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怡 | 共164篇 | 推荐7 | 优秀5 |
姜恩泽 | 共108篇 | 推荐22 | 优秀10 |
刘鼎轩 | 共98篇 | 推荐36 | 优秀24 |
马维霞 | 共80篇 | 推荐0 | 优秀1 |
陈永娟 | 共64篇 | 推荐15 | 优秀9 |
江秋 | 共63篇 | 推荐2 | 优秀2 |
陈乐乐 | 共60篇 | 推荐3 | 优秀0 |
胡豆儿 | 共59篇 | 推荐9 | 优秀7 |
房云玲 | 共57篇 | 推荐47 | 优秀5 |
董千里 | 共55篇 | 推荐30 | 优秀22 |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在认识1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它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有重要的意义。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掌握20以内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本单元内容结构如下图。
数数→读数→顺序和大小→写数→个位和十位→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11~20各数,能够正确、有序地读写各数。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 认识“十位”、“个位”,初步认识十进制及位置制,初步体验位置制的作用。
3. 了解加法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计算简单的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初步感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规律。
4. 能够在解决“之间有几个”的问题中继续体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检验回顾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能用数数的方法解决简单地“之间有几个”的问题,为理解“植树模型”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5. 能够初步了解加法算式与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
1.会读、会写11――20各数,掌握这数的组成、顺序及大小。
2.认识十位与个位。
3.熟练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
四、教学难点:认识数位,了每个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五、教学课时:5课时
课题 |
认识11~20各数 |
课时 |
1 |
教学内容 |
教科书第73、74页,练习十七1~6 |
||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了解十进制计数法;初步培养数感。 2.通过数、摆、说等活动,让学生在经历数数的过程中理解11~20各数的意义。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乐于思考的习惯。 3.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
|||
教学重点:能正确数数、读数、写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及组成。 |
|||
教学难点:写数、体验计数单位“十”、“一”。 |
|||
教学准备:小棒、数位筒、课件。 |
|||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1.出示主题图情境:我们熟悉的学具和水果卡片来和我们做游戏了。这幅图中有什么?试着数一数分别有多少? 2、我们班的小朋友真会观察。那你们再来观察下老师手中的笔,猜猜有几枝? (提示:比10多,比20少)师:到底有几枝,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数)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10,这里是几根了?比10多一是几?再加一根呢?再接着数。师:在别的小朋友帮助下,恭喜你猜对了。让我们把掌声送给刚才发言的这几个小朋友! 3.揭示课题:同学们,真能干!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比10大些的数,(指着课题,让学生读)11-20各数的认识。 4.出示学习目标: ①会读出、数出11-20各数。 ②认识“十”和“一”。 ③知道11-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 师: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达到上面的要求?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学得最认真,最好! 二、探究新知 (一)10~20各数的数法和读法 1.认识“十”的意思。 ①多媒体显示:一根一根地数,数到10根,演示: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师:这一捆是多少根?是几个10根? 师:这一捆表示一个10根,就表示一个十。 ②要求学生说一说一捆的表示意思(板书:一个十)。 2.在数位筒里放10根小棒,你怎么放? 10个一是十;1个十是10个一。 3.在个位筒里一根一根地放小棒,同时数11、12、13、…19 (1)先教学11:10根小棒捆成1捆,就是1个“十”,读“十”,1根小棒是1个“一”,板书: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读作“十一”。 学生读一遍。 (2)让学生动手摆小棒,学习13、15、20的组成及读法。 ①要求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摆出13根。并请一个学生上黑板摆。 ②摆完后,同桌互说13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黑板上贴13根小棒图) 板书:一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13. ③学生试读13。 ④要求学生想一想在13根小棒上,再添几根,就是15根小棒? ⑤学生动手添小棒。看着图说15的组成和读法。(黑板上贴15根小棒图) (3)然后在这些数的基础上变数边说:板书: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12,读作“十二”… (4)引导观察发现11~19各数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认识20 个位筒里已有9根小棒再添上1根又满10了,怎么办? ①要求学生把最后10根也捆成一捆。(放在桌面) ②让学生看着桌面的2捆小棒说20的表示意思。(板书:20里面有2个十) 5.比较十几与二十的组成。 请小朋友认真观察11到19这几数的组成,它们的组成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师小结:对了,这些两位数左边的一个都是1,右边的个位数字逐渐增大。 十几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二十是由二个十组成的。 (二)11~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 1.出示20cm长的直尺,读出直尺上的数: (1)从左往右看,你会发现尺子上的这些数字越来越怎样,我们一起读读今天刚学的这些数。