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怡 | 共164篇 | 推荐7 | 优秀5 |
姜恩泽 | 共108篇 | 推荐22 | 优秀10 |
刘鼎轩 | 共98篇 | 推荐36 | 优秀24 |
马维霞 | 共80篇 | 推荐0 | 优秀1 |
陈永娟 | 共64篇 | 推荐15 | 优秀9 |
江秋 | 共63篇 | 推荐2 | 优秀2 |
陈乐乐 | 共60篇 | 推荐3 | 优秀0 |
胡豆儿 | 共59篇 | 推荐9 | 优秀7 |
房云玲 | 共57篇 | 推荐47 | 优秀5 |
董千里 | 共55篇 | 推荐30 | 优秀22 |
第五单元备课
一、教学目标
1、认识57个生字,会写24个字,认识偏旁“心”“王”和双人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两篇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4、能够准确认读字和词语,并能根据字的偏旁进行归类。
5、会比较字的音、形、义,并能正确书写。
6、了解“吗、呢、吧”的用法,会用它们说疑问句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和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读好文中的长句,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道理。
三、教法学法:
教法:1、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善于发现问题是学好任何一门课的关键。如:在教学《我多想去看看》这课时,我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并通过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肯定寻求帮助的方法,更赞赏能独立解决问题的精神。因此,在朗读和量词的训练中,我组织学生通过尽量多的、不同的朗读方式来读生字、课文,从而达到从熟读继而到熟练运用。
2、情境教学法:教学时我将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情境,如在教学《平平搭积木》时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进行展示、交流,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探究发现,体验识字的意义和乐趣,巩固识字成果。
3、开放式教学法:整个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抽象的字与具体的物结合,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认记生字的积极性。课前学生到菜市场买菜、认菜,了解有关蔬菜的知识,通过亲身实践收集信息;课前活动时将蔬菜摆在教室四周,学生通过看、摸、闻、认、读等形式调动多种感官认知;课中的拓展延伸,展示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蔬菜的知识,及认识的表示蔬菜名称的词语,随后创作儿歌;课后设计的完成“蔬菜果瓜园”画板的实践活动将学科整合。
整个教学过程力求充分利用课堂资源沟通课堂内外知识,联系学科,联系生活,努力拓宽学生学习空间。
学法: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内容
课文《我多想去看看》、《雨点儿》《平平搭积木》、《自己去吧》、《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语文园地五》、《口语交际五》
五、教材分析
1、《我多想去看看》这一课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用诗歌的形式,讲述自己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北京的强烈思想感情。
2、《雨点儿》是一篇科学童话。通过大雨点和小雨点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雨水滋润了万物,花儿更红了,草儿更绿了。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3、关心他人是中华传统美德,黄香九岁能温席,孔融四岁会让梨,时时心中有他人。《平平搭积木》这篇课文从儿童生活实际出发,采用诗歌的体裁,讲述平平用积木搭了四间房子,想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没有房子的人住,还要搭很多的房子给大家住。
4、《自己去吧》是一篇内容浅显易懂,语言富有童趣的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鸭想请妈妈带它去游泳。鸭妈妈鼓励小鸭自己去游,小鸭自己学会了游泳。小鹰想请妈妈带它去山那边看看美丽的风景。鹰妈妈鼓励小鹰自己去看,小鹰自己学会了飞翔。故事内容能激励学生自强自立,学后能从中受到启发教育。
5、《一次比一次有进步》采用童话故事的形式,把“只有认真仔细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点”。这一道理渗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让学生理解只有认真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的道理。
6、口语交际五《该怎么办》以连环画的形式安排了三幅图,讲小明帮王爷爷取牛奶,王爷爷想给他点酬劳,小明不肯要又无法拒绝,不知该怎么办。让学生帮小明出个好主意。
11《我多想去看看》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诗歌。作者采用第一人称,以一个山村的小孩子的口吻,通过“我”与妈妈的对话,表达了自己非常想去北京天安门广场看看升旗仪式的强烈愿望,感情真挚。
教学设计思路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本课教学重在对学生进行热爱****,热爱北京首都的情感教育,以求达到“以境唤情,以文悟情,情文相生”的境界。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心,方”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们的****,懂得热爱北京、热爱祖国。
(二)能力目标
1.能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心,方”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情感目标
使学生懂得热爱北京、热爱祖国。
教学重难点
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们的****,懂得热爱北京、热爱祖国。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
1.谈话: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们能谈谈感受吗?
