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 >> 青浦区 >> 华新镇
《纪伯伦散文》有这么一段文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愿为追求理想而死,不愿百无聊赖而生。我希望在自己内心深处,有一种对爱与美如饥似渴的追求。因为在我看来,那些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者是最不幸的人,不啻行尸走肉;在我听来,那些胸怀大志、有理想、有抱负者的仰天长叹是那样悦耳,胜过管弦演奏。”读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就直觉到这不仅仅是纪伯伦一个人发出的单薄的声音,它的背后分明站立了一个庞大的人群,这个人群就是能够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的、时刻坚定地走在朝圣自己理想的道路上的历代贤哲们。
当我恋恋不舍地掩上朱永新先生的教育名著《我的教育理想》的最后一页时,我心里立马就再次想到了纪伯伦的这一段话,并且不由自主地就拿它来衡量朱先生,刹那间我就产生了一种错觉:这难道不正是朱先生发出的喟叹吗?这完全是《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交响着的热情与清醒、睿智与儒雅、深沉与旷达、执着与刚毅啊!下面我就从三个层面来谈谈我的感受:
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责任是树立理想的基础。
潜心阅读朱先生的这本书,我们不难发现,在他深邃凝重的思考背后,一直有一种东西在强有力地作为支撑,那就是一个词:责任!
这个责任首先体现在对孩子们的责任。仅仅粗略翻看一下这本书的目录我们就不难发现,从****章的第五节的“有一批善于探索、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到第二章第四节的“充满爱心,受到学生尊敬”,到“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永不对孩子失望,绝不使用侮辱性批评”、“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一直到最后一章最末一节的“关于取消文理分科的问题”等等,书中的大量篇幅都在探讨怎样让孩子的学习生活更科学、更有效、更幸福的问题,他几乎是用一本书的篇幅在给孩子们现在受教育状态的不理想和未来的幸福代言。我们几乎能从每一个铅字后面都能捕捉到他对教育现实的不满与对孩子受教育状况的深度忧虑;更能感受到他对孩子们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那份大爱、那份仁慈。
比如文中有这么一段:“我们培养一个人,就是培养他的自信,我们摧毁一个人,也就是摧毁他的自信。目前的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有时就是不断摧毁自信的过程。现在很多的家长都在扮演‘刽子手’的角色,好心办坏事,好心办错事,用温柔的手做了非常残酷的事。”同样是在这一页:“即使是智力低下的孩子,他们同样可以找到自己的价值。22岁的弱智人舟舟……面对一个弱智儿童的成功,拥有正常智力的孩子的父母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呢?”哪一段文字我们感受不到他那颗滚烫的心呢?
也许是因为长时间关注教育,他才显得格外爱孩子;也许是因为他深爱着孩子,他才格外关注教育;或许是在他的意识中这两者从来都是深深嵌入他骨髓里的血肉,本来就难以区分薄厚,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他对这两者都有着难以割舍的柔情和长年累月的持久关注。
我们来看看他对教育的思考:“教育是神圣而崇高的,教育是育人的事业/教育的使命让人从无知走向睿智,从幼稚走向成熟/教育的****境界是逐步形成自我教育的人格/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投入与无私奉献/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教育需要机智,需要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遇/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轻的心跳昂奋的工作/教育需要恒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与持久探索/激情,诗意,机智,活力,恒心的源头活水是崇高理想。”他对教育的思考不仅仅体现在诗意的层面,我们再来看看这一本书的构架:先是微观层面的——对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等这些和教育人有着最直接、最密切关系的因素的深邃思考;接着是德、智、体、美、劳的分科教育思考。然后是宏观层面的——教育现代化、教育创新、教育与民族凝聚力、科学发展观、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中国教育的回顾与前瞻、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趋势、德育面临的挑战与展望、教育改革的战略选择等等,将教育的一盘大棋尽装胸中,将教育的前世今生条分缕析了一个遍,这不仅仅是格调高蹈、境界开阔、手笔宏大的问题,而是实实在在地去研究大教育,没有功利目的,就是为了靠近自己的教育理想!这才是对教育的真正负责!
这部著作和其他教育专著最明显的区别还在于他对国家与民族的未来的深度思考。他忧虑教育的现代化,并且从六个方面的具体操作谈了建设性的意见,极具开创性;他忧虑教育创新,在进行了条分缕析的研究论证之后,他又没有对教育创新失去信心:“我们坚信,在教育创新的推动下,创新教育一定能承担起知识和技术创新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伟大历史使命!”;他立足于民族凝聚力的角度谈教育,透彻地论述了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的关系,和民族优良传统、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民族价值观、民族共同发展目标等因素的关系,使人很受震动;他满怀深情地前瞻中国未来的教育:“……充满活力的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一定会在实现21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担当起历史的重任!”……记得詹天佑说过:“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朱先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层对于国家与民族未来的深层忧虑,他的学术的学术研究才格外厚重,也因此有了特别的亲和力。
从以上分析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朱先生的锦绣华章实际是源自于他对孩子、对教育、对国家与民族未来的骨子里的责任感!这实际也是区别“工匠”级专家与“大家”级专家两种境界的分水岭!李大钊说:“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用在朱先生身上是何其精当啊!
