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文友,学写作,就到作文批改网! | 收藏本站专版专栏 |RSS订阅     欢迎,朋友 | 免费注册会员登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会员中心
十四 《黄鹤楼》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5-03-26 11:07:00 作者:胡进献 发布者:yuchen1984 浏览次数:933  类别:我的备课   优秀指数:★★★
上海市 >> 青浦区 >> 华新镇


教材分析:

崔颢的这首诗被誉为唐人七言律诗中的****位。(严羽《沧浪诗话》: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虽然首联、颔联中多处触犯律诗大忌,但却显得气势奔腾,由传说起头,一泻而下,转、承、起、合一气呵成,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这首诗的气韵。探寻作者从感怀传说到远眺风景最后抒发情怀的情感脉络,了解作者写什么样的景,抒什么样的情。

教学目标:

1、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感受诗中的气韵。

2、品味感受作者满怀的物是人非、归思难禁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诗中涉及的传说,感受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感慨是读懂该诗的重点。

2、多样式的反复朗读是体会诗人归思、怀旧之情的重要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时

一、导入新课,初读古诗。

1、唐代大诗人李白,大家都很熟悉,谁还记得我们学过他的哪几首诗?

指名交流:

2、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他的一首古诗《黄鹤楼》

幻灯出示该古诗

3、师范读

4、自由读,读准字音。

5、齐读,指名读。

6、揭题:13 黄鹤楼

7、学生针对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借助拼音读好生字。

2)读顺课文

3)理解课文大概内容,思考上述提出的问题。

2、检查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出示词语:

烟雾    迷蒙   饯行    敬仰   暂时  友谊   伫立     凝视   远眺

飞檐凌空    一饮而尽   繁花似锦    誉满天下     脍炙人口  唯一

a、指名读,师纠正字音

b、齐读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评价指出优缺点后齐读。

5)读后初步回答上述提出的问题。

三、识记、书写生字:

1、投影生字

2、指导识记方法和书写注意点

“孟”字,上下结构,弯钩起笔和出钩处直线对齐。

“饯”字与吃食物有关是“食”字旁。

“酒”字已在生活中认识,书写时区别于“洒”

3、根据学生提到的字进行范写。

4、学生描红、临写字(师巡视纠正写姿)

四、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4黄鹤楼(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想请同学把时间、人物和事情放到题目中去,把题目更具体化。

(指名说)

过渡:孟浩然从湖北到广陵去,李白在黄鹤楼给他送行。李白从27岁到35岁的将近十年之间,虽然也到处漫游,但却比较固定的居住在今湖北安陆境外,这时,他认识了当时著名的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比他大12岁,本是襄阳(今属湖北省)人,隐居鹿山门,常漫游。这时他正想出游,两位大诗人在黄鹤楼分别,留下著名诗篇。

二、精读课文。

过渡:学贵有疑。学习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1、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拿起手中的笔,把与这些问题有关的课文内容圈画出来。

时间   地点   人物   心情

2、同学们,刚才我们自读了一遍课文,现在把你找到的答案交流一下。

3、“烟花三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板书:景

(幻灯出示画面及第1段内容)

景色美不美?你能把这种美的感觉读出来吗?

4、在美丽的春景中,如果是平时,他们会干什么?心情会怎样?

而如今老朋友要分离了,也许以后再也见不着了,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如何呢?你们能在文中找到一个词概括吗?

5、指名回答板书:依依惜别情

随机课件出示第2

1)问:你是如何理解“依依惜别”这种感情的?

2)还从哪些词体会出来?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他们的行为和心情。

7、自己试着读一读,看看谁能把他们当时这种依依惜别的感情读出来。

指名读,学生评价,齐读

过渡:不忍别,终须别,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

8、下面一段是他们的话别。板书:话

课件出示: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9、请大家自由读一读李白的话,细细品味,从李白的话中你读出了哪些情感?(生自由读)交流 : 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 依依惜别之情

问: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

10、下面我们要招聘小演员了,谁想演李白?

a、你想演李白,那请你读一下李白的话,大家认真听,待会儿我们大家来评评看,是不是合格?(学生读)

b、评价:

师:是的,孟浩然比李白年长12岁,在今天送别的5年之前,也就是公元725年,李白乘船来到襄阳,带着自己的诗特地去拜访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的诗大加赞赏,并留他住了10多日,热情款待,两人一起饮酒吟诗,游山玩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因此在李白心中,孟浩然就是他的——兄长

c、全班表演读李白的话。

过渡:其实,孟夫子的内心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但他把无限的眷恋之情深深地埋在心底,反而去宽慰自己的好兄弟李白。他是怎样安慰的?

e、(课件出示孟浩然的话)读读孟浩然的话,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f、“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什么意思?

