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文友,学写作,就到作文批改网! | 收藏本站专版专栏 |RSS订阅     欢迎,朋友 | 免费注册会员登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会员中心
走进中秋
发布时间:2014-10-20 10:46:25 作者:陈淑娟综 发布者:chenshujuanzh 浏览次数:1654  类别:我的备课  
山东省 >> 临沂市 >> 罗庄区 >> 黄山镇 >> 综合实践备课组


 

走进中秋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主题

走进中秋

题的产生

背景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很丰富的,尤其是节日中各种民俗民风形成的丰富的节日文化,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更是中华文明立身传承之本。因此,引导学生探究我国的传统节日,并籍此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成了综合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调查情况所反映的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缺憾,在向学生简单介绍我国的传统节日的基础上,我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意向,决定以选择中秋文化作为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从中秋节的来历传说,民风习俗、诗词祝语、特色食品等文化现象展开研究活动。尤其是学生兴趣浓厚的月饼文化,从中秋特色食品月饼的由来、种类、营养价值、制作方法、人们赋予的美好意愿等方面进行研究,感受中秋的文化内涵,促使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践行,全方位、多角度了解中秋文化,以此激发学生对制作美食的兴趣、对家乡与祖国的热爱,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理论

依据

综合实践活动纲要阶段目标中明确提出本年级阶段要求为:

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个节日都有一个节日都有一个美妙的传说和历史渊源。

.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关注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的问题,激发探究的热情。

.考察科学发现的历程,感受并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所必备的精神和品格。

学情

分析

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我最喜爱的节日”调查活动,结果发现最受学生欢迎的节日除了儿童节,居然是西方的圣诞节。我国传统节日中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等,无人问津。在孩子们眼里,传统节日只是放一天假,吃一些传统食品而已。学生不了解节日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意义和民族特色,也不知道这些传统食品的含义,另外,重油重糖外形土气的食品也不能吸引他们。从“喜爱原因”这一项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学生喜爱圣诞节是因为圣诞老人有优美的传说以及富有节日特色的装饰品等“圣诞文化”,当然商家大量的炒作形成的氛围也吸引着他们。可以说,不管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我们都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节日文化教育。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感受中秋的文化内涵,促使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践行,全方位、多角度了解中秋文化,以此激发学生对家乡与祖国的热爱,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2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

过程

方法

确立主题阶段——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围绕主题提出问题。

实践总结阶段——解决问题、总结评价

知识

技能

1、知识目标:

1)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及民间习俗;

2)搜集阅读与中秋、月亮相关的古诗、词、文、故事、对联等,感受古代文化;

3)能使用多种方式获取资料,合理整理资料,对资料进行归类。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整理资料汇报的能力;

2能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了解中秋文化;

活动计划安排

阶段

课时

内容

第一阶段确立主题1课时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围绕主题提出问题;小组合作,制定调查计划。

第二阶段 实践总结  1课时    交流展示、评价拓展。

拓展延伸  

活动内容

秋(第一课时)

本次活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感受中秋的文化内涵,促使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践行,全方位、多角度了解中秋文化,以此激发学生对家乡与祖国的热爱,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过程

方法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围绕主题提出问题。确立主题、制定方案。

知识

技能

1.通过参加本次活动,让学生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习俗活动、美食等一些相关知识和我国传统节日的研究内容。

2..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从而确定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并引导学生集中感兴趣、有意义的问题来研究,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目的性。

课前准备

教师

收集资料  课件 视频

学生

收集资料

           

活动

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一、猜谜导入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

二、整体感知

提问:1.你能说出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农历时间吗?

2.对中秋节你们有哪些了解?有过怎样的体验?

三、自由交流

1.提出问题:

2.指导交流:

提问:对中秋节,你想知道些什么?

三、分组,制定方案。

1、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题,成立自己的课题研究小组,并选出组长。(学生自主分配,教师适当调整。)

2、各组讨论如何开展研究,制定研究方案。

友情提示:

1)、在本组课题中,你们打算研究哪些方面?

2)、你们打算怎样去研究?具体时间和人员如何安排?

3)、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哪些准备?

