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文友,学写作,就到作文批改网! | 收藏本站专版专栏 |RSS订阅     欢迎,朋友 | 免费注册会员登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会员中心
乡村集市
发布时间:2015-01-08 21:19:34 作者:最新报道 发布者:zuixinbaodao 浏览次数:3406  类别:最新报道  
作文批改网


乡村集市
若荷
     集市,起源于史前时期,用以商品的聚集交易,交易的商品,也不过是些饱腹之物,比如禽肉、兽肉之类,抑或是植物叶茎做成的衣裳,还有猎获之后剩余的兽皮、兽骨之类。有一点可以肯定,那时的集市,不过是一种简单的物物交换,完全是出于生活的需求。商品的交易,预示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随着人类生活用品的丰厚,能够自产自销,后来的集市发展到宗教节庆、纪念集会等,附带民间娱乐活动。
     北宋时期,各种集市在城镇大量涌现,乡村集市在各地广泛兴起和持续发展,对小农家庭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从而改变了农村集市贸易零散、孤立的状况。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可能是将集市绘入画中的****位画家,他把北宋汴梁街头的精致房屋,各色人物,古老的河流与小桥倒影,悉数画进画中。这幅画,既有村镇集市的展现,亦有乡间民俗的记录,是最早亦最全面体现城镇民间生活场景的巨幅画轴,每一个画面都那么真实生动,栩栩如生。
     不过,真正的集市,还是以商品交易为主,在一些经济不很发达而交通运输又较困难的地区,仍保留定期的集市式商品交易,交易的商品一般为日常易耗用品和当地土特产品等等,以便服务于集市附近的乡村居民,比如我们北方的乡村。北方的乡村,多高低不平的山凹,道路崎岖,村庄零落,在紧靠公路的一些高低不平的地段里,既没有人去盖上房屋,也没有人种上庄稼、树木,就这样空空地闲置着。坑洼不平的地面,已被踩踏得十分结实,一看就是经了无数岁月和人迹共同夯实过的样子。
     在这里,能够看到一些用石板石块搭成的石凳石台,参差不齐地摆成几排,像要召开一个与之有关的会议,只是大多时候,它们面对的都是沉寂的时光。这些石凳石台也不像我们曾经用过的工艺石器,被人工打磨的顺滑照人,而是就地取材用当地的石板石块交错垒起,达到能够坐在上面喝茶聊天,能够将货物摆在上面供人挑选的目的而已。但它们仍然不失为乡村里的石凳、石桌。它们保持着山里石材的原貌,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在这里,它们不需要像艺术品一样打磨得那么精巧、细致。
     这些哑默的石凳石桌,待在这个空地上很久了,每过几天,便约定成俗地有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向它汇集,有的担着新鲜的蔬菜,有的拖着装满果实的板车,有的用三轮车载来各种花色的布匹。石桌上摆上青红的蔬菜,半空中拉起悬挂布匹的绳索,****的空地上扯上了帆布大棚,里面挂出大大小小的成品服装,简陋的木制柜台上摆满了枕巾、沙发罩、童衫童鞋之类,而这些汇集而来的人们,则成了石凳石桌的暂时的主人……
     空阔的露天场地上逐渐热闹起来,让它热闹的原因,不光是南来北往的车流、人群,还有家畜的哞咩,商品的色彩,高声吆喝的叫卖,锣鼓喧天的戏曲唱段与喝彩——这就是乡村的集市。这里的集市,一直保持着五天一集,每个乡镇集市的日期又相互各异,不知何时约定,也不知何时开始,乡俗村志里也少有集市的记载,总之一直延续至今,存在于每个村庄的角落,存在于每个村民的记忆里,它的存在,也许已经有几百年了,从这个乡村的人们聚集为乡村开始。
