前排的学生闻)
    (五)展示交流
    师:谁知道米饭为什么会变味?估计夏季在室温下米饭多长时间会变味?
    生:因为米饭中有细菌,细菌繁殖速度快。一天的时间米饭会变味。
    师:同学们再想一想,那么,细菌为何会生活在米饭中?
    生:因为米饭有营养。
    生:因为米饭里有糖。
    生:因为细菌也是生物,也要吃食物,也要消化。
    师:米饭变馊是细菌作用繁殖的结果。大家想想,植物细胞的数目是怎样增多的?
    生:细胞分裂。
    师:细菌的细胞也可以进行细胞分裂,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
    (通过多媒体展示细菌的横向分裂过程,如果环境条件适宜,细菌20多分钟就可以分裂一次。按照这样的速度来推算,一个细菌一昼夜可以繁殖72代,共繁殖出40多万亿亿个细菌,折合重量达4000吨。)
    生:现实生活中细菌能繁殖这样多吗?
    师:不可能。细菌的生殖对环境条件的依赖性很强。温度、湿度、营养物质等条件时刻都在发生变化,外界条件不可能持续地满足细菌生殖对环境的要求。
    生:流行性感冒传播速度快是不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的结果?
    师: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你问得真好,说明你的思路很开阔,能把我们所学的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生活中有许多的问题都能用生物学知识解释,所以我们学习生物学知识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但我要说流行性感冒有的是由细菌引起的,有的是由病毒引起的。
    生:病毒不是细菌,冬天细菌繁殖也这么快吗?
    生:不快。
    师;同样是细菌,冬天和夏天繁殖速度为何不同呢?
    生:因为,细菌的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
    生:在夏天为什么腌肉、罐头能长时间地保存?
    生:腌肉中盐分比较多,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所以腌肉可长时间的保存。罐头经过高温消毒灭菌的,而且是密封的,没有氧气细菌无法繁殖。
    师:我们家庭中使用的冰箱就是通过降低温度抑制细菌的繁殖,从而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
    师:大家回忆一下绿色植物的营养方式是什么?
    生:自养。
    师:(展示水绵图)大家想想细菌和水绵的营养方式是否一样?
    生:不一样,水绵能进行光合作用,而细菌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是靠摄取现成的营养来生活。
    师:同样是摄取营养,痢疾杆菌生活在人体肠道引起痢疾,枯草杆菌却使枯草腐烂,如果将两者的生活环境改变一下,那么它们是否还能生存?
    生:能,因为细菌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生:能,因为细菌适应环境能力强。
    师:不能,因为痢疾杆菌只能寄生在生物体内,而枯草杆菌只能寄生在死了的生物体内。
    师:枯草杆菌生活在动植物遗体中并获得营养,我们称之为腐生。现在,同学们总结一下细菌包括哪两种异养方式?
    生:寄生、腐生。
    师:细菌用手摸不着,用眼看不见,我们无法了解它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但是同学们真的很聪明,一想到身边的有关细菌的例子,就能理解细菌的生活习性,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
    师:每年地球上都有大量的动植物死亡,每时每刻都产生出大量的尸体、枯枝落叶和粪便垃圾。可是地球并没有像我们想像那样“垃圾”堆积如山,想一想,这些东西最终都到哪里去了呢?
    生:地球上一些细菌和真菌都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遗物。
    师:一提到细菌就感到害怕和厌烦。这种观点全面吗?
    生:不全面。
    师:现在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细菌和人类的关系呢?
    生:细菌对我们是有好处的,比如,有些细菌能帮我们清垃圾,乳酸菌能制酸牛奶,醋酸杆菌能制醋。
    生:枯草杆菌能分解枯草。
    生:我认为细菌多数还是有害的,如,大肠杆菌能使人得肠道病,痢疾杆菌使人得痢疾,肺炎菌使人得肺炎,结核菌使人得结核病。
    …………
    (六)拓展创新
    师:既然大家各持已见,到底细菌对人类和自然界有什么意义呢?不如我们把讨论留到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以“我看细菌”、“细菌的功与过”、“小议细菌”等为题写一篇小文章,字数不限,大家看如何?
    生:太好了。