刚才我们读数的顺序是?生:从小到大 (2)从右往左看呢?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3)请两组的同学接龙读。你们会从0数到20,如果从8数到15,会吗? (4)在这些数中,单数有( ),双数有( )指名说。 2.脱离直尺同桌两人互相数数11~20,20~11。 3.考考你老师能看着尺子上的这些数,提一个跟尺子上的数有关系的问题, ①十后面的一个数是几?十前面的一个数是几? ②13的后面是( );16的前面是( ); ③11比10大还是小?14比17大还是小?17和19的中间数是多少?16的相邻数是多少?在0~20各数中,哪个数离18最近、哪个数离18最远?… ④在直尺中哪个数****,哪个数最小? 4.大家能不能看着尺子上的这些数,也提一句跟尺子上的数有关系的问题? 三、练习巩固提升 1.做一做1~3 2.抢答题。 (1)1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19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14。 (4)20里面有( )个十。 3.18、14、20、7、17、13这里共有( )个数,****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4、补充练习:先圈出10,再接着数。(蜜蜂图、蜻蜓图、草莓图) 4.练习十七1~6 5.数的组成练习(创设一个情境,如猜小动物休息室门牌号:小兔子的门牌号是1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小兔的门牌号是多少?…) 四、联系生活:生活中的11~20的数,如:我的学号是20。课桌有20张。 五、作业:《课堂作业本》P41 |
|||
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10 10个一是十;1个十是10个一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 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12 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15 …… 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十几 二十是由2个十组成的。 |
|||
教学反思:
|
课题 |
写数及认识数位 |
课时 |
2 |
教学内容 |
教科书第75页,练习十七7~12。 |
||
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11-20各数的意义并会读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按照“摆小棒——用计数器表示数——写数——叙述数的组成”的顺序教学“”十几的数的写法和组成,并让学生初步认识计数器、数位、十进制计数法。 |
|||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器,并能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 能正确、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
|||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器,并能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 |
|||
教学难点:写数 |
|||
教学准备:计数器、数位筒、数位表(个、十位)、课件。 |
|||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拍手数数。从1数到20,从20数到1。分男女生完成 2.读数。从7~15 13~20 (形式多样,可以一个人完成,也可以开列小火车完成……) 3.抢答 1个十和7个一组成( )。 2个十组成( )。 1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0是由( )个十组成的。 比15大的数是( )。(这道题目应该会引起孩子们的讨论) 20里面有( )个一。(这一题也需要指导下) 比16大3的数是( )。 比12小1的数是( )。 二.新知。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数位。 (1)学生拿出自制的数位筒,让学生往右边的筒里放小棒,边放边数:“1根、2根……9根,再放1根是几根?” (2)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在左边的筒里放1根小棒来表示这10根。(这一环节要放慢节奏,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十位筒的含义) 在右边筒里再放4根小棒,谁能告诉老师现在表示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3)提问:“右边的4根表示什么?”(4个一。) “我们把4所在的位置叫做个位。” “左边的1根表示什么?”(1个十。) “我们把1所在的位置叫做十位。” (4)在数位筒上写个位、十位。 2.利用计数器写数。 “那么14该怎么写呢?我们可以借助计数器来写数。 (1)出示计数器。请同学们观察计数器,从右边起****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 (2)计数器右起****档叫个位,右起第二档叫十位;十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有几个十,个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有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几十几。 (3)在写数时,有1个十就在十位写1;有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 (4)让学生写出14,请一名学生板演。课件按步出示:
教师:写数时要注意先写十位上的数,再写个位上的数,要从高位写起。 3.练习。 完成例4中后两个数,四个人一组,先摆小棒再写数。 讨论:“20”个位的0该不该写?为什么?(因为个位的0起着占位的作用,表示个位一个单位也没有。)
三、巩固练习 1.用数字卡片摆出下面各数。要求:边摆边说组成,同桌合作,教师巡视。 十六 十一 十九 十四 十七 二十 2.听老师读数,学生写数。12 11 15 17 16 20 3.给小马虎改错误。 ①十一写成101 ②十八写成81 ③二十写成2 四.作业:《课堂作业本》P42、43 |
|||
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写法 |
|||
教学反思:
|
课题 |
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
课时 |
3 |
教学内容 |
教科书第78页,练习十八1~3。 |
||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列出四个算式,并计算结果。 2. 进一步理解十几的数的意义,在了解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能口 算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为教学进位加法做准备。 3. 初步了解加法、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并弄清四个算式间的关系。 |
|||
教学重点:在了解数的组成基础上进行口算。 |
|||
教学难点:四个算式的关系。 |
|||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课件。 |