     与城市相比,乡村常常是寂寞的,寂寞久了,便向往那些没有来由的热闹,而集市,就是繁衍这种热闹的的地方,是热闹的所在,它像一个标点,座落在乡村的一角,安静,而又充满了神秘,仿佛潜存着一股强大的活力,只需一个声音稍稍搅动,就能喧响出集体的笑声,喧响出一种生命的能量。不需要谁去为它细致入微地去描摹、赞美,自有朴实、古老、合理的存在,有千百年来为山区乡村所付出的功劳。寻常的烟火,才是岁月最真实的轮廓。
乡村离不开集市,无论是道路的遥远还是地域的偏僻,能够****程度解决这一矛盾的就是乡村集市。与城里的超市不同的是,这里的商品不奢华,但生活用品丰富,价格合理,少有水分和暴利,买卖交易亦更加自由、随意。在乡村,人们把集市看得很重。在一个乡村里居住,如果没有超市可以,但是倘若没有集市,这个乡村就显得冷清,孤僻,不尽人意。失去了人与人、村与村之间的消息沟通,这个乡村才真的成了一个闭塞的乡村。
     在某些程度上,集市就好比是乡村的血管,而农贸产品就是集市输入输出的血液,新鲜的农副产品需要从这里输送出去,以满足城市里的不足,城里的电动车、孩子们的电动玩具,先进的农用机具,时尚的各年龄段的服装,也要这样从城市里运输进来,走向山区这个偏僻的村壤。
     农家的生活是离不开集市的,他们把务农所得的商品拿到集市出售,就能换来整整一年的收入。勤劳持家的农村主妇离不开集市,她们需要到集市上为小孩做一件肚兜,为老人扯一件衣裳,为自己买一支发夹。小孩子是喜欢集市的,他们可以在大人的引领下,到集市上挑选心仪已久的玩具、零食;老年人喜欢集市,是可以在这里与同龄人聊天,他们背上一个布袋起个大早走向集市,这一天就属于他们的了。他们可以一起聊上一个上午,渴了买碗水喝,饿了到小饭摊喝上一碗豆脑接着再聊,谈谈儿婚女嫁,说说当年的收成。
     住在附近的人家,挎一筐捆扎整齐的青菜从家里出来,就可赶到集市上摆卖,这都是自产自销的好蔬菜,没有污染,没有太多的病虫害,有的就是青翠喜人的样貌。这几捆新鲜可人的青菜,或许就能换来几斤新鲜的鸡蛋,而那些养鸡的人家,攒上几十个鸡蛋用包袱拎到集上兜售,几块卖鸡蛋的钱就能换上几斤馒头,几把挂面,给孩子称几斤南方出产的水果。
     沂蒙山区有一种旱烟,叫坦埠绺子,又名“柳叶尖”,以烟叶酷似柳叶而得名,像马鬃一样捋在一起的烟叶,手一揉就碎了,碎成了土黄的烟末。我记事时,这烟就在当地经销了,一年四季的集市上,都能看到有人在那里摆卖。他们只在地上铺一块防潮布,上面整齐地码着带了一截烟杆加工扎束的成品,深得老年人青睐。据说这烟叶,数百年前就以其油分足、色泽紫红、吸味醇正、香味浓郁、灰白火亮、易燃味足等特点闻名遐迩,名扬大江南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沂蒙山区工作过的人们,对它的记忆至今犹新,我的那些父辈们,就与这种烟的香、辣、浓成份一样,熏陶出沂蒙山人的豪情与纯朴。不论是当地的故人,还是远在他乡的异客,只要听说坦埠绺子,也便生出挥之不去的情愫。
     我曾那么喜欢集市,还在孩提时候,只要有时间,集市上就会出现我和玩伴的影子。我们把去集市叫做“赶大集”。集市当天的早晨,天刚蒙蒙亮,东方初现鱼肚白,一座铁匠炉便在距离集市稍远的角落里支起,随着风箱的推拉,不一会儿,一炉熊熊的火焰燃起,一把有力的大手举起铁钳,往冒着白光的炉火中嵌进一块并不规则的铁器,拉起风箱烧红烧软,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便响起来了。在我的记忆里,那叮叮当当的声音,就是一个集市的序曲。辛劳一年的农人带着他们的农具,要在这里进行一次庄严的煅打,淬火,或者是修补。
      在乡下居住时,母亲每隔几天是必赶一趟大集的,她购买的东西不是太多,但从来没有空手过。庸常的日子里,一把简单的菜篮里少不了青绿蔬菜,黄瓜、芹菜之类在当时比较稀罕的菜也常有过。我记得一种扁圆形的“蟠桃水萝卜”就曾让我大开眼界,更别说百吃不厌的山桃、棠梨了,偶尔有樱桃可买但价钱很贵。过年吃团子是江南许多地方的风俗,北方人过年大都是吃水饺和米饭,把大米和小米一起用水淘净,放入一口大锅内加水慢火煮熟,等过了年后全家人再享用,叫做“二米粥”或“隔年饭”。