    ****单元总第三课时(3)
    第三课  馒头发霉了
    教学内容:青岛版P7~P9
    教学目标:
    1、用显微镜观察物体上的霉,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物体发霉的基本条件。*
    2、了解霉菌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霉菌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教学准备:
    发霉的馒头、显微镜。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认识和观察馒头或其他物体上的霉及其形态。
    学生用眼去观察馒头上的霉,观察没是什么样子。引导学生回忆以前见过的霉。
    知道学生用显微镜观察霉的形态。
    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话好图,并对颜色进行描述。
    二、猜想假设
    2了解霉的功与过
    让学生了解人类对霉的利用,然后指出没给人类和动物带来的危害。
    描述抗生素的诞生情况。
    三、制定方案
    3探究合适霉生长的环境条件。
    根据生活中物体发霉的事例,推测物体在什么条件下会发霉。
    交代实验的方法,每个小组选择不同的的条件进行对比实验。
    四、实施探究
    4了解防止事物发霉和物体发霉的办法几依据。
    夏天食物最容易发霉,大人们一般怎么做防止事物的发霉。
    五、展示交流
    指导学生认识真空包装防止事物发霉。
    指导学生认识太阳晒防止物品发霉。
    指导学生认识利用干燥剂方式食品的发霉。
    六、拓展创新
    电冰箱能保鲜食物,是什么原因?
    物体在什么环境下容易发霉。


    ****单元总第四课时(4)
    第四课 食用菌
    教学内容:青岛版P10~P11
    一、教学目标
    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知道单细胞真菌的结构。
    3.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
    4.了解识别有毒蘑菇的有关知识.
    5.了解蘑菇生长需要的条件.
    二、教学策略
    真菌一节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不仅了解真菌的结构,更重要的是要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以及它们生命活动的特点,同时了解一些食   用菌养殖的过程和方法。
    在进行有关各种各样的真菌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交流一下他们对真菌的了解。虽然蘑菇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但是学生可能没有仔细观察过它们,因此教师要利用观察与思考活动,引导学生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观察这些真菌,说出单细胞真菌的结构。
    三.教学重点: 知道真菌的结构, 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
    四.教学准备: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
    五.教学过程
    一. 提出问题
    让学生思考:蘑菇是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生活?(  真菌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
    观察蘑菇.
    二. 蘑菇分为哪几部分?(地下菌丝, 菌丝,柄, 菌褶,菌盖. )
    是怎样吸收营养的?
    三.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有哪些?
    四. 如何识别有毒蘑菇?( 毒蘑菇与食用蘑菇,在形态特征上往往只有很微小的差异,不少种类还需要借助于显微镜观察其孢子的大小、颜色、表面特征,并参阅有关的科学资料进行核对,才能确定是否有毒。
    二、猜想假设
    有的人认为,毒蘑菇色泽鲜艳,外形美观,具有麻、辣、酸、苦的味道,有的毒蘑菇有乳汁,毒蘑菇子实体受伤后伤面变色。这些经验有其可取之处,但也不是任何一种毒蘑菇都具有这样的特征。例如,多种牛肝菌的伤面常常变色,松乳菇具有乳汁,然而它们都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有些毒蘑菇吃起来味道也是很鲜美的。
    有人说毒蘑菇能使银器变黑,毒蘑菇不容易生蛆长虫,这些说法都是不确切的。事实上,很多种毒蘑菇遇到银器并不变黑,有毒的豹斑毒伞往往会生蛆长虫。
    三、制定方案
    总之,要想用一两个性状来概括蘑菇是否有毒,目前还做不到。因此,在野外采集食用蘑菇时,一定要细心辨别。对于不能识别的蘑菇,应该向当地有经验的群众请教。)
    四、实施探究
    观察与思考
    1.腐烂柑橘皮上的青霉呈青绿色,长有孢子的菌丝看上去呈扫帚状;面包片上的曲霉呈黄、黑、褐或绿色,长有孢子的菌丝看上去呈放射状。青霉和曲霉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多细胞真菌,菌体是由菌丝构成的,它们都能产生孢子。
    2.在夏季或秋季的清晨或雨后,在潮湿的树干或草地上容易采到蘑菇。这说明真菌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
    3.霉菌和蘑菇都是真菌,在营养方式上的共同特点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五、展示交流
    1.霉菌是靠孢子进行繁殖的,孢子很轻,可以在空气中飘荡。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或皮鞋给孢子的萌发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和营养物质,所以容易生长霉菌。
    2.检查家里储存粮食的地方是否通风,环境是否干燥,存放衣物的衣柜是否受潮。在晴好的天气里,晾晒粮食和衣物,防止霉菌的生长。
    六、拓展交流
    3.蘑菇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潮湿的环境和丰富的有机物。所以在养殖食用蘑菇时,一方面要保持养殖场所的清洁、温度和潮湿;另一方面要提供蘑菇生长所需要的有机物。

