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 >> 濮阳市 >> 第四中学
有一次看到《今日说法》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两岁的小女孩被自己的亲爸爸妈妈合谋扔在了外地的某小区内,警察把她抱回了警所,问她什么她都不回答。双手抱着妈妈给自己的小包包(里面是自己的衣服),可能那是她唯一熟悉的东西。除此就是大哭。警察把她暂时放在一所幼儿园内,小女孩死缠着园长不放,园长把她带回家,给她洗澡,洗过澡后,她又穿回自己刚才的衣服,似乎自己一换了衣服,妈妈就再也找不着自己了。睡觉时,手里依然抱着自己的小包包,并不时地从睡梦中惊醒,她没有安全感,自己像个多余的人,被抛弃了,她不会说,只能用行为来表达。醒来则是搂着园长的脖子,只有这样,她才能感觉到一点温度,才能被别人关注。
当孩子渐渐熟悉了园长和园长家的生活时,她又再一次被送进了陌生的环境——儿童福利院。进去时,小女孩满眼的恐惧,为什么我熟悉的人要一一离开我,这是一个幼小孩子心中大大的问号,但她不知道这叫归属感与爱的缺失。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重要的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层需要,人们才有可能自我实现。才能对对自己从事的学习或工作有激情,有责任心,进而实现自我价值,创造辉煌。”
可是,实际生活中,人们死记了这个理论,而没有注意到它的负面效应。
家庭中扔孩子现象必然给孩子心灵带来创伤,但有很多家庭任然在“扔”孩子。一个孩子这几天由爷爷照看,爷爷身体不好了,交给奶奶、姥姥、姑妈、大姨,谁有空就让谁看几天,都没有时间,那就请保姆,今天找一个,明天再换一个,而家庭的主角永远都不站在孩子心灵舞台的中心,使得孩子觉得自己是被父母遗弃的垃圾,是个多余的无用的人。孩子从父母那里得不到关系和爱,自己便在自己的心灵上筑起堡垒,时刻从那几个垛口窥视入侵他生活的人,是敌是友很难分辨,干脆不去分辨,活在自我的世界,不亦乐乎,于是就会见人三分笑,不把一片心抛。反正你照看我,也就那几天,说了所有的心里话,你走之后还会告诉给别人,就会出卖我,不能全告诉你,也不能和你太亲近,大家相安无事为好。孩子缺乏安全感,他对谁都不信任,因为他没有得到真正的爱,没有得到长久的关注,所以现在很多的家庭生活好了,孩子却难管了,为什么?家长过多地关注孩子的物质需求,而缺少对孩子的精神关注,父母不能很好地和孩子沟通交流,导致孩子叛逆,任性,这是家庭教育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可惜很多家长意识不到。
在学校中,也有“扔”的现象。
一个班级,从一年级开始,就在不断地换班主任,几年的初中生活换了一群任课老师。根据归属感与爱的需要定义(指个人自己感受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或接纳时的一种感受;心理上的安全感与落实感),如果一个班级频频更换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孩子们会有什么心理反应?不被认可的感觉,我们是最差的,没谁喜欢我们,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讨厌我们,明年还会换老师,现在和班主任及任课老师闹别扭也没有什么问题,反正明年他们又不教我们了,破罐子破摔,玩吧,疯吧,打吧,闹吧,成绩差吧,纪律差吧,随便扣分吧,批评吧,反正我们是最差的,我们是差生我们怕啥,班级缺少正气,没有尊严,没有集体荣誉感,没有责任心,没有学习的动力,整个班级像一窝蛆虫在那里扭动,苟延残喘,令人气愤,但又令人深思:谁之错?错又在哪里?
同样,一个教师,拼命工作,认真负责,把班级送到高年级,就被“请”了下来,为什么?难道老师的知识能力真的差别很大吗?如果有差别,他有干劲,是不是很快就能赶上来?但为什么他不能完整地教完一轮学生再下来?有些人知道他们心中的苦痛吗?那是一种被忽视后的懊恼,那是一种尊严受到伤害后的气愤,那是一种被当做垃圾一样地清扫出去的憋闷。领导看到的是成绩,说白了是要政绩,是那最后的几张红红的money,有人关注过教师的心理成长吗?有人关注过集体的长远发展吗?
当一个集体只是被为数不多的几个人操控,而广大员工不被关注,不被重视,想想还有谁会为你献计献策?还有谁会为你卖力工作?还有谁会去为集体的未来打拼?
小孩子被丢弃,心里有恐惧;少年被“丢弃”,行为有叛逆;成人被“丢弃”,他还愿为集体创造多少价值?
不要再让“归属感与爱的需要”的理论停留在书本里了,把它请下神坛,走进生活实际,让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