|||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数数从7~20 从19数到9 。 2.1)在直尺上填一填 课件出示
2)我会说(用自己的方式介绍11~20,如: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 3.口算。 开小火车完成。其余同学判断正确的话,拍一下手。 9+1 8+2 10-7 5+4 9+0 3+6 7+3 6+4 8+2 0+5 6-6 4-4 4.数的组成。教师提问,学生口答。课件逐一出示 (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18。 (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15。 19里面有( )个十合( )个一。 10个1是( )。 2个十是( )。 比20小7的数是( )。 比16大,比18小的数字是( )。 比10大1的数是( ),比10小1的数是( )。 二.新知。 1.教学例5。 (1)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摆小棒,先摆1捆,再摆3根。 (2)教师提问:一共有多少根小棒?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0+3= 教师提问:10+3等于多少?为什么?把你的方法和同桌说一说,看看你们俩想的是不是一样? 集体汇报,引导学生回答:因为1个十和3个一组成13,所以10加3等于13。或从10开始数,再数3个就是13…… 老师小结:小朋友的方法可真多,既可以用数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来算。 (3)教师提问:谁能根据算式10+3=13写另一道加法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10=13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加数的位置调换了,得数还是一样的。 (4)指导学生看图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教师板书:13-3= 13-10= 教师提问:怎样算?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去掉3就剩下10,去掉10就剩下3。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5)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10加几和十几减几,我们知道了可以根据11-20各数的组成进行计算,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10得几。 2.教学例6。 (1)教师拿出计数器,先拨出11,再在个位添上2颗珠子,让学生根据拨珠的过程说出一道加法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1+2= 教师提问: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回答: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1个十和1个一添上2个一就是1个十和3个一,也就是13,说完教师把算式填完整。 (2)教师在表示13的计数器的个位上拨去2颗珠子,让学生根据拨的过程说出一道减法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3-2= 教师提问:得数是多少?怎样想? 引导学生回答:13里面有1个十和3个一,从1个十和3个一里面去掉2个一,就剩下1个十和1个一,也就是11。说完教师把算式填完整。 (3)介绍各部分名称,及十几加几,不进位,不退位。 ① 十位上1颗珠子,个位上3颗珠子。 11 + 2 =13 13 - 2 = 11 ﹕ ﹕ ﹕ ﹕ ﹕ ﹕ 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 ② 释理 2应加在个位,个位上1+2=3 2应从个位减,个位上3-2=1 3.练习。(1)78页第2题 (2)做完后要求说各部分名称。 课件出示,要求孩子们写出一图四式:
三、练习: (1)3+5= 有什么相同点? 13+5= 不同在哪里? (2)12+2= 14 14-2= 12 有什么联系? (3)练习十八1~3 四、作业《课堂作业本》P44 |
|||
板书设计: 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11 + 2 =13 13 - 2 = 11 ﹕ ﹕ ﹕ ﹕ ﹕ ﹕ 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 |
|||
教学反思:
|
课题 |
解决问题 |
课时 |
4 |
教学内容 |
教科书第79页例6,练习十八5、6 |
||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在解决“之间有几个”的问题中继续体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检验回顾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能用数数、画图的方法解决简单的“之间有几个”的问题,为理解“植树模型”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数的大小、数序的理解,加深对基数、序数含义的认识。 3.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进而初步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
|||
教学重点:理解并区分“之间” 和“从…到…”的含义,经历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问题的过程。 |
|||
教学难点:学会用画图或数数、列式等方法解决问题。 |
|||
教学准备:课件 |
|||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导入:同学们,每天早操时间我们要排队去操场、体育课我们要排队,放学了我们也要排路队出校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离不开排队,这节课我们研究排队中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 1.课件出示主题图 导入: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老师带领大家去动物园看大熊猫。你们看这些小朋友井然有序的在排着队在看大熊猫呢,所以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在买票时,去动物园时也要排队。 (1)认真观察情境图,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情境图
(2)你从图中指导了什么信息? 引导学生说出:小丽排第10,小宇排第15。 师:你是怎么理解的“小丽排第10”的。 引导学生说出:从前向后数,她排在第10位。(她前面有9人,引导学生说出来)(1-2人说) (3)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有办法解决吗?和同组的同学说一说。 要解决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 教师追问:什么叫“之间”? (4)用自己的方式尝试解决 ——四人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巡视,寻找学生中有创意的方法,供等下集体交流用 (5)汇报交流 ①用数数的方法时,重点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数的时候不能数错,不能数10和15两个数。强调:为什么不能数10和15? ②呈现画图的方法,能看懂吗?