2.激情:同学们,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每天我们的****都同太阳一同升起,那场面非常壮观。你们想去看看吗?(生:“想”。)
3.出示课题,请同学们带着此刻的心情读一读课题。(指读,齐读,读好题目。)
4.播放升旗的录像。(观看后,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过渡:有一位山村孩子,他也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升旗,一为叔叔用了一首诗写出了他的心愿,你们想读一读吗?
二、朗读课文,悟情
1.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2)全班交流:提醒难读的音,难记的字。
(3)分句读课文。
2.再读课文
(1)学生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交流。
A理解“遥远”。大山里的人要到北京城,需要坐几天几夜的火车。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导朗读。
B理解“壮观”。联系看到的升旗仪式,让学生了解北京天安门广场之大、参加升旗仪式人之多,场面之雄伟,进而体会“壮观”的含义。指导朗读。
C品读第三句:教师引读****行,学生齐读第二、三行。同桌议一议,怎样读才能表达“我”的强烈愿望。
(3)对比:我多想去看看。
我想去看看。
两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怎样读好书上的这句?
通过对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句子中小男孩想去北京的迫切心情。
3.有感情的朗读。(男女生赛读,配乐朗读。)
4.指导背诵。
三、拓展延伸,延情。
1.读了这课,你读懂了什么?(结合说说“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的****是——”。)
2.课外阅读补充:《****歌》。
3.你还了解北京的什么?出示课前收集的北京风景图片及有关的资料,介绍北京美丽的风光。
反思:
农村的孩子对天安门的升旗仪式是陌生的,因此,我们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在学生面前展现了天安门广场升旗的雄伟壮观场面,让孩子置身其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他们的热爱****的感情。如:当我播放录像“升****”的时候,很多学生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哇!”并随着****声的响起肃立,那种气氛,俨然自己也在其中。后来,当我问他们看完后有什么想法时,有的孩子说,我真的很想去北京看看,有的说我也当升旗手等等。
12《雨点儿》
教材简说
本课是一篇科学童话。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雨水滋润了万物,花儿更红了,草儿更绿了。
《雨点儿》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更强调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动口等实践活动,达到对知识的内化,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运用,达到知识的外化。使整个过程体现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达到学科间的综合,并可以留下足够的空间,为学生张扬个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读懂课文,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有感情地读好对话。
3.认识12个生字,学会写“方、半、巴”。
(二)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有感情地读好对话。
(三)情感目标
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激发对大自然的喜欢之情。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引题
1.小朋友,会唱《小雨沙沙》这首歌吗?我们一起来唱,好吗?歌里说了些什么?(下雨了,种子在说话,欢迎小雨。)
2.揭题:下雨的时候,小雨点和大雨点也会说话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雨点儿》。
二、听记课文
1.你听——(播放课件)
2.大雨点和小雨点说了些什么?指名回答。
3.我们再来听听。(播放课文录音)
4.你们听清楚了吗?你记住了什么,说给同桌听听。
三、自读全文
1.展示全文,试着读一读。
2.给课文标上序号。
四、学习课文
(一)****自然段。
1.读****句。
2.我们来做动作。
3.教师简笔画,画一朵云,先画三点水滴,老师说:“数不清的雨点从云彩间飘落下来”。问:老师这样画,可以吗?(估计有学生说雨点太少,再请学生上讲台画雨点。)
4.我们说这里有多少点雨滴?数不清的雨点就是很多很多,没有办法数。
(二)第二~四自然段。
1.自然过渡:这里面有大雨点,有小雨点,他们在说些什么?(引读对话。)
2.练习朗读对话:分别读小雨点、大雨点的话(注意问的语气。)
3.他们在什么地方说话?(解释空中、半空、地面,理解“半空”。)
4.学习“半”和“方”,书空,在作业本上书写。
(三)最后一个自然段。
1.出示课件:没有花的地方,长出了花;有小花的地方,花长大了,草更绿了。你们看,这是课文哪一句话写的?找出来读一读。
2.指名读。表演读。
(四)齐读全文。
五、复习字词
1.出示大屏幕识字:说说你认识了课文的哪些字,不会认的字怎么办?说说你的好办法。
认字时启发学生用上熟字、部件和偏旁。例如“青”加上“氵”就是“清”;“漂”去掉“氵”,加上“风”就是“飘”;“闪”去掉中间的“人”,换上“口”就是“问”;“房”去掉“户”就是“方”。
2.开火车读生字。(字音重点:“彩”是平舌音;“数”是翘舌音;“清、空、方”是后鼻音。)
3.游戏识字:小雨点落到哪里?
