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 >> 临沂市 >> 临沂大学
土地庙随想
杨树民
在安头村应该书写的人、事、物中,还有一件物事值得一提,这就是与安头人息息相关的土地庙。安头村的土地庙位于村中芦汪西侧,何年何月何人建造, 今已不可考知。是庙建造极为简陋,规格不高,形制普通,庙内亦无土地神塑像,门楣亦无对联,只有庙前辟有一小块平地,专供祭拜者膜拜使用,然而,它却是安头村不可舍弃和废置的地方。
土地庙,又称福德庙,是民间供奉土地神的庙宇。土地神,就是土地的守护神, 亦称土地公,民间俗称土地老爷,是诸神中级别最低的小神,相当于今天的“村长”,但却是离老百姓最为亲近的地方官。它的正式名称是“福德正神”,俗称福神或土地。土地神的形象大都衣着朴实,平易近人,慈祥可亲,多为须发全白的老者。土地庙多为民间自发建立的小型建筑,在我国广大乡村各地均有建造,属于分布最为广泛的祭祀建筑。可以说,凡是有汉族民众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土地庙。安头村当然也不例外。
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里就有这样的情节:孙悟空每到一个新的地界,就会叫出土地神来问情况。电影《天仙配》中也有土地神管理人间婚姻的情节,是土地公公成全了董永与七仙女的姻缘。这说明对土地神的信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土地神源于远古人们对于土地权属的崇拜。土地能生五谷,是人类的衣食父母,因而人们自然要祭祀土地。按照汉族的习俗,每个人出生都有“庙王土地”——即所属的土地庙。这有点类似于每个人的籍贯。因此,在很多地方,人去世之后,****件事就是丧主家的孝子贤孙要披麻戴孝,前往土地庙烧纸泼汤,即到土地庙前“报到”,因为死者的鬼魂是要由土地神送往城隍府的,还要举行超度仪式,即做道场,以获取死者所属的土地庙,获得其归属。这一习俗在安头村至今仍在继续延续着。安头村的土地庙基本上就是发挥着这样的功能的。
土地庙供奉的是土地的守护神,因其神格不高,在道教神系中地位较低,且为基层信仰,所以庙宇的建造多半造型简单。最简陋者,或于树下,或于路旁,以两块石头为壁,一块为顶,即可成为土地庙。这种庙俗称“磊”型土地庙。土地庙在我国的发展比较早,大体起源于远古时代。据《搜神记》卷五记载:最早称为土地爷的是汉代蒋子文。到明代开始,对土地神的崇奉才兴盛起来。土地庙作为人们集中祭祀土地神的地方,自然随之发展兴盛起来,所以,在中国广大地区都有土地庙的建筑。然而,就是这种造型简陋的、属于民间自发的、神格不高的建筑,文化大革命中,却被作为“四旧”,遭到破坏捣毁。后来,改革开放和强调信仰自由,自1980年后,才又出现了恢复发展的势头,再后来,政府又曾一度干预,但效果不大,到2000年以后,更是逐渐增多了,且,建造也较从前的规格讲究了不少。这大体上就是土地庙在中国兴盛衰败的发展变化情况。
完善的土地庙庙门前还配有楹联。这些楹联内容五花八门,但是却都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神的敬仰和期望。如:土能生万物,地可纳千祥;土地当门坐,保佑全家人;保风调雨顺,佑国泰民安等等。最有意思的是这样一副楹联, 曰:“日(两个日字并列,读作lèng楞)晶(四个日字构成,上下各两个,读作pèng碰)安天下,月朋(三个月字构成,上面一个,下面两个,读作liáo寥)(四个月字构成,上下各两个,读作lǎng朗)定乾坤”。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上下两联的前四个字,分别都是由同一个偏旁“日”和“月”构成的。究竟是什么意思,我也不清楚。后来,在我所看到的一份资料中说,上联的前四个字含有“日丽精华”之意,下联的前四个字含有“月澎雪落”之意,我不敢枉信。至于它的读音,也有多种,我知道的一种读音是:两个日读“lèng”,四个日读“pèng”;三个月读“liáo”, 四个月读“lǎng”。仅此而已。而“安天下”和“定乾坤”,其意自明,不必再说。
民间对土地神的传说也很多,其中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说福德正神姓张,名福德,生于周武王二年二月二日,自小聪颖至孝,36岁就做了朝廷的总税官。他为官清正廉洁,勤政爱民,体恤百姓,做了许许多多善事,102岁辞世,死后三天,容貌不变。有一贫户用四块大石围成石屋奉祀,过了不久,贫户由贫转富,百姓都相信这是神恩保佑,于是,合资建庙,并塑金身膜拜,取其名而尊为“福德正神”。传说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神的喜爱敬仰心理和企盼希望之情。
在中国建造房屋居住,是十分讲究风水的,从风水学的角度来看,原先建造土地庙的地方,是万万不可再建造房子的。这是因为土地庙是供奉土地神的地方,他吸收人间烟火,所以在此建房居住,轻则家人长久身体不适,重则破财,恐有血光之灾。这是中国人建房要避忌、避灾、避邪心理的反应,算不上迷信的。以上所言,都与土地庙有些关系,权作由安头村土地庙引起的随想吧。
2014.12.10.于三乐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