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文友,学写作,就到作文批改网! | 收藏本站专版专栏 |RSS订阅     欢迎,朋友 | 免费注册会员登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会员中心
正直儒雅 关注民生——清代郯城籍官员、对联名家吴步韩
发布时间:2016-04-06 20:36:13 作者:乔闪 发布者:qiaoshan 浏览次数:4679  类别:我的随笔  
山东省 >> 临沂市 >> 郯城县 >> 郯城美澳学校


正直儒雅 关注民生

——清代郯城籍官员、对联名家吴步韩

 

吴步韩(1798一1866),字锦堂,一字佩韦,号小岩,清代郯城县曹庄(今属临沭县)人,清代著名藏书家、金石学家。吴步韩出身于耕读之家,自幼接受儒家传统文化教育,怀抱“修齐治平”理想,天资聪慧,5岁即学诗书,11岁(1808)应童子试,17岁(1814)补学官弟子****。他才思敏捷,善辩健谈,少年时即以文才蜚声齐鲁淮海间。25岁(1822)时中举人,33岁著书《七岌山房弃余草》,世人争相传阅。道光十四年(1834)36岁时中丙申恩科二甲第45名进士,先后任望都县知县、河北深泽知县。其于治县,以尊师重教、清正廉洁著称。他在辞赋、古文、经义、试律等方面均有很深造诣,书法别具一格,极有韵致。

据《深泽县志》记载,清道光十九年(1839),吴步韩任直隶深泽县令,作长联题于县衙大堂,上下联各76字,共152字,表达了自己想造福这一方两万多户百姓的为政追求。对联如下:

“邦畿五百里内,依山带水,谁言地偏长沙?看东距鹿城,西邻鼓国,南萦滹渡,北瞰恒阳。官此土者,如闾师,如比长,如古子男,引养引恬,要有实心敷治。漫流连高台柳月,小院荷风,古井泉香,危楼塔影;

烟火两万家余,就日瞻云,何幸躬逢盛世!想士食旧德,农服先畴,工用矩规,商循氏族。我所思兮,为良吏,为神君,为慈父母,济宽济猛,可无善政宜民。须记取杨震四知,中牟三异,赵公双砚,刘守一钱。”

该对联上联写深泽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为官的****准则,并以德追前贤为志,做到德参古人;下联运用多个廉吏典故,突出了为官清廉的重要性,并以清正廉明自勉。作者谆谆告诫包括自己在内的到此地为官的大小官员,要做一个宽严相济、赏罚分明、清正廉洁、贤德能为的好官,以真诚的心来治理县事,实施善政,带领和引导百姓相互奉养,使当地百姓过上衣食无忧、富裕稳定的生活,让老百姓满意。其涉及的廉吏典故较多,试析如下。“杨震四知”:东汉时荆州刺史杨震曾推荐贤人王密做昌邑县令,一次杨震路过昌邑县,夜深人静时王密怀揣十金前往馆驿相赠,杨震拒而不受,正色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中牟三异”:东汉章帝时鲁恭任河南中牟县令,他实施仁政,以德化人,中牟县出现了三种奇异现象,一是蝗虫成灾时不入中牟县境;二是教化泽及禽兽,与人相安共处;三是儿童有爱心不捕杀幼小的野鸡。“赵公双砚”:东汉经学家赵岐用双砚治经写字,清苦守节,廉白是务,这是对品行端悫、敦崇气节的一种自觉追求。“刘守一钱”:东汉时会稽太守刘宠有德政,轻徭薄赋,深得民心;离任时百姓对他依依不舍,几位白发老人各带一百文钱恳求他收下,刘宠难拂众意,各受每位老人一文钱,之后把钱投入江中;后人将江名改为“钱清江”,称刘宠为“一钱太守”。整副对联引经据典,对仗工整,气势恢宏浩瀚,非常有名。

雍正四年(1799),望都县令赵锡蒲在望都县城尧母祠右边兴建了康衢书院,建1座讲堂、书舍3间,置学田100余亩,招收科举士子肄业者就读,后“渐又废弛”,“院宇倾圯”,杂草塞道,衰败荒芜。道光二十一年(1841),吴步韩谋划重新恢复书院,南关黄桂林捐200两银子,重建讲堂3间、书舍3间、西舍10间、大门一座,因院内池莲茂盛,荷花亭亭玉立,就改名为小莲池书院(省城保定有雍正十一年1733创建的莲池书院,环境清幽,乾隆皇帝曾三次莅临该书院视察,钦赐“绪式濂溪”匾额,并多次题咏赞扬)。该书院有学田5顷32亩5分4厘9毫,每年的田租及官拨经费充裕,“自此书院膏火倍增,应课者日多,达到盛况”。吴步韩为书院撰述了《小莲池书院碑记》,刻碑立石纪念这件盛事,并撰了一副广为流传的楹联:“修我墙屋,非直为观美也,比及三年郁郁乎文哉,于斯为盛;率其子弟,又从而礼貌之,有能一日孳孳为善者,何用不臧”(据清陈洪书原本、李星野重订之《望都县志》,光绪三十年刻本)。对联描摹出当时的盛景,营造出浓郁的古典气息和斯文典雅的境界,也体现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1841年,据说他因迎送应酬不周,得罪了钦差丁某。为防构害,他的父亲吴鹤龄听说后吞吞金而死,报丁忧获准,辞官回到故乡曹庄。按礼守孝三年间,他饱览故乡山川风景、名胜古迹,著文赋诗,临帖写字,留下了大量作品,其中有描写故乡曹庄的“八景”诗、描写沭河栗海壮观景色的《墨林庄云林观赋》等。

