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怡 | 共164篇 | 推荐7 | 优秀5 |
姜恩泽 | 共108篇 | 推荐22 | 优秀10 |
刘鼎轩 | 共98篇 | 推荐36 | 优秀24 |
马维霞 | 共80篇 | 推荐0 | 优秀1 |
陈永娟 | 共64篇 | 推荐15 | 优秀9 |
江秋 | 共63篇 | 推荐2 | 优秀2 |
陈乐乐 | 共60篇 | 推荐3 | 优秀0 |
胡豆儿 | 共59篇 | 推荐9 | 优秀7 |
房云玲 | 共57篇 | 推荐47 | 优秀5 |
董千里 | 共55篇 | 推荐30 | 优秀22 |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1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2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即“用数学”。本单元的计算安排了两个例题,但实际分三个层次展开的。****曾用游园会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过程,感受数学的作用与乐趣。第二层通过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第三层借助“十几减9”的思维方法,运用知识的迁移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习“十几减几”其他多道题目的口算方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三、单元教学重点: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以及解答应用题。
四、课时安排: 13课时
五、教学建议
1、 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例题时,可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编成有趣的小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境,吸引学生想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这样一方面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
2、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考虑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3、 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4、 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5、 引导学生用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课时 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初步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并能进行十几减九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
1、初步掌握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2、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学具
小棒3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
9十9 9十2 9十5 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 )=12 9十( )=13
9十( )=14 9十( )=15
9十( )=16 9十( )=17
3.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1)、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
教师板书:15—9=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想加算减)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分成)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破十法)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连续减)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一起回顾本节课内容
2、你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第二课时 十几减9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
能熟练的进行十几减九的口算。
教具学具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回顾再现
1、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
(1)9+( )=15 (2)9+( )=18
15-9=( ) 18-9=( )
(3)9+( )=14 (4)9+( )=17
14-9=( ) 17-9=( )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完成P11页练习二的第4题。
① 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
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
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
(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
(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1.完成P11页练习二的第5题。
2.完成P12页练习二的第7题。
3、完成P12页练习二的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1.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收获了什么?
2.P12页思考题
第三课时 十几减8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8。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重点难点
1、 初步掌握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2、 理解“破十法”
教具学具
3捆小棒、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口算
8+3 9+5 7+6 8+5
7+4 9+2 9+8 8+7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9十( )=16 8十( )=13
9十( )=15 8十( )=17
3.12—9=3,说一说想的过程。。
4.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内容。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
12—8=4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新 课 标 第 一 网
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其中****种方法比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减”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考方法。
2.补充练习:摆一摆,算一算。
让学生在书桌上摆出8个红圆片,再摆出5个黄圆片,然后再摆上大圆圈。
提问:
(1)这种摆法表示什么意思?(8个红圆片,5个黄圆片,一共有13个圆片。)
(2)再用虚线套住7个红圆片,这种摆法又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列式?(13—8=5或13—5=8)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P13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完成P15页“做一做”的第二题。计算并说出上下两行之间的关系?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一起回顾本节课内容
2、你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第四课时 十几减7、6
: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重点难点
1、 初步掌握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2、 掌握“破十法”、“想加算减法”
教具学具
3捆小棒、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口算
11-8 14-9 13-8 15-9
11-9 17-9 12-8 16-8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6十( )=12 8十( )=13
5十( )=11 7十( )=14
9十( )=16 6十( )=13
3.12—8=4,说一说想的过程。
4.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内容。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出示鱼缸画面,请学生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金鱼?(13条)(移动画面,黑金鱼隐藏到水草后)再让学生猜一猜隐藏到水草后的红金鱼有几条?(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13—7=6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
改变题意:一共有13条金鱼,6条黑金鱼,红金鱼有多少条?
