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文友,学写作,就到作文批改网! | 收藏本站专版专栏 |RSS订阅     欢迎,朋友 | 免费注册会员登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会员中心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发布时间:2014-11-11 12:38:54 作者:李晓凤二语 发布者:lixiaofeng 浏览次数:3402  类别:我的备课  
山东省 >> 临沂市 >> 罗庄区 >> 黄山镇 >> 黄山镇语文备课组 >> 二年级



识字 4

教学要求:

1.学会8个生字,12个成语,会认9个生字。

2.能借助成语小故事理解成语的意思,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及新词。

2.理解成语的意思。

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时

一、揭示课题。

一些词语和故事能使我们受到启发,让我们认真读一读“识字4”吧!

二、交待学习内容。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轻声读课文,把生字做上记号。

2.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3.指名读、正音。

4.重点指导“寸、益、彰、豹”的读音

“寸”(平舌音) “益”(第四声) “彰”(后鼻音)

“豹”(声母为b

5.同桌讨论识字方法。

“卜”加一加就变成“补”。“耳”加一加就变成“取”。

6.师范读词语,领读词语。

7采用多种形式反复练读词语,读到正确流利。

四、理解词语意思。

1.指名读词语,讲一讲关于这些词语的小故事。

2.说一说这些新词的意思,它们告诉了我们什么?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平平常常的人和事物。也会有他的长处。

取长补短: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好处。

管中窥豹: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有限。

五、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学生仿写。完成“我会写”中的部分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前6个成语。

2.说说从成语中受到什么启发。

二、自学后6个成语及生字。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成语,读准生字的音。

2.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3.同桌讨论识字方法。

4.师范读词语,领读词语。

5.采用多种形式练读词语,要求流利、正确。

四、理解词语意思。

1.指名读词语,讲一讲关于这些词的小故事。。

说说这些新词的意思,它们告诉了我们什么?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事物的全貌;或问题的本质。

拔苗助长: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徒劳无功:白白劳苦一番,并未得到收获。

瓜熟蒂落:瓜在成熟时,瓜的蒂就会断,说明到了成熟之期。

水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五、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学生仿写,完成课后“我会写”。

教学反思: 课堂上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用在识字和朗读上。我不放过任何一个同学,用了近一节课的时间学习生字,检查读课文。然而品读感悟的课文的时间没有了,时间仓促,效果不好。要给基础差的同学留些时间所学的内容。以后要合理分配时间。

坐井观天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8个新词。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比喻的是什么。并从中受 到启发

3.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生字新词和小鸟与青蛙的三次对话。

2.揭示寓意,理解成语“坐井观天”的意思。

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时

一、揭题解题。

l.“观”是什么意思?

2.“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坐在井底看天)

3.谁坐在井里看天?它看到的天是什么样的?它的看法对不对?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读生字、词语。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听准生字的读音,看看课文分几个自然段?在每一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

3.分段指名读课文,正音。

4.这是发生在谁和谁之间的故事?它们为一件什么事争论?谁的意见对?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读第1自然段。

1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井沿”是指哪里?(看图理解井沿。)

2.读青蛙和小鸟的****次对话。说说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些什么?

指导朗读课文****次对话。“你从哪儿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我从天上来……”要用叙述的语气读,语调要平缓。

3.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对话。“大话”是什么意思?课文里的“大话”是指什么?青蛙认为“天”只有多大?

4“弄错”是什么意思?小鸟说谁“弄错”了?“弄错”了什么?“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小鸟为什么会说天是“无边无际”的?(因为小鸟飞了一百多里。)

5.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朋友,别说大话了!…··有那么远吗?”要读出劝告的语气,第二句要读出反问的语气。“你弄错了……”要读出肯定的语气。

6.读青蛙与小鸟的第三次对话。

7.青蛙为什么笑?(它认为自己的意见对,是小鸟错了。)

8.小鸟笑什么?它为什么劝青蛙出井口看一看?(小鸟笑青蛙的确是弄错了,还自以为是。因为青蛙整天坐在井里,看到天的范围只有井口那么大,看不到井范围以外的天,这就是它看错的根本原因。如果青蛙能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就能看到天到底有多大。)

