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文友,学写作,就到作文批改网! | 收藏本站专版专栏 |RSS订阅     欢迎,朋友 | 免费注册会员登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会员中心
安头农中始末
发布时间:2017-01-05 09:48:24 作者:杨树民 发布者:yangshumin 浏览次数:3544  类别:我的随笔  
山东省 >> 临沂市 >> 临沂大学


   安头农中是安头村教育史上的一朵鲜花,它诞生于1958年,是大跃进的产物,当时的全称是:苍山县禇墩人民公社安头农业中学,简称“安头农中”,也称“安头业中”。当年的校址就在安头大队“老纸坊”,即今村民杜成功家处。校长由大队党支部书记杨瑞魁兼任。

    安头农中办学之初,条件极差,只有房屋三间,教师二人。他们是:杜志红、杜成杰。后来,乔应芳、乔应春也在农中任过教。

    安头农中仅招收过39名学生。在我所收集到的关于安头农中的资料中,目前仅有李月珍的一张1964年6月6日签发的奖状。奖状上的内容是:“奖给学生李月珍在学习中获得优异成绩****名”,落款为“安头业中”。奖状上的毛笔字写得十分清秀,也有书写功底,应该不是年轻教师所为,唯一缺憾是:奖状上没有加盖公章。这是能证明安头农中的唯一的文字资料。

    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1968年,安头农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转并到安头小学附设的初中班,地址仍在大队“老纸坊”。

    安头农中从适应形势发展成立,到文革中1968年并入安头小学,至此,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安头农中是安头村不应该被忘却的一段办学史、教育史,是安头村历史上值得书写的一笔。 


 

   安头小学是罗庄区黄山镇建校比较早的一所村级学校。

根据1916年编修的《临沂县志》载:安头小学的前身最早应是国民党开办的临沂县庄坞区乡立第三国民学校(安头),是校最迟应该是成立于1916年或更早一点,今已不可考知。根据1935年《续修临沂县志》载:临沂县第六区区立大安头初级小学,或是由乡立第三国民学校演变而来,今亦不可考,但是,据《续修临沂县志》推算,区立大安头初级小学最迟应在1934年建立,或更早一点。村中也有人说是成立于民国十七(即1928年)的,亦不可考。抗日战争暴发后,日寇于1939年侵占了临沂地区,到1943年,安头小学又更名为安头抗日小学。校址就在今天安头村从中心街向东,过了小河子再向东,大约一百多米处的路南。乡立第三国民学校校长,亦不可考。区立大安头初级小学,校长是柴口人杜文藻。当时学校有学田26.5亩,河淤地360亩,办学基金80元,教师有:杜鼎真、杜志乾、乔安乐、郭文成等,教学班1个,学生人数不清。这应该是安头村比较完整的一处学校,也是周围少有的学校。

1949年,安头村第二次解放,新中国建立之初,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和满足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于是,就将村中古庙——灵源寺院临时改作学校使用。原庙中的“佛爷殿”和东厢房都作了教室,“刘将军殿”作了办公室,又新增建了厨房和厕所,办学条件基本就续。1950年开始招收安头村学龄儿童入学。笔者就是此时入学的。这个时期在安头小学担任校长的是张家轩,教师有王文华、刘XX等人。这一时期,安头小学还属于初级小学,只招收1——4年级的学生。

1956年,学校更名为:苍山县第12区(后改称禇墩区)安头完全小学,简称“安头完小”,招收1——6年级的学生。此时学校有12个教学班,校长姚志翰。

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风暴也席卷了安头小学,同年10月,安头小学停课闹革命,贴大字报,写大标语,开批判会,搞大串联,一时间,再也没有人去上课了。直到粉碎“四人帮”后,学校才逐渐走上正轨。

1968年,公办教师一律下放回本大队任教,实行小学不出村。原在外地教学的本村籍老师纷纷被下放回村。此时,安头小学共有12个教学班,教师8人,校长是杜祥生。   同年,原安头农中并入小学管理,学校在原农中校址附设初中班,开始招收初中学生。

从建国初期到1978年,二十多年来,安头小学实际上是分三处教学点实施教学的。****处是在灵源寺,即庙上,第二处是东湖,第三处是大队老纸坊。后来,为了便于管理,1970年,首先停办了大队老纸坊处的教学点,不久,又停办了庙上的教学点,1978年又将东湖教学点停办,将学校迁出村内,在东柿园附近另建新校。至此,安头小学才算有了相对比较集中的固定的校园。

如今的安头小学,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的。近百年来,安头小学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培养了许多人才,遍布全国各地。如今,走进安头小学,教学大楼巍然屹立,校舍宽敞明亮,塑胶跑道的操场格外醒目,校园干净卫生,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现有12个教学班,15名教师,在校长的带领下,目前,已跨进区先进学校行列。


                                


                                  2014.12.8.


 


土地庙随想       


             杨树民


 


 


在安头村应该书写的人、事、物中,还有一件物事值得一提,这就是与安头人息息相关的土地庙。安头村的土地庙位于村中芦汪西侧,何年何月何人建造, 今已不可考知。是庙建造极为简陋,规格不高,形制普通,庙内亦无土地神塑像,门楣亦无对联,只有庙前辟有一小块平地,专供祭拜者膜拜使用,然而,它却是安头村不可舍弃和废置的地方。


土地庙,又称福德庙,是民间供奉土地神的庙宇。土地神,就是土地的守护神,亦称土地公,民间俗称土地老爷,是诸神中级别最低的小神,相当于今天的“村长”,但却是离老百姓最为亲近的地方官。它的正式名称是“福德正神”,俗称福神或土地。土地神的形象大都衣着朴实,平易近人,慈祥可亲,多为须发全白的老者。土地庙多为民间自发建立的小型建筑,在我国广大乡村各地均有建造,属于分布最为广泛的祭祀建筑。可以说,凡是有汉族民众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土地庙。安头村当然也不例外。


