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 >> 青浦区 >> 华新镇
教材分析:
课文两个故事,作者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紧凑的故事情节描,把道理清晰地表想出来。
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方、引、善、遽、任、悖、涉、契、刻舟求剑、惑等),理解词的基本意义和语境意义。
2、积累“引婴投江”和“刻舟求剑”等出自《吕氏春秋》的成语,了解其典故,理解其寓意。
3、了解解释说理、以小见大的手法。
4、理解两个寓言故事的含义,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两个故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概括故事的哲理;了解“寓言”的特点。
5、领悟两则寓言故事的哲理,懂得做事不能主观臆断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寓言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即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2、理解词的基本意义和语境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简介《吕氏春秋》。 交流查找的有关《吕氏春秋》和预习课文的资料。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进入新课文作铺垫。
二、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讲述了怎样的道理?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
(1)家长依仗老话“有其父必有其子”的逻辑,强迫幼小的生命“游泳”差点溺杀小生命,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说明“对象”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改变,否则会酿成大错。
(2)楚人乘船渡江,剑掉入水中,他不是马上潜水寻找而是在船上刻好记好等船停下再去寻找。船已行驶,而剑却沉入江底,此时去找有什么用呢?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说明情况变化,解决问题的手段不能不变,否则会失败。
2、作者(编者)对这两则事是什么态度?
不认可、嘲讽、蔑视甚至批判!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提示重点掌握的词语:方、引、遽、任等字的用法。
2、挖掘故事寓意,了解“以小见大”的写法。
“引婴投江”,对象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不变——“悖”。
“刻舟求剑”地点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不变——“惑”。
3、对学生的感想及认识进行评点,揭示故事的现实教育意义。
4、分别找出文中的叙述和议论部分。
5、通过比较找出两则故事在上述各方面的异同点。 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进行两则故事的比较分析。
同:
1、作者对两则故事的态度相同;
2、都告诉人们事情本身发生变化时,解决问题的手段也应该随之改变。
不同:
1、故事内容相异;
2、说明对象不同;
3、一个强调说明“对象”一个强调发生地点。
五、延伸阅读:
1、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处,加深对寓意的理解,训练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2、朗读感知“引婴投江”“刻舟求剑”故事。组织学生品读课文,并对学生的朗读作出评价。
六、布置作业:
完成《上海作业》28课练习。
板书设计:
一、引婴投江——对象变了,应对方式也应改变
《吕氏春秋》二则
二、刻舟求剑——地点变了,应对方式也应改变
课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资料:
循表夜涉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刻舟求剑”译文
楚国有个过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坠落水中,(他)马上在船上刻个记号,说:“这里是我的剑坠落的地方。”船停下(之后),(那人)从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船已经走动了,但是剑(掉进水后)没有移动,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引婴投江”译文
有个过江的人,看见一人正拉着婴儿想将那婴儿丢进江中。婴儿在啼哭。过江人问那人为什么(要把婴儿丢进江中),回答说:“这是因为他的父亲善于游水。”他的父亲虽然善于游水,他的儿子难道就马上也善于游水吗?这样处理事情,肯定是谬误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