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态度是实现理想的保证。
本书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令我敬仰。他正视现实生活中青少年道德沦丧的社会问题,又不仅仅是停留在言辞激烈的批判当中,而是提出来“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等令人耳目一新又具体可感、可操作的远见与卓识;他尖锐地指出我国专业教育的几个误区:“专业口径狭窄”、“重热门专业少特色”、“专业课程膨胀,通识课程萎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建设性意见;他透视文理分科的弊端,有理有据地力主取消文理分科……学术只有基于现实展开研究,只有实事求是地去探索,才有生命力,才不至于沦为“纸上谈兵”的命运,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的福祉、国家与民族的未来。
本书的理性思考态度令我由衷敬佩。谈智育,他提出“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谈体育,他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健身”层面,而是上升到“力”、“慧”、“美”、“德”等多个高度;谈到农村教育,他呼吁将三农问题改为四农问题:农村、农民、农业、农村基础教育!……思考本来就是理性的劳动,而他的理性确实更精深、更独到,也更呕心沥血。
本书的科学规划的做法让我称绝。我向来反对一棍子打倒的恶批,从来就主张有批判就要有建设,认为“建设是最好的批判”。朱先生在思考各种教育问题的时候就坚持这一种建设精神,总是能适时进行科学规划,以求得问题的圆满解决。比如他对德、智、体、美、劳教育的多侧面思考;比如他对创新教育的思考等等,无不如此。
朱先生热情追寻教育理想的态度让我感动。现在敢于谈理想的人越来越少了,而且是越随着年龄的增长越不敢谈,朱先生不仅敢谈,而且谈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而且不仅仅停留在谈一谈上,而是脚踏实地地去追寻理想。这一部书算是对他自己教育理想的一个盘点,也是热情追寻过程当中的一个梳理。若是对此我们还不满足的话,那我们再去看看在他倡导下的新教育实验吧,看看他是如何使苏州的教育成为一个地域性的典范?又如何迷恋了全国那么多钟爱教育事业的一线教师?那么多想真正做教育的学校?他又是如何使并非官方主导的新教育实验的大旗猎猎作响于已经十分纠结的中国教育的天空?我想至少我从这部著作当中已经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他执着于追寻教育理想的态度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感召力!
是啊,我们之所以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那是一定要有“直挂云帆”的前提的,否则怎么去“济沧海”呢?朱先生的这一系列学术态度就是“直挂云帆”,这是实现理想的最基本的保证!
三、“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高度是理想境界的标尺。
衡量一个人或一部作品的思想境界,那就一定得分析它(或他)境界的高度了。
前边我简单提到了这部专著格调高蹈、境界开阔、手笔宏大的优势,这实际还不够。我们掩卷深思就不难发现,这部作品说是“我的教育理想”,其实谈得不仅不狭隘,而且还十分宏阔。那何止是“我”的理想啊?那分明就是教育的理想,就是国家与民族的理想!你尽可以打开书看看,无论是微观层面的“教育理想展望,理想教育探寻”,还是宏观层面的“教育政策研讨,教育发展前瞻”,哪里有“我”啊?这哪里仅仅是“我的教育理想”啊?这分明是以民族前途为己任了,分明是不谋其身先谋天下教育了!
但我们又分明从那滚烫的文字背后时时能感受得到作者的存在。细一想,道理很简单:书中的哪一段文字不是朱先生呕心沥血的教育苦旅的明证啊?哪一段文字不是先生热情追寻理想的思想结晶啊?“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虽说的是诗词之境,但是用在这里又是何其的恰当啊?
作者将自己滚烫的心的跳动节奏与祖国与民族的脉搏调谐为一致,使得这部专著处处无“我”,又处处有“我”,使得先生的心血之作在格调高蹈、境界开阔、手笔宏大的基础之上又明显有了王国维所言的“有我”与“无我”的诗词意境!我们再联系他主导的新教育实验想一想,那是不是也有着明显的诗意呢?
杜甫诗云:“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这一种境界理解为世俗的王霸之气,在这一种层次上分明还有一种目光拂过众生的慈爱,更有一种高雅的诗意融于其中。生活、工作、学问若是都能达此境界,那是何等的美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