9.指导朗读第三次对话。表现出青蛙很自信的语气,小鸟耐心劝告的语气。

四、朗读全文,思考:青蛙和小鸟为天的大小发生争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认为对方错了,你认为谁对谁错呢?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卡。

2.《坐井观天》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二、熟读课文,理解成语。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青蛙和小鸟为天的大小发生了争论,它们各自的看法是怎样的?找出最能代表它们各自看法的一句话读一读。

(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小马认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3.青蛙和小鸟它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找出课文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青蛙:“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看见了天。”小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

4.它们的看法谁对?为什么?

5.揭示寓意,理解成语。

l)课文中讲的“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2)“坐井观天”是个成语。人们通常用它来比喻那些像井底之蛙的人,批评他们所见有限,还固执己见的态度。

3)如果青蛙听了小鸟的劝告,跳出井口,它看到的天会是怎样的?想一想,它还会怎么说?

6.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它是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从中受到启迪。你读了这篇寓言,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呢?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要眼界开阔,要全面,不要受已有经验的局限,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不能自以为是。)

三、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重点指导:

沿:第五画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

答: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合”。

蛙:右边是两个土。

2.练习写字,完成课后“我会写”。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寓言故事,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本课教学过程中孩子们能积极的配合并思考。教学目标基本实现,但是课堂的教学存在一些不足。比较重要的词“井沿”给省略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文章的完整性。

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6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

3.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种葫芦的人只盯着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是教学的重点。

2.了解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

放大的教学挂图或幻灯投影片,或CAI课件一葫芦的实物标本。

课时安排:三课时

****课时

一、揭示课题。

出示实物标本或CAIPte-一葫芦,形象生动地描绘葫芦,简介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指导看图。

1.课文共有几幅图?

2.按顺序观察每幅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图上有几个人?在干什么?

3.想一想这两幅图说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3.课文分为几自然段?在每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找出与两幅图相对应的段落。

4.范读课文,听准字音。看看课文是怎样表达图意的。

5.分段指名读课文,正音,并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6.重点指导:

四、分析字形。

1.重点指导:

芦:上下结构,下边是“户”。

挂:右边的“圭”由两个“土”字组成。

邻:左右结构,左边是“令”,不是“今”。

居:认识“尸”(尸字旁)。半包围结构。

感:上下结构。

2.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图文对照,学习课文。

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第1自然段描绘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2.第1自然段写了几句话?每句话写了什么内容?

3.这棵葫芦长得好吗?画出写葫芦长得好的句子。

4“长满”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为什么用“挂”,不用“结”?(出示****幅放大的挂图或CAI课件,对照课文观察葫芦的长势,凭借图理解“挂”的含意。)

5.句一中的“葫芦”和句三中的“葫芦”各指什么?

6.比较句子,你认为哪种说法好?为什么?

葫芦藤上长了叶子,开了小花。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色的叶子,开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可爱的小葫芦。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

7.指导朗读:读出小葫芦长势很好和种葫芦的人特别喜爱小葫芦的语气来。

8.这一自然段主要写这棵葫芦长得很好。

三、学习第23自然段。

1.读第23自然段。

2.葫芦的叶子有什么变化?种葫芦的人对待叶子和葫芦的态度是怎样的?把有关的句子做上记号。

3.比较句子,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体会反问句、感叹句,表达的情感比陈述句要强烈些。)

4.理解:“自言自语、赛过、邻居、光、盯着”几个词语。

5.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中“怕什么!”要读出不在乎的语气。“我的小葫芦,快长啊……”读BIP音要轻,要表达出喜爱、期盼的语气来。第3自然段中的对话“你光盯着葫芦…、·快治一治吧!”要读出规劝的语气。“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要读出奇怪的语气。

6.种葫芦的人不管叶子,只要葫芦,他要到了没有?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看图,比较一下****、二幅图,看看这棵葫芦有什么变化,种葫芦的人神态又有什么变化?

