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头村的“四房”
发布时间:2017-02-01 15:58:39 作者:杨树民 发布者:yangshumin 浏览次数:2261 类别:我的随笔
山东省 >> 临沂市 >> 临沂大学
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时期。那时,我国的农村主业就是农业,其次是林、牧、副、渔。这里所说的“副”,指的就是副业。它是指生产队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作一些规模不大的买卖,如编织、粮食加工等,这是集体副业。而家庭副业,则是指农民家庭成员从事的为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服务的附属性生产。发展集体副业、家庭副业,对于充分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市场商品供应,满足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求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安头村大队的领导班子,因时制宜,决定大力开办副业,以农带副,以副促农,发家致富,改善民生。于是,安头村从家庭农户,到生产小队,到生产大队,都逐级开办了一些家庭副业和集体副业等生产项目。如,家庭副业就有杜家的大席子、张家的竹搂耙、乔家的箢子等,都得到了充分发展。每逢集市,或春会、秋会,这些从事编织编制业的人家,就会带上自家的个性化产品,肩挑车推地到处去出售,以获收益。
在集体副业中,安头村各小队也都广开门路,开办了各种副业,如,第十小队就开办了挂面加工、纺纱织布等手工副业。安头大队则开办了炕房、油房、木料房、戏房等四项集体副业,由大队副书记乔坤(副业主任)负总责。这四项集体副业,被社员公称为“四房”。
炕房,就是炕鸡房,即从事孵化雏鸡的地方。当时的炕房就设在前街上,主要有乔廷涩、刘士仪、郭玉、乔廷敏等人负责这项工作。每年春季开炕,一直到收麦子时停工。孵化出的雏鸡,由专人外销到四外庄,收入归集体。
油房,就是榨油的地方,也叫作坊。当时的油房设在原乔敏家的老宅子的地方,主要有乔坤、乔晋、杨月林等人负责这项工作。榨油的原料是大豆、花生,油榨出后,豆饼和油脂,有专人销售,既方便社员,也能增加集体收入。
木料房,就是从事木器制作加工的地方。当时木料房就设在原乔瑞家的老宅子东面的旧房子里,主要有王全忠、乔廷绪等人负责加工制作。
戏房,就是从事教唱排练戏剧节目的地方。当时戏房就设在原老杨家的一处旧宅内,由大队团支部书记负责。教师是原邳县京剧团琴师、济宁人王炯民。这虽是一个不争钱的营生,但是,对于活跃贫乏的农村文化生活,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却是不可少的。请来的教师,大队要一包包,包吃包住包用,学员学戏要记工分,然后,回小队参加实物分配。逢年过节,除在本村演出外,还要到四外庄去演出,当时的安头京剧团红极一时,很受欢迎。
以上就是安头村“四房”的简要情况。
安头村的这“四房”,是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而开办的,它对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对于改善民生都起到了积极良好的作用,但是,后来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展,不久,这“四房”也都先后沉入了历史的大潮中,停办了,消亡了,然而,作为安头村的发展历史,作为安头村的记忆,我们是不应该忘记的:在安头村存现的历史上,在安头村的发展史上,安头村的“四房”也是兴旺一时,是值得我们一书的。
201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