六、指导写字
学习“巴”、“方”、“半”。
七、作业
1.读课后“我会读”中的三句话。
2.我们还可以说:什么从什么地方怎么样呢?
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小花猫从墙头上跳下来。小明从教室里跑出去。汽车从车站开出去。
反思:
这节课,我把识字、朗读作为教学的重点,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作为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无论读生字、还是记生字、朗读方面都体现自主精神,学生认记生字的方法多种多样。在课堂上,我把学生获得的一点成功给予鼓励,学生学得愉快。
我在教学《雨点儿》这课时,采用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通过自读自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供学生机会,提供学生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13《平平搭积木》
教材简说
关心他人是中华传统美德,黄香九岁能温席,孔融四岁会让梨,时时心中有他人。课文从儿童生活实际出发,采用诗歌的体裁,讲述平平用积木搭了四间房子,分别想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没有房子的人住,还要搭很多的房子给大家住。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要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课文包含的道理,受到“心中有他人”这种美好品质的感染。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认识11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平”字。
2.能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读好问句。
3.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体会平平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初步建立一种心中有他人的社会公德意识。
(二)能力目标
1.能认识11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平”字。
2.能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读好问句。
(三)情感目标
体会平平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初步建立一种心中有他人的社会公德意识。
教学重点
生字教学和朗读。
教学难点
生字识记的方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认识“平、搭”
小朋友喜欢搭积木吗?你们会搭什么?指名说。
1.出示课件,有位小朋友正在搭积木,你们瞧!齐读“搭积木”。
2.谁有好方法帮助大家记住这个“搭”。指名读。
3.这位小朋友就叫平平,出示“平平”。大家叫叫他,跟他打声招呼。
4.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平平搭积木。
二、游戏识字
1.请小朋友打开书本找到108页,自己读读课文请出今天我要认识的生字宝宝。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招待他,再跟他打打招呼。(巡视指导读正确)
2.生字宝宝在大家的热情邀请下来到了我们面前,看!他们来了!出示生字。指名读(正音)、开小火车读。
3.咦!拼音助手都回家了,你还能认出我们的生字宝宝吗?谁认出来就能得到老师搭的房子。指名读。
4.我们的生字宝宝也要回家了,快快拿出作业纸,一边叫着他的名字,一边把她送回家。
5.反馈,学生一边指着生字,一边叫他的名字。如果对了就说宝宝回家了,如果错了就说宝宝没回家。
6.我们的生字宝宝都回家了,宝宝的妈妈请我向你们说声谢谢。“谢谢小朋友!”引导小朋友有礼貌的回应。
7.我们的宝宝在回家的途中还交了好多朋友,你们认识吗?自己读读。指名读。
三、学习课文第二、三段
1.小朋友把房子送给了生字宝宝,平平也搭了四间房子呢,你们瞧!(课件出示四间房子)
2.快来问问平平为什么要搭四间房子?出示:“平平,平平,这些房子都给谁住?”
(1)自由读,读正确。
(2)指名读,重点指导读正确。
(3)指名读。(指导学生当不同的角色来读)你是奶奶,你来问一问。
3.听,平平是怎么回答的,课件出示平平的声音:一间给……
(1)出示第三段,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读正确。
(2)分句指导,把你读得最好的那一句读给大家听。(爷爷很爱看书。奶奶可喜欢平平了。爸爸妈妈多恩爱啊!)板帖头饰。
4.连起来读,老师来当奶奶,你们就是平平了。(同桌读)
三、学习第四、五段
1.指着板贴说啊,平平的房子分完了,一家人都有了房子,该休息一下了吧?。
2.学生:还有一间呢?
3.“还有一间啊”,教师画一个大问号?谁来问一问呀?出示:“平平,平平,还有一间呢?”