③用列式解决的方法:15-10-1=4 。 为什么要减1?减10又是什么意思? 2. 小结:像这样的排队问题,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解决?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想一想这种方法要注意什么? 师小结:你们真棒!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不仅可以通过列算式,还可以通过数一数、画一画的方法。只要你肯动脑筋,数学就是这么有趣。下面有更有趣的题在等着你们呢,敢不敢试一试? 3. 游戏活动:请15个同学上台排队,并指定两人说说自己从左往右的位置,台下同学闭眼睛猜测。再说出两名同学之间有几人? 三、练习巩固 1. 做一做:补充滑滑梯排队问题(具体见课件) 2. 3.
四、作业:练习十八第5-6;《课堂作业本》P45 |
|||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画图:○ ○ ○ ○ ○ 第10 第15 写数:10,11,12,13,14,15 列式:15-10-1=4 |
|||
教学反思:
|
课题 |
练习课 |
课时 |
5 |
教学内容 |
教科书第81页练习十八7、游戏。 |
||
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组成等知识,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2. 能有条理、多角度的思考,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 |
|||
教学重点:数的组成、计算 |
|||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叙述写出各数。 |
|||
教学准备:课件 |
|||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从开学到现在我们认识了哪些数朋友?你能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把它们说出来吗? 除了由小到大排列外,还可以这样排列? 2.在数数的过程中,除了一个一个数,还能怎样数? 二、练习 1. 请你和数说说话。 老师先说,我想对0说,你表示起点,也表示没有。(出示0并板书)然后学生说。(注意引导学生从数的顺序、比大小、组成和应用等方面来说) 2.请你找一找。 出示:9 15 5 13 19 3 16 0 14 2 17 6 18 12 20 10 8 1 4 7 11 ****行从左边数起第5个朋友是谁? ****行从右边数起第2个朋友是谁? ****行中****的数是谁,最小的数是谁? 请你介绍20所在的位置。 我们这一行全都是双数。 我们这一行全都是单数。 3.写一写算式,说出各部分名称。 (1)一捆小棒添上一根小棒(图) □ + □=□ □ + □=□ 加数 加数 和
□ - □=□ 被减数 减数 差 □ - □=□ (2) 从13、14、10、3、4、7这些数中选择三个数编写加法算式或者减法算式,比一比谁写得多。 (3) □+□=16 (4) 第81页练习十八7 4.按规律写数。 (1) 6 ( ) 10 ( ) 14 (2)5 7 ( )( )13 ( ) 17 (3)20 17 ( )( ) 8 (4)( )( )17 ( )( )( ) 5.猜一猜(猜数)。 (1) 1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数是( )。 (2)15可以分成( )个十和( )个一。 (3)在一位数中,我是大哥。 (4)我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同。 (5)我是一个两位数,比20小,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多6。 四、游戏。第81页,竞赛:看谁涂得又快又好。 五、作业:《课堂作业本》P46 |