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里就有这样的情节:孙悟空每到一个新的地界,就会叫出土地神来问情况。电影《天仙配》中也有土地神管理人间婚姻的情节,是土地公公成全了董永与七仙女的姻缘。这说明对土地神的信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土地神源于远古人们对于土地权属的崇拜。土地能生五谷,是人类的衣食父母,因而人们自然要祭祀土地。按照汉族的习俗,每个人出生都有“庙王土地”——即所属的土地庙。这有点类似于每个人的籍贯。因此,在很多地方,人去世之后,****件事就是丧主家的孝子贤孙要披麻戴孝,前往土地庙烧纸泼汤,即到土地庙前“报到”,因为死者的鬼魂是要由土地神送往城隍府的,还要举行超度仪式,即做道场,以获取死者所属的土地庙,获得其归属。这一习俗在安头村至今仍在继续延续着。安头村的土地庙基本上就是发挥着这样的功能的。


土地庙供奉的是土地的守护神,因其神格不高,在道教神系中地位较低,且为基层信仰,所以庙宇的建造多半造型简单。最简陋者,或于树下,或于路旁,以两块石头为壁,一块为顶,即可成为土地庙。这种庙俗称“磊”型土地庙。土地庙在我国的发展比较早,大体起源于远古时代。据《搜神记》卷五记载:最早称为土地爷的是汉代蒋子文。到明代开始,对土地神的崇奉才兴盛起来。土地庙作为人们集中祭祀土地神的地方,自然随之发展兴盛起来,所以,在中国广大地区都有土地庙的建筑。然而,就是这种造型简陋的、属于民间自发的、神格不高的建筑,文化大革命中,却被作为“四旧”,遭到破坏捣毁。后来,改革开放和强调信仰自由,自1980年后,才又出现了恢复发展的势头,再后来,政府又曾一度干预,但效果不大,到2000年以后,更是逐渐增多了,且,建造也较从前的规格讲究了不少。这大体上就是土地庙在中国兴盛衰败的发展变化情况。


完善的土地庙庙门前还配有楹联。这些楹联内容五花八门,但是却都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神的敬仰和期望。如:土能生万物,地可纳千祥;土地当门坐,保佑全家人;保风调雨顺,佑国泰民安等等。最有意思的是这样一副楹联, 曰:“日(两个日字并列,读作lèng楞)晶(四个日字构成,上下各两个,读作pèng碰)安天下,月朋(三个月字构成,上面一个,下面两个,读作liáo寥)(四个月字构成,上下各两个,读作lǎng朗)定乾坤”。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上下两联的前四个字,分别都是由同一个偏旁“日”和“月”构成的。究竟是什么意思,我也不清楚。后来,在我所看到的一份资料中说,上联的前四个字含有“日丽精华”之意,下联的前四个字含有“月澎雪落”之意,我不敢枉信。至于它的读音,也有多种,我知道的一种读音是:两个日读“lèng”,四个日读“pèng”;三个月读“liáo”,四个月读“lǎng”。仅此而已。而“安天下”和“定乾坤”,其意自明,不必再说。


民间对土地神的传说也很多,其中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说福德正神姓张,名福德,生于周武王二年二月二日,自小聪颖至孝,36岁就做了朝廷的总税官。他为官清正廉洁,勤政爱民,体恤百姓,做了许许多多善事,102岁辞世,死后三天,容貌不变。有一贫户用四块大石围成石屋奉祀,过了不久,贫户由贫转富,百姓都相信这是神恩保佑,于是,合资建庙,并塑金身膜拜,取其名而尊为“福德正神”。传说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神的喜爱敬仰心理和企盼希望之情。


在中国建造房屋居住,是十分讲究风水的,从风水学的角度来看,原先建造土地庙的地方,是万万不可再建造房子的。这是因为土地庙是供奉土地神的地方,他吸收人间烟火,所以在此建房居住,轻则家人长久身体不适,重则破财,恐有血光之灾。这是中国人建房要避忌、避灾、避邪心理的反应,算不上迷信的。以上所言,都与土地庙有些关系,权作由安头村土地庙引起的随想吧。


                           2014.12.10.于三乐斋


                  安头京剧团


 


 


               杨树民


安头京剧团成立于1949年,它是由村长杨瑞魁和杨家班的杨国瑞发起,在原杨家班和秧歌队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的。剧团成立后,由杨伯魁任团长,全面负责剧团的工作。起初,剧团就设在老魏家的炮楼内,由郭宝廷、窦全安执教,教唱的大都是传统老戏,上个世纪60年代初,又聘请了原邳县京剧团的琴师王炯民为师,教唱的多半是传统旦角戏,剧团设在老杨家的一处旧宅内,被村里人公称为“戏房”。每天晚上,这里都会吸引很多社员,说说唱唱,很是热闹。再后来,剧团又聘请了原莒南县京剧团团长闻化南为教师,主要配合形势,编演小节目,也排演过现代戏和样板戏。


剧团的成立,极大地吸引了村里的热爱艺术的人,许多年青人积极主动拜师学艺。指导老师也会根据各人的不同特点,因人施教。当年,剧团各个行当的演员配备比较齐全。旦角有杨树勋、杜象乾、李月珍等,小生有李毅、杜成信、杨树义、杨树法、乔健、乔俊等,老生有郭玉、乔朋相等,老旦有乔廷敏、乔民等,花脸有王全义、于景梅、乔晋等,丑角有乔乾、乔廷民等。


场面上为演出服务的伴奏人员也很齐全,司鼓:郭宝廷;鼓板:乔晋;胡琴:徐凤文、郭凡、杜成信、乔光;大锣:杨树生;小锣:杜宝青;铙钹:杜振华等。


安头剧团演出的剧目很多,根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一百多出戏。主要有《水淹七军》、《借东风》、《古城会》、《捉放曹》、《空城计》、《战长沙》、《失街亭》、《逍遥津》、《辕门斩子》、《武家坡》、《大登殿》、《玉堂春》、《秦香莲》、《红娘》、《三打祝家庄》等。


剧团的乐器、道具、服装一应俱全,它除了成立之初从杨家班接收了一整套的锣鼓家什之外,村里又于1952年和1964年两次到南方苏州等地,专程购买了数万元的戏装,就连孙悟空耍的电光棍都是锃亮的。可惜的是,这些东西在“文革”中,全被当做“四旧”和“封资修”的东西给毁坏了,实在令人心疼。