    第二单元总****课时(5)
    第五课 蜡烛的变化
    教学内容:青岛版P15~16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
    ●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生成新的物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重要。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蜡烛熔化和燃烧的实验,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
    2、难点: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 教学准备:
    各色蜡烛、酒精灯、烧杯、抹布、蒸发皿、火柴、生鸡蛋、白醋、可乐罐、锤子、澄清石灰水、吸管、碱快、白糖。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谈话:大自然中物质千变万化,像小苗出土了,叶子变色了,小狗长大了,这些变化,我们用眼睛可以看见;但有些变化,我们用肉眼不能直接看见,你能举出生活中物质变化的例子吗?
    2、学生发言。
    3、同学们讲了许多有生命的物质变化,没有生命的物质会不会变化呢?如果有,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出示蜡烛)看!这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蜡烛的变化。
    二、猜想假设
    ****个实验
    1、仔细观察点燃前后的蜡烛,尽可能多地说出蜡烛的特点。
    2.学生分组实验观察。
    3.汇报交流。
    三、制定方案
    第二个实验
    1、谈话:你们加热过蜡烛吗?会发生什么变化?冷却后呢?
    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
    2、给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各色蜡烛、酒精灯、烧杯、抹布、蒸发皿、火柴。
    3、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给蜡烛加热和冷却,并仔细观察现象记录下来?
    4、小组讨论组装实验。
    教师带领学生实验验证。****个实验:把蜡块放在铁片上加热,观察变化;离开火焰冷却,观察又有什么变化。
    5、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记录。
    6、各组汇报,要求用自己的话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蜡烛加热时,由固体(蜡块)变成能流动的液体(蜡油),停止加热,冷却后,流动的液体又慢慢地变成了有一定形状的固体。
    四、实施探究
    第三个实验
    1、下面我们把蜡烛燃烧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1)指导学生观察30页燃烧蜡烛的三幅图的实验方法。
    (2)师操作示范,提出实验注意事项及要求。
    2.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
    3.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4.讨论:加热蜡烛和燃烧蜡烛都让蜡烛发生了变化,这两种变化相同吗?你有什么证据以证明你的说法?
    5.小结:在自然界中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如蜡烛燃烧。
    五、展示交流
    1、谈话:生活中物质变化的现象很多,看看31页都有哪些现象?
    2、讨论交流这些现象各属于哪一类变化?你的证据是什么?
    3、小组讨论并填写书73页表格,汇报。
    4、小结:在观察一种物质的变化是属于哪类变化时,最主要的是观察它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可以从变化中产生发光发热、沉淀、变色等现象中证明。
    六、拓展创新
    1、看书上图,每组任选两个实验做做,仔细观察现象并记录下来。
    2、交流汇报实验现象。
    3、讨论判断图上这些物质的变化是哪类变化,说出理由。
    板书设计:
    5.蜡烛的变化
    形态、状态变化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课后记:

    第二单元总第二课时(6)
    第六课 食盐和水泥
    教学内容:青岛版P16~P18
    一、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并作实验记录;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
    2、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3、认识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一是观察食盐和水泥的变化。
    首先教科书提供了一幅探究示意图,意图是提示探究食盐变化方法。一位学生在搅拌水中的食盐,说:“食盐在水中溶解了。”目的是提示学生结合已有的溶解知识认识食盐的变化。食盐在水中看不到了,说明它的颗粒大小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形态发生了变化。
    (二)猜想假设
    一位学生说:“溶解的食盐还会再看到吗?”目的是提示学生从能否恢复食盐原状来思考,提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并设计相应的实验进行证明。一位学生在用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坩埚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已经析出的食盐颗粒,说:“你看……”目的是提示学生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教科书所设计的探究方法只是一种指向,目的是提示学生可以自由设计探究方法,探究食盐的变化,而不要受教科书的限制。
    (三)制定方案
    其次教科书又通过一幅探究示意图,提示探究水泥变化方法。一位学生说:“水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目的是提示学生,在认识食盐变化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探究问题,展开新的探究活动。一位学生在用杯子向盘子里倒水(盘子里有水泥),说:“我们试一试。”
    目的是提示学生自由设计探究方法,探究水泥的变化。教科书提示的探究方法是:通过加水的方法使水泥发生变化。借助探究食盐的方法思考:水泥还能恢复原状吗?并设计相应的实验进行证明。
    二是认识其他物质的变化。教科书提供了两组物质变化的示意图,目的是提示学生认识生活中更多的类似食盐和水泥这样的变化。
    ****组图片包括玻璃和水的变化。玻璃的变化由三副图片:碎玻璃、玻璃熔化炉、玻璃制品组成。图片与图片之间分别用箭头相连接,目的是提示学生认识到玻璃也可以像食盐那样,改变形态后还可以恢复原状。水的变化中,通过箭头提示学生水可以改变形态为水蒸气或冰,水蒸气或冰又可以恢复到水的形态。
    第二组图片包括六种物质的变化,分别是花生到花生油的变化、种子发芽的变化、西瓜到西瓜汁的变化、泥土到砖块的变化、树到椅子的变化。这些图片的设置目的是提示学生进一步探究生活中更多类似水泥变化的事例。
    教科书设计的这些物质的变化只是一种指向,目的是提示学生可以从生活中多种物质的变化入手,探究类似食盐和水泥的变化特征。
    (四)实施探究
    三是归纳。教科书呈现了一幅学生交流的情景图片,目的是提示学生从能否恢复物质原状的角度来分析,寻找物质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归纳进一步认识物质的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食盐、玻璃等物质都可以恢复原来的样子。”“这是一种可逆的变化。”提示学生通过食盐、水、玻璃等物质的变化认识可逆变化。“像水泥这样的变化呢?”“我知道……”
    提示学生通过水泥、木头、种子等物质的变化认识不可逆变化。
    活动二: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的利弊。
    教科书提供了三幅图片,分别森林大火、污染的水域、废品收购站,意图是通过对图片内容的分析,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利弊。森林大火是一种不可逆的变化,提示学生认识到一些不可逆变化带给人类的将是无法挽回的损失;污染的水域是一种可逆的变化,提示学生认识到虽然是一种可逆的变化,但如果想使污染的水恢复到原状却需要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废品收购站的图片提示学生认识到很多物质是可以发生可逆变化的,我们可以合理的使用它们,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作用。图片内容只是一种指向,提示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交流,充分认识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带给人们的利弊。
    (五)展示交流
    自由活动:
    教科书以“自制胶水”为主题,分步展示了制作“胶水”的过程,提示学生可以利用脱脂牛奶、醋、小苏打等自制胶水。通过制作,丰富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
    (六)拓展创新
    拓展活动:
    教科书提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现象?”的探究内容,提示学生课下进一步探究物质的变化,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把探究延伸到课外。

    第二单元总第三课时(7)
    第七课 铁生锈
    《物质的变化》  一课时   新授
    教学内容:青岛版P19~P21
    一、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

    1、知道金属有生锈的现象;

    2、以铁生锈为例,说出金属生锈的原因;

    3、说出一些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用实验方法研究金属生锈的原因。

    情感目标:激发爱护金属制品的思想情感。

    二、课文重难点:

    重点: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

    难点:金属生锈的原因。

    三、课前准备:

    锈铁块、铜绿以及一些不锈钢制品,课前一星期布置学生预做铁钉生锈的实验。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许多金属都会生锈。

    (1)在我们身边有哪些金属生锈的现象?

    (2)会生锈的这些东西是什么材料做的?

    归纳:铁生锈这锈叫做铁锈。
    (二)自主探究,交流分享

    (3)还有什么金属会生锈?

    通过观察铜上面绿色的物质,得出“铜绿”是铜生锈形成。
    新课标****网
    (4)那么,铝、铅等金属会不会生锈呢?

    归纳:许多金属都会生锈。
    (三)合作学习,释疑解难

    2、金属为什么会生锈?

    (1)出示生锈的铁钉,问:铁钉上出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生锈?(学生讨论)

    (2)教师归纳小结得出:锈是金属在空气中发生氧化作用的结果。

    (3)学生观察自己面前的潮湿试管中的铁钉和比较干燥试管中的铁钉,两个铁钉有什么区别?