交流:不管两人在哪里,我们的心在一起,像邻居一样永不分开。

师小结:李白和孟浩然虽然分别了,但是他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问:你是怎样理解“永世不绝”的?

“永世不绝既是说长江之水滔滔不绝,更是说——他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g、谁来把孟浩然的话读好?指名读

现在我们请两位同学上台表演。

11、学习第四自然段。

(1)引读第四小节。此时此刻岸边的杨柳、江上的沙鸥似乎也受到了李白的感染,有些什么表现呢?

(杨柳依依,沙鸥点点)

2)李白又有什么表现?是在仰望蓝天白云吗?是在远眺江上景色吗?(依然伫立   凝视远方)

3)用表演的形式理解这两个词。

4)李白伫立,看到的是什么?这时候李白会在心中对孟浩然说些什么呢?再一次体会李白对朋友的依依惜别的深情。

12、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无论是多么的不舍,但是友人还是离去了。板书:行

李白内心很激动,随即吟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课件出示

1)什么叫“脍炙人口”?

2)理解诗意。

三、回顾全文,总结:

1、这篇文章从景、情、话、行四个方面体现出李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

2、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这首送别诗,其实还有很多送别诗,如《别董大》《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芙蓉楼送辛渐》等。同学们课后可收集读一读,领悟他们间深厚的情谊。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背诵课文中的古诗。

3、用“暂时”、凝视“造句。

板书设计:

14  黄鹤楼

                景   烟花三月   繁花似锦

                情   依依惜别

                话   敬仰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友谊永世不绝

                别   伫立  凝视   

点评教师:
  • 点评教师:胡进献
    点评时间:2015/3/26 14:59:20
    点评指数:★★★
    点评内容:

    教材分析:

    崔颢的这首诗被誉为唐人七言律诗中的****位。(严羽《沧浪诗话》: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虽然首联、颔联中多处触犯律诗大忌,但却显得气势奔腾,由传说起头,一泻而下,转、承、起、合一气呵成,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这首诗的气韵。探寻作者从感怀传说到远眺风景最后抒发情怀的情感脉络,了解作者写什么样的景,抒什么样的情。

    教学目标:

    1、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感受诗中的气韵。

    2、品味感受作者满怀的物是人非、归思难禁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诗中涉及的传说,感受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感慨是读懂该诗的重点。

    2、多样式的反复朗读是体会诗人归思、怀旧之情的重要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时

    一、导入新课,初读古诗。

    1、唐代大诗人李白,大家都很熟悉,谁还记得我们学过他的哪几首诗?

    指名交流:

    2、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他的一首古诗《黄鹤楼》

    幻灯出示该古诗

    3、师范读

    4、自由读,读准字音。

    5、齐读,指名读。

    6、揭题:13 黄鹤楼

    7、学生针对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借助拼音读好生字。

    2)读顺课文

    3)理解课文大概内容,思考上述提出的问题。

    2、检查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出示词语:

    烟雾    迷蒙   饯行    敬仰   暂时  友谊   伫立     凝视   远眺

    飞檐凌空    一饮而尽   繁花似锦    誉满天下     脍炙人口  唯一

    a、指名读,师纠正字音

    b、齐读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评价指出优缺点后齐读。

    5)读后初步回答上述提出的问题。

    三、识记、书写生字:

    1、投影生字

    2、指导识记方法和书写注意点

    “孟”字,上下结构,弯钩起笔和出钩处直线对齐。

    “饯”字与吃食物有关是“食”字旁。

    “酒”字已在生活中认识,书写时区别于“洒”

    3、根据学生提到的字进行范写。

    4、学生描红、临写字(师巡视纠正写姿)

    四、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4黄鹤楼(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想请同学把时间、人物和事情放到题目中去,把题目更具体化。

    (指名说)

    过渡:孟浩然从湖北到广陵去,李白在黄鹤楼给他送行。李白从27岁到35岁的将近十年之间,虽然也到处漫游,但却比较固定的居住在今湖北安陆境外,这时,他认识了当时著名的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比他大12岁,本是襄阳(今属湖北省)人,隐居鹿山门,常漫游。这时他正想出游,两位大诗人在黄鹤楼分别,留下著名诗篇。

    二、精读课文。

    过渡:学贵有疑。学习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1、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拿起手中的笔,把与这些问题有关的课文内容圈画出来。

    时间   地点   人物   心情

    2、同学们,刚才我们自读了一遍课文,现在把你找到的答案交流一下。

    3、“烟花三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板书:景

    (幻灯出示画面及第1段内容)

    景色美不美?你能把这种美的感觉读出来吗?