当年,安头剧团除了逢年过节要在本村演出外,还经常被四外庄请去演出,也常被区、公社、县调去演出,四月初八逢庙会,还到庙会上去唱,最红火的时候,就是到李庄公社礼堂演出,贴戏报,卖戏票,一演就是好几天。1958年,由杨树勋编导、窦全安教唱的《八姐献花》在临沂地区会演中荣获一等奖。在苍山县演出时,还曾荣获过由县文化局奖励的幕布及推陈出新的门帘等物质奖。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禁演传统戏,剧团于1968年解散,代之而起的是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负责人是大队团支部书记。宣传队的主要任务,就是配合形势需要,编演小节目,如三句半、数来宝、表演唱等,也学唱现代戏、样板戏,如《审椅子》、《沙家浜》、《红灯记》等,都由闻化南教排。


剧团的待遇不高,教师的吃穿住用,全由大队负责,一包包,团员排练期间,由大队统一记工分,年终在小队分红。


上个世纪的80年代,宣传队解散,从此,名噪一时的安头京剧团退出了历史舞台,从此,安头京剧团永远成为人们心中的美好记忆。


                         2015.10.于三乐斋


 


 


 


 


 


 


 


 


 



 


 


 


 


 


附录一:清雍正年间兰山县的9乡5隅125社


 


 


1、       孝感乡(辖16社)


2、       温水乡(辖8社)


3、       琅琊乡(辖6社)


4、       临沭乡(辖20社)


5、       艾南乡(辖32社):埠东社、高都社、车辋社、册山社、峰山社、沂阳社、永安社、正层山社、西南隅社、兰山社、昌乐社、大埠社、升平社、新城社、尚庄社、华埠社、挂剑社、夹埠社、龙泉社、三井社、柏林社、暖沟社、唐庄社、黄山社、沂河社、涑河社、诸葛社、副层山社、沂安社、马阳社、埠西社、朱柏社。


6、艾西乡(辖12社)


     7、芙西乡(辖10社)


     8、石城乡(辖8社)


     9、向城乡(辖7社)


    10、五隅(辖6社)


附录二:清末时期兰山县的15个区


1、       城区(凡5保)


2、       城前区(凡5保)


3、       册山区(凡9保)


4、       相公庄区(凡11保)


5、       汤头区(凡6保)


6、       鹅庄区(凡8保)


7、       高里区(凡8保)


8、       南河村区(凡9保)


9、       板泉崖区(凡6保)


10、  东潘区(凡7保)


11、  泉源头区9凡10保)


12、  庄坞区(凡9保):层山保、芦塘保、薛家庄保、尚庄保、唐庄保、庄坞保、新集保、涌泉保、兰山保。


13、  卞庄区(凡5保)


14、  尚岩区(凡6保)


15、  兰陵区(凡6保)


附录三:抗日战争前国民党临沂县的8个区


1、       一区(即城区,共6镇4乡)


2、       二区(即城前、册山二区,共3镇27乡)


3、       三区(即相公庄、汤头二区,共5镇25乡)


4、       四区(即鹅庄、高里二区,共6镇18乡)


5、       五区(即东潘、板泉崖、南河村三区,共1镇28乡)


6、       六区(即泉源头、庄坞二区,共2镇27乡):李家庄镇、庄坞镇、夹埠乡、大埠乡、挂剑乡、华埠乡、杨家屯乡、唐庄乡、沙墩乡、沭东乡、三井乡、马站乡、涌泉乡、尚庄乡、山北头乡、薛家店乡、层山乡、山南头乡、兰山乡、文曲乡、徐家桥乡、柳沟头乡、学田乡、陈家埠乡、芦塘乡、沙埠乡、新集乡、泉源头乡、龙泉乡)。


7、       七区(即尚岩区及卞庄区北部,共3镇20乡)


8、       八区(即兰陵区及卞庄区南部,共5镇12乡)


     安头村杨氏家族简明族谱


                           序言


当今社会,和谐安定,河晏海清,国泰民安。人云:万物本乎天,世人本乎祖。水有源,树有根,人有祖。为奠怀先祖,感恩报德;理清族支,凝聚亲情,承上启下,特据庄坞杨氏家谱,编修安头村杨氏家族简明族谱,以昭示后人。


杨氏家族,自15世呈柱祖定居安头村以来,至今已历7代矣。如今,18世的先父们虽然都已先后辞世了,但是,由于祖上荫德恩庇,后代仍人丁兴旺,安居和谐,现已成为将近百余口人的大家族了。然而,自19世起,由于工作、生活、婚嫁等原因,部分族人分居在外,天各一方,实难见面。日久天长,年代久远,家族之情难免遗忘,脉系承接难免失传。虑于此,辄觉编修安头村杨氏家族简明族谱,定分人伦,昭穆血亲,寻根求源,十分必要。


编修族谱族史,是念祖之恩、报祖之情的展现,是明兴业之大义、隆胞泽之高礼,是承袭“精忠报国,至孝维家”之祖训、发扬家风传统之美举,是凝聚亲情、血缘之大义,是忠厚传家、诗书继世之彰显,是团结和睦、兴旺发达之善行。


让我们在杨氏族谱的笼罩下,联成一体,结成同心,携起手来,共同创造幸福美满得生活,为我杨氏家族的兴旺发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增光添彩。


                  家训


杨氏家训,义理恒真。数万族众,务必遵循。


              春秋祭祀,不忘祖人。物以丰洁,敬以诚心。


              报本追远,教育子孙。精忠报国,列祖遗训。


              至孝维家,祸去福临。严于律己,宽大容人。


              笃信诚实,和睦乡邻。做官要清,扶国爱民。


              风追文正,效仿祖人。穷不私力,富莫骄贫。


              己之不欲,勿加于人。为父要慈,为兄要仁。


              为弟要恭,为妇要勤。为子要孝,得理让人。


              和夫孝母,敦睦族亲。婚姻嫁娶,谨遵理伦。


              崇学重教,树德贤仁。显亲耀祖,光大杨门。


                             (摘自《庄坞杨氏家谱》)