    (4)说明了什么呢?

    (5)日常生活中什么金属最容易生锈?铁锈有什么特点?
    (四)实践创新,展示评价

    3、怎样防止金属生锈?

    (1)怎样才能防止生锈呢? (2)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金属放在干燥的环境中;金属的外面加一层保护层;金属与空气隔绝;在一种金属中加入另处一些金属制成不易生锈的合金。

    (3)出示一些用合金作的制品让学生观察。
    (五)梳理总结,拓展延伸

    4、布置作业


    第二单元总第四课时(8)
    牛奶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  一课时   新授
    教学内容:青岛版P22~P23
    教学目标:
    1、  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利用简单表格整理有关实验数据;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  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关心日常生活中的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  认识牛奶常见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重难点:
    知道牛奶有哪些变化,牛奶的用处。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同学们喜欢喝牛奶吗?
    那你知道牛奶有什么好处吗?牛奶中富含维生素A,可以预防皮肤干燥及暗沉,使皮肤白皙,有光滑。
    (二)猜想假设
    大家收集的资料真全面啊!那么关于牛奶,你还想知道什么问题呢?看来你们都是注意观察的好孩子,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揭开这些问题的答案!
    (三)制定方案
    先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谁愿意把我们小组的实验设计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我们小组四位同学每人进行其中一种混合实验。一定要记录好实验现象。
    (四)实施探究
    1能具体说说哪些东西能让牛奶发生哪些变化呢?
    牛奶中放醋,牛奶中出现混合物凝集现象。
    将啤酒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有絮状物产生。
    将食盐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没有变化。
    将柠檬汁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中有沉淀生成。
    2、交流有关引用牛奶的知识
    有人习惯空腹喝牛奶,这不科学。
    牛奶不宜久煮或加热次数过多。
    (五)展示交流
    用牛奶做胶水。
    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制作方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步:将40ml的脱脂牛奶倒入一个杯子在,加入10ml的醋,搅拌一下,使其充分混合。
    第二步:用纱布过滤上述混合物。
    第三步:用玻璃棒将纱布中收集的固体物质倒入杯子中。
    第四步:在杯子中加入适量小苏打,搅拌。
    (六)拓展创新
    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棒。让老师来听一听,你们都有哪些收获。那你知道这么好喝酸奶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下面老师教教大家如何做酸奶,好不好?


    六年级科学上学期9《静止和运动》
    教学目标:
    1.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模拟实验;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
    3.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重难点: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车模型,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1.录像导入,激发兴趣。
    ⑴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录像(播放一组录像:校园内学生活动录像和人们乘坐公共汽车情景录像)。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⑵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静止和运动”。板书课题。
    2.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⑴谁是运动的,谁是静止的。
    ①教师谈话,提出问题:刚才我们观看的录像中,谁在运动?谁是静止的?
    ②学生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物体“谁在运动、谁是静止的”展开激烈的争论),介绍运动、参照物的概念。
    (以人们乘坐公共汽车情景图为例)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1:车内的人都在运动嘛。
    生2:不,我认为车内只有一个人在运动。
    师:说说你们的理由。
    生2:司机和乘客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没动,只有一个人正在向车门处走,所以我认为车内只有一个人在运动。
    生1:汽车在向前运动,人们都坐在汽车里,当然所有的人都在运动了!
    其他同学纷纷参与争论,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最后师生达成共识:运动、静止因所选的标准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也有不同,这个被选定的标准就叫做参照物。
    生1: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汽车也是运动的。
    生2:坐在座位上的人,以座位为参照物,他就是静止的。
    生3:以坐在座位上的人为参照物,那个正在走向车门的人是运动的。
    生4:以正在走向车门的人为参照物,那些坐在座位上的人就是运动的。
    ……
    ③设计模拟实验,验证猜想与认识。
    模拟“乘客与行人”的实验,进一步体验并描述运动与静止。
    ⑵描述运动和静止。
    ①     出示课件:游人坐过山车图,商场内顾客乘电梯上下楼图,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图,太阳、地球、月亮的运行轨道图。
    ②     仔细观察图中的物体,谁是运动的?谁是静止的?
    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可鼓励学生交流,组织学生在班内发表自己的见解。
    (以游人做过山车为例)
    师:谁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在游人坐过山车图中,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游人是运动的。
    生:过山车也是运动的。
    师: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
    生:如果以车上人为参照物,那过山车就是静止的。
    生:以车上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和房子就变成运动的了。
    生:如果以过山车为参照物也是这样,车上人是静止的,路边的树和房子也都是运动的。
    师:同学们真善于动脑筋,说的可真棒!看来,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不同啊。
    ……
    ④     教师谈话:生活中,你们还见过类似的运动和静止的例子吗?
    (学生彼此交流自己的看法。)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看谁的发现****。
    生:比如我课桌上的课本,以课桌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以从桌边走过的同学为参照物,它就是运动的。
    生:老师,也可以这么说,以太阳为参照物,它也是运动的。
    (学生们哈哈大笑。)
    师:对!地球以每秒30千米的速率绕着太阳运动,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以这个速率在运行!在这里,地球和太阳是不同的参照物。
    生:我做过火车。坐在火车上,以自己为参照物,路边的房子啊,树啊,田地啊,全是运动的!
    生:如果以你自己为参照物,那你坐的座位就是静止的,火车也是静止的。
    ……
    师:是啊,描述物体运动或静止时,首先要选择好参照物,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静止情况也会不同。同学们如果感兴趣,课下可以继续探究生活中有关运动和静止的问题。
    3.回顾全课,评价总结。
    谈话:这节课同学们对运动和静止进行了认真研究,真不简单!你们能不能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学生纷纷谈这节课自己的感受。)