指导朗读。(你很想知道;你非常想知道;对,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4.小朋友,你也有一间小房子,你想给谁住呢?(学生自由发挥)
5.平平是给谁住呢?请小朋友们找开书本第108页,把第十三课认认真真地读一读,你会找到答案的。
6.把你找到答案告诉大家,相机出示:“还有一间啊,给没有房子的人住。”点出“没有房子”
7.指导朗读。谁会读这句话。指名读(“啊”要读得轻而短。你真有爱心。你是个好孩子。你很关心别人。你能为别人着想,真了不起。)
8.平平,搭呀搭呀,搭了很多很多的房子。出示:平平还要搭很多很多的房子,给大家住。指导朗读。(啊,平平搭了那么多房子。平平真热心。)这下子哪些人有房子住了?(爷爷、妈妈、姐姐、奶奶……)
四、书写
1.你喜欢平平吗?喜欢就亲亲热热地叫他一声吧!。
2.小朋友们这么喜欢平平,我们就来写一写他的名字吧!
3.范写。
4.学生书写。
14《自己去吧》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自、已、东、西”4个字。认识新偏旁学字头。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二)能力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自、已、东、西”4个字。认识新偏旁学字头。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情感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教学重难点
从读中领悟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他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教学媒体
教学挂图,识字课件,动画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导入:我们知道,鸭子很会游泳,老鹰能飞得很高很高。这样的本领是怎么来的,你知道吗?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就能明白了。(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认“自、己、吧”三个生字,注意读准“自”。(提示:自是平舌音。)
3.质疑:“自已去吧”这话是谁说的?去干什么?
二、初读课文
1.教师演示动画片《自己去吧》,学生观看动画片。
2.学生简要说说看了动画片知道了什么。
3.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看拼音读准音,找出生字作上记号,看拼音多读几遍。
4.读通句子,要把每一句话读正确,注意停顿,词句连续。
三、识字
1.检查生字读音。
游戏:考考你。(同桌相互指读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拼读,形式:指名读、开火车读等。
重点指导或提示:“深”的声母是翘舌音,“您、那”的声母都是鼻音,“吧、吗”都读轻声。
2.小组合作学习: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给这些字找朋友。
3.利用课件或生字卡片巩固认读。
4.小组合作学习: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画一画,读一读。
四、读文(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听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模仿教师,练习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3.在小组内汇报朗读情况,读给同伴听。
4.指名朗读课文,大家评议,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5.再读课文,巩固生字。(出示不注音的课文,请同学试着读一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6.名读,分组读,全班读。
7.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以备下节课解决。
五、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自、己”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短撇、竖弯钩的位置。
2.学生先描一描,发现字的特点,说说怎样写。
3.比较字形:自与目、己和巴。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一、巩固识字
“走迷宫”,认读生字。
二、朗读、感悟课文
1.出示投影片,播放乐曲。
今天天气真好,小鸭子和妈妈来到小溪边的草地上散步。小鸭子看见哗哗流淌的小溪,它怎么对妈妈说的?
妈妈又是怎么回答它的?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
2.学生自读。指名读小鸭和妈妈的对话。
3.教师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吗?”让学生体会到小鸭子缺乏自信,想要妈妈陪伴它去游,但又不知道蚂妈是否愿意,因此用商量的口吻问妈妈。
4.同桌互读。
5.教师再启发想象:小鸭刚下水时心里怎么想?开始游泳遇到了什么困难?它学会游泳后心情怎么样?又是怎么说的?
6.小组合作学习。
结合观察课文插图一,议一议以上几个问题,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
分角色朗读小鸭子与妈妈的对话,可以边读边配上动作表演。
7.各组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分角色读得最好。
汇报小组讨论的问题。
8.小组自主学习第二自然段。(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自演第二自然段。)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我们要想像什么?(小鹰刚学飞时心里怎么想?学飞翔时遇到什么困难?学会了飞翔心情怎样,会怎么说?)