                           行辈排序


21世   22世   23世    24世   25世


传     家    惟     孝     友


26世   27世   28世    29世   30世


继     世    尚     公     平


31世   32世   33世    34世   35世


一     本    常     敦     序


36世   37世   38世    39世   40世


同     宗    保     令     名


41世   42世   43世    44世   45世


法     权    自     先     启


46世   47世   48世    49世   50世


守     之    在     心     中


51世   52世   53世    54世   55世


敬     绍    兴     绪     远


56世   57世   58世    59世   60世


复     立     鸿      文    通


       


(以上班字排序,抄自《庄坞杨氏家谱》)


 


          吾族渊源及发展演变


   杨姓是我国的第六大姓,探究杨氏家族,先要探访杨氏的姓氏起源。据北宋欧阳修所编撰的《新唐书》所载,杨姓始于姬姓。大约在公元前830年,西周宣王姬静封子尚父为杨候,建杨国(在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15里杨县故城)。他的后代遵循当时以国为姓的习惯,遂以杨姓为氏,生生不息,繁衍开来。


据清·康熙五十四年,即公元1715年,初修的庄坞杨氏族谱引:“杨氏之系,出于周,始以采为氏,厥后蕃盛。”由此可知,我杨氏最早始于我国周代,可谓年代久远了。


庄坞杨氏先祖,自元末明初兴家创业,至今已六百余年了。六百余年来,我杨氏族人秉承“精忠报国,至孝维家”的祖训,方兴未艾,世泽绵绵,为沂之旺族。仅据1916年所修的《临沂县志》及1935年所《续修临沂县志》所载,我杨氏家族中,就有近20人志中有名录或传记(仅限男性),足见杨家名声之高。目前,已有族众十余万人,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据庄坞杨氏谱牒所载,我杨氏家族始祖,即一世祖,名得胜,又名胜,乃南直隶(今安徽省)庐州合肥县大隅(禹)首人。明处封蕃王,迁庐州之民实兖郡(今兖州市),吾始祖从庐州蕃来兖郡,居梁山(今梁山县杨家集)。因始祖英勇神武,军功累著,被封为“大明皇极殿宴叟”,屯田汶境(今汶上县),名重一方。及殁,附庄而葬,现墓碑尚在。一世祖生有五子:长子恩,次子忠,三子恕,四子惠,五子志。


二世祖,名明友,又名志。明朝永乐年间,因兵匪骚乱,二世祖于明成祖朱棣时期,即公元1403年至1475年时期,奉王谕率军平乱,来到沂之艾南乡庄坞头。因见庄坞山环水曲,是风水宝地,遂定居。后,又延其母孙太夫人来此奉养。孙太夫人及殁,遂葬于庄坞南堰圈。后,称庄坞为始祖林,如今,始祖林保存完好。二世祖生有一子:名表。


三世祖,名表,先谱不可考。据汶上、梁山谱及五世祖干公墓表,皆无三世祖介绍,只好待考待续。


四世祖,名讳不可考。初修庄坞杨氏族谱时,据五世祖干公墓表续入。因碑文在三世祖表之名下脱落,故名讳无考。四世祖生有二子:长子干,次子柳。


五世祖,名干,字守政,号守朴居士。生有五子:长子士杰,次子士英,三子禄,四子弼,五子哲。


六世祖,名士杰,字临溪,曾任泾府选官。生有三子:长子孟祯,次子仲祯,三子季祯。


七世祖,名仲祯,字少峰,儒官。生有五子:长子芳,次子茂,三子蕃,四子芬,五子荫。


八世祖,名蕃,字遇阳,痒生。《临沂县志》有传。生有五子:长子正春,次子生春,三子锦春,四子鸣春,五子富春。


九世祖,名锦春,字春江,痒生。生有四子:长子琠,次子瑜,三子瓒,四子玘。


十世祖,名瓒,字玉瑟,痒生。曾诰封登仕佑郎,鸿臚寺鸣赞,晋封明威将军。生有二子:长子德懿,次子德裕。


十一世祖,名德懿,字天美,曾任鸿臚寺鸣赞,诰封明威将军。《临沂县志》有传。生有六子:长子苞,次子训,三子宏,四子威,五子念,六子揆。


十二世祖,名念,字学亭,即用县丞。生有五子:长子永荣,次子永平,三子永安,四子永吉,五子永祥。


自13世祖开始,安头村杨氏家族分为二支:一为永吉祖,今安头村杨氏家族18世国杰公、国山公,为其后人。一为永祥祖,今安头村杨氏家族18世国华公、国珍公、国璋公、国瑞公、国瑛公(后,改名国栋),为其后人。分述如下:


十三世祖,名永吉,生有七子:伋、仕、僖(出)、佑、供、佚、信。


十四世信


十五世福年


十六世锡田


十七世周南


十八世国杰、国山


十九世树青、树乾、树坤。


十三世祖,名永祥,因膝下无子,从其四兄永吉家过继其第三子僖(入)为后。


十四世祖,名僖,婚配朱氏,生有一子:名呈柱。


十五世祖,名呈柱,从九品,配张氏,及殁,葬安头林。原有石碑,后遭破坏。生有二子:长子锡光,次子锡龄。


十六世,锡光祖,字肖轩,婚配谢氏,庄坞家谱上说,无子嗣,后,过继其锡龄弟之怀南、慕南(入)二子为后。


十七世:怀南祖,字思文,庄坞家谱上无婚配子嗣记载。


      慕南祖,婚配李氏,付氏,生有一子:名国华。


十八世,国华公,婚配王氏,生有五子:长子树声,次子树义,三子树法,四子树才,五子树森。


十九世:树声、树义、树法、树才、树森。


二十世:月林、月堂、月田、月梅(女)(景峰)、月全、月志、晓光、晓明、月祥、月平。


二十一世:传玉、传厚、传宝、传利、传岭、传彬、传英、传龙、传飞、传凯、传松、传达、传国


二十二世:家妮、家恒、家诚、家俊、家勇、家瑞、 。


十六世,锡龄祖,字梦九,贡生。婚配徐氏,王氏,刘氏,生有五子:长子怀南、次子慕南(出),三子位南,四子振南,五子道南。


   十七世:位南祖,庄坞家谱上,仅言婚配刘氏,无子嗣记载。


           振南祖,字思周,庄坞家谱上仅有其名与字,其他皆无记载。婚配颜氏,生有四子:长子国珍,次子国璋(出),三子国瑞,四子国瑛(后,更名国栋)。


           道南祖,字思如,婚配汤氏,亦无子嗣记载。后,过继其兄振南祖之次子国璋公为后。


   十八世:国珍公,婚配潘氏,生有二子:长子树元,次子树荣。


           国璋公,过继给道南祖为后,生有三女:长女树仁,次女树 ,三女树英。


           国瑞公,字云峰,婚配高氏,无子嗣。


 国瑛公,又名国栋,婚配张氏,生有四子一女。长子树勋,次子树民,三


子树理,四子树军,一女树芬。


      十九世:树元、树荣、树勋、树民、树理、树军、树芬(女)、树仁(女)、树 (女)、树英(女)。


      二十世:月新、月明、月光、向丽(女)、月峰、向红(女)、晓红(女)、晓卫、晓波、杨东、杨柳(女)、杨阳。


      二十一世:传良、传信、传慧(女)、传兵、天宇、天祺(女)、昊天。


      二十二世:家豪、家硕。


                                                                                                


 


                                                         2015年清明节前夕


 


 


                              家事始末


 


                                 杨树民


                                 (一)


今年是甲午肖马,是我的本命年。我这一辈子,悽风苦雨,坎坎坷坷,过到今天很不容易。万物本乎天,世人本乎祖。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不忘过去,就要了解过去。为此,我想把我所知道的有关我的家庭的情况以及我本人的经历略记于下,以昭示后代子孙。


我所出生的家庭,听长辈们说,在我曾祖父的时候,家境较好,富足殷实,吃穿无忧。我的曾祖父是兄弟二人,大老爷爷叫杨锡光,因为无后,就从他的弟弟,也就是我的亲老爷爷家,过继了我的大爷爷杨怀南和二爷爷杨慕南为后。现在的树生、树义、树法、树才、树森,就是我的大老爷爷杨锡光的后人。


我的亲老爷爷,也就是我的曾祖父叫杨锡龄。他有五个儿子,他把自己的两个儿子过继给他的哥哥之后,本身就只有我的三爷爷(位南)、四爷爷(振南),也就是我的亲爷爷和五爷爷(道南)了。


我的三爷爷叫杨位南,没有子嗣,据说是少亡的。


我的五爷爷叫杨道南,也没有子嗣,后来就从他的四哥家,也就是我的亲爷爷家过继了我的二伯父杨国璋为后。我的五爷爷何时去世,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的五奶奶是解放后,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初去世的。


我的亲爷爷叫杨振南,是我老爷爷的四儿子。他生有四个儿子,即我的大伯父杨国珍、二伯父杨国璋、三伯父杨国瑞和我的父亲杨国瑛,参加革命后,改名杨国栋。我还有个姑姑,后来出嫁到了临沂肖庄。


我的大伯父生有两个儿子,即我的大哥杨树元,二哥杨树荣。


我的二伯父被过继给我的五爷爷为后后,生有三个女儿,即我的大姐杨树仁,二姐杨树 ,三姐杨树英。我的二伯母,后跟随我大姐一家在东北生活,去世后归葬安头村。


我的三伯父没有儿女,自幼放荡不羁,游手好闲,好玩好抽。虽也成过亲,但无后嗣。后,也随我大姐在东北生活。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曾回过安头村老家一次,就住在我家。后,又回东北,及没,亦葬于东北他乡。


                                (二)


 


 


                         我的父母亲


杨树民


我的父亲叫杨国栋,生于1913年8月。民国十年,即1921年,我父亲刚刚8岁,我的奶奶就因病去逝了。奶奶的去世,对我年幼的父亲打击很大。谁知祸不单行,四年后,民国十四年,即1925年,我的父亲刚满12岁,我的爷爷又因匪盗横行,被土匪打死了。可怜我的父亲从小就失去了父母的疼爱,小小年纪成了孤儿。


看着失去双亲的父亲,是我的五奶奶操心拉把我父亲长大成人。后来,又给我父亲张罗操持了婚事,成了个家。这才有了后来我们一大家人家。


虽然我的父亲从小就失去了父母的疼爱,但由于当时家庭条件还好,所以父亲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国民教育,小学文化,思想比较开放进步。加之,后来又受到八路军、共产党的教育影响以及亲眼目睹了日本鬼子烧杀掳掠的暴行,这一切都激起了我父亲的抗日救国热情。国破家何在,无国哪有家?我的父亲看清了形势,于1943年4月,在我母亲的敦促下,毅然参加了革命,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从此,沂、武河两岸到处留下了他打击日本侵略者的足迹。先后历任临沂二区分区游击队长、沂西大区一中区区长等职。日寇投降后,我父亲转入解放军,先后任华东野战军3纵7师21团3营12连连长、3纵8师21团供给处财粮股长、22军65师193团财粮股长等职。建国后,1950年12月,转业地方,历任薛城县财委副主任、财贸副部长、滕县县委财贸副部长、滕县木石煤矿矿长、滕县焦化厂厂长、滕县机床厂厂长、滕县化肥厂厂长、滕县水泥厂厂长、总支副书记等职。1978年光荣离休,1989年4月病逝。我的父亲一生任劳任怨,平易近人,生活俭朴,勤政为民,清政廉洁,在薛城、滕州两地留下了众口皆碑的美名。