2.读第4自然段。

3.小葫芦为什么落了?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种葫芦的人不懂得叶子和果实是有联系的,他又不虚心听邻居的劝告,不去治虫,所以葫芦都落了。)

4.看到葫芦都落了,那人会怎样想?

5.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五、理清文脉。

1.齐读全文。

2.说一说葫芦先长得怎样,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怎样?

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叶子(长满)    葫芦(可爱)

│         │

↓         ↓

长虫───────→落了

│         │

↓         ↓

长虫───────→落了

教学反思:

小柳树和小枣树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

2.会写“院子、树枝、浅绿色”等8个词语。

3.朗读课文,体会文中小枣树宽广的胸怀,谦虚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识记生字,会写词语,是重点。

难点是体会小枣树宽广的胸怀,谦和的品格。

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放大的教学挂图或CAI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院子里有一棵小柳树和一棵小枣树,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将生字画上记号,看拼音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2.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生字、文中生字组成的词和读读抄抄中的词语。

3.同桌互相检查认读生字的情况和朗读情况。

4.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讲了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什么故事?

三、识记生字。

1.“我读你找”。师读生字,生在“我会认”中迅速找出这个字。读准枣、忍、虽、乘、思。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选自己熟悉的字组词。

四、自读课文。

1.学生高声朗读课文。

2.相互交流读懂了什么?

3.找出与插图相应的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五、指导写字。

1.学生自主观察书上的范字,说说字形特点。

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穿:上下结构,上部分为“穴”字头,下半部是“牙”。

弯:第四笔是竖,不是竖钩

3.学生描红临写,完成“读读抄抄”。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l4自然段。

1.自由读。

2.说说读后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弯弯曲曲,浅绿色的衣服、光秃秃、又细又长”。

4.指导朗读,小黑板或课件出示。

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

(读出骄傲、得意、瞧不起别人的语气。)

5.引导想象。

面对小柳树的骄傲,小枣树可能会怎么想?

6.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第56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知道了什么?

2.比较小枣树和小柳树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3.从“过了一天又一天”“实在忍不住了”可以看出什么?

4.再读读第56自然段。

三、学习第八8自然段。

1.指名读,比较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2.理解“温和”的意思,指名用温和的语气读小枣树的话。

3.你从中看出了小枣树的什么品格?

4.小柳树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此时,他可能会想些什么?

四、朗读全文。

l.接力读,其余同学在听的过程中,找出还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师生共同解答。

2.赏读。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然后小组同学在一起开展比赛,看谁读得好听。

五、总结全文

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设计 ;

小柳树和小枣树

小柳树 小枣树

外形: 腰细、枝绿 弯弯曲曲

浅绿、真美 光秃秃

性格: 骄傲,得意, 不懂礼貌

教学反思:

风娃娃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抽、续”等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人们刚开始感谢风娃娃,后来又责怪它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识记生字,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或CAI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时

一、设疑,激发兴趣。

风娃娃是个乐于帮助人们做好事的孩子,人们刚开始时非常感谢他可后来又责怪他,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

2.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3.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序号标出。

三、检查初读清况。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课文分几个自然段?

3.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四、自立识记生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注意读准字音:

抽、驶、示、筝、伤为翘舌音

踪、责为平舌音

为后鼻音

2.小组合作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换偏旁:油——抽 读——续 使一驶

组合法:口十及——吸 水十及一极

二十小——示”

记笔顺:夫。

3.扩词练习。

4.接力读课文,要求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五、指导书写。

1.认读8个生宇。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注意以下几。

汗、伤: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吸与极比较,两个字都是左窄右宽,右边都分‘及”。

3.学生练习书写完成“我会写”,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生字词语。

2.听写生字。

二、朗读,感悟。

1.朗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2.出示三幅插图,学生认真观察。图上风娃娃各在干什么?

哪种做法是对的?

3.找出与插图内容相对应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读第1自然段。

2.体会风妈妈的话。

3.交流:你认为风娃娃可以为人们做哪些事?

四、结合****幅图,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写风娃娃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2.“断断续续”地流着是怎样在流?