学生独立列式,并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l3—6=7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P14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做一做第2题。
3、完成P14页“做一做”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提问上下两个□间的关系。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一起回顾本节课内容
2、你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第五课时 十几减8、7、6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
重点难点
熟练、正确地口算十几减8、7、6的退位减法。
教具学具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回顾再现
1、口算
8+4 7+9 7+6 9+3 6+5
16-9 13-6 12-9 11-5 12-7
13-7 12-6 11-6 12-8 16-7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完成P16页的第7题。http://www. xkb1.co m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教师在巡视过程要加以提示,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提醒学生不要漏写。
2.完成P16页的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完成P16页的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教科书P16页的第6题。教师准备好两套不同颜色的卡片,一套写上14—8、12—5、12—4、16—9、15—8、ll—3、14—9、14—8、13—6、13—8等算式卡片;一套写上5、6、7、8等数字卡片。开始“找朋友”游戏。
游戏开始时,教师先指定一名手拿数字卡片的学生到讲台上来,比如:5。这名学生手举卡片问全班学生:“5,5,你的朋友在哪里?”下面拿“14—9”、“13—8”卡片的学生接着说:“5的朋友在这里。”边说,边跑上讲台,站在拿5卡片的学生的两旁,再齐问台下的学生:“我们算得对吗?”全班学生齐答:“对、对、对。”紧接着热烈鼓掌。
其余各题也按上法进行。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1.P16页10题
2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收获了什么?
第六课时 十几减5、4、3、2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5、4、3、2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1、 初步掌握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2、 掌握“破十法”。
教具学具
3捆小棒、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口算
11-8 14-6 13-8 15-6
11-7 17-9 12-7 16-8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3十( )=12 5十( )=13
2十( )=11 5十( )=14
4十( )=12 4十( )=13
3.12—6=6,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例4。
(1)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
(3)小结。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P17页的“做一做”7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做一做思考题。
3、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一起回顾本节课内容
2、你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第七课时 十几减几练习课(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
重点难点
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教具学具
口算卡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17-8 7+8 13-6 12-7 14-5
8-7 9+8 18-9 7+4 14-6
13-4 13+7 11-5 17-9 16-7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8页的第4题。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
2.完成P18页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完成P19页的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八课时 十几减几练习课(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
重点难点
熟练、正确地口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教具学具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接力
小组合作完成,每人做一道题,看哪一组合作得最好。
7+8-6 5+10-6 10-9+9 16-7+8
10-2+9 4+3+9 14-7+5 10+5-6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9页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P19页的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完成P19页的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http://www. xkb1.co m
三、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第九课时 解决问题(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图意,编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2.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能从已知的条件选择解决问题所需的有用条件。
教具学具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口算。
12—8 7+9 17—8
l6—7 15—5 11+2
2.★★★★★★★★
●●●●●
★和 ● 一共有多少个?
3、 △△△△△△△△ △△△
还剩多少个△?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教科书P20页的图。(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讲画面的内容。让学生自由结合,互述画面内容。)
2.板书: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
教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话,想一想问题是什么?
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这道题的己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大家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为什么这样列式?
教师提醒学生凡是应用题,得数后面都应该写上它的单位名称,并加上括号。
有一个信息“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有用吗?新 课 标 第 一 网
介绍多余条件。
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图文应用题,今后我们在做应用题的时候看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如:第(1)题是知道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求总数用加法。(2)、(3)两题是知道两个数的总数和其一个部分数,求另一个数是多少用减法。(可让学生自行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教科书P20的“做一做”。
提问:这里有几个条件?有没有多余条件?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一起回顾本节课内容
2、你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第十课时 解决问题(二)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重点难点
1、理解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的思考方法。
2、正确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
教具学具
挂图、学具卡片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口算下面各题。
16-7 13-9 17-8
12-5 6+13 12+4
2.比多少。
比 比
教师: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想。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教学例6。
1.出示例题。指名读题。知道小雪、小华各套中多少个?
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以怎么解决?
3.让学生自己摆学具,比多少。
出示:小雪套中8个,小华套中12个。
教师:请大家用摆小棒的方法,****行摆小雪的个数,第二行摆小华的个数。学生动手摆小棒,并向学生说明小雪和小华的个数要一个对一个地摆,这样便于观察。
提问:哪一行摆得多?并指出小华比小雪多的个数,说出小华比小雪多了几个。
教师边提问边检查学生摆得是否正确,再指定一、二个学生摆给大家看一看。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小华比小雪多得的个数,就是小华比小雪多摆了几个。
4.教师:刚才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知道小华比小雪多摆了4根小棒,就表示小华比小雪多套了4个。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一道应用题告诉我们的条件是什么,要我们求的问题又是什么?