我的母亲,生于1915年11月,姓张,名玉英,娘家是郯城县株柏村。我的外祖父叫张金路,母亲兄妹六人,我母亲是老大,她还有三个妹妹和两个弟弟。母亲一生有三大亮点:一曰思想进步,深明义廉。抗日时期,送夫参军,为国纾难。淮战胜利,励父斗志,继续征战。三年灾害,为国分忧,勇返乡园。二曰立场坚定,斗争勇敢。难忘四七,还乡匪团,反攻倒算,母子三人,咸遭羁藩,刑讯逼供,母仪凛然。三曰勤俭持家,忠厚至善。抚儿育女,含辛茹苦,收干晒湿,精打细算,和睦邻里,树恩于难。2000年1月,母亲溘然辞世,享年85岁。我母一生,堪为人范。


                            (三)


我的父母亲共生养了四男一女,五个子女。他们是:


兄树勋,(1935年8月——2006年7月),高中文化,小学****教师。一生酷爱音乐美术,长期从事小学教育,为我国的基础教育付出了毕生精力。嫂嫂孙美芝,生有一子二女,子月峰,媳尹思凤,孙传兵,女向丽、向红均已嫁人。嫂嫂现随我的大侄子杨月峰生活,居临沂。


我,树民,1942年9月生,大学本科毕业,教授,一生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历任中学教导主任、副校长、乡镇教委副主任等职。教学之余笔耕不辍,有《岁月诗情》(诗集)、《寸草春晖》(文集)、《安头村散记》、《且行且记》(暂名)等作品行世。你们的外祖父家是江苏邳州徐塘,老爷李士昌,字瑞伍,姥姥刘氏,你们的母亲兄弟姐妹共十人,大舅李政全,二舅李志全,三舅李军全,四舅李忠全,五舅李全明,大姨李若兰,二姨李月兰,四姨李月梅,五姨李月秋。你们的母亲排行老三,1962年8月嫁入杨家,生有一女二子,女晓红,归室常姓,居郯城,长子晓卫,临沂一中教师,儿媳胡广辉,长孙天宇;次子晓波,临沂中行职工,儿媳张丽丽,孙女天祺。


三弟树理,1954年生,高中文化,滕州市啤酒厂工人,现已退休。弟媳于跃萍,在家料理家务,居滕州,生有一子一女,子杨东,在滕州市消防大队供职,女杨柳,在读高中。


四弟树军,1954年生,初中文化,滕州市水泥厂车间主任,现已退休。弟媳孙荣,滕州市自来水公司退休职工,居滕州,生有一子,子杨阳,在滕州市自来水公司供职。


胞妹树芬,1957年生,高中文化,滕州市燃气公司职工,现已退休。归室董姓,居滕州。妹夫董振吉,部队转业干部,在滕州市邮政局供职。外甥董芃,在北京工作。


                    我这一辈子


我本人杨树民,生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1942年中秋节的前一天,即农历的八月十四日。在我不满周岁的时候,我的父亲就参加了革命。1947年,我才刚刚五岁,因为我父亲是革命军人,国民党还乡团就乘我八路军北撤之机,卷土重来,反攻倒算,疯狂地进行阶级报复。在一个漆黑的夜里,还乡团乡队长李洪亮(木柞人)等人,窜进安头,把我母亲、哥哥和我三人抓去,连夜解往李庄,关进一所破房子里,手铐脚镣,敌人黑洞洞的机枪口,正对着满屋子被无故抓来的群众。当时,我们村总共被抓来五户九口人。他其几家是:孟宪启之母、胡春元之妻、杨瑞魁之妻、杜本茂一家三口。敌人天天提讯审问,逼迫交代家里人在哪里,不然就要杀要刮,气焰十分嚣张。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我母亲和本村其他被抓来的军属和干部家属,英勇不屈,一身正气。后来,我武工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将还乡团的家属抓住,以你杀我亦杀,你放我亦放的斗争策略,终于迫使敌人不得不放回被抓人员,取得了斗争的胜利。童年的许多事情我都记不清了,唯有此事在我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不灭的印记,让我终身难忘,永远铭记我心。


                         (一)


家乡解放后,我于1950年秋入本村小学上学,在共产党的阳光普照下,开始接受启蒙教育。1953年我跟随母亲离开故乡,来到我父亲当时工作的薛城县,我的哥哥因为已经在原籍马头中学(原郯城一中)读书上学了,所以,他就没有跟我们一起来薛城县。算起来,我总共在本村上了三年小学。人生识字自此始,三年小学令我终身难忘。


来到薛城县之后,不久,父亲就为我办好了上学的手续。1953年秋天,我有幸进入了薛城县北临城小学继续读书。1956年6月,我在北临城小学六年级毕业。此时期,由于我年龄小,贪玩,没有把全部精力用在学习上,结果,因成绩不好,名落孙山,没有考取中学,我的情绪也十分低落。可喜的是,1954年,我的双胞胎弟弟出生,全家人都很高兴。


1956年3月,山东省行政区域规划调整,薛城县被撤销,一部分县域划归微山县,一部分县域划归滕县,一部分县域划归枣庄。于是,我父亲就由薛城县来到了滕县,担任县委财贸部副部长。不久,母亲和我及两个弟弟也都随迁来到了滕县城,临时住在西关租赁的民房里。


知识改变命运。父亲深明文化的重要性,于是,又为我办理了在滕县复读的手续。听说开始是联系的滕县书院小学,不知什么原因,后来,又改为滕县北关小学了。于是,我于1956年9月,就正式进入北关小学复读了。北关小学位于滕县一中的东侧,两校仅有一路之隔,应该算是邻居了。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在北关小学复读的日子里,我已认识到自己的毛病和不足,因此,入学后,我学习更加刻苦勤奋,而且积极要求进步,主动向团组织考拢,1957年6月,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此,开启了我新的生命历程。小学毕业时,我又顺利地考取了闻名遐迩的滕县有名的学府——滕县一中。


                       (二)


从1957年9月到1963年7月,我在滕县一中总计上了六年学。1957到1960年,三年初中;1960到1963年,三年高中。初中我是11届2班,高中我是8届2班。初中的班主任是教我们物理的郜鸿鸾老师,江苏省徐州人;高中的班主任是教我们语文的董程远老师,山东省泰安人。两位老师都很敬业,教学一丝不苟,既是学师,更是人师,在我学习的道路上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至今仍记忆犹新。