    4、在美丽的春景中,如果是平时,他们会干什么?心情会怎样?

    而如今老朋友要分离了,也许以后再也见不着了,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如何呢?你们能在文中找到一个词概括吗?

    5、指名回答板书:依依惜别情

    随机课件出示第2

    1)问:你是如何理解“依依惜别”这种感情的?

    2)还从哪些词体会出来?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他们的行为和心情。

    7、自己试着读一读,看看谁能把他们当时这种依依惜别的感情读出来。

    指名读,学生评价,齐读

    过渡:不忍别,终须别,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

    8、下面一段是他们的话别。板书:话

    课件出示: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9、请大家自由读一读李白的话,细细品味,从李白的话中你读出了哪些情感?(生自由读)交流 : 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 依依惜别之情

    问: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

    10、下面我们要招聘小演员了,谁想演李白?

    a、你想演李白,那请你读一下李白的话,大家认真听,待会儿我们大家来评评看,是不是合格?(学生读)

    b、评价:

    师:是的,孟浩然比李白年长12岁,在今天送别的5年之前,也就是公元725年,李白乘船来到襄阳,带着自己的诗特地去拜访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的诗大加赞赏,并留他住了10多日,热情款待,两人一起饮酒吟诗,游山玩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因此在李白心中,孟浩然就是他的——兄长

    c、全班表演读李白的话。

    过渡:其实,孟夫子的内心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但他把无限的眷恋之情深深地埋在心底,反而去宽慰自己的好兄弟李白。他是怎样安慰的?

    e、(课件出示孟浩然的话)读读孟浩然的话,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f、“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什么意思?

    交流:不管两人在哪里,我们的心在一起,像邻居一样永不分开。

    师小结:李白和孟浩然虽然分别了,但是他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问:你是怎样理解“永世不绝”的?

    “永世不绝既是说长江之水滔滔不绝,更是说——他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g、谁来把孟浩然的话读好?指名读

    现在我们请两位同学上台表演。

    11、学习第四自然段。

    (1)引读第四小节。此时此刻岸边的杨柳、江上的沙鸥似乎也受到了李白的感染,有些什么表现呢?

    (杨柳依依,沙鸥点点)

    2)李白又有什么表现?是在仰望蓝天白云吗?是在远眺江上景色吗?(依然伫立   凝视远方)

    3)用表演的形式理解这两个词。

    4)李白伫立,看到的是什么?这时候李白会在心中对孟浩然说些什么呢?再一次体会李白对朋友的依依惜别的深情。

    12、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无论是多么的不舍,但是友人还是离去了。板书:行

    李白内心很激动,随即吟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课件出示

    1)什么叫“脍炙人口”?

    2)理解诗意。

    三、回顾全文,总结:

    1、这篇文章从景、情、话、行四个方面体现出李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

    2、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这首送别诗,其实还有很多送别诗,如《别董大》《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芙蓉楼送辛渐》等。同学们课后可收集读一读,领悟他们间深厚的情谊。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背诵课文中的古诗。

    3、用“暂时”、凝视“造句。

    板书设计:

    14  黄鹤楼

                    景   烟花三月   繁花似锦

                    情   依依惜别

                    话   敬仰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友谊永世不绝

                    别   伫立  凝视   

李之怡 共164篇 推荐7 优秀5
姜恩泽 共108篇 推荐22 优秀10
刘鼎轩 共98篇 推荐36 优秀24
马维霞 共80篇 推荐0 优秀1
陈永娟 共64篇 推荐15 优秀9
江秋 共63篇 推荐2 优秀2
陈乐乐 共60篇 推荐3 优秀0
胡豆儿 共59篇 推荐9 优秀7
房云玲 共57篇 推荐47 优秀5
董千里 共55篇 推荐30 优秀22
友情链接:百度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凤凰网   央视网  卫星地图  大师邦
关于本站 | 合作加盟 | 积分计划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声明 | 问题解答
作文批改网 www.duzhenfang.com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 电话:13864984078.
备案编号:鲁ICP备12014725号-1,设计制作:作文批改网
218.75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