     虽然不做团子饭,但北方人家的孩子们过年,逢年过节的时候,集市上也会有人卖一种“花鸡团子”,也是用大米做成,只不过是经过高温膨胀,用熬化了的糖稀粘连在一起,揉成鸭蛋大小的团子,最外面粘上用颜料染过的米粒,红的粘成花朵,绿的粘成叶片。卖“花鸡团子”的,大都是走村串巷的货郎,手摇拨浪鼓,担着个挑子,一头是一摞无盖的屉盒,放针头线脑,一头是只枣红脱漆的木箱,箱子上面一副木头架子,架上挂着用线穿好的“花鸡团子”。打开木箱的盖,也是一层一层的屉盒,里面陈列着“花鸡团子”的零部件,随时可以穿上一串挂在箱子的架上。“花鸡团子”买了来,不舍得吃,用一根秫桔挑着,秫桔一端压上一只碗,一端垂挂在八仙桌角边。
     过年的时候,母亲还买几朵绢花,插在春节粉刷出来的一面墙壁上,除夕一到,这面墙壁便成了新年的绢花和历年证书的展台,展示每个人的成绩和荣誉,以激励我们奋发上进的。小人书,年画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它们必须在新华书店里才能买到,因此每年的大集那几天,新华书店也是人山人海。我十七八岁参加工作,冬天,在城里上班,新年之前去新华书店闲逛,进去不久差点被挤出来。好不容易挨进柜台,喜欢的年画早已销售一空。只好买了些小巧可爱的明信片,是用厚厚的胶纸印制的,一套为十张,每张上面以浮雕的形式印着不同动态的花与猫,我一直收藏到现在。
     听老人们说,旧时的集市上不光商品交易,每逢农历节时集市时还会组织庙会,届时会请民间戏班子在集市上扎台唱戏,比如上元节,中元节等。这时的集会往往一期就是好几天,白天赶集,听戏,晚上看灯,《红楼梦》里就记录了上元佳节霍启抱着英莲出去赏灯丢失的情节。在这些节日的集市中,上元节的集市,算是****的集会了。一般腊月节没有庙会,届时集市上除了新鲜蔬菜,还出售烟酒糖茶,增添了烟花爆竹等节日用品,到处杀猪宰羊,着红挂绿,好不热闹。人们纷纷筹备年货,集市上的人骤然增多,大年未至,已然显现出浓厚的节日气氛。
     上世纪八十年代,集市曾经是年轻人的天下,摊前摊后,到处可见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不甘寂寞的他们或徒步,或骑着自行车去赶集。走在熟悉的田间小路上,兴奋的情绪染红他们的脸膛。平常的日子,他们除受家人之托带土特产在这里进行买卖,每逢佳节,喜欢在这里凑凑热闹,满怀希望地在熙攘的人海里寻找一个来自异性的眼神,以便激起他们青春的火花,令他们脸红心跳。那时的年轻人虽学历低但读的书并不少,胸怀抱负,图书馆像现在的电视和网络一样让他们着迷,一些文学、时尚类杂志也都引领着心灵的方向,从城市到乡村,二十多岁的他们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理想。
     而现在,随着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年轻力壮的人都到外地打工去了,乡村集市上已经很少看到他们的身影,在人来人往的人群中,大多是些中老年人在集市上做一些简单的买卖,更多的商品,则来自从城里赶到乡村集市上的小贩。旧时虽有“千里不贩青”之说,他们仍能有人从很远的地方贩来的鱼肉、蔬菜,水果更是不远千里,经过包装后运自南方各种产地。不知用什么方式保鲜,那水果摆在车上依然十分新鲜。“千里不贩青”意思是路途遥远,贩来的蔬菜运不到目的地就会烂掉,但在21世纪交通运输发达的今天,千里的水果百里的蔬菜运到北方的山区,已都是家常小事。
     集市,无异是人与商品聚集的地方,“集”的含义本身就有“人与物相聚会”之意。在我国古代,人们也把集市称作“墟市”、“集墟”。集市是人类生活的重要部分,历朝历代的史书上,都有关于集市的记载。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集市永远是属于山区的乡村的,集市能够延续到现在,一定有它的价值体现出来。只是,随着乡村的人员减少,日渐空落,乡村集市前来赶集的人也越来越少。网购一度减少了超市的购买力,超市能否亦会替代了乡村集市的交易?网购可以不用出门,由快递人员把货物送到家里,浪费的只是翻翻网页,动动手指的时间。超市的蔬菜外观干净,收放方便,但我一度有些担心,思虑它们的来源。