我在滕县一中上初中期间,有两件大事,让我念念不忘:一是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当时校园里到处贴满了大字报,大标语,铺天盖地,大字报上的内容也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我们当时年龄都很小,对如此重大的政治运动一点也不知道,也不理解。我清楚地记得,教我们地理的一位姓赵的老师,头一天还给我们上课,一夜之间就成了反革命分子被抓了起来。二是1958年、1959年的的大跃进、大炼钢铁运动。学校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配合运动的开展,组织我们到地处县城东北,距离县城大约60余里的冯贸公社去修岩马水库,任务是抬土清基。这活也够累的,十四、五岁的人,抬上一天,肩膀子都磨红了,压肿了。我们谁都不叫苦,就忍着,一直坚持到任务完成。学校还组织我们运砖、运焦,建炼铁炉,大炼钢铁。也组织我们下乡,帮助社员深翻土地、除草灭荒,总之,什么都干过。毛主席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火热的生活鼓舞着我们这些年青人,激励着我们这些年青人,于是,我开始尝试着写诗,借以表达当时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深翻土地》、《夺粮保钢》、《灭荒》、《运煤保钢称英雄》等顺口溜,就是那一时期写作的。我的诗歌生涯也就是从那个年代开始的,至今仍在诗园笔耕不辍。


我在一中读高中时期,正値三年自然灾害,国家经济最困难的时候。那时我们都吃住在校,虽然吃不好,吃不饱,但是,我们每一个同学对学习还是抓的很紧的,我们深知上高中就是要考大学的道理。因为营养不良,不少同学都得了浮肿病,学校也采取了措施,消耗体力的活动都取消了。三年高中期间,对我印象最深的有三件事:一是党中央九评苏共中央公开信。当时中苏两国矛盾尖锐,斗争激烈,学校的广播啦巴天天都播送新闻,我们听九评,唱《国际歌》,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因为唱《国际歌》唱的多了,我还写了一首《国际歌颂》的抒情诗来表达当时的思想心情。二是1961年苏联加加林少校乘宇宙飞船,成功完成太空飞行,顺利返回地球,破天荒地****次完成了人类征服宇宙太空的神圣使命,实现了人类遨游太空的美梦。消息传来,人人欢欣鼓舞,真是大快人心。情绪使然,我立即挥笔写下了《致加加林少校》的小诗,以抒时情。三是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成功举办。小小银球感动世界。从此,中国乒乓球让全世界刮目相看。以上说的是对我印象最深的国家层面的政治大事。


                            (三)


下面说一说高中期间关乎我个人的几件小事。


一是1961年麦假,我和姚德志、汪柏影、张炳章、孙萍、孙务民等八名同学自愿留校参加劳动。那时,我们班里的同学,来自农村的学生多,城里的少。放了麦假,农村的学生就都回家帮助麦收去了。我们这些家在城里的,就主动提出留校劳动。活不重,主要是打扫厕所,扫扫地,浇浇菜。上午干活,下午学习休息。两周的假期很快就过去了,劳动学习让我们很开心,为此,我们还一起拍了一张“麦穗之影”的合影,以示纪念。


二是1962年元旦,我和张文水、郭文君、申长金、姚德志等八位同学,在校园一角合影留念。当时我们都正値风华正茂的年纪,虽然隆冬,我们也踌躇满志,乐观向上。


三是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父亲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为国分忧,动员我母亲带着我两个弟弟和妹妹回老家安头村安家。1962年暑假,父亲对我说,咱们回老家看看吧。我说,行。于是,我们爷俩一起回了老家。这一年,我正读高二,暑假之后就要读高三了。这是上高中能否考取大学的关键一年。我本以为这次回老家,亲人团聚,见见面,说说啦啦,回滕后,我就拼上一年,争取考上大学。万万没有料到,这次探亲回家,父亲就给我敲定了终身大事,我和你们的母亲就是从这时候认识的。返回滕县后,我并没有因为婚恋而影响学习,小学毕业没有考上初中的教训,我念念不忘。此时,我把学习抓得更紧了。1963年6月,我高中毕业,7月初参加完高考,在久久等待中,1963年8月中旬,终于盼来了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曲阜师范学院中文系。我十分高兴,父亲更为我高兴。因为我三年的高中心血没有白费,终于修成了正果。然后,我告别父亲,急忙从滕县返回故乡。当我把这一喜讯告诉家人的时候,全家人都高兴极了。8月26日,在母亲的敦促下,我和你们的母亲前往禇墩区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就这样我们成了合法夫妻。


                                (四)


你们的母亲生于1943年10月,祖籍江苏省邳州市徐塘。姥爷李士昌,字瑞五,姥姥刘氏,你母亲兄弟姐妹十人。大舅李政全、二舅李治全、三舅李军全、四舅李忠全、五舅李全明,大姨李若兰、二姨李月兰、四姨李月梅、五姨李月秋。这是你们外祖父家的情况,大体如此。


                                 (五)


1963年9月,我如愿以偿地走进了曲阜师范学院的大门,从此,开始了我的高校生活,开始了我人生道路的新征途。我们原本应是1967年毕业的,因为文化大革命,推迟了一年,直到1968年7月,我们才毕业分配。前后算来,我总共在曲阜师院度过了五年的大学生活。这五年中,我经历了太多的事情。开始我本想,上了大学就按部就班地去读完四年大学,然后,去做一名合格的中学老师,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把自己的光和热都贡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我的大学****年,也就是在这样的思想支配下度过的。谁也没有料到,就在我们要读大二的时候,学校决定让我们到农村参加“社教”运动。我所参加社教的地点是曲阜县息陬公社。和我在一起的是二班的薛允生同学,其他都是来自沂水县和鱼台现的社教队员。我们6、7个人共同进驻杜家庄大队,作为一个社教小组在那里开展“四清”运动。这次社教运动,从1964年9月开始,到1965年5月结束,搞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社教期间,我们实行“同吃、同住、同劳动”。这种锻炼,不但让我们学会了生产劳动技术,而且,提高了思想政治觉悟,它给我们上了一堂终生难忘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课。这种教育是大学里没有的,也是大学里学不到的,它让人受益无穷。