    六年级科学上学期10《距离和时间》
    教学目标:
    1.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的记录;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关心新科技等社会问题。
    3、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和时间的关系;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重难点: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和时间的关系;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教学准备:秒表、卷尺、车模型、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1、同学们,你们在以前的学习中,有没有接触过有关距离和时间的知识?谁来说一说。
    学生交流。
    2、你们实地测量过距离和时间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测量并研究距离和时间的关系,好不好?
    二、科学探究
    1、测一测。
    ①谈话:同学们,我们到校园中去进行测量活动吧。
    ②师生来到操场,共同进行测量活动。组织学生在学校操场的百米跑道上进行跑步测量。也可以在跑道外的篮球场区域,组织学生进行四驱车比赛测量(学生进行其他测量也可以)。
    ③谈话:测量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实际的去测量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时间,并做好记录。二是在实际测量中,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玩”上而忽视了对时间和距离的测量和记录。
    ④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把时间和距离的关系表示出来。
    学生小组内整理自己的记录,讨论、交流并把时间和距离的关系进行整理。
    2、分析统计表。
    ①谈话:根据刚才的测量和记录,我们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学生分析、讨论并交流。
    谈话:怎么对物体的运动进行描述呢?
    学生讨论并交流。
    师生达成共识: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知道物体的位置、方向和快慢。
    学生纷纷对物体的运动进行描述,并相互进行交流。
    ②谈话: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学生分析、讨论并交流。
    谈话: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的距离,跑的距离远,说明运动的速度快,反之,运动的速度慢;相同距离比较所用的时间,用的时间越少,说明速度越快,反之,运动的速度慢。
    ③谈话:研究我们的测量结果,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析、讨论并交流。
    在学生交流、描述的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录表对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预测,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测量,验证自己的预测。
    三、课堂拓展
    谈话:在本节课中,你****的收获是什么?你对自己的测量和分析还满意吗?
    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
    谈话:请同学们课下根据自己5秒钟走的路程和从家到学校用的时间,估算从家到学校的距离。


李之怡 共164篇 推荐7 优秀5
姜恩泽 共108篇 推荐22 优秀10
刘鼎轩 共98篇 推荐36 优秀24
马维霞 共80篇 推荐0 优秀1
陈永娟 共64篇 推荐15 优秀9
江秋 共63篇 推荐2 优秀2
陈乐乐 共60篇 推荐3 优秀0
胡豆儿 共59篇 推荐9 优秀7
房云玲 共57篇 推荐47 优秀5
董千里 共55篇 推荐30 优秀22
友情链接:百度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凤凰网   央视网  卫星地图  大师邦
关于本站 | 合作加盟 | 积分计划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声明 | 问题解答
作文批改网 www.duzhenfang.com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 电话:13864984078.
备案编号:鲁ICP备12014725号-1,设计制作:作文批改网
194.94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