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 >> 濮阳市 >> 第四中学
《雷电颂》课堂实录
一、激活思维: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怎么理解?
学生理解之后展示:
宁愿像玉一样被打碎,也不做瓦器被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
老师 :你知道历史中为正义现献身的人有谁?
学生都想张开嘴说。
学生自主站起来说:苏武 、屈原、文天祥、邓世昌、朱自清等。
师:今天我们就来通过《雷电颂》看其中的一位。他叫屈原。(展示幻灯片“屈原”)
师:xx,你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xx拿出了历史课本,翻到介绍屈原的那一张,读:“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于贵族之家,精通历史、文学、神话。屈原从小聪明好学,20岁时就进入了楚国宫廷,做过左徒、三闾大夫等官职。牠常与楚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同时主持外交事务,是楚国内政外交的核心人物。屈原运用楚国的方言和民歌形式,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屈原创作了很多优秀的“楚辞”作品,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等。
师:这个同学很会学习,知道查看历史课本。是的,屈原就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位诗人的伟大灵魂,去听一听他虽遭奸佞残害却依然刚正不阿、大义凛然的呐喊。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七课,念一下题目(师板书)、作者(师板书)。
二、走进作品,读出一炽热感情。
午夜已经过去,黎明尚未来临,此时,雷电交加,狂风大作,无边的黑夜在颤抖,在撕裂,在爆炸。在东皇太一庙正殿里,神像林立,阴森可怖,给人一种窒息的氛围。靳尚前来督促郑詹尹立即执行南后毒死屈原,纵火焚尸的密令。而屈原则带着脚镣在庙中踽踽独行,抒发着自己的情感。
师:《雷电颂》是屈原的内心独白,请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或段落,朗读给大家听,体会一下那种爱憎交织的情感。
师:这段抒情独白悲壮、慷慨、激昂,非常适合朗读,很多人都选它参加朗读比赛,每一次听到对它的朗读,我都会心潮澎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读出它的那种磅礴吧。
下面请同学们允许老师对自己感受较深的1段和10段,按自己的理解进行一下朗读。
师:“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略一停顿后:“你,你东君,你是……就下来走走吧!”
读完后:“来,评价一下老师的朗读。你可以从情感、字音、节奏等方面来评价。”
生17:老师的****段读的慷慨、激昂,第十段读出了愤怒之情。
师:听出了老师读的情感。
生18:老师朗读的比较激昂,读出了对土偶木梗的斥责。
师:还有吗?说的是好的地方,不好的地方呢?
生不大好意思说。
师:我就希望大家多提些老师的确定,你说出来以后,我们一块共同进步。
此时有一女生举手。
师:来,你来。
生19:“‘你加入时有本领’一句,你漏掉了一个‘是’字。”
师:听的真仔细,我下次一定改正,谢谢你。
生20:“‘你是什么个东君’,你读成了‘你是个什么东君’”
师:谢谢你,非常希望大家多给老师提一些不足,好让老师进步。
师:下面请同学们选出你感受最深的段落,调动你最激越的情感,用****的声音,自由朗读出你心中的屈原吧。
生自由朗读课文,书声朗朗,大家都沉浸于书中。师过了一小会后,下台询问学生是否读完了。
师示意学生停下。
师:我问了一部分同学都已经读完一遍了。来,用声音传达出你心中的屈原形象。
生21:我读的是第五段。“雷!你那轰隆隆的,是你车轮子滚动的声音……一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
师:你为什么对这段感受较深?
生21:它写出了屈原对自由的渴望。
师:谁来评价一下他的朗读?
生22:他读出了屈原追求自由的强烈愿望。
生23:他最后一句没高上去,应该高上去,更能体现情感。
师:你再读一下最后一大句,声音应再高昂一些。
生21读,此遍比上一遍要好多了。
师:你离屈原的内心更近了。
生24:我读的是第四段。“啊,这宇宙中伟大的诗……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此生“爆炸了吧!爆炸了吧!”读的比较好。
师:爆炸了吗?
一部分生:爆炸了。
师:是,基本上爆炸了,不错。你怎么喜欢这一段?
生24:从这一段,我看到了屈原对黑暗的不满。
生25:我读的是第三段,从这里我看出了屈原对自由的渴望。“啊,我思念那洞庭湖……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师:你读的有一定意味了,若感情上再投入一些就更好了。
三、品味课文,读出一份真挚情感。思考:
1、屈原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哪些方面的思想情感?
2、体现在课文中的哪些景物上?
生1:我感受到了屈原的慷慨悲壮,对黑暗势力的憎恶。
师:你走进了屈原的内心,感受很深。
生2:我看到了屈原对光明的渴望。
师:你读出了屈原的渴望,不错。
生3:我感受到了屈原同黑暗势力做斗争的决心,从中体现出了屈原的伟大形象。
师:你体会到了屈原的伟大。
生:体现在:风雷电,洞庭湖、东海、长江,无形的长剑,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土偶木梗”的群像。
四、活动探究:
活动一、作者在写这些景物时,主要运用了象征手法(借助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请问分别象征了什么?