3.风娃娃做了一件好事;他心里高兴极了,他可能会怎么想?

五、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纤夫为什么对风娃娃表示感谢?

六、学习第4自然段。

1.教师:连着两次风娃娃都是用力地吹,为人们做了好事,所以他想到了什么?

2.这句话该怎么读?读出毫不在乎、做好事太简单了的语气。

3.学生齐读。

4.他的这种想法对吗?能不能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一说。

七、学习第57自然段。

1.指名读第57自然段。

2风娃娃又帮助人们做了什么?

人们喜欢这样的帮助吗?

八、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齐读。读出疑问、委屈的语气。

2.为什么人们责怪他?你知道吗?

3.讨论,交流。

九、总结课文。

1.指名分段读课文,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2.谁能告诉风娃娃以后他该怎么做?

板书设计: 16、风娃娃

风车 慢慢转动 秧苗喝足水

纤夫 用力拉船 用力吹船  飞快行驶

教学反思:

酸的和甜的

教学要求:

l.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9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从中受到启发。

3.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文。

教学重难点:识记生字,从课文中受到启发。

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放大的课文插图。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时

一、导入。

小狐狸、小松鼠、小兔子都说葡萄是酸的,这葡萄真是酸的吗?我们一起来看这个故事《酸的和甜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3. 拼读9个生字,认读生字词。

三、看图,读文,探究。

1.学习第1自然段。

1)出示****幅插图,引导观察画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2)指名读第1自然段。

思考: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

3)在小组内表演这一段。

2.学习第23自然段。

1)出示第二、三幅图,引导观察,然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课文是怎么写的?自由读第23自然段。

3)他们为什么认为葡萄是酸的?

4)指名读第23自然段。

3.学习第47自然段。

l)出示第四至七幅插图,同学们认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小猴子听到小松鼠和小兔子的话后,相信了吗?他可能是怎样想的?

4)比较句子,哪种说法更恰当。

5)指导朗读。

4.学习第8自然段。

1)看图,读文。

2)谁来告诉他们,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四、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分组表演这个故事。指名表演好的小组在班上表演。

3.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口头组词。

2.交流识字方法。

例:想象字的形状:串

记偏旁想意思:狐狸 葡萄

果十页——颗 石十更——硬

3.同桌互查认读情况。

二、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观察结构特点。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练习。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3.重点指导:

4.完成“我会写”。

生描红临写,师巡回指导。写得规范、美观的,给予表杨。

三、自读课文。

板书设计:

17、酸的和甜的

狐狸  狡猾

松鼠  轻信别人的话

兔子

猴子  聪明 敢于实践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四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识字方法。

2.积累词句,阅读故事,提高朗读、理解能力。

3.进行口语交际活动,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主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学习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三课时

****课时

一、“我会认”

1.课件出示。

2.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每个字的左边都与字义有关,右边都与字音有关。这样的字是形声字。)

3.同桌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4.巩固识字,认读生字卡片。

二、学习“展示台”。

1.“识字交流站”。

l)交换识字卡片,把自己认识的字直接读给同学听。

2)小组推荐识字多的同学交流识字方法。

3)在老师的指导下,举办“会说话的墙”,把学生认识的汉字贴在教室的墙壁上。

2.“故事会”。

l)学生自立讲故事。

2)评一评,谁的故事讲的好,评选出“故事大王”。

第二课时

一、读读记记。

1.小黑板或课件出示词语。

2.自由读一读,要我们积累的是什么词语。

(以一到十的数字开头的成语。)

3.同桌互读,读准字音。

4.比赛记,看谁记得最快。

5.说说你知道的成语的意思。

二、“我会填”。

l)学生自由填,交流。(分别填上:。!?)

2)交流为什么这样填?

三、“我会写”。

l)观察,认真看图,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老师带着同学们去猴山上看猴子。)

2)小组合作交流。

猴子们在干什么?

同学们的表现怎么样?心情怎么样?

