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文友,学写作,就到作文批改网! | 收藏本站专版专栏 |RSS订阅     欢迎,朋友 | 免费注册会员登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会员中心
好书不厌百回读 ——读<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后有感
发布时间:2015-03-29 13:40:39 作者:胡进献 发布者:yuchen1984 浏览次数:2356  类别:指导文章  
上海市 >> 青浦区 >> 华新镇



我读书很不喜欢再读第二遍,但是,这一次读高万祥老师的《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我却破例了,读一次感叹一次:真是好书不厌百回读啊!

我有以下几点粗浅认识:

一、这是一盏指路灯,它给我照亮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通衢

当下,教育专著数不胜数,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虽说是各有所长,各专所攻,但是对于我个人来说,这一本书真正给我指出了一条专业化成长之路。这条路也就是高老师所说的“九堂必修课”,依次是:读书修身、教育反思、教育科研、大爱厚生、积极写作、锻炼口才、注重细节、家校合作、寻找快乐。每堂课都是一束烛照心灵的亮光,次第引领我们走向鲜花盛开的理想方向。

联想我们身边的一些同行、同事,有时干脆就是我们自己,身上曾经存在的和正在存在的一些现象,我们不难发现,拖沓、抱怨、推诿等一些消极的行为正在吞噬着许多意志薄弱的教师,正在吞噬着这些教师美好而短暂的青春,使他们随时处在碌碌无为的深渊前,一不小心就有彻底滑下去的危险。对于这种现象,有人说:可以理解,人生短暂,没有必要被这个选错了的职业所累,凡事能推则推,首先要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否则等哪一天自己累倒了,又有哪位领导或学生记得你啊,而地球却绝不会因为离开你而不再转动了;有思想高度的则倾向于另一种说法:这是心态问题,没有正确健康的心态,必然会东山望着西山高,必然只会抱怨,不会理性接受,更不必提享受自己的工作幸福了。

我则倾向于另一种看法:这不能全归咎于我们教师自己,我们很少人能看到路啊,“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啊!想一想,在单位踏实工作期待领导的提拔,好像多数校长也做不了这个主,而社会现实又好像是:提拔与成绩总是不搭界的。那就专注于自己的专业?呵呵,这不是笑话吗?这年月,一门心思钻这个,能给你带来多大经济利益啊?还不如和朋友打打牌、喝个酒,搞一搞社交,不然到你买房子的时候,就是借钱你也没个地方。再退一步说,就是咱实心实意地搞这个,你能搞得过那么多专家吗?明知不行,白费那个力气干嘛啊?这实际是当前绝大多数教师面临的尴尬境况:找不到路,看不到希望!高万祥老师就给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用这本书给我们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开启了一盏指路明灯!

郑立平老师说:当一个人真正喜爱上了某一项工作,他是不会感觉到累的。此话极有道理,想一想我们所熟知的那些大家,又有哪一位不是如此呢?书中谈到的西南联大的一些杰出人物:比如说梅贻琦校长,一生廉洁自律,竟然穷到让爱妻每天挎着竹篮走街串巷卖米糕度日;比如说华罗庚,在最为艰苦的时候,他们一家人你一口我一口地共吃一个鸡蛋。这些艰苦,都未曾动摇过这些大家对于事业、学问的迷醉!我深信:我们广大教师,只要是找到了高万祥老师给我们所指的或是类似的道路,我们就会看到希望,也就会有迫切地希望实现自己价值的冲动,这样一来,就是有谁妄想命令我们停下来,恐怕他也不会做到了。

二、这是一部耕耘史,它向我们展示了名师化蛹成蝶的轨迹

高万祥老师这本书,其实也是他自己的教育耕耘史。

他读书修身,发自肺腑地呐喊:读书是教育之母!做一个古香古色的现代教师!希望用20世纪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精神浇灌我们的学校精神!

他深刻反思,站在中国知识分子的高度反思,站在中国教育的高度反思,站在人文失落的现状反思。他反思出: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知识分子,应该具有平民情怀,应该洁身自好,应该有骨气,应该视教师职业为天职。反思出:教师的专业成长、职业提升、事业成功,不可能垂青于心浮气躁的人!他反思到心痛,能为中国的教育流泪,为人文的失落而痛心。他疾呼:在许多地方,应试教育已经到了摧残学生、摧残教师、摧残校长、危害国家民族的地步,令我等不才之辈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他疾呼:教育改革必须从打假开始!