生: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
生: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生:无形的长剑指坚定的信念;
生:土偶木梗形象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生:没有阴谋、没有污秽、
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 是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
活动二:作者通过抒情主人公深情的呼唤,想表达什么思想? (结合背景)
师:谁知道故事背景?
生沉默。
师:其实我们书中就有对故事背景的介绍,你看到了吗?
生翻书:“附录中。”
师:对,附录中的五幕剧情简介的是故事背景。其后是写作背景。
师巡视,看见生看完一遍了:看过故事背景,我们再来看黑板。
写作背景:《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并且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的军民,掀起反共高潮。郭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起到了“借古讽今”的作用。
师:郭沫若是把那个时代谁对谁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呢?
生小声说,但,说不准,不敢说。
生:土偶木梗---国民党反动派。(板书:国民党反动集团)
师:屈原呼唤风雷电,其实就是郭沫若呼唤什么?
一部分生:共产党。
师:仅仅共产党吗?
一部分生:一切抗日人士。(板书:爱国力量)
师:这部话剧确实达到了他想要的效果,当它在国民党统治中心——重庆上演时,轰动了整个山城,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每次演出都被观众爆发出来的雷鸣般的掌声所淹没,这个剧作最终被国民党当局禁演。现在你就是一个进步青年,处在那样的一个时代,你要用你的声音来鼓舞全民族的团结抗日的斗争意志,用你的声音抨击蒋介石集团的暴政,来,发出你的怒吼,读,第六段。
生齐读,此次的朗读在学生心中应该又多了一层内涵。
活动三:倾情演读,读一种人物内心。
师:朗读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而不只是把书上的字从嘴里迸发出来,你要让观众跟着你走进人物的内心。下面,请同学们带着你刚才的朗读情绪,朗读感悟,人选一些段落,设计朗读,可以个人读,可以齐读,可以分读与合读结合,可以叠读等,采用你认为最能读出人物内心的方式来朗读,用你、你们的声音带领观众走进屈原、走进郭沫若内心。先排练一下。
生分组自由朗读,朗朗书声,生读的较投入。
师巡视,当看到学生都读完一遍以后,示意停下。
师: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朗读。
小组一:四人一组用轮读和齐读结合的读法读了3、4段。生1: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生2: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生3: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齐读: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生4:你们宇宙中伟大的艺人们呀,尽量发挥你们的力量吧。齐读: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师:你们的朗读方式挺好,分合的划分也合理,若气势再足些,更好
小组二:四人一组用分读、合读、叠读的方式读了****、六、十三段。生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齐读:暗无天日的时候,生1:一切都睡着了,齐读::睡着了,生1:都沉在梦里,齐读:沉在梦里,生:都死了的时候,齐读:死了的时候,生1: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了,齐读: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生2: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齐读: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生2: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间的一瞬的显现,齐读: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眩目的光明呀! 生3:但是我,我没有眼泪。宇宙,宇宙也没有眼泪呀!眼泪有什么用呵?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拖泥带水的雨!这是我的意志,宇宙的意志。齐读: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
师:你们读出了那种慷慨悲壮激昂,不错。
小组三:六人一组齐读了十三段。
师:最后一句,你们的气势最足,真是一首交响乐。
小组四:一生读第十段。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我知道,你的本身就是火,你,你这宇宙中的最伟大者呀,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在读时他加入了一些手足动作。
师:你不仅用声音,而且用形体向我们展示了屈原,很有创意。
四、课堂小结:
师:就在那个风雷电交加的夜晚,屈原的侍女婵娟逃脱囚禁,来见屈原,结果误饮了南后谋害屈原的毒药而死,屈原跟随前来救助他的卫士一起出走,前往汉北,过着流亡生活。话剧《屈原》也就此拉下了帷幕。以后的故事,历史上是这样记载的,楚怀王被秦诱去,囚死于秦国,楚襄王即位以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国都郢都,屈原虽有报国之心,但无力回天,就在同年5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了,但是他却永远受到后人的敬仰,他的爱国精神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最后,让我们齐读第十三段,再一次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走进人物的内心。
生齐读,此次齐读,达到了排山倒海之势,磅礴激昂。
师:下课。
板书: 雷电颂
郭沫若
呼唤 斥责
风、雷、电 屈原 土偶木梗
(追求正义自由的 (无德无能、欺民惑众
社会变革力量) 的封建统治者)
爱国力量 郭沫若 国民党反动集团
反思:此课是中学语文教学较难的一课,体裁是话剧剧本,题材是历史人物屈原的故事,主要手法是象征,情感很强,接近于疯狂状态,所以教学把握不好,很难出彩。而我选这一课就是看着他浓重的情感,便于通过朗诵,体现出来,所以课堂主要是让学生读,学生体会。整个课堂学生投入,激情澎湃,读得血脉喷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