教师:要求小华比小雪多套几个,应该怎样想呢?(就是要求小华比小雪多的部分)
教师:用什么方法计算?
5.请学生列式:12-7=4(朵)
口答:小华比小雪多套中4个。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P21页的“做一做”。
2.方民家收了8棵大白菜,15棵圆白菜。圆白菜比大白菜多多少棵?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的应用题里,告诉我们两个数,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首先要分清哪个数比较多,再想比较多的数是哪两部分组成的,从它里面去掉和另一个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另一个数多的,用减法计算。
第十一课时 解决问题练习课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学会解答简单的减法应用题。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数学。
重点难点
1、 会分析“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
2、 能正确解答求两数相差多少的问题。
教具学具
投影、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练习
1、 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14-5 10+10 13-4 15-7-7
12-8 11-6 13-9 16+4-9
13+6 15-7 17-9 4+13-8
2、 填空
5比4多( )。 16比8多( )。
7比10少( )。 6比11少( )。
二、1、完成教科书P22第2题
2、完成教科书P22第4题
让学生观察画面,口头编题,列式计算,全班订正。
三、完成教科书P22第1题
让学生根据画面意思,进行编题。(小红和小丽每人要写15个大字,小红已经写了7个,还要写几个?小丽还要写6个字,她已经写了几个字?)引导学生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解答,全班核对。
四、完成教科书P21第3题
全班同时开始,在指定的时间内检查学生的计算质量,对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给予表扬。
五、完成教科书P23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教师任意指一两题,请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六、完成教科书P23第8题
七、课堂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3第5、7题。
2.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第十二课时 整理和复习(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归纳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进一步提高每个学生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度。
重点难点
沟通联系,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具学具
口算卡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并提问:
1、想一想20以内退位减法一共有几道题?
2、找一找减法表中有什么规律?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这36道题?
二、探索规律
学生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竖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竖行的减数都不变.
(2)、每一竖行的被减数从上到下依次递增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引导学生得出:
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大。差也越大。
2、横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横行的被减数都不变。
(2)每一横行的减数从左往右依次少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
三、掌握算法
想一想:20以内的退位减法题,你是怎样算的?
四、归纳整理
动脑筋想一想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还能把这些卡片重新有规律的排列一下吗?
五、口算练习
1、教师任指表中一题,学生以最快速度口算出答案。
2、教师随意指出表中一题,让学生找出与这道题得数相同的所有试题。
3、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重点练习。
4、做练习六第3题
全班同时开始做题,教师计算时间,看谁又对又快。
5、完成练习六第1题
6、完成练习六第2题
六、布置作业
第十三课时 整理和复习(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2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
2、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的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的进行解题。
重点难点
沟通联系,合理、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教具学具
口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口算检测
7+5= 12-5= 8+6= 18-9= 12-4=
6+9= 14-6= 16-8= 5+8= 2+9=
二、复习应用题
1.出示教科书P25的第四题。
(1)让学生口头编题,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3)列式计算。
2.独立练习教科书P25的第5题。
3.出示教科书P26的第8题。
引导学生学会看懂统计表,并口头编题,列式计算,同时把表格填补完整。
4.独立练习教科书P26的第7题。(提醒学生注意运算的顺序)
三、课堂练习
教科书P26的6题。
四、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李之怡 | 共164篇 | 推荐7 | 优秀5 |
姜恩泽 | 共108篇 | 推荐22 | 优秀10 |
刘鼎轩 | 共98篇 | 推荐36 | 优秀24 |
马维霞 | 共80篇 | 推荐0 | 优秀1 |
陈永娟 | 共64篇 | 推荐15 | 优秀9 |
江秋 | 共63篇 | 推荐2 | 优秀2 |
陈乐乐 | 共60篇 | 推荐3 | 优秀0 |
胡豆儿 | 共59篇 | 推荐9 | 优秀7 |
房云玲 | 共57篇 | 推荐47 | 优秀5 |
董千里 | 共55篇 | 推荐30 | 优秀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