吴步韩一生从事教育时间较长,培养了大批人才。出仕前,到海州当塾师时,曾经应邀给当地的士绅百姓写作墓志家传等,一天就写成十七篇文章,旁观的人无不咋舌惊叹。他经常受别人请托写字作文,不录现成文章,或骈或散,或诗或词,信笔写就,恰好写满一张纸。据说清廷官员李竹坡视学山东时,浏览了吴步韩的部分作品后,称赞他为“东省****才子”。三年服孝期满后,改授兖州府学教授(正七品)。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赣榆县青口镇河南村人李循礼(李六),与邻居因土地纠纷上诉到县衙,知县吴蕊元受贿,命令典史费长春把李六逮捕入狱。几个月后,其家产被办案衙役勒索一空,李六悬梁自杀。李九痛惜哥哥冤死狱中,同哥哥李七逐级到州、道直至京城都察院上访,“情辞慷慨,声泪俱下”,官员大受感动,上奏给道光帝,道光下旨令江苏巡抚办理。主审官责斥李九为“健讼”,对他威逼利诱,施以酷刑。李九虽体无完肤,却咬牙发誓:“虽死不悔!”最终两家资产荡尽。1845年,按察使陈继昌到江苏代理巡抚,亲自到庭讯问,才使冤案得以昭雪。一向关注民生的吴步韩在听说了这件冤案的原委后,挥泪写出《纪李九事》,艺人编为戏曲演出,观者如潮。

据民国范左青编的《古今滑稽联话》载,吴步韩早衰善病,年五十,已如六七十岁人,写有自寿一联,颇旷达有趣:“学昌黎百无他长,只这般视茫茫,发苍苍,齿牙摇动;慕庄周万有一似,可能够梦蘧蘧,觉栩栩,色相皆空。”“昌黎”即唐代文学家韩愈,“庄周”即古代哲学家庄子。上联说自己已垂垂老矣,而韩愈的学业、文才一点也没学到;下联说仰慕庄子,有万分之一的相似——“梦多”(化用“庄周梦蝶”典故)。自画像简练生动,自嘲令人忍俊不禁。

《峄县志》收录有吴步韩所撰“六品衔例赠修职郎马公之碑”碑文一篇,纪念的是咸丰八年(1858)带队同攻打台儿庄城的捻军作战负伤后自刎而死的马毓徳,吴步韩并不认识他,但同马毓徳副手的儿子李象鼎是好友,李象鼎恳求他写了此碑文。

吴步韩收藏广泛,一生收集藏书达数万卷,各代名人书画百余帧,古今碑帖、钟鼎文字各数百种,各种古砚百余方,自汉代以来的印章数以千计,金石古玩不计其数。其去世时,家无余财,只有收藏满室。著作有《七十二砚斋集》、《虫吟小草》、《续虫吟》、《少作小题偶存》、《绿满窗试贴》、《百石山房印存》等。对联著作有《是四端斋楹联》,其对联多佳且长。可惜其著作、收藏后来大都散失,惟有《曹庄八景》诗至今为爱好者传抄吟诵,今所传《七十二砚斋集》为张宝信重编。山东省图书馆藏有《七十二砚斋癸甲集》稿本一卷,署名为“(清)郯城吴步韩撰”,收录在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组织策划编纂的《山东文献集成》第二辑第三十八册中。

(撰稿 乔闪)

李之怡 共164篇 推荐7 优秀5
姜恩泽 共108篇 推荐22 优秀10
刘鼎轩 共98篇 推荐36 优秀24
马维霞 共80篇 推荐0 优秀1
陈永娟 共64篇 推荐15 优秀9
江秋 共63篇 推荐2 优秀2
陈乐乐 共60篇 推荐3 优秀0
胡豆儿 共59篇 推荐9 优秀7
房云玲 共57篇 推荐47 优秀5
董千里 共55篇 推荐30 优秀22
友情链接:百度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凤凰网   央视网  卫星地图  大师邦
关于本站 | 合作加盟 | 积分计划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声明 | 问题解答
作文批改网 www.duzhenfang.com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 电话:13864984078.
备案编号:鲁ICP备12014725号-1,设计制作:作文批改网
164.06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