     每次去集市赶集,面对那些流动的人群,流露出讨好的表情,生怕他们对集市失去了应有的兴趣,幸好从年老到年少者,对于集市的热情丝毫不减,令人心安。他们仿佛永远都对集市乐此不疲。对于一部分远离城市的山村来说,那里的人们若是离开了集市,不仅是刚刚成熟的菜蔬和、粮食和果实难以出售,那些渴望热闹以及留守在家的羸弱老人和孩子,也会因为集市的消失,而深感漫长时光里的寂寥。
     每到一处,我都先打听乡下集市的时间,只要有机会,就去听听那里的市声——各地小商小贩的吆喝,因为口音的不同,所以很有特点。去年夏天我去安徽来安,那里有个叫长山的村子,我们出差的那几天里恰好有一个集,我们专程去看了看。集不大,几十个摊点,但是非常有人气,四里八乡的人都来。简略问了一下,几乎每个摊点都过交易。就是时间短,清晨六点上人,十一点钟就散了。长山是有名的山东村,那里的住户百分之九十是从山东去的移民,说着一口熟悉的家乡话,有着同样的乡情乡音。客居异乡的他们,至今能说出老家祖上及亲戚的姓名、住址。
     在这小小的集市上,大张旗鼓占了很大的面积的,是卖山东煎饼的摊位,然后是成堆的西瓜、脆瓜,蔬菜摊位并不多见,因当地人家都种着,买的不多,所以就上市少。有一种菜我吃着很好,我记得叫红苋菜,朋友说是紫甘蓝,在山东没吃过。我还见有几个小摊摆着小龙虾,红色的躯体,弓着脊背,挥舞着巨钳。卖鸡蛋的和手编提篮的摊位排在一起,我觉得非常合适,如果想买鸡蛋,可是空着手,没带盛放的物件,那么那一只只大小不等手工编织的提篮,可不就是很好的家什?这是我的念头,或许那些赶集的人并不这样认为。
     听我母亲说,她的邻居,那些六七十岁的阿姨每集都要去赶。那么喜欢赶集,也不知为了什么?我就说,还不是为了便宜。我知道有许多城里人,像我这样的家庭主妇,每当驱车路过集市,都要顺带买几把青菜,不光图便宜,还要图吃起来放心,不像大棚蔬菜,上了过量的农药和化肥,对人体有害。集市越小,卖菜的人家越朴实,他们的菜大都是为了自己食用方便而种,剩余多了,这才拿到集市上出售,换个零钱。
     我有一些同事和朋友,每次回家,也都选在家乡的集市那天,一是回家帮着做些农活,二是顺便赶一赶大集,每次赶集,都有对以往美好的回忆。我听了便觉十分欣慰,仿佛与我有关似的。我承认,自己是个深有故乡情结的人。但是对于远离故乡的游子来说,在这生命久长的时光中,面对渐行渐远的村庄,亦会生出愈聚愈浓的乡愁。他们对故乡唯一的嘱望,就是能从故乡繁华的集市上,再现童年的记忆,感受家乡熟悉的气息,尽管这故乡,可能是个贫困凋敝毫无诗意的僻壤。
李之怡 共164篇 推荐7 优秀5
姜恩泽 共108篇 推荐22 优秀10
刘鼎轩 共98篇 推荐36 优秀24
马维霞 共80篇 推荐0 优秀1
陈永娟 共64篇 推荐15 优秀9
江秋 共63篇 推荐2 优秀2
陈乐乐 共60篇 推荐3 优秀0
胡豆儿 共59篇 推荐9 优秀7
房云玲 共57篇 推荐47 优秀5
董千里 共55篇 推荐30 优秀22
友情链接:百度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凤凰网   央视网  卫星地图  大师邦
关于本站 | 合作加盟 | 积分计划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声明 | 问题解答
作文批改网 www.duzhenfang.com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 电话:13864984078.
备案编号:鲁ICP备12014725号-1,设计制作:作文批改网
218.75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