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文友,学写作,就到作文批改网! | 收藏本站专版专栏 |RSS订阅     欢迎,朋友 | 免费注册会员登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会员中心
虫殇
发布时间:2018-01-12 00:23:47 作者:乔俊文 发布者:minerhaoxue 浏览次数:3164  类别:我的随笔  
山东省 >> 临沂市 >> 郯城县 >> 郯城美澳学校


虫殇

 

 

 

昆虫可以说是和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生灵之一了,早在《诗经》里,先民们就咏唱着“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以虫的律动表示季节的更替。生活中昆虫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更是全方位的,实在不是一篇短文所能详述;在这里,我只想写一写故乡几种几近消失的昆虫,以表达人类的一分子对大自然的歉意。

三四十年前,每到夏天,乡村就笼罩在“蜇儿毛子”的淫威里。我到现在也不知道这种虫子的学名,但是绝对对它印象深刻。“蜇儿毛子”身体翠绿或黄绿,比斑蝥要小,背部有毛,其毛触人身体,就刺入皮肤,肿起疙瘩,蜇痛而奇痒。那时农家最喜在家里栽种椿树、枣树,在野外栽种杨树,原因大概是椿树好做家具,枣树馈人以果,而杨树是速成木材。而“蜇儿毛子”恰恰喜好椿树、枣树、杨树等,所以整个夏天里,到处都是“蜇儿毛子”。 “蜇儿毛子”在树上吃足了叶子,有的顺着树干慢慢爬下来,有的干脆直接从树上跌落,所以树干和树下,都是蠕动的“蜇儿毛子”,让人望而却步。夏天里,没上学的男孩子都光着屁股,又皮,“蜇儿毛子”专蜇他们。我那时胳膊腿上都是“蜇儿毛子”蜇的小疙瘩,看我不停地挠痒,奶奶就给我在被蜇的部位抹面酱,弄得我每天都像是从咸菜缸里刚捞出来似的。奶奶为了减少“蜇儿毛子”蜇我的几率,就着手消灭“蜇儿毛子”,把房前屋后树上树下的“蜇儿毛子”捡起来,扯把麦穰烧死,埋到粪汪里。可是不到一个时辰,树上地下又是一层“蜇儿毛子”。

那时,深受其害的孩子就会想:可恶的“蜇儿毛子”,什么时候会消灭呢?它们使我不敢上天入地,它们使我不能早早地去树上摘枣儿,它们逼着我穿衣服……它们什么时候会消灭呢?

没想到,孩子们的愿望竟然真的实现了。人们先是大量地砍树。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盖大房子了,盖了大房子,还要盖偏平房,院子里还要硬化,就没有多少地儿栽树了,椿树枣树都砍了,连杏树榆树刺槐梧桐树也砍了,院子稍微大点的,顶多赶时髦地种棵银杏树,家里算是没有“蜇儿毛子”容身之地了。大沂河的沙滩上,还有成片成片的杨树柳树和蜡条。不要紧,人们开始挖沙盖房子,盖楼房,盖厂房,盖一切需要盖的东西,沙滩没有了,人们开始到水里捞沙,水里的沙也没有了,沂河两岸之间,只剩下汪洋沂河水,自然没有树了。“蜇儿毛子”的又一块栖息地消失了。

河堤上、田野里还有树啊杞柳啊。不要紧,人们开始使用农药了。人们个个成了化学家,家家都会有一些瓶瓶罐罐,户户都有喷雾器,村村都有卖农药化肥的,全民皆兵,向昆虫界发起了集团进攻。人们能这么齐心,是因为谁要是敢稍有妇人之仁,昆虫就会从邻居们的地里被驱赶到自己地里,那可招架不了。其他那些虫子不见消失,“蜇儿毛子”却很快败下阵去,很快就销声匿迹了。

我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光腚猴子”了,但我替孩子们高兴,他们这回可以痛痛快快地在房前屋后、在大街上、在河堤上(河里是不能玩了,水太深,到处是淤泥)就疯玩吧!可是我发现不对了,虽然“蜇儿毛子”没有了,可是孩子们也被电视电脑手机囚禁在屋子里了,疯玩顽皮了几千年的孩子向科技投降了。

再稍后些,我开始有了些兔死狐悲的感觉,觉得曾经不可一世的“蜇儿毛子”那么轻易就被农药什么的消灭了,人啊,天天和这些东西打交道,多危险啊。我这样想,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因为有很多生灵,很多昆虫因为农药而消失了。记得大豆地里原来有一种豆虫,是吃豆叶的,每到大豆收割之后,吃饱喝足的豆虫就下蛰了。秋后,农民们耕地的时候,就把豆虫耕出来了,胖胖的豆虫放到油锅里一炸,金黄香脆,好一盘下酒菜。可是现在我们已经很少有这个口福了,豆虫已经不大见到了,因为种大豆的农人不喜欢豆虫祸害豆叶,就大量地喷洒农药。豆虫是快要消亡了,可是这么收下来的大豆,你吃起来感觉如何?

还有一种昆虫,叫“瞎闯子”,是金龟子的一种,每年麦苗返清的时候,“瞎闯子”就从麦田钻出来,满世界乱飞乱闯,所以叫“瞎闯子”。 “瞎闯子”富含蛋白质,过去困难的时候,“瞎闯子”可是很多人桌上的荤腥。天上黑影的时候,大人小孩都拿着玻璃瓶子,打着手电,点着轮胎皮,或者干脆摸黑,一起抓“瞎闯子”,那情景也颇为壮观。后来人们生活好了,感觉“瞎闯子”有些脏,不喜欢吃了,也还是不肯放过“瞎闯子”,因为“瞎闯子”可以喂鸡喂鸭子啊。好在人们年年抓“瞎闯子”, “瞎闯子”年年也不见少。可是后来有一年,情况突变,“瞎闯子”少了,不见了,因为这一年农民种麦子时开始在麦种里拌农药了。抓了多少年不见少的“瞎闯子”就这么消失了。

 

“蜇儿毛子”、豆虫、“瞎闯子”,它们太脆弱了,也许还有那么一点高贵,农药之下,毋宁死!它们的消亡,对于人们利害几何,我实在不得而知。可是我觉得这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姑且不论农药对于环境的污染,就从人们的初衷看,大自然未必就那么好驯服。比如人们最想消灭的苍蝇蚊子,不管人们怎么喷洒农药,却丝毫不见减少,甚至还出现了更厉害的角色,比如花蚊子。以前我们这地儿的蚊子都是小偷,昼伏夜出,窃人鲜血。后来花蚊子随着东北的木材来了,竟然一改“盗亦有道”的古训,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明抢,逮谁叮谁,那是没有蚊子的底线了。

人啊,老想改造自然,自然是改造了,却没朝人们希望的方向发展。

 

李之怡 共164篇 推荐7 优秀5
姜恩泽 共108篇 推荐22 优秀10
刘鼎轩 共98篇 推荐36 优秀24
马维霞 共80篇 推荐0 优秀1
陈永娟 共64篇 推荐15 优秀9
江秋 共63篇 推荐2 优秀2
陈乐乐 共60篇 推荐3 优秀0
胡豆儿 共59篇 推荐9 优秀7
房云玲 共57篇 推荐47 优秀5
董千里 共55篇 推荐30 优秀22
友情链接:百度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凤凰网   央视网  卫星地图  大师邦
关于本站 | 合作加盟 | 积分计划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声明 | 问题解答
作文批改网 www.duzhenfang.com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 电话:13864984078.
备案编号:鲁ICP备12014725号-1,设计制作:作文批改网
125.000毫秒