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鞋垫儿
发布时间:2015-03-18 11:14:09 作者:李恩维 发布者:lienwei 浏览次数:2607 类别:我的随笔
山东省 >> 临沂市 >> 罗庄区 >> 罗庄街道
沂蒙鞋垫儿
李恩维
在山东沂蒙山区,至今仍保留着手工缝制、纳做鞋垫的传统。那平整的面,洁白的底,那只有针尖大的网孔,再加上女人们的巧手一针一线纳上各种优美的图案,看起来真是诗意盎然,美轮美奂,实为一种透着乡野情趣的工艺品,令人赞叹不已。
制作沂蒙鞋垫儿看起来简单,工序却很复杂,从选料、绣制、到割绒,每一道工序都很讲究。纳鞋垫是很费工夫的,要经过好多种工序,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首先,要用硬纸照着鞋的大小剪出鞋样,再用糨糊把一些厚薄一样的边角布粘在纸样的两面,上面粘三层,下面粘四层,最上面一层要用完整的红布,最下面一层也要用完整的结实的新布作底。粘好后要照着鞋样剪整齐,然后把它压在箱底,压平,干燥后,就可以做花样了。在做花样之前还要用圆珠笔和直尺在红布上画出均匀的小方格。然后就照着事先选定好的图案用不同颜色的丝线用十字针法从上到下向下绣,每一针都要穿透那七层布,所以做起来还是很慢的。一双鞋垫至少要一个星期才能制作完成。然而,越是麻烦,越能显示出女人们的耐心细致和心灵手巧。
纳制鞋垫讲究的是技巧,当然纳制时的姿势也很关键。一般来说,制作时人要坐在小凳子或小马扎上,将鞋垫放在两个膝盖间,一只手拿针一只手持鞋垫。纳制的时候,要全神贯注,不能分神,每一针深浅程度都要一样,这样纳出来的鞋垫儿面才整齐、光洁。其实一双鞋垫就是一幅图画,上面有花,有草也有字,而且色彩斑斓,图案精美,你看,有纳着红双喜的,有纳牡丹富贵的,还有纳着鸳鸯、喜鹊的,文字内容多以突出“福”、“禄”、“寿”、“富”、“贵”等吉祥字眼,表达了沂蒙人家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还有的在鞋垫儿上纳一个词组,如“祝你成功”、“路在脚下”、“好人平安”等。这些图案,技法粗犷、古朴,似中国画中的大写意,多以喜庆、祥和和为基调,总让人感觉到一股股清新、纯朴的乡野之风扑面而来。
早些年,在沂蒙老区,有些女孩很早就会做女红了,沂蒙鞋垫儿特别是作为女孩送给意中人 的私人礼品。一个村里,谁家女孩鞋垫绣得好,针线活做得好,那都是身价的体现。平日家人用的鞋垫自不必说,送嫁妆时女孩子都要把几双自己拿手的“作品”带过来让男方家的亲戚邻居欣赏的,要是手特别巧的,还没过门,因为这几双鞋垫,已被人刮目相看了。别的不讲,单就一双鞋垫,也能弄出很多的花样。因此那些有关爱情的字眼在鞋垫的图案上异彩纷呈,五花八门。有“鸳鸯戏水”,有“龙凤呈祥” 有“永结同心”及“花好月圆“等等……。如果男女青年情投意合,女孩就会讨来意中人的脚码尺寸,开始偷偷摸摸做鞋垫儿,在约会时送给意中人。那万线千针,千针万线,夜晚在灯下,清晨在窗前,所有的心血,满腔的柔情,就全部倾注于手中的鞋垫上,可谓针针含心意,线线传真情。
印象中,我的母亲从年轻的时候就是绣鞋垫的高手。她为我父亲,以及我和哥哥姐姐做过不少的鞋垫儿。记得在我七八岁的时候,经常看到母亲在晚上做针线活儿。那时我们的村里还没有电灯 ,母亲借着微弱的煤油灯光,一针一针的纳着鞋垫儿,有时半夜还不睡。说起来, 母亲做的鞋垫儿既好看又结实,还有吸汗透气、不易在鞋内游走的特点。鞋垫儿踩在脚下柔软舒适,凸起的针脚对脚底有很好的按摩作用,走起路来不吃力,而且,随您怎样洗、搓、揉,它都不会缩水、褶皱与变形。 我没有统计过,也没有问过母亲,她的一生为我父亲和我的哥哥姐姐做了多少鞋垫,但我想,这个数字是无法统计的。
过去战争年代,沂蒙鞋垫儿同军鞋一样也是支前的物品。沂蒙儿女不仅送子参军、送郎参军,拥军支前热潮也空前高涨,妇救会组织村里的“识字班”们做军鞋、纳鞋垫儿,针针线线表达了对前线子弟兵的缕缕情思。那时,鞋垫儿上的内容多以激昂、奋进的词组为主,用来激励子弟兵奋勇杀敌、为人民立功,像“英勇杀敌”、“建立新中国”、 “军民一家人”、“鱼水情深”等。那时候,成捆成捆的鞋垫儿连同一双双结实、耐穿的军鞋源源不断地运往战场,成为沂蒙女儿献给亲人解放军的一份深厚情谊。 直到现在, 纳鞋垫儿这一光荣传统不断发扬光大,每逢春节或八一建军节,村里的女人们还时常围坐在一起,利用空闲时间,飞针引线,赶纳“拥军鞋垫儿”,慰问子弟兵,为驻地官兵送上一份深情和祝福。
近年来,沂蒙家乡人的观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商品意识也逐步增强,沂蒙鞋垫儿以其民风淳朴、美观耐用在小商品市场显山露水,成为城里人眼热的抢手货。沂蒙鞋垫儿经了头脑活泛的村姑、大嫂们创新,又增加了许多的花色、品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