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 >> 临沂市 >> 郯城县 >> 郯城美澳学校
度过了无忧无虑的六载童年时光,儿子终于迈进了中学的大门。
儿子还在上五年级时,就有人说:还是暑假找人补补课,跳级上初中吧!看到上中学后那么辛苦煎熬的孩子们,我总觉得“欲速则不达”,揠苗助长并不符合自然法则,一切还是顺其自然吧。
儿子出生时就有九斤之重,方面大耳,五官四称,嗜食甜食、米饭、凉皮之类,尤其喜欢吃那些所谓的垃圾食品。性顽劣,自尊心特强,好哭,脾气大大咧咧,简直是个马大哈,任性。但也比较懂事,爱好滑旱冰和游泳,更喜欢外出旅游。游泳是狗刨式,起初只会扎猛子,后来技巧娴熟;滑寒冰是自学成才,两年来磨坏了几双旱冰鞋,会滑好多花样了,可惜府前广场地方太小,人太多。这个暑期出去了两次,每次都是三四天,一次去北京参加夏令营,一次去长岛、蓬莱、威海。每次我们都叮咛他要给家里打电话,可每次都是杳无音讯。等回来一问,你听他怎么说:“我玩了一整天,累得够戗,用不着打吧?”
还是在5月下旬过生日时,我就告诉他,这是你儿童时代的最后一个生日,从此就迈进少年时代了。他就嗯嗯嗯地答应着,说知道了。可他依然故我,依旧沉浸在郑渊洁、杨红缨所创造的皮皮鲁、马小跳的世界里,照样看乌龙院等卡通,还是玩拼装舰船以及机器人的游戏,且乐此不疲。
终于到了8月底,领到了入学通知书,25日报到,29日军训。从此,就像上紧了发条的钟表,铆足了劲。急着去报到,“倾巢而出”,全家出动,结果“莫道君行早”,排了长长的队伍,于是决定下午再去。军训所发的迷彩服,不到一天就开了裆。
上小学的时候,一般都是早晨6:30起床,由于学校离家越来越近(2006年9月搬迁新校),甚至于7点起床也不晚--班主任规定7:20到校早读。不过县教育局的规定是8点到校。中午和下午都有比较充裕的时间,下午有时又要拖堂或打扫卫生,一般5:00-5:30都可回家。最头疼的是晚上没完没了的语文、数学作业,有时甚至要熬到10点钟。
我家所在的住宅楼紧靠一所高中学校,离其一幢教学楼也就10多米的光景,早晨不到5点钟,就可传来嘹亮的起床号声,随即传来了琅琅读书声,晚上9点40左右熄灯,学校每月大休一天。也只有这一天才有难得的清静。令我没想到的是,初中学校抓得一点也不亚于高中学校,请看儿子得作息时间表:早晨5:30起床,有时真不忍叫醒他,就让他多睡三五分钟再喊他,6点钟要赶到学校——上周二因为起晚了几分钟,走时竟然6 ;50了,而家离学校大约有3.5公里的路程,估计他刚下楼推出自行车也不过两三分钟,我急忙下楼骑着电动车追赶,追了一半路竟然也没赶上,他小子早一溜烟跑了个无影无踪--据他说每次只用9分钟到校,我们只能一再叮咛他注意来来往往的车辆,千万注意安全。6:20上早读,7:00放学,7:40又开始上上午的课--所以早饭只能在学校食堂凑合。中午11:25放学,下午2:30上课(不知到了冬季还改不改),时间很是宽松,可是他却精力特旺盛,很少有午休的习惯,即使强制他午睡,多数时候都是使劲眯着眼,基本没有睡着的时候。下午5:00放学,5:50开始上晚自习,晚饭也是在学校里吃。晚上8:50下晚自习,他还要等着九班的好友吕兆祥一道骑车回家,所以回到家一般是9:10分。回家后往往是把书包随便一扔,衣服、袜子等胡乱脱下,气喘吁吁,有时甚至大汗淋漓,坐在沙发上开始大歇特歇了。如果我们正开着电视,又是播放着他最喜欢看的中央10频道的探秘什么的节目,不由分说还得看一会。所以,我们晚上一般不再看电视,特别是儿子回家以后,只是一味地催促他赶快洗澡、刷牙,赶快上床睡觉。因为这确实太紧张了,睡眠的时间太少了。
碰巧看到第9期《教师博览》上刊登的深圳福田中学一位叫曾贵燕的老师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从外教眼中看中国教育》,比较了中国与美国的中学教育的几大不同点,对我触动很大。现摘抄一二:
“****的不同就是教育目的不同。美国的中学教育是为了学生能解决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问题;而中国的教育是为了考试。其次是家庭作业的不同。美国的学生经常要写论文,除数学或科学外,每学完一个章节的内容学生都要写论文,或分组完成一些项目,再在课堂上把小组的项目演示出来;而中国学生经常做试卷和书面练习题。再次十学习的时间不同。中国学生中午有较长时间休息,但他们一天坐在课堂的时间有六七个小时,呆在学校的时间则有七八个小时;而美国学生每天在校只呆五六个小时,他们下午两三点钟就放学,然后去参加各种校内的兴趣班、俱乐部、音乐组合、戏剧小组、体育活动、社区服务等,校际之间学生的联系很密切。”另外还比较了课堂气氛、评价和考试制度的不同。最后,作者问:“总的来说,你认为哪国的学生更快乐些?”这位外教这样回答:“当然是美国的学生更快乐更健康些。中国许多中学生连睡眠的时间都不够,更不用说花时间去锻炼或者进行社交活动了。”
确实如此。如果不是国家一再强调“减负”、“减负”,恐怕许多初中寒暑假期间和双休日都会加班加点补课,许多学生家长也会为孩子担惊受怕——他们会不会去网吧上网?这么多业余时间怎么打发?还是老师在学校看着好啊!
新课改的效果如何?素质教育如何有效落实?这是我从儿子上中学以来认真思考的问题。(2007.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