|||
板书设计: |
|||
教学反思:
|
课题 |
数学乐园 |
课时 |
6 |
教学内容 |
教科书第82~83页 |
||
教学目标: 1.经历“下棋”游戏活动的全过程,初步感受到做事情要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在“下棋”的过程中,学会调用以前的知识、经验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合作与交流能力,以及审题意识和倾听习惯。 3.感受梳理知识的重要性,体会归纳整理知识的好处。 |
|||
教学重点:培养审题意识和倾听习惯、交流能力 |
|||
教学难点: |
|||
教学准备:用所学的知识以及所需的生活经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到数学乐园去游玩,喜欢吗?(板书:数学乐园)看黑板,猜猜什么游戏(黑板上教师贴好如下棋盘。)
想玩吗?你觉得我们得知道什么?(怎么玩。) 二、 读懂规则,培养审题意识和倾听能力 “怎么玩”就是游戏的规则是什么样的,快来看看! 1.教师读规则,即教材第 82 页的 3 段话,课件同时呈现出来。 2.请大家自己读一读,并和小伙伴说说。 3.你读懂什么了,从哪儿看出来的?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明确 〔 1 ) 2 人一组游戏; ( 2 )猜拳决定谁能走; ( 3 )按序号顺序走;(走哪格答哪题,对了停在这个格,错了后退一格; ( 5 )再猜拳,决定谁走: ( 6 )先到终点的人获胜。 三、示范游戏,指导小组合作方式 1.教师按以下几方面指导合作:(1)先做什么?—— 猜拳 (2)然后呢?——猜赢的人选格,放棋子。 (3)接着做什么?——翻卡片,解决问题。 (4)翻开的卡片不要动,然后呢?——再猜拳。 注意:试玩时序号 ① 和 ② 的 5 个题目替换如下: ① 几和几组成6? ①3 + 7 =? ② 一共有几个轮子?②数学书在课桌的 面? ② 手机号码由几个数字组成? 2.学生 2 个人一小组合作,下棋。 教师监控与指导:学生合作情况、答题晴况、获胜情况.并收集学生有问题的题目。 四、 汇报情况,梳理知识 1.你是怎么走的?(指名到前边翻开题目)这个题你们会吗?2.换规则——猜拳,谁赢了可以翻开任意一道题让对方回答。看看哪个组最先把所有题目都回答完。 教师监控并收集学生有问题的题目。 组织学生交流。 3.教师翻题,大家一起抢答,看谁答得又对又快。 教师重点解决如下问题: (1)家里电话号码由几个数字组成? (2)6 个回可以拼成个大的正方体吗? (3)星期一的前一天是星期几? (4)星期二到星期四放假,放几天假?(提示:什么意思?哪儿开始到哪儿结束? ) (5)一周有几节数学课?(提示:会看课程表吗? ) (6)我坐在同桌的_边。(提示:重复学生的说法,谁说得对?怎么都对?找两个学生起立说一说。) (7)帮小刚送一封信。 (8)帮兵兵数一共有几双袜子。(提示:圈一圈。) (9)回答小童的问题。 五、全课小结 1.学生谈感受。 2.教师:用到了哪些学过的知识?学生交流中教师应及时归纳到如下几个方面:(1)计算(这里哪些题目是计算);(2)数几和第几、比大小、数的顺序、数的组成;(3)位置、图形拼组。 我们一边做游戏一边就把学过的知识回忆并整理了出来,我们的数学就是这么有趣! 六、作业:《课堂作业本》P49 |
|||
板书设计: 数学乐园
|
李之怡 | 共164篇 | 推荐7 | 优秀5 |
姜恩泽 | 共108篇 | 推荐22 | 优秀10 |
刘鼎轩 | 共98篇 | 推荐36 | 优秀24 |
马维霞 | 共80篇 | 推荐0 | 优秀1 |
陈永娟 | 共64篇 | 推荐15 | 优秀9 |
江秋 | 共63篇 | 推荐2 | 优秀2 |
陈乐乐 | 共60篇 | 推荐3 | 优秀0 |
胡豆儿 | 共59篇 | 推荐9 | 优秀7 |
房云玲 | 共57篇 | 推荐47 | 优秀5 |
董千里 | 共55篇 | 推荐30 | 优秀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