他醉心于教育科研,走出一条有特色教师向特级教师转变的成功之路,走出一条“一、二、三、四、五、六人文工程”的办学之路。

他积极写作,“像写情书那样真诚地写日记随笔、反思性的学生个案写作、诗意的文学和学术写作”;他不懈锻炼口才,认为“口才是教师的****能力”;他注重细节,认为“人格浓缩在细节里,大爱浓缩在细节里,学校的精神风貌也可以通过细节处透视”;他注重家校合作,力荐《发现母亲》一书,认同并践行“教师最重要的是教会家长怎样教育孩子”;他更注重追求幸福的教育人生,他认为“教师的人生应该是激情燃烧、乐观憧憬的人生,应该是一个能享受教育幸福的快乐人生”。

我从书中丝毫看不到他急功近利的浮躁气息,他沉浸在“钓”中,完全忘记了“鱼”,他沉浸在耕耘的快乐中,并没有刻意去追求收获,但是我们分明能感受得到他所钓到的“鱼”并不是一般的大,也并不是只有一个。央视主持人沈冰是他的“鱼”;这本书是他的“鱼”,包括张家港市****中学等那几所饱含了他极大心血、成就他苏州名校长的学校也是他的“鱼”……

他一路走来,踏实而执着。很显然,他是信奉“做事”信条的人。我不禁就想到,我们现实生活中总有很多人,常把自己看得多么厉害似的,一想起自己就盲目自我膨胀,就把自己的本事无限夸大,就自比李白,自比诸葛亮,自比姜太公等大人物,陷入严重的自恋症状,不信奉“做事”,只信奉机遇。毫无来由地认为身边升得比自己快的人都“善于跑后门”,干得比自己好的都是“别有用心”,活的比自己好的是“只管自己”,心态失衡,“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想做”(魏书生语),在抱残守缺的状态下庸庸碌碌地过了一天又一天。结果等到机遇真的降临到他头上的时候,他尴尬了,因为他早就与外边的世界绝缘了,已有的知识和信息严重脱离了实际,没能耐只能坐失良机!以前感慨“英雄无用武之地”,现在是练武场都给你了,却猛然发现自己的英雄称号还只是自己在梦中自封的。这样的人注定不会也不敢面对现实的,因为现实绝对不会偏爱一个不想付出只愿收获的人的,世间也绝没有这样的好事!

我们常会见到有些人总感慨社会的不公平,我年龄越大越不这样认为。《史记》有言:“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这很有道理,秦朝的政权不得人心,它那么多公共资源(当然也包括公共权力)都在那里放着呢,所有人得到他的机会是均等的,刘邦虽说出身于市井无赖,但他的用人之才、驭人之能是当时********的,网罗到手下的那些人才进一步使他变为“捷足”,终于让他得以怒马而出,完美实现华丽转身。现在的公共资源、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它也都在那里放着呢,只是暂时由某些人保管,等你“高材”到“捷足”的程度了,这些东西你想撵都撵不走了。最简单的例子,平时我们为了晋级发表论文,那是千方百计盼这个求那个啊,甚至关键时刻不惜花钱发表,等你到高万祥老师或郑立平老师这种程度了,那形式可就立转了啊,那可是编辑约稿忙都忙不过来呢。我虽说没有预测前程的本领,但是,我依然能够断定:将眼光只盯着眼前的人,只能成为俗人、庸人;将眼光盯着前方脚踏实地赶路的人,他是注定不会平庸的!

三、这是一首抒情诗,它给我们播放了名师钟情教育的独白

读高老师这本书常常会让你感觉到,你时时刻刻都浸润在他无所不在的、浓得化不开的深情里。

我们也常常谈感情,尤其是津津乐道于自己对学生的爱,情至深处,也常常将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以为真爱就是这种境界了。但我们拿来和高老师一比,就会明显感到有差距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有这么一句话:“教师爱学生,能把一个民族爱发达了;教师恨学生,能把一个民族恨萎缩了。”他爱学生是站在民族的未来这个角度爱的,既然关乎民族未来,爱得能不深沉而持久吗?