                              (六)


一九六五年五月,“四清”运动结束后,我们返回学校,准备继续完成学业,正当我们要把因社教未学习的课程补起来时,一场********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这场革命,高校首当其充·,学生首当其充。从1966年5月,到1968年7月毕业分配,两年多的时间都在搞文化大革命。一时间,全院学生除“黑五类”之外,全都成了毛主席的红卫兵。我们戴着红袖章,到处抄家造反,写大字报,开批判会,大辩论,大串联。后来,红卫兵因为观点不同,就分成了两大派:造反派和保皇派,双方斗争非常激烈,最后,升级发展到持械武斗。我们班的王路滨——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村学生,就成了武斗的牺牲品,真是太不幸了。


在那个年代,每个人都不能逃离这场革命,我当然也是这场文化大革命的亲历者。文革中发生的许多事情,我都记忆忧新,最让我终身难忘的是,文革中我两次进北京,两次都荣幸地见到了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1966年8月,我们赴北京串联,安营扎寨北师大。8月31日晚,毛主席在天安门接见了我们全体红卫兵。当毛主席乘坐的敞篷汽车来到金水桥前时,欢呼的学生一呼啦全涌动起来,我夹裹在队伍里,一下子被推拥到了毛主席乘坐的汽车的一侧。我怕碰到毛主席,就用两手奋力支撑着。这是我平生****次这么近距离地看到毛主席。他老人家红光满面,沉着而慈祥。接见结束后,我们都沉浸在无限兴奋之中。然后,我们几位同学相约来到电报大楼发电报,赶快把这一特大喜讯告诉亲人,也让他们来分享我们的幸福。


第二件事就是我们到文化部、作协、文联等部门批斗所谓的“文艺黑线”人物。因为我们都是大学文科的,学的是中文专业,所以对著名的作家很感兴趣,在这些单位,我先后见到过刘白羽、李季、陈荒煤、田汉、贾芝等一大批当时的著名作家。说是批判,我们也就是喊喊口号,其真实思想就是想见见这些作家,来满足一下好奇的心理而已。


第三件事就是步行长征。1968年元旦,鹅毛大雪漫天飞舞,下个不停。我们七个人组成的长征队,高擎红旗,踏着皑皑白雪,头顶飞雪,高唱着雪里行军情更迫的战歌,从曲阜出发了,一路向南,经徐州,越淮河,跨长江,最终抵达南京,并在南京橡胶厂与工人师傅一起生产劳动,时间达月余。


                          (七)


我们本应1967年就该毕业的,文化大革命让我们拖了一年,直到1968年7月才毕业分配。当时,文革派性斗争仍然十分激烈,我对这种双方你争我斗的运动早就感到厌倦,不想在参与其中,所以,毕业分配时,我自愿报名要求去解放军农场进行劳动锻炼——接受再教育。当时,到解放军农场锻炼,并不是所有的毕业生都去的,是有人数限制的。我们班当时就分到了8个名额,我争取到了其中的一个名额,于是,我有幸和刘家坤、朱惠东、张振环、张达、孟祥谦、国乃全、刘笃勤等七位同学共同来到了位于莱西县姜格庄的解放军农场,从此,开始了我的****生涯。从1968年8月,到1970年1月,我总共在解放军农场待了将近两年的时间。两年中,在解放军这个大学校里,我们经历了各种磨难和考验,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思想觉悟得到了提高,两年的部队生活,给我留下了很多难忘的回忆。这从我所写的多首诗歌中可以约略有所了解,它是我****生活的写真。


                         (八)


1970年伊始,我们所在的部队接到了上级将我们二次分配的通知,我们这些来自全国不同高校的学子又一次面临新的选择,新的考验。我原以为我的入学地是滕县,属济宁地区,应该把我分回滕县,然而,由于我的祖藉是郯城县,是沂蒙革命老区。那个时候,临沂地区又十分贫穷落后,急需大批文化人才,所以,部队二次分配时,也不征求个人意见,就将我和同班的孟祥谦同学一起分到了沂蒙山区,我们就这样到了临沂。虽然我们心不情愿,但组织的分配还是坚决服从的。


我和小孟一起来到临沂后,地委行署分配办又按照家是青岛的,一般被分到日照、莒县、莒南;家是济南的,一般被分到沂源、蒙阴、沂水;家是南方的,一般被分到郯城、苍山;家是济宁、菏泽的,一般被分到平邑;而家是临沂地区的,则就插空分配,那个县缺教师,就分到那个县,就是在这样的原则下,我和小孟分了手,他因家在济南,于是就分到沂源去了,而我的老家是郯城,于是就被分到费县。临沂师专是临沂地区唯一的高校,学校就设在费县城,又是新建学校,我心想,如果能分到师专当个老师也不错。谁知,却将我分配到了石桥公社中学——即费县十二中。


                           (九)


我是1970年2月到费县十二中学报到的,和我一起被分到十二中的,有山师大的尤培成老师,上海外国语学院的王世华老师,泰安的张大庚老师,总共四个人。其他老师都是从本县内中小学调济而来的。


李之怡 共164篇 推荐7 优秀5
姜恩泽 共108篇 推荐22 优秀10
刘鼎轩 共98篇 推荐36 优秀24
马维霞 共80篇 推荐0 优秀1
陈永娟 共64篇 推荐15 优秀9
江秋 共63篇 推荐2 优秀2
陈乐乐 共60篇 推荐3 优秀0
胡豆儿 共59篇 推荐9 优秀7
房云玲 共57篇 推荐47 优秀5
董千里 共55篇 推荐30 优秀22
友情链接:百度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凤凰网   央视网  卫星地图  大师邦
关于本站 | 合作加盟 | 积分计划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声明 | 问题解答
作文批改网 www.duzhenfang.com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 电话:13864984078.
备案编号:鲁ICP备12014725号-1,设计制作:作文批改网
171.87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