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文友,学写作,就到作文批改网! | 收藏本站专版专栏 |RSS订阅     欢迎,朋友 | 免费注册会员登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会员中心
郯城一贯书院兴衰纪略
发布时间:2016-03-07 17:56:15 作者:作文批改网 发布者:qq7600981E 浏览次数:3420  类别:我的随笔  
作文批改网


郯城一贯书院兴衰纪略

管文通,生卒年不详,元朝中期郯城县磨山北凤仪村(今兰陵县磨山镇华岩寺村)人。据《五灯会元》记载,芙蓉禅师曾在此卓锡修行,北宋政和七年(1117)宋徽宗赐寺名“华严禅寺”,后华严寺影响渐大,云烟袅袅,香火不断,一度闻名,故以寺名村,文革中因书写之误,易为今名。《康熙郯城县志》说他“抱大才”,历任覆实司副提举、江西庐陵知县。其主政庐陵时,兴建凤山书院,创办庐陵县学,有一系列“善政”,显示出了卓越的治理才能。

其故乡磨山在郯城县城西北约七十里,距离西北方向的南武城不足一百里。据说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名参,字子舆,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后世尊称为“宗圣”)住在鲁国南武城(今平邑县境内曾子故里——南武城故城遗址,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属费县,后归平邑县魏庄乡,今合并区划归郑城镇)时,经常南下到郯地磨山(也称凤凰山)一带讲学授徒,留下了“世传曾子游学处”。曾子和他的父亲曾晳(名点,字子晰),都是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之一。曾子参与编订《论语》,著有《孝经》、《大学》、《曾子十篇》等书,主张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其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

管文通出仕后心系故土,“思磨山之风景,慕曾子之遗迹”,以恢复曾子1700年前的弦歌诗教传统为己任,向朝廷上疏请求批准在磨山兴建曾子书院,并积极筹划准备。元朝至正二年(1342),他发起倡议后,当地有十多个乡贤响应,慷慨解囊,一起参与创建曾子书院。于是,他参照孔庙的祭祀形式,模仿江南书院的风韵布局,巧心设计,精心指导,内设曾子庙,祭祀曾子,并教授生徒,别具一格。书院建成以后,管文通不辞劳苦,“刊曾子书籍藏于内,延硕儒以启后学”,并备有多种乐器、祭具和经书,既可朝祀宗圣,又可供人读书学习。
    当时,庐陵县士绅郭元辅等人,听说了管文通的办学兴教义举之后,先后出资购买若干部儒学典籍,特别是印刷了曾子所著《孝经》、《大学》等书若干卷,赠给书院。同是庐陵人的刘诜,执笔撰写《曾子祠碑记》,详细介绍了管文通在磨山创建曾子书院的缘由、经过及重大意义。
    曾子书院因地处磨山,又名磨山书院,数百年来屡经兵燹、地震,几经兴废,见证了历史沧桑。因院中有一巨石,敲之如琴声,故又名琴声书院(“一贯琴石”是当地“华严八景”之一)。明嘉靖《山东通志》记载:“磨山书院在县城西北六十里磨山下,今存二碑,照见人影,其声如磬。昔人读书于此,常闻钟磬声,以为宗圣公之灵响存焉,又名宗圣堂。”明清时代朝廷要求各府、县分设“儒学”,县儒学是全县****教育机关,内设教谕一人,另设辅助的训导数人。由于曾子书院离县城路远房旧,致使来回朝祀、读书学习等诸多不便。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成化四年,知县李楷移于县治之西。嘉靖二十三年,知县郎湘移建于北门之内,号为‘一贯书院’,以春秋二仲奉祀。”万历《兖州府志》记载:“在县按察司东,成化四年,知县李楷建。嘉靖四年,知县邵道宗改园明庵重建。”万历四年,医士官蒋劝重建。一贯书院遂成为明清时期的郯城县儒学值所在。定名为“一贯书院”,是由于曾子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认为“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

康熙七年(1668)六月十七日,在8.5级的郯城大地震中,一贯书院轰然倒塌。乾隆十八年(1753),时任郯城知县李湖,捐置城里西南保草房三十八间,拨入塂南北保地二顷一十六亩三分一厘,前任知县吴兆基捐置姚马保前地七十一亩四分,郑重延请翰林院庶吉士、曾任莆田知县的退休士绅王恒到一贯书院讲学。时任郯城教谕(教谕是“正式教师”之意,宋代开始设置,负责教育生员)的王述德曾在其《一贯书院肄业记》中写道:“(王恒)捐公署之廉俸以作修脯,捐邑令之薪水分为膏火,乃于癸未之春开馆延师……兹邑依古以来未有之旷举也。”清代乾隆年间郯城科举人才呈波浪式出现,王恒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嘉庆十三年(1808),知县周履端又筹资对书院进行了捐修、改建和增建。

自书院搬迁到县城后,磨山书院就被废弃衰落了。同是磨山华严寺村人的陈敬修,是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曾任浙江嘉兴府平湖县知县,告老还乡后徜徉在书院旧址,写下这首感喟万千的诗:“琴韵书声地,堆为瓦砾场。郯溪流不尽,教泽与俱长。”

1956年9月,珠算学专家靖玉树在郯城工作时,在大街上偶遇一个白发银须老者,臂弯挎着一个扒箕子,说是去采购站卖废纸。他随手取来一看,竟然是清朝时的三大本《一贯书院续订》,里面全是贡卷(科举试卷),立即欣然买下。文革时他先后五次被抄家,家中苏北鲁南地区清代文人字画被洗劫一空,数月后打扫房子时在床底发现了漏网的其中一本,料想是卧床小憩随便翻翻时无意滑落的,真可谓“劫后余珍”。其中就有“名噪郯兰海赣间”的郯城著名文人张宝信(1861-1915)1887年补廪贡卷,卷面盖有“郯城一贯书院”长条形印戳,右侧署“超等****名”,卷末是18字的批语:“文情文笔均有可观,倘再有警策语定能取胜。诗稳。”

一贯书院历经元、明、清三朝及民国,前后共500余年。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县立高等小学堂,后来成为郯城县第二实验小学之所在。(乔闪)
2016122

李之怡 共164篇 推荐7 优秀5
姜恩泽 共108篇 推荐22 优秀10
刘鼎轩 共98篇 推荐36 优秀24
马维霞 共80篇 推荐0 优秀1
陈永娟 共64篇 推荐15 优秀9
江秋 共63篇 推荐2 优秀2
陈乐乐 共60篇 推荐3 优秀0
胡豆儿 共59篇 推荐9 优秀7
房云玲 共57篇 推荐47 优秀5
董千里 共55篇 推荐30 优秀22
友情链接:百度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凤凰网   央视网  卫星地图  大师邦
关于本站 | 合作加盟 | 积分计划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声明 | 问题解答
作文批改网 www.duzhenfang.com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 电话:13864984078.
备案编号:鲁ICP备12014725号-1,设计制作:作文批改网
103.51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