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 >> 青浦区 >> 华新镇
班主任在学生和科任老师之间所起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也是很讲究技巧的。若是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导致两种恶果:一是和其中一方贴得过紧,懵懂之中就把另一方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另一种就是两边都不落好,自己在中间受夹板气。无论是其中哪一种,最后都必然会使自己的工作陷入被动,搞得自己身心俱疲。
那么,班主任在这二者之间应该怎样发挥作用比较合适呢?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我以为定位为“红娘”比较合适:
一、善于节日穿线
有经验的班主任都会巧妙地挖掘节日这一教育资源,适时开展相关教育活动,以求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班主任要想理顺学生和科任老师的关系,也应继续在此做文章:要学会巧妙地利用节日,在学生和科任老师之间“穿针引线”,不断激发二者之间的和谐因子。
教师节、元旦等学生比较重视的“送礼”节,班主任要有效引导:倡导有意义地送,要本着“成本低(最好是自制)、有新意”的原则,真正将“礼品”送到科任老师心里;还可以逆向考虑,安排科任老师利用节日(比如:儿童节)反赠学生赠言、小礼品,或是主动参与、指导他们的节目或活动。
除此之外,邀请科任老师参与节日联欢或与学生互动的各类活动,甚至将二者邀集到一起,共同创造出属于本班特有的节日,也是不错的主意。
二、善于平时传情
感情投资贵在平时。除了节日这一特殊时间段,平时的功夫当然也要做足。
1、发挥好班委、课代表等小助手的作用。
可以引导班委发动“老师,请喝一杯水”、“老师,您不要耽误了吃药”等关爱科任老师的主题活动,温暖科任老师柔软的心灵;可以引导课代表,使其平时带好头,主动给科任老师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打水、扫地之类);当然,还要充分发挥班委、课代表等管理者的职能作用,使班集体尽早成为科任老师心目中“纪律好、风气正”的班级典范。
2、老师平时印象不好的学生,应鼓励其主动向老师示好。
班主任平时要注重做好观察、调研工作,能够及时有效地占有科任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信息。一旦发现科任老师对某学生产生了不好印象,就要立刻鼓励该生多和该老师沟通,要能够主动向该老师示好,自己争取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彻底扭转科任老师对自己的看法。
3、学会做学生和科任老师的传话筒。
班主任还要学会做学生和科任老师的传话筒。这有两层含义:对于听到的其中一方的“好话”,不要藏着掖着,要尽早传给另一方,甚至在不改变事实的前提下,还可以有适度的夸张;对于“坏话”,不仅要做到“充耳不闻”,绝不向另一方传话,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矛盾,还要暗自寻根究源,找出“坏话”背后隐藏的实际问题,并能够尽早有效化解。
三、善于破镜重圆
巧妙处理好学生和科任老师之间的偶发事件,这是对班主任工作能力的一个极大考验。从实际工作中,我理出这么几条经验:
1、事件发生后,最重要的不是马上处理偶发事件,而是要采取有效措施让双方尽快冷静下来。
2、要将双方分开谈话,要在不违背道义、原则的立场上,尽可能先站在他本人的立场上,多为他自己说话,以缓解他的焦虑、冲动情绪,使他(她)接下来能有效接收到你发出的“信号”。
3、要学会倾听,认真听取当事人的事件过程陈述,甚至是抱怨、谩骂,能客观冷静地分析出事件的是非曲折。
4、如果教师的问题不是太过分,一般要重点做学生工作,让学生主动给老师致歉,给足老师面子,最好促使双方现场就有相互谅解的行为(如果学生的责任大,则一定要附之于处分措施;若是教师的责任大,学生致歉后,甚至有时出于某种需要被迫处理学生后,班主任要提前和学生沟通,求得对方的理解与支持,并要有精神抚慰措施)。
5、还要以此为契机,让全班以日记的形式反思整个事件,想一想自己从这起事件中应该学得哪些经验或教训,扩大教育成果。
四、善于延续恩爱
班级管理和班内的一些活动(如班会、比赛、联欢会等),应尽可能邀请科任老师一起参与,增加双方物理接触时间,增进双方感情。尤其是要利用这个机会,让与科任老师有嫌隙的学生出面去请科任老师,以适当化解他们之间的怨怼。为了促使学生的态度能够显得真诚,可以设定一定的奖励措施,承诺只要请到就一定兑现。
班级管理一定要勤于征求科任老师的意见;要学会在公开场合借科任老师之口表扬学生;要学会以学生名义(当然是学生出面),及时探视生病的科任老师或给科任老师带来一点小惊喜等等。
“红娘”的事业是积德的事业,班主任这样一种特殊的“红娘”角色,其事业又岂止是积德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