4)、小组合作:根据各自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为了便于操作,可以参考所提供的表格)。 师巡回指导、建议。

四、集体交流:交流、评价各组方案,相互学习、相互启发。

评价方向:

1)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

2)小组组员是否全体参与,分工是否合理。

3)研究途径是否科学、高效。

4)时间安排是否合理、高效。

5)方案是否全面细致,考虑周全。

五、针对各组情况讨论修改。

六、分组行动:各组按照方案开展实施。(方案也可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略作调整)

七、小组总结、表扬激励。

猜 谜

说出我国传

统节日中秋

节农历时间.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题。

小组合作

制订计划

交流、评价各组方案,相互学习、相互启发。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

分组,制定方案

确定研究主题

通过交流、评价交流活动,相互学习、相互启发

走 进 中 秋

活 动

内 容

     

(第二课时)

本次活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从中秋节的来历传说,民风习俗、诗词祝语、特色食品等文化现象展开研究活动。尤其是学生兴趣浓厚的月饼文化,从中秋特色食品月饼的由来、种类、营养价值、制作方法、人们赋予的美好意愿等方面进行研究,感受中秋的文化内涵,促使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践行,全方位、多角度了解中秋文化,以此激发学生对制作美食的兴趣、对家乡与祖国的热爱,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过程 与

方法

汇报调查资料、成果展示、总结评价

知识

技能

1)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及民间习俗;

2)搜集阅读与中秋、月亮相关的古诗、词、文、故事、对联等,感受古代文化;

3)能使用多种方式获取资料,合理整理资料,对资料进行归类。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整理资料汇报的能力;

2能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了解中秋文化;

课前准备

教师

收集有关卡的资料、图片、各种卡等

学生

收集有关卡的资料、图片、各种卡等

           

活动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

一、导入揭题

师:通过一周的时间,大家一定有了更多的收获。能把你的收获与大家分享吗?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讨

(一)资料汇报、成果展示:

1.了解月饼种类

2.了解月饼制作过程

3.“中秋月饼儿圆”:

谈话:中秋节在家里是怎样过的?

4. 品月饼,追溯中秋文化渊源:

5.“话中秋:诗词、祝语、谚语、歇后语、成语、广告用语、对联、歌曲等资料展示。

三、总结评价:

1.出示评价表:

2.组内互评:

学生活动评价表

班 级

活动

时段

活动主题

   

    

小组评

家长评

知识了解

中秋来历

中秋习俗

月饼种类

制作方法

参与体验

认真参加

每次活动

收集资料

提出建议

与他人合作

动手实践

情感态度

互相合作

认真倾听

友好相处

帮助别人

创新意识

成果展示

资料呈现

体验文章

或日记

专题小报

活动照片

或 录像

自编佳句

个人体会

3.总结交流:

四、课时小结:

小组交流

集体交流

小组评价

集体汇报

评价可以用★表示,优秀3颗★,较好2颗★,一般1颗★;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课题小组的活动介绍、成果展示,正好满足他们这种心理需求,而且在相互交流中,还能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当学生学会了独立的思考、慎重的选择、积极的探索、勇敢的进取、自主的选择时,他就能够对自己的选择负起不可推诿的责任,从而能够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实现自己真正的生活,并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评价表说明:

1.围绕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对整个活动进行评价;

2.评价可以用★表示,优秀3颗★,较好2颗★,一般1颗★;

3.家长评价是评价学生在家进行的、家长又是了解的活动,不了解的内容可以空格;

4.最后每人写出参与本次活动的收获与努力目标。

评价标准考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能力,并且交流活动中的感受,也是学生了解自己,发展自己的“双面镜”。

     

(作品展示)


点评教师:
暂无!
李之怡 共164篇 推荐7 优秀5
姜恩泽 共108篇 推荐22 优秀10
刘鼎轩 共98篇 推荐36 优秀24
马维霞 共80篇 推荐0 优秀1
陈永娟 共64篇 推荐15 优秀9
江秋 共63篇 推荐2 优秀2
陈乐乐 共60篇 推荐3 优秀0
胡豆儿 共59篇 推荐9 优秀7
房云玲 共57篇 推荐47 优秀5
董千里 共55篇 推荐30 优秀22
友情链接:百度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凤凰网   央视网  卫星地图  大师邦
关于本站 | 合作加盟 | 积分计划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声明 | 问题解答
作文批改网 www.duzhenfang.com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 电话:13864984078.
备案编号:鲁ICP备12014725号-1,设计制作:作文批改网
125.00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