3)小组内互说。

4)把想到的话写下来。

四、“我会读”。

l)自由读,把短文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合作读课文。互相帮助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想—想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三课时

应该听谁的(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与愿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

2.学习使用普通话,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3.在交际互动中,使学生能初步说清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并了解别人讲话内容;态度大方、有礼貌。

4.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乐于交流,说清观点,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在交流中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

1.自制动画片《骑驴》。

2.自制教学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读故事,了解短文内容及几个基本观点。

1.看动画,讲故事,感知短文内容。

(点评:上课伊始,生动有趣的动画,绘声绘色地讲解,不知不觉地把学生带入了学习的氛围,学生定会兴趣盎然。)

2.自由读故事,了解文中对于爷孙俩骑驴的几种说法。

(点评:读故事是看动画所无法代替的,这使学生对故事《骑驴》的四种说法逐渐明晰,为展开交流做好准备。)

3.引导学生汇报故事中的四种说法,同时板书。

1)中年人认为两个人不能都骑驴。

2)老人认为应该尊敬老人,让爷爷骑。

3)孩子认为应该让孙子骑。

4)种菜的人认为有驴不骑,太笨了。

二、搭建平台,充分交流。

1.同桌交流。

同桌相互交流:老爷爷应该听谁的?教师提出:说清自己的想法,并能认真听对方讲话。

2.小组交流,按不同观点分组。

1)调查分组。

A.同意爷爷骑驴的为一组。

B.同意孙子骑驴的为一组。

C.同意不能都骑的为一组。

D.同意不骑太笨的为一组。

E.与以上四种观点不同的同学为一组。

(点评:“按不同观点”分组,是来自学生自己的观点,打破了常规分组中存在的形式主义,使小组学习更具实际意义。另外,对于“与以上四种观点不同的同学为一组”的设计,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及教师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2)组内交流。

3.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以各自喜欢的方式汇报,互相补充,团结合作,讲清组内想法;注重师生评价,培养学生交际的情意态度和良好的交际习惯,提高交际能力。

(点评:能通过教学评价,培养学生交际的情意态度和良好的交际习惯,抓住了口语交际教学的重点。但在实际教学中,此处教学的不可预测性更强,随时生成的课程资源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尽量考虑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设计才更有针对性。)

4.不同观点互动交流。

在相同观点汇报的基础上,引导不同观点的小组进行互动交流,充分说理,说服他人。再次创设情境,使学生交际更深入。

(点评:不同观点的交锋,让学生的交流活动升华,互动性更强,交际情境自然形成。同时,在交流中,经过教师的恰当的引导、点拨,学生会逐渐体会故事所蕴含的哲理。)

三、扮演角色,感悟道理。

师生扮演角色,创设交际情境。通过这样的交流使学生感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做事要有主见。

(点评:这一教学环节设计很巧妙。巧,是因为师生角色扮演使交际更具实际意义;妙,是因为交际过程不单是语言交流的过程,更是学生思想受到启迪,情感得以熏陶、释放的过程。)

四、联系实际,拓展交流。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拓展交际空间。使学生逐步感知到交际是生活中的一种需要,使学生在生活中能更好地与他人交流。

(评:联系实际的拓展交流,丰富了交际的内容,把故事《骑驴》所蕴含的哲理内化,学生的思想教育水到渠成。)

五、总结。

从讨论和交流中,你明白了什么?

教学反思:

点评教师:
暂无!
李之怡 共164篇 推荐7 优秀5
姜恩泽 共108篇 推荐22 优秀10
刘鼎轩 共98篇 推荐36 优秀24
马维霞 共80篇 推荐0 优秀1
陈永娟 共64篇 推荐15 优秀9
江秋 共63篇 推荐2 优秀2
陈乐乐 共60篇 推荐3 优秀0
胡豆儿 共59篇 推荐9 优秀7
房云玲 共57篇 推荐47 优秀5
董千里 共55篇 推荐30 优秀22
友情链接:百度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凤凰网   央视网  卫星地图  大师邦
关于本站 | 合作加盟 | 积分计划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声明 | 问题解答
作文批改网 www.duzhenfang.com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 电话:13864984078.
备案编号:鲁ICP备12014725号-1,设计制作:作文批改网
226.07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