他谈教育也是一句话:“我为中国教育流泪。”不知读到这句话别人是什么感受,我反正是犹如一记响鞭只抽到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了。应试教育、高考制度、教育造假、人文失落等等问题,我们又有几个人从未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其中啊?为此,他疾呼:优秀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知识分子!他在书中专门探讨知识分子的平民情怀、洁身自好的品质和铮铮铁骨;为此,他到春晖中学、南开中学、西南联大旧址去探寻,去朝圣;为此,他试图从书中找到答案,“博平伐梨”的文林、正色“却金”的文徵明、敢得罪杜月笙的史量才都是他心仪的榜样。

他谈职业时说:“教师是天职!”号召我们要淡泊名利,并用朴学大师俞樾的例子来警醒自己:他成就自己学问的三件法宝是“无官、无钱、无才”。他认为:“教师的生存方式应该是事业型和智慧型的,而不是世俗的、庸俗的、无聊的,甚至是愚蠢荒唐的。”他深有感触且语重心长地说:“教师的专业成长、职业提升、事业成功,不可能垂青于心浮气躁的人。”

他钟爱书。这本书的****讲就谈读书,而且和别人不一样:他从公共图书馆的历史谈起,感慨地说:“图书是教育之母,读书是教育之母。”他分类选择书籍,合理配置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将他选择的哲学、教育专著、人物传记、小说、诗歌这五大类图书大公无私地推荐与读者共享,有几本甚至重点推荐。他谆谆教诲我们:“‘上帝赐给人类只有两样东西——希望和梦想,来减轻人类的苦难遭遇。’不读书,不读点诗歌,是无缘享用这两样礼物的。”

他谈写作、谈口才、谈家庭教育、他所选的案例《我必须忍住对你的爱》、他讲袜子和领带的眼色搭配……我们穿行于他的文字之中,徜徉于他春风般的温暖爱意里。我敢肯定,要是让高老师来改艾青的诗句,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这样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教育事业爱得深沉。”他用泪水打湿了教育,打湿了笔下的文字,也打湿了我们的心。

实际上,凡是读那些名师大家的书,只要你稍微留意一下就不难发现,这份浓情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从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到朱光潜的《谈美书简》;从《陶行知教育名篇》到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从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到郑立平的《把班级还给学生》,莫不如此,他们才是心有大爱的仁者!当他们从心底里流露出这份割不断的浓情的时候,举手投足、斟词酌句就都是在抒发这种情感了,他们的思想也就因此而具有了穿透时空的魔力!

这本书还是一剂兴奋药,它能持续激起我们对于教育事业那份难于持久的热情;这本书还是一面鉴行镜,能使我们常常对照坐标反观自己,使自己踏实行走,止于至善;这本书还是一道清心茶,能使我们远离喧嚣、远离浮躁,静心修炼身心,通达禅悟之道;这本书更是一门幸福课,是开启幸福的道场,它使我们彻底明了了:原来教育的终极目标并不是痛苦而是幸福,不能让自己幸福起来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越是品读,我越是感慨:真是好书不厌百回读啊!这本书我今后还要继续读,还要继续品出它的新滋味!

李之怡 共164篇 推荐7 优秀5
姜恩泽 共108篇 推荐22 优秀10
刘鼎轩 共98篇 推荐36 优秀24
马维霞 共80篇 推荐0 优秀1
陈永娟 共64篇 推荐15 优秀9
江秋 共63篇 推荐2 优秀2
陈乐乐 共60篇 推荐3 优秀0
胡豆儿 共59篇 推荐9 优秀7
房云玲 共57篇 推荐47 优秀5
董千里 共55篇 推荐30 优秀22
友情链接:百度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凤凰网   央视网  卫星地图  大师邦
关于本站 | 合作加盟 | 积分计划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声明 | 问题解答
作文批改网 www.duzhenfang.com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 电话:13864984078.
备案编号:鲁ICP备12014725号-1,设计制作:作文批改网
158.20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