组长分配学习任务,明确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
9.自学汇报。
三、看图,指导背诵
1.看图提示背诵。
2.看文听老师朗诵。
3.倾听同学背诵,回忆印证。
4.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四、扩展活动
1.说说自己最近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
2.分组在全班表演课本剧,尽量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创造、编制、表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
五、指导写字
1.让学生观察“东、西”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特别注意“东”字的第二笔和左右两点的位置及写法。
2.让学生先描一描,发现字的特点,说说怎样写。
3.教师范写,并提醒学生写好左点:起笔轻快,向左方向行笔,收笔稍顿,并折向右上方,注意与右点呼应,左右两点对称。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板书设计
14自己去吧
小鸭自己学游泳
小鹰自己学飞翔
15《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教材简说
“只有认真仔细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点”。本文采用童话故事的形式,把这一道理渗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瞧,小燕子真是个好孩子!燕子妈妈让它到菜园里去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它一连去了三次,在妈妈的耐心启发下,它观察得一次比一次认真仔细,每次都有新的发现。终于了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点:冬瓜大、茄子小;冬瓜是绿的,茄子是紫的;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多有趣呀!只要仔细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回、片、皮”3个字,认识1种笔画——横钩。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二)能力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回、片、皮”3个字,认识1种笔画——横钩。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
懂得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教学媒体
头饰、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时
一、揭示课题,启发质疑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5课《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板书)
2.学生齐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①谁一次比一次有进步?②做了什么事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课文。
【意图: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质疑答难的过程,是积极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质疑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措施,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起点,为更好地理解课文作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自由地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并标好自然段。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圈出来的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同学,也可查生字表),多读几遍,记住它。
【意图:让学生圈点,主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同时,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通过多读,听别人读,增强自主识字的意识。】
3.练习把课文读准、读通。
三、检查生字,课文的认读情况
1.师出示本课生字。(首先出示带有音节,然后去掉音节)。生认读。
如有不会认读的,交流一下,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的,悄悄告诉他。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生评议。
【意图:通过检查,了解学生自学生字,课文情况,以利于有针对性的指导及时了解情况,灵活地进行教学。同时,同学间互相交流记字方法,优于教师的教。】
四、读后悟,读后疑
1.在刚开始上课时,同学们提出了那么多的问题,现在,这些问题你们都有答案了吗?
2.生再读课文,随着你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你又有什么问题吗?
①小燕子到菜园去看了几次?②每次看到了什么?③燕子妈妈为什么夸它?④“屋檐下”什么意思?⑤冬瓜和茄子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意图:再次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课堂是学生的,就该把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知说出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
1.大屏幕出示生字(带词),生开火车读。
2.上节课我们学会了课文中的生字,还熟读了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随着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同学们又提出了许多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大屏幕出示老师稍加整理的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你们能提出这么多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老师相信你们也能自己把它们解答出来。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生读全文,小组组长负责,其他人分别汇报,对这些问题的理解。
2.师指名小组汇报,其余组评价或补充。
3.师:
(1)除了小燕子发现的这些冬瓜与茄子的区别,你发现它们还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挂在枝上,冬瓜的花黄色,茄子的花紫色)。
(2)你是从哪儿发现不同的?
(****段,书中插图)
【意图:这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同时,也能扩大课堂上信息交流量。同时,让学生再发现冬瓜与茄子的不同,培养学生读书仔细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三、品读课文,表情朗读
1.同桌朗读练习,边读边辅以动作,表情。
2.指名读,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
3.生评价。
4.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头饰)
【意图:在课堂上演读,变“讲台”为舞台,****限度地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繁荣昌盛华对课文内容理解更深刻,从而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同时,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更给了学生自由的空间。】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三字的书写笔顺及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师指导“回、片”两字。
3.生描,临写生字,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
排演课本剧。
反思:《自己去吧》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语言富有童趣。故事内容能激励学生自强自立,学生读后能从受到启发和教育。课文基本上没有学生读不懂得词句。因此,课前我做了如下思考:
1、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不宜对课文逐字逐句分析,只需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在朗读中体会语感。如读小鸭子求妈妈带自己去游泳的内容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求”的语气。
2、大胆地让学生读,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读过以后通过老师引导,学生能继续从读中理解、体会,自己解决问题。
李之怡 | 共164篇 | 推荐7 | 优秀5 |
姜恩泽 | 共108篇 | 推荐22 | 优秀10 |
刘鼎轩 | 共98篇 | 推荐36 | 优秀24 |
马维霞 | 共80篇 | 推荐0 | 优秀1 |
陈永娟 | 共64篇 | 推荐15 | 优秀9 |
江秋 | 共63篇 | 推荐2 | 优秀2 |
陈乐乐 | 共60篇 | 推荐3 | 优秀0 |
胡豆儿 | 共59篇 | 推荐9 | 优秀7 |
房云玲 | 共57篇 | 推荐47 | 优秀5 |
董千里 | 共55篇